第55章 望氣

第55章 望氣

下午,甄府大門前,甄家的僕從們正在與一人隱隱對峙。

只見此人額頭寬闊,偏偏又長着一張內凹的長臉,外加小鼻子鮎魚嘴,以及下頜滿滿纏在一起的濃密鬍子,也算是‘相貌雄偉’了。不過這不是關鍵,關鍵在於,此人還手持一柄光禿禿的九節杖,並身穿一件髒兮兮的寬袖長袍,而且還不帶冠……但凡是冀州本地人對這幅打扮都心知肚明,此人儼然是一位太平道人。

所以講,雖然是對峙中,但這羣護衛、家僕卻普遍性於警惕中還帶着一絲好奇與畏懼。畢竟這年頭的迷信思想,真的是從天子到氓首,無人倖免的。

“不是說張角上次謀反後,派遣徒弟遠赴各地,冀州本地反而空虛下來了嗎?”駐馬在幾十步開外的公孫珣忽然扭頭朝身後的賈超質問道。“而且你昨日還對我說這中山本地的太平道軟弱無力,只在鄉間有所殘存而已,這又是哪裡冒出來的道人,竟然敢直接來到當朝執金吾的府上?”

“不敢欺瞞少君。”賈超也是一臉疑惑。“我查探的結果確實如此,鄉間或許還有些殘存,但是上次謀反的事情之後,這些豪門大戶、官吏士人,卻都和太平道斷了來往,整個冀州,也就是鉅鹿本地還依舊興盛,”

公孫珣微微蹙眉……賈超沒必要欺瞞自己,上次謀反不成後,冀州本地的官府、豪強有所警惕也是情理之中;而且,這太平道擴大勢力的最主要一個途徑乃是符水,要有大疫纔會急速傳播,而這半年可沒聽說哪裡有什麼疫情;更重要的一點是,自己一路行來,好像除了鉅鹿也確實沒看到多少太平道的痕跡!

可既然如此的話,眼前這個道人又是幹什麼的,竟然跑到甄氏嫡脈的府邸門口招搖過市?他難道不曉得這甄家是世宦兩千石的巨族?

“公孫少君!”就在公孫珣一臉疑惑的盯着這個太平道人的時候,守在門口的甄逸親隨甄豹卻是趕緊迎了上來。“少君可算來了,我家主人讓我在此處候着,專門等您過來,越公子上午就已經安頓了下來……”

“這是太平道人?”公孫珣直接打斷了對方的話。

“是!”甄豹微微一怔,然後立即點頭。

“爲何在此處?”

實在是,彼路不通也!這幅容貌,恐怕連吏員都選不上!

心裡稍微明白了一些後,公孫珣也就不再揭人家短了:“敏宏兄,你既然善於望氣,不知道能不能細細說說我的前途呢?就好像你說這甄氏女,將來是爲帝王姬方貴不可言,那我是該從文還是從武才能到兩千石呢?”

反正,是把我們公孫少君看的那叫一個七竅生煙之餘,又不免面紅耳赤。好在,他此時喝了不少酒,倒是顯不出來。

道人輕瞥了婁圭一眼:“連連搖頭,我一日只能望的三次氣,再多就力不能及了。”

“不用,不用!”王道人趕緊搖頭。“我只是路過此處,偶有所得而已,又不是圖什麼,也沒什麼可交代的……能借此寶地休息一晚,沾些貴氣即可。”

“非也,此間的小公子是滿府紫氣瀰漫,貴不可言!”這豬腰子臉道人捋着自己頜下的鬍鬚,還是張口即來。“此言我早說與這些人聽了。”

“原來是位通經典的大家。”公孫珣敷衍着拱了拱手。“那我問你,你看我將來成就如何啊?”

公孫珣連連搖頭道:“半信半疑而已。其實剛纔一見面時,我也是認定了此人是個騙子。只是你不曉得,之前在洛陽就聽一位善於相面的人說過,講這大隱兄的女兒說不定會大富大貴……此番陡然遇到如此話語,兩兩相加由不得我有些心疑。”

“我入太平道之前就修過《道德經》、《易經》。”邋遢道人昂然答道。“自然也會望氣觀星……”

不過,衆人再度打量了一眼此人容貌後,卻又有些理解了——這幅長相想不辱沒王氏的名頭也難,也怪不得此人會棄儒學道。

“這倒未必。”韓當對此卻是深信不疑。“說不定也是有個道行的人物。”

“正是。”那手持九節杖的豬腰子臉道人其實早就瞥見了公孫珣,只是一直裝作沒看到,專等對方搭話而已。

而如今,對方‘甄姬’一說,卻也實在是讓他驚疑不定。

話說,公孫珣早早就去鄉間,並不曉得甄逸這個孩子是男是女,他所說公子,也並非是刻意試探。當然了,誤打誤撞被甄豹撞出了破綻後,他本來也已經以爲這個太平道人是個假貨,就算不是假的那也是個混吃混喝的。

賈超趕緊將手中帛書遞了上去。

“此人氣運與少君相互糾纏,何須多言?”道人又是張口即來。

姬者,意義廣泛,但指代女子時無外乎兩個含義——一個是帝王之妾,一個是貴族婦女的美稱。

“可曾有取名?”公孫珣忽然有些不禮貌的開口詢問。

“所以講,我的女兒,何須你來幫我取名字?”甄逸護住自己女兒,忍不住嘆氣道。“也罷,既然被你逼上來了,我就與她取個名字好了……”

“聽口音也像,那姓名字號呢?”

“這倒是……確實不好說啊!”這下子,連婁圭都有些愕然了起來,莫說原本就有些信服的韓當了。

“實在是慚愧。”這王道人趕緊搖頭。“少君不曉得,我這人道術不精,想要細細辨氣,需要見人居於自己家中,這纔能有所得……”

就這樣,公孫珣滿懷心事進入內院,心不在焉的拜見了幾個甄氏長輩,又受甄逸獨自招待見了他的妻子張氏和那兩個還在幼衝的男孩子,一個叫做甄豫,一個叫甄儼的,稍微贈送了些玉佩之類的禮物,這一日就算敷衍過去了。

“你是要往哪裡去?”公孫珣正色問道。

“這是自然。”甄豹乾笑道。

“少君氣勢非凡,頭頂雲氣赤紅中帶着一絲凝紫,十年內必爲兩千石。”這太平道人板着豬腰子臉睥睨言道。“再往後,我道術淺薄,就再也看不清了。”

公孫珣定睛一看,這酒登時就跟着醒了大半……原來,帛書上自陳的清清楚楚,他王憲根本不會什麼望氣,若是會望氣何須去尋大賢良師張角?實在是從太行山上下來以後,又沒錢又沒吃的,還數月沒能洗澡,無奈之下這才冒險來甄家門口做個江湖騙子。至於昨日所言,多是應景的江湖話罷了。最後,帛書還專門感謝了公孫珣,說他公孫珣是難得不以貌取人的君子,將來他王憲王敏宏若在大賢良師處學的真道,必有後報云云……

“既然如此,隨我進來吧。”公孫珣嘴角不禁抽動了一下……一來,他是萬萬沒想到,這世間竟然還真有望氣之術;二來,若非這道人提醒,他更是沒想到,自己這位甄逸甄師兄竟然還是袁紹和曹操的雙料親家!

而等到了第二日,話說,甄逸也是甄氏嫡脈,但此番畢竟是個女兒,而且族中、府中俱有長輩在,所以也不好做的太過……實際上也就是公孫兄弟勉強算是個客人,其餘就只是叫了幾個族內的平輩、後輩作陪罷了。

剛剛下馬的韓當爲之一驚,剛要再問,卻不料被一旁的婁圭搶了先:“那道人看我氣運如何,我出身宛洛名族,十年間可能爲兩千石?”

“略通一二。”道人看出了一點端倪,不禁鬆了一口氣,無論如何,看來一頓打是可以躲掉了。

道人面上一驚,卻也不敢輕易逃竄……他哪裡還不知道,只要這位帶着鶡冠的年輕貴人一走開,那自己立馬就要捱揍。

“少君也是聰慧之人。”人一走,婁圭就忍不住皺眉問道。“怎麼上來就信了這種方士的胡言亂語?我聽他言語中,荒謬疏漏的地方未免太多。”

衆人稍微喝了幾杯,聊了些洛陽、冀州兩地的趣聞,一直到午間,才見到張氏抱着一個嬰孩走了出來,似乎應該就是自家老孃口中那絕世洛神‘甄姬’,也就是這個酒席的正主了。

“只認得兩三字。”賈超坦然答道。

公孫珣回頭看看那甄府上方乾乾淨淨的天空,又瞅瞅這寬額頭的醜陋太平道人,滿臉的不解:“你真會望氣?”

“我觀此女貴不可言。”公孫珣趕緊滿嘴胡扯了起來。“將來或許爲帝王姬,不如叫甄……”

於是乎,這道人趕緊拽住轉身要走的公孫珣,勉強辯解了起來:“這位少君不要誤會。須知道,女公子也是公子,我哪裡又辯不出男女來了?少君,我所說貴不可言者,說的就是這甄氏的女公子,女公子將來爲姬,爲何不能貴不可言啊?!”

“正是如此!”這個豬腰子臉的道人已經緊張的不行了。“正是如此!正是如此啊!”

“幷州太原郡晉陽縣人士。”

“是這樣的少君,我家主人明日要給小主人補辦滿月酒,中午剛剛給鄰里間散了些酒肉布帛,然後這道人聽說後就冒出了出來,只說自己善於什麼望氣,說什麼我家將來要因爲這位小主人飛黃騰達什麼的。本來以我們甄家的大方,這種吉利話只要說了,自然會有管事的做主請進去招待一番。但這太平道半年前不是反過一次嗎?而且此人面容猥瑣,身上邋里邋遢,所以門口做主的幾位管事也不敢輕易做主請進去……”

“那道人不告而別。”公孫珣茫然問道。“還留下文字?”

“不對!”邁入甄府內院,公孫珣忽然又停住腳步。“大隱兄離家一年有餘,現在才滿月酒……這甄夫人此番懷胎幾月才生下這女公子?這算是異像嗎?”

公孫珣恍然若失,且驚且疑。

“哦!”王道人這才鬆了一口氣道。“我很早就棄儒從道,並在晉陽老家尋訪道術、煉丹煮藥,以至於家產破敗,一度心灰意冷。但去年,忽然在幷州那邊接觸到了太平道,聞得大賢良師的真名,正要去鉅鹿拜謁!”

莫說公孫珣,就連那前頭引路時一直憤憤不平的甄豹都目瞪口呆。

旁邊的護衛、家僕聞言也是恍然大悟,紛紛抄起棍棒,只等公孫珣這邊入府後,就要讓此人知道厲害。

公孫珣先擡頭看了看自己頭頂乾乾淨淨的天空,然後忽然又擡手指向了韓當:“那你看這位呢?”

道人面色尷尬,膽依舊回答的乾脆:“憲辱沒了族名,論起輩分,我正是叔優兄(王柔字)與季道兄(王澤字)的族弟……”

“太原王姓乃是名族,我雖然不清楚這裡面的宗族關係,但前有王柔、王澤兄弟,俱爲兩千石名臣,現有王允馳名海內,然後我還有一個同門,喚做王邑,也是一個俊逸之財……你既然是太原晉陽人,又姓王,可知道這些人士啊?”

“姓王,名憲,字敏宏。”

“道人!”公孫珣忽然下馬走了過去。“你說你會望氣?!”

甄逸見狀連忙起身,趕緊從自己妻子懷中將嬰孩接過來護住:“我出外遊學,一年多未曾親近家人,尤其是此女,自出生以來,數月間才得一見,實在是枉爲人父,今日不得已,補辦一場滿月酒,作爲償還……”

婁圭與韓當愈發心驚肉跳……而前頭引路的侍女卻一時間滿臉漲紅,欲言又止。

“此書你們可認得?”公孫珣厚着臉皮滿臉尷尬的朝二人問道。

“原來如此。”公孫珣略顯感慨了一下,然後才正式說道。“不瞞道人,我也是來此間做客,你既然看出此戶人家的女兒貴不可言,想來也是要有所交代,不如讓我與你引見一番這女公子的親生父親?”

公孫珣恍然大悟——原來是個朝聖的,而且是個剛從太行山裡鑽出來的破產窮光蛋。怪不得此人會如此邋遢,也怪不得會不知道本地氣氛,直接往官宦人家門口撞。

“放你孃的屁!”此言一出,那邊甄豹忽的大怒道。“若非是公孫少君點破,險些中了你這無良道人的矇騙……我家這要辦滿月酒的小主人分明是位千金,何來公子?連男女都看不出來,還貴不可言?!趕緊把他腿打折,交與附近的求盜管束!”

公孫珣當即冷笑:“那我再問你,你說這甄家的小公子將來成就不可限量,到底是怎麼個說法啊?也是赤中帶紫?”

公孫珣當即笑了:“然後偏偏太平道在冀州頗有‘靈驗’,你們又有些畏懼什麼‘黃天’、‘太一’的,所以也不敢攆?”

“道人是何處人家?”

“女孩家剛剛出生哪有什麼名字?”坐在上首的甄逸不以爲然道。“文琪問這個作甚?”

一時間,就只剩下婁圭和韓當是不同於別人依舊跟着的,不過此時卻已經換成了婢女在前領路了。

“既然如此……甄豹,你讓人將這位敏宏兄與我們安排一起,再爲他準備食宿沐浴的物什,還有一些布帛盤纏。”甄氏富有半城,公孫珣自然也不會幫甄大隱省着。

“所以呢?”公孫珣聽得頗不耐煩。“我現有一個好名字,大隱兄可曾說完了?”

“也只有你們二人知道此書吧?”公孫珣繼續追問。

但是,所以說但是……此時聽到此話後,他卻又有些恍惚了起來:“你是說,這甄氏女或許將來爲姬?而且貴不可言?”

“我倒是想了個好名字。”說着,公孫珣竟然直接扶着面前的几案站起身來,然後順勢朝張氏懷中瞅了過去……一個嬰孩,哪裡看得出什麼傾城傾國,不過終究也有數月了,勉強長開,倒也稱得上是可愛。

然而,等到滿月酒事畢,他醉醺醺的回到客房後,韓當卻又忽然帶着賈超來報。

“那便承文琪吉言了。”甄逸忽然點頭道。“古語有云,姬姜爲美,便喚她甄姜好了!”

“我還是第一次知道太平道人也曉得望氣。”公孫珣失笑道。“你們太平道最靈驗的不是符水嗎?心誠就能治萬病,心不誠方無效……望氣這種東西可是要有學問的!”

沒辦法……真是沒辦法,這年頭的讖緯是顯學,韓當是一開始就信,便是婁圭也只是懷疑這個道人的深淺,倒不是覺得望氣觀星什麼的是虛妄。至於公孫珣,他一開始肯定是不信的,但這只是因爲他身後有自家老孃這個能望氣一千八百年的存在,所以無須去在意這方面的問題而已。

“請少君放心,我親自去安排。”這甄豹連連點頭,然後直接轉身,那邋里邋遢的王道人直接忙不迭的跟上,就連公孫珣的幾個伴當也知趣的跟着走了。

話說,由於甄逸伯父爲當朝執金吾,算是超品,所以甄府的規模和制度都極爲廣大,一行人就在甄豹的帶領下往裡面走去,而一路上公孫珣都在和這個道人閒聊。

“我……”韓當尷尬萬分。“也不過是兩三字。”

“是。”賈超莫名緊張了起來。

“自然。”韓當也跟着緊張了起來。

公孫珣這才鬆了一口氣,然後當即取出火石,就在房中一個盆中將布帛給當場焚了,這才向滿臉惶恐的二人吩咐道:“記住了,此事,還有這個道人,不許與任何人說,阿越都不行!現在,就只去告訴阿越與金大姨,教他們做好準備,明日一早咱們就立刻離開中山,速速回家!”

韓當與賈超全都口乾舌燥,不知所措,卻又只能連連點頭。

“王憲,字敏宏,太原晉陽人也,世代名族,容貌雄偉,不習儒,善望氣……初,與太祖相逢於中山豪門,座中目視太祖良久。太祖笑問曰:‘公善望氣,可望的我能至兩千石否?’憲曰:‘十年必達。’復問:‘十年後何如?’憲笑而不語。翌日,憲遺書於太祖而走。書曰:‘君氣赤紅而凝紫,冠絕座中諸人,十年後,君當青雲直上,居凌霄而鞭撻宇內,如是而已!’太祖不信,笑而示左右即棄之,然書離手自燃,須臾灰飛煙滅,左右皆驚。”——《舊燕書》.方技列傳

(本章完)

第46章 幘巾第85章 首尾第259章 鐵刃瘦黑立北營第399章 北邙故人今何在?第49章 不見第122章 亂箭第474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20章 殺人者,賈超也!(4k)第292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216章 郭公之願第465章 送君十里往鄴城(萬字還債)第435章 君臣不易逢第36章 潁川論士第300章 滿酌陶碗俯首退第290章 故將直筆作春秋(下)第176章 定奪(還債)第238章 思南忽思北第145章 盛意(中)感謝白銀盟阿蕾格格巫,順便說幾句話第494章 故人北走臨沂水第26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357章 大河封凍亂武興(上)第118章 大事第288章 須信人心有真僞第483章 違天輒非凱第372章 紛紛入歧途第143章 不取第458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第342章 舊將須分左右軍第191章 天意憐孤草第122章 亂箭牙疼的受不了,請假去急診第129章 牌戲第121章 崩壞(下)第277章 緩聲慢語迎春社第297章 白雲迷路合復開第311章 衛青不敗由天幸第191章 天意憐孤草第387章 貴賤不相逾第443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第192章 人間多真情第76章 撤屯(中)附錄4:《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第286章 公山陽貨本同謀第443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第369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539章 故人送客長江道第90章 出塞第275章 門前立故友(上)第526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續)第57章 歸家第390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第256章 借問佳人何處有第191章 天意憐孤草第188章 老雉望河嘆(補昨日)第309章 莫嫌舊日雲中守第148章 女人(10k還債)第40章 七月來信(5.2k)第136章 急轉第453章 何敢自矜醫國手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75章 撤屯(上)第162章 冬狩第354章 道德幾時曾去世第513章 誠既勇兮又以武第169章 獻策第466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8k爲白銀盟加更)第337章 白首漢廷刀筆吏(續)請來領獎!第238章 思南忽思北第123章 更勝第425章 解衣方見血(4合一大章還債)第461章 山人琴畔鬼吹燈第142章 雷雨附錄6: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卷二—第77章 撤屯(下)第414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下)(三合一)第201章 一意起高樓(中)第215章 論於樊輿第120章 崩壞(中)第384章 西宮東闕何所罪?第88章 巡視(8k)第445章 赤伏真人正天位第285章 萬事俱可忘第405章 羽書無路達深宮第149章 清楚第302章 河內洛中兩相隔第242章 釋懷難釋意第249章 堂舍內鍾繇狼狽薦英雄第67章 大人(上)第163章 岔口第356章 波濤失意虓虎起第88章 巡視(8k)第516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第393章 早歲那知世事艱第303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第254章 洶洶人寰猶不定第393章 早歲那知世事艱第125章 無生第531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上)
第46章 幘巾第85章 首尾第259章 鐵刃瘦黑立北營第399章 北邙故人今何在?第49章 不見第122章 亂箭第474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20章 殺人者,賈超也!(4k)第292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216章 郭公之願第465章 送君十里往鄴城(萬字還債)第435章 君臣不易逢第36章 潁川論士第300章 滿酌陶碗俯首退第290章 故將直筆作春秋(下)第176章 定奪(還債)第238章 思南忽思北第145章 盛意(中)感謝白銀盟阿蕾格格巫,順便說幾句話第494章 故人北走臨沂水第26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357章 大河封凍亂武興(上)第118章 大事第288章 須信人心有真僞第483章 違天輒非凱第372章 紛紛入歧途第143章 不取第458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第342章 舊將須分左右軍第191章 天意憐孤草第122章 亂箭牙疼的受不了,請假去急診第129章 牌戲第121章 崩壞(下)第277章 緩聲慢語迎春社第297章 白雲迷路合復開第311章 衛青不敗由天幸第191章 天意憐孤草第387章 貴賤不相逾第443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第192章 人間多真情第76章 撤屯(中)附錄4:《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第286章 公山陽貨本同謀第443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第369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539章 故人送客長江道第90章 出塞第275章 門前立故友(上)第526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續)第57章 歸家第390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第256章 借問佳人何處有第191章 天意憐孤草第188章 老雉望河嘆(補昨日)第309章 莫嫌舊日雲中守第148章 女人(10k還債)第40章 七月來信(5.2k)第136章 急轉第453章 何敢自矜醫國手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75章 撤屯(上)第162章 冬狩第354章 道德幾時曾去世第513章 誠既勇兮又以武第169章 獻策第466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8k爲白銀盟加更)第337章 白首漢廷刀筆吏(續)請來領獎!第238章 思南忽思北第123章 更勝第425章 解衣方見血(4合一大章還債)第461章 山人琴畔鬼吹燈第142章 雷雨附錄6: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卷二—第77章 撤屯(下)第414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下)(三合一)第201章 一意起高樓(中)第215章 論於樊輿第120章 崩壞(中)第384章 西宮東闕何所罪?第88章 巡視(8k)第445章 赤伏真人正天位第285章 萬事俱可忘第405章 羽書無路達深宮第149章 清楚第302章 河內洛中兩相隔第242章 釋懷難釋意第249章 堂舍內鍾繇狼狽薦英雄第67章 大人(上)第163章 岔口第356章 波濤失意虓虎起第88章 巡視(8k)第516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第393章 早歲那知世事艱第303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第254章 洶洶人寰猶不定第393章 早歲那知世事艱第125章 無生第531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