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放火

第94章 放火

公孫珣所處的戰場不過是倉促形成,跟點燃了衆多火把、蝟集了大量軍隊的浮橋處相差太多。再加上夏日的歠仇水十分寬廣,所以黑夜之中,河南岸的部隊根本看不清這邊的情況,只能聽到喊殺聲而已!

但不管如何,剛剛渡河卻遭遇到了敵情卻是顯而易見的事情……所以, 一時間河水南岸的士卒軍官們紛紛變色。

此時此刻,最先反應過來的居然是呂範這個文士,只見這個軍中公認的二號人物也不說什麼廢話,居然直接將剛剛放到馬上的甲冑給扯了下來,然後一言不發抱着戰馬的脖子就下了水……身後的漢軍見狀頓時面露慚色,然後爭先恐後的去甲渡河。

緊接着, 被託以掌軍之責的程普卻也臨時改變了策略,他當即回首厲聲下令:“成廉、魏越, 你二人不要在此處渡河了,直接縱馬從浮橋處去支援高衡,不管如何,我只要讓那邊的鮮卑人不敢輕動!材官屯也去,敵軍密集,直接就在浮橋上架弩攢射,不必顧忌些許誤傷了!”

魏越一時還有些猶豫,但被成廉直接一拽,卻還是趕緊回身上馬……情況到了這個時候,心中若是存着幾分良心的,那麼自然會爲了公孫珣豢養他們這一年多的恩德而拼死一戰;便是心中沒幾分德行的,也要講一個同舟共濟,求一條生路纔對!

因此,在一瞬間的愣神之後,河南岸的漢軍居然是同仇敵愾, 上下振奮了起來。

而歠仇水的另一邊,形勢卻也沒有想象的那麼糟糕。

話說, 爲什麼不是傍晚就渡河, 爲什麼一定要夜戰?

理由當然多的數不清,但很重要的一條是,鮮卑人終究是個纔出現不到二十年的部落聯盟,哪怕是在檀石槐建制稱汗的王庭處,他們的各種制度也是遠遠落後於漢軍編制的。而一旦夜戰,這羣由大大小小部落連接而成的敵軍,根本就沒法做到上下一致,指揮通暢……

實際上當夜戰開始以後,對於留守的王庭以及東部鮮卑貴人們而言,他們唯一能做的,似乎就是在那個最明顯、最亮堂的浮橋北段大聲呼喊,彰顯自己的存在感。

至於說忽然有人喊哪裡又來了一股漢軍……黑燈瞎火的,天知道在什麼地方?天知道是真是假?就算是有人隱約發現了上游的動靜,而且覺得應該趕緊派人應對,天知道又怎麼在這種情況下把自己的部族給從橋頭拽出來?

所以講,公孫珣那裡的情況真的不是很危機,他們需要對付的僅僅是路過的那一隊敵軍,和被這些人呼喊過來的零星部衆……實際上,從頭到尾都沒有大股敵軍前去支援。

適值夏日,南風微醺……而鮮卑王庭也畢竟是一個萬里大國的王庭,各種帳篷、倉庫、木製廊舍一路鋪到了彈汗山的半山窩上,所以火勢一起,再難相制。

見到如此情形,高衡與先行渡河的那些甲士哪裡還能忍耐,紛紛強行振作精神自後壓陣衝鋒,便是剛剛趕到浮橋上的那屯材官也當機立斷不再停留,而是收弩抽刀,騎着自己的馬直接過河踏陣!

而與此同時,隨着馬蹄陣陣浮橋那邊也是迎來了支援,當先第一波赫然是上百騎兵!

這些事情,看起來讓人眼花繚亂,然而所有事情卻也不過是電光火石之間罷了。遭此大變,之前還踊躍向前的鮮卑人登時大亂,不少人直接轉身逃竄,甚至有相互踩踏崩潰的趨勢。

公孫瓚立馬在旁,看着北方,手握自己的雙頭長槊,卻是默然無言。

很顯然,這在高衡眼中近乎於兒戲的戰術,儼然是起到了奇效!

身後那屯九原移民組成的騎兵見狀,也都不再猶豫,紛紛有樣學樣,一邊不顧戰馬死活割傷馬股,迫使它們衝陣,一邊卻用拽着馬尾的方式緊隨其後衝入鮮卑陣中近身格殺!

“讓開一條路!”被困在橋頭的高衡看到救援,幾乎是欣喜若狂。“讓騎兵衝陣!”

一衆甲士自然依言而行……但是,讓漢軍感到失望,甚至是有些崩潰的是,戰馬實在是太聰明瞭!浮橋本來就嚴重阻礙了戰馬的提速,所謂‘衝陣’本來就是強逼着戰馬往前衝,再加上倉促應戰之下也沒有矇住馬眼什麼的,所以聰明的戰馬在周圍火堆與火把的映照下,面對着對面的長矛陣,根本就是駐步不前!

非只如此,高衡爲了方便戰馬衝陣,把之前堅固的圓陣給散開,如今反而成爲了鮮卑人的突破口。

看見這一幕的漢軍,士氣再度大振,而原本想依靠着王庭柵欄組織一些抵抗的鮮卑頭人卻個個面無血色,竟然直接再度轉身逃竄,任由漢軍放火!

自公孫珣下令讓高衡出擊算起,漢軍與鮮卑前後苦戰了大半個時辰,對雙方而言都是意外迭出,都是計劃屢屢失效,都是靠着臨機應變來處置戰局。但最終,還是漢軍憑着一股血勇之氣勝過了對方,先是強行越過了歠仇水,然後又點燃了鮮卑王庭!

整個橋頭,亂作一團!但毫無疑問,相比較於漢軍死中求活的氣勢,鮮卑人明顯有崩潰的趨勢!

外圍的鮮卑貴人也是驚慌失措,好不容易撐住勁想要喝回潰兵,卻不料身後馬蹄作響,然後弓弦陣陣,數名大聲指揮的鮮卑頭人當即落馬,儼然是公孫珣與韓當見到此處戰機已現,不顧一切的自上游飛撲下來夾擊。

遠遠望去,更是如同一支突兀立在草原上的火炬一般,讓人難以移開目光!

話音剛落,亂糟糟的黑夜火光中,一隻箭矢不知道從哪裡忽然飛來,將沒有披甲的公孫珣直接射翻馬下。

“溼了身子的人去撿火把!”攆走魏越後,公孫珣扭過頭對着身後剛剛追上的一衆陪隸、材官呼喊了起來。“撿地上鮮卑人遺棄的弓箭,趁着敵軍潰退,速速追上去放火!”

“不要進入王庭巷戰,”公孫珣縱馬向前,一路追着鮮卑潰兵來到王庭的跟前,然後立在馬上繼續大聲呼喊。“不要過分追索敵兵,只要放火!燒那些木製的柵欄、燒那些胡亂搭建的帳篷、燒他們的馬廊、燒他們的倉房、燒他們曬在外面的草料!等火勢一起,這一仗就是我們的大勝,咱們就可以沿着河回家了!”

“司馬!”亂戰之中,滿身是血的魏越不知道從哪裡又摸來一匹馬,然後直接躥到了面露喜色的公孫珣身旁。“敵軍潰散的這麼快……咱們不如不要理會王庭了,轉而趁機收攏部隊,順着河往下游跑,說不定能全師而回呢!”

孰料,此番大戰卻遇到如此事故……且不說這一戰能否活着回去了,便是能活着回去,那自己依爲根基的主君夏育還能有個好結果?這一戰,明明就是他上書求戰的!

而就在距離這二人區區數裡外的一個小坡上,黑夜中,今年剛剛四十歲,卻已經滿面霜痕的鮮卑開國大汗檀石槐,也是勒住馬匹,扭頭盯着自己的王庭沉默不語。

這下子,在附近指揮的鮮卑貴人更不顧的什麼哪裡又有誰來了,反而是趕緊催動部隊寄希望於吃下這股漢軍……只要能吃下這股漢軍並奪回浮橋,便是哪裡真潛過來一支部隊,也可以從容應對。

想自己少年時渾渾噩噩,只知好勇鬥狠,等到加冠時看到族中嫡系兄弟個個都有前途,這才發憤要作出一番事業。而等自己帶着一羣鄉中游俠來到上谷投軍後,雖然頗有波折,但總歸是入了夏育這個貴人的眼。想來,前途總還是有的。甚至之前開戰時,自己更是喜不自勝,只想着能立下軍功博個功名。

言罷,只見這成廉與那魏越對視一眼,然後各自擡手一刀,居然直接刺向了自己戰馬的屁股,那兩匹戰馬當即吃痛發狂,然後也不顧前方有什麼長矛火把,直接衝向了前方鮮卑陣中!

正當面的鮮卑人看到如此情形個個失措……若是這兩匹馬上有人,他們說不定還會出於戰場本能咬牙頂住,然而只是兩匹發狂的戰馬迎面衝過來,草原上是個活人都曉得應該先躲開吧?但是甫一散開陣型躲開,卻不料從戰馬後面竟然猛地撲出兩個人來,而這二人非但動作矯健、行動靈活,更是配合默契,須臾間便格殺數人!

甚至恰恰相反,得益於呂範的迫不及待和程普的臨機決斷,反而是兩路漢軍都得到了及時的增援。

而公孫珣之所以決定如此冒險,本身也有這座王庭看起來就很容易燒的緣故……鮮卑人這種剛剛建制的草原民族,他們的房子是磚石結構嗎?他們根本不會燒磚!他們的王庭有什麼防火措施嗎?這個地方從十幾年前建成以來就根本沒遭遇過任何兵災,也根本就沒想過如何對付火災!

所以,趁着夏日的高溫與南風,趁着周圍草木正盛,趁着敵人潰散,這時候就該追上去放火!

“完蛋了!”

這下子,周圍漢軍紛紛失色,鮮卑人個個驚愕,整個戰場彷彿也是爲之一滯!

一瞬間,有人驚喜過度,有人心思微妙,有人心中失措,有人驚嚇欲死……然而事實證明,所有人都想多了,因爲僅僅是數息之後,不待周圍的軍士上前查看,公孫珣居然就自己重新爬上了戰馬,然後咬着牙當衆將肩膀上的那支箭給直接掰斷。

話說,橋頭鮮卑人的崩潰未必就表明王庭中軍力受到多大損失,但是迄今爲止明面上聚集起來的成建制鮮卑軍是徹底沒有了,漢軍轉眼間就已經獲得了戰場上的主動權。

“伯圭,我孫文臺有一言,令弟是個真英雄!”數十里外,孫堅看着遠處那道火光驚愕一時,然後終究是難以自持,忍不住轉身對着身旁一人如此言道。

“都看什麼?”公孫珣將斷箭擲在地上,然後按着自己的左臂放聲怒吼。“胳膊上中了一箭難道會死嗎?都去與我放火!”

還是要放火!

夜戰不放火簡直是扯淡,而且放火纔是這一戰最開始的戰略目標,因爲只有整個王庭燒起來才能讓幾十裡外的王庭主力注意到這裡的情況,並回身救援。

一念至此,這心灰意冷的渤海高玄卿幾乎是想一抹脖子了事!

不過就在這時,高衡耳畔卻忽然又聽到有人在呼喊什麼,定神一看,卻發現是那來支援此處的騎兵屯屯長成廉……只見此人既不去指揮作戰,也不身先士卒,反而和自己部下那名隊率魏越一起跳下馬來,然後各自一手握住馬尾,一手持刀,也不曉得要做什麼。

這個時候,程普當然也不會讓部隊再從上游泅渡了,而是直接下令全員披甲,轉從浮橋處過河突擊!

公孫珣身後不斷有士卒從河中爬出來,而且很快就在主將的激勵下源源不斷的加入戰鬥,而韓當也是奮力而戰,不顧一切的在微微的火光中縱馬衝馳……這股敵軍迅速的就被壓制了下來。

滿臉血污的高衡心中大恨!

“諸位九原鄉鄰!”那成廉抓住馬尾,面色漲紅。“若非是司馬厚德,我等早在移民之時就已經要淪爲他人徒附家奴之流了!且這一年有餘,司馬在軍中可曾有半分虧待我等?錢糧可有缺污?賞賜可有中斷?我等家人是否受其庇護?便是這牲畜,若非司馬仁德,我們莫非就能保住嗎?這個時候,還有什麼可顧忌的?”

這一擊,堪稱一錘定音,失去指揮的鮮卑兵本就在此處鏖戰多時,死活也想不到爲何側翼還會有漢軍過來,再加上身後的瘋馬式的突擊,終於是徹底失去了戰意。自王庭貴人到部落頭人,再到下面的戰兵與牧民,幾乎是全部擇路而逃,中間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踩踏而亡,又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身後漢軍追上,然後一刀了結。然而這些人依舊不管不顧的往北面跑,不知道是想逃入給人以安全感的王庭中呢,還是想潛入黑夜裡?

公孫珣當即怒目而視,只看在對方剛剛立了大功的份上沒有臨陣訓斥對方而已。而魏越被這麼一瞪,也趕緊調轉馬頭,知趣地朝着前方的王庭衝去。

——————我是沒錢過520的分割線——————

“……爭相入水。敵軍甚衆,太祖既當先而戰,又無甲,乃屢受刀矢。凡受數創,皆不裹,凡受數矢,皆折而擲地,由是三軍用命,賊衆喪膽。當是時也,將有失馬者或拽袍澤馬尾突陣,士有矢盡者皆索鮮卑屍身續射,故賊雖衆,仍至速敗!太祖乃迫近王庭,舉火焚之,夏夜風盛,其光煙直映百里,震動漠南!”——《舊燕書》.卷一.太祖武皇帝本紀

PS:感謝書友十7年的打賞,感謝百合孃的二次推書……

還有……拽着馬尾巴突陣的戰術是捻軍面對僧格林沁時的一個經典戰術,一般是二人組合,一個人騎馬甚至騎驢,一個人拽着馬尾巴或者驢尾巴跟在後面跑,前者負責衝散陣型,後者負責補刀……這種戰術對付組織度不高的軍隊簡直不要太爽。

(本章完)

第490章 枕膝堪入眠(中)第321章第433章 一鼓難做氣第314章 叛軍崩殂畏的盧第276章 門前立故友(下)第124章 待死第174章 兵臨第507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上)第458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第163章 岔口第331章 太守半月覆遼東對不起,寫了一章又刪除了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516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第29章 峰迴路轉第90章 出塞第131章 求見第516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第67章 大人(上)第252章 辨聲知人心第312章 李廣無功緣數奇第469章 及年歲之未晏兮第268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上)第154章 張儉第312章 李廣無功緣數奇第366章 夕陽西去水自流(續)第105章 渡口第226章 不論身後第2章 盧龍塞第234章 堂中闢一人附錄2:動物牌補全計劃——榴彈怕水、寒門、第334章 一卷旌收千騎虜第331章 太守半月覆遼東第139章 劫持(下)第23章 不疑(6.6k)第385章 受壽永多夫何長?(二合一還賬)第51章 當走第135章 何從牙疼的受不了,請假去急診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495章 舊友南行雨紛紛第294章 人事常相參(二合一)第26章 緱氏縣中第209章 喜怒形於色(續)第539章 故人送客長江道第401章 去留皆灑然第300章 滿酌陶碗俯首退第110章 宮前第213章 我獨向南行(2合1,大家中秋快樂!第469章 及年歲之未晏兮第539章 故人送客長江道第83章 拿下第400章 河北風清人自知(7k勉強2合1)第505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第521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續)第187章 羔羊臨釜鳴第33章 卻陷紛爭(5.6k)第193章 只見舊人哭(上)第533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下)第209章 喜怒形於色(續)第37章 汝南買士第407章 空期戎馬收河北第78章 撤屯(終)第363章 臨河卻聞定國策第323章 且行且思且得訊第223章 卷旗而出第99章 小謀第305章 節使三河募年少(還賬成功)第352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第344章 平城逢候騎第299章 浮名尚值一杯水(二合一還債)第70章 大饗(中)第11章 遠方的訊息第497章 千里連舸斷龍背第130章 一招第231章 杯酒祭黃河第357章 大河封凍亂武興(上)第182章 陌上正相思(鹹魚大佬的白銀盟!)第486章 新策聞故地附錄8:女頻寫手日記(上)——sduyiyi第442章 卓哉光武真聖君第273章 豪傑如土士如鐵(下)第496章 三杯拔劍刺虎穴第497章 千里連舸斷龍背第220章 匹夫之勇第112章 洶洶第487章 握手相別去第132章 伺機附錄12:《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二——第166章 漁夫第326章 揮刀斷虛繁第367章 堯舜桀紂皆腐骨第278章 鼙鼓病氣紛紛來第41章 邀請第54章 見識第110章 宮前第266章 天涼好個秋第275章 門前立故友(上)第433章 一鼓難做氣第225章 不負天下
第490章 枕膝堪入眠(中)第321章第433章 一鼓難做氣第314章 叛軍崩殂畏的盧第276章 門前立故友(下)第124章 待死第174章 兵臨第507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上)第458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第163章 岔口第331章 太守半月覆遼東對不起,寫了一章又刪除了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516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第29章 峰迴路轉第90章 出塞第131章 求見第516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第67章 大人(上)第252章 辨聲知人心第312章 李廣無功緣數奇第469章 及年歲之未晏兮第268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上)第154章 張儉第312章 李廣無功緣數奇第366章 夕陽西去水自流(續)第105章 渡口第226章 不論身後第2章 盧龍塞第234章 堂中闢一人附錄2:動物牌補全計劃——榴彈怕水、寒門、第334章 一卷旌收千騎虜第331章 太守半月覆遼東第139章 劫持(下)第23章 不疑(6.6k)第385章 受壽永多夫何長?(二合一還賬)第51章 當走第135章 何從牙疼的受不了,請假去急診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495章 舊友南行雨紛紛第294章 人事常相參(二合一)第26章 緱氏縣中第209章 喜怒形於色(續)第539章 故人送客長江道第401章 去留皆灑然第300章 滿酌陶碗俯首退第110章 宮前第213章 我獨向南行(2合1,大家中秋快樂!第469章 及年歲之未晏兮第539章 故人送客長江道第83章 拿下第400章 河北風清人自知(7k勉強2合1)第505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第521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續)第187章 羔羊臨釜鳴第33章 卻陷紛爭(5.6k)第193章 只見舊人哭(上)第533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下)第209章 喜怒形於色(續)第37章 汝南買士第407章 空期戎馬收河北第78章 撤屯(終)第363章 臨河卻聞定國策第323章 且行且思且得訊第223章 卷旗而出第99章 小謀第305章 節使三河募年少(還賬成功)第352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第344章 平城逢候騎第299章 浮名尚值一杯水(二合一還債)第70章 大饗(中)第11章 遠方的訊息第497章 千里連舸斷龍背第130章 一招第231章 杯酒祭黃河第357章 大河封凍亂武興(上)第182章 陌上正相思(鹹魚大佬的白銀盟!)第486章 新策聞故地附錄8:女頻寫手日記(上)——sduyiyi第442章 卓哉光武真聖君第273章 豪傑如土士如鐵(下)第496章 三杯拔劍刺虎穴第497章 千里連舸斷龍背第220章 匹夫之勇第112章 洶洶第487章 握手相別去第132章 伺機附錄12:《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二——第166章 漁夫第326章 揮刀斷虛繁第367章 堯舜桀紂皆腐骨第278章 鼙鼓病氣紛紛來第41章 邀請第54章 見識第110章 宮前第266章 天涼好個秋第275章 門前立故友(上)第433章 一鼓難做氣第225章 不負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