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續)

第353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續)

“將軍準備怎麼處置陽曲郭氏?”

出乎意料,王澤王季道從慌亂中恢復過來以後,沉思片刻,卻居然沒有着急討論自家族人的事情,反而詢問起了郭氏的安危。

這次儼然輪到公孫珣有些猝不及防了,其人嗤笑一聲, 也只能勉強反問回去:“王公以爲該如何處置呢?”

“郭縕一人之私舉,不足以累及家人。”王澤當衆正色言道。“如今陽曲郭氏剛剛舉族爲公,盡發錢糧、徒附補充軍資,而陽曲那邊的故幽州刺史、平原相郭勳,故涼州刺史郭閎公,更都是爲國而無私之人……所以我以爲,衛將軍既然討董伐難, 那就應該賞罰分明, 恩威並用纔是,切莫濫傷無辜。”

軍中將佐大多沉默以對,只是紛紛看向了公孫珣,唯獨一個魏越,一度想開口,卻被韓當瞥了一眼,然後也是閉口不言了。

全副甲冑的公孫珣在衆人的圍觀下也是沉默了片刻,卻終於緩緩頷首:“王公說的是,郭縕是郭縕,郭勳是郭勳,郭氏是郭氏,我怎麼會因爲一人而忘記郭氏整族的功勞呢?”

“將軍能如此寬宏,善莫大焉!”王澤輕聲嘆道。“也不枉郭氏如此盡力。”

公孫珣一聲乾笑。

“不過,想來正是因爲知道君侯寬宏,郭縕才膽敢擅爲此事……他是認定了君侯不會因爲他一個人而降罪於郭氏的。”戲忠趕緊在旁插了句嘴。

“不錯!”魏越終於抓到了機會。“郭縕此人向來可惡!總是藉着君侯善心而佔便宜, 十餘年前在雁門,他便以救助流民爲由訛走我家君侯數倉軍資,卻讓我家君侯擔責!如今此人居然反叛?!若被我抓到, 必然當陣宰了他!”

不過有意思的是,由於從狼孟縣往南,便已經進入太原盆地貼近晉陽那一塊了,也就是所謂晉中平原的北面核心所在了。這裡的土地、人口、財富,一半處於官府管轄之中,剩下的一半倒十之八九是圍繞着太原王氏而存在的,甚至這些地方的官吏,也多是太原王氏的子弟或者附庸擔任。

“其一,楊終不自量力,擅自起兵對抗將軍,有違大義,而我父雖然病臥在祁縣家中,卻已經下定決心要爲將軍守住祁縣了……來時,我父已經散盡家財,購置了糧草、軍械,併發徒附、奴婢爲兵,已經奪取了祁縣南邊的小邑,就等將軍大軍到達彼處,直接拿下據城而守的祁縣王氏了。”溫恢有條不紊,從容言道,而其言語中的訊息也是讓人咋舌。“其二,小子自晉陽來,親眼看見楊終在晉陽的防務佈置,願爲將軍做個嚮導和說明。”

實際上,何止是公孫珣,中軍處周圍諸多軍官、吏員,也是紛紛驚疑,而等到那溫姓少年被引到跟前時,衆人卻又紛紛交頭接耳起來。

不得不說,公孫珣之前對郭縕那番話還是挺懇切的……在這個世族、豪強各取所需,壁壘分明的時代,在有些世族窮的沒有褲子穿卻能做大官,有些寒門家中富甲一方卻只能爲吏的時代,太原世族的確是一羣奇葩!

他們是世族與豪強的統合體,他們同時握有最高層的政治權力和最底層的經濟權力,他們同時在意名聲和財富,他們是後世門閥政治的起源……而更可怕的是,他們這種生存方式似乎還是歷史方向所在。

當然了,真正面對帶着數萬戰馬、駑馬,又有一萬多輔兵襄助的兩萬精銳大軍,也沒有哪個城寨、鄉邑會真正抵抗的……實際上,在化雪之後的太原郡中這一路行來,前後只有一處真正反抗的,卻又是被太史慈給一箭射死了領頭的,然後也趕緊開城。

公孫珣定定看着這位代郡太守,對方卻也絲毫不懼,只是坦然相對……而片刻後,公孫珣卻終於是微微頷首:“王公自去,但我這裡若無訊息,還是要進軍如常的!”

“前何故止步?”幾乎是出於本能,傘蓋下的公孫珣立即勒馬詢問。“可是楊終出晉陽迎戰?”

除了向來沒有好臉色的田豐, 衆人不由紛紛鬨笑。

“這些世家大族信不過!”魏越再度忍耐不住道。“君侯,這廝必然也是不會回來了!”

“因爲小子覺得,董卓亂政,而數十路諸侯並起,天下其實已經算是亂世了,這個時候,我們父子二人,一個體弱,一個年幼,若拘泥於家產,反而是取禍之道。”溫恢不慌不忙。“而若是真想讓家人平安,卻正該散盡家資襄助一個英雄才對……所以,聽說將軍自北面而來,我們父子就立即覺得,此番我們祁縣溫氏是終於可以平安了。”

田豐在旁邊聽得有趣,雖然此事公孫珣早有交代讓他不必過問,卻還是忍不住插嘴問了一下:“你父既然身體不好,爲何還要散盡家財,替衛將軍購置糧草軍備?不該留一些與你嗎?”

話說,他哪裡會記得崔敏之前的涿郡太守之子?而且算起來,當日這溫恕離開涿郡時,眼前這小子怕還是個不到十歲的童子。

“你說。”公孫珣這纔回過神來。

“將軍若信得過我,還請許我往晉陽家中一行。”王澤稍一思索,便提出了一個要求。“容我盡力而爲……如何?”

換言之,這一路於敵境中行來,卻居然比之前冒雪行軍於友方境內更加從容,也更加順利。

說是什麼處置沿途大戶,倒不如說是在沿途抄王氏的家!

話說,這少年是真的只有十二三歲樣子,而且爲了趕路,他居然是坐在一名侍從懷中的!

“這是自然,豈能因爲我個人舉止而蹉跎大軍?”王澤拱手告辭,卻是毫不拖延,轉身直接從倉促紮營的中軍帳旁牽過一匹馬來,然後單馬向南而去了。

而如果非要說區別,只能說之前大家是友盟,開寨開城後,算是勝利會師;而從這往後,再開城開寨,卻只能算是投降了……既然是投降,雖然不至於說生殺予奪,可幽州軍到底獲得了沿途城寨的處置權力,每到一處,都可以從容收編當地大戶徒附爲輔兵,佔有地方庫房,並要求當地世族富戶提供糧草後勤。

“不瞞將軍,家父身體不好,不然也不至於是小子我來謁見將軍了。”這喚做溫恢的少年再度拱手行禮。“將軍……我此行是有事情來彙報給將軍的。”

就是這位公孫大娘的惡意灌輸,讓這位手握重兵的衛將軍從小就覺得門閥是個危害天下的大壞蛋,是威脅他私人野心的最大阻礙,這種惡意滿滿甚至讓公孫珣到了不惜用上不得檯面的詭計來整飭太原世族的地步。

公孫珣不以爲意。

饒是公孫珣見多識廣,此時也不免有些茫然。

溫恢不認得田豐,只是拱手而言:“不瞞這位先生,家父本來確實有給我留一些資產、奴僕爲備的意思,是我勸他只留溫飽用度便可……”

“小子溫恢,見過衛將軍!”少年被扶下馬後,就在道中於無數目光中躬身行禮,絲毫不怯。“當日家父與崔公在涿縣交接時,小子有幸曾在席間見過衛將軍一面,相隔數年,不想衛將軍神采依舊。”

“哦,你父親可還好?!”公孫珣一時只覺得頭皮發麻,只能隨口而答。

“爲何?”公孫珣終於再度開口了。

次日,大軍繼續南行,而這一次卻不是地方官吏主動開城、開寨相迎了……很顯然,不管如何,楊終身爲正牌太原太守,此番又得到了郭縕和王氏的支持,那無論如何都是很有號召力的。

“君侯!”很快,前方便轉來哨騎。“前方有一十二三歲垂髫少年引數騎攔路,自稱祁縣溫氏宗子,代其父前涿郡太守溫恕來面謁君侯,並有軍情彙報。”

言罷,其人也不多問什麼,直接回頭向身後負責文書的王象借了筆來,然後居然就翻身下馬,並不顧天寒地凍,當衆脫掉外袍,只伏在馬背上於衣袍中記下了這個少年的名字——所謂太原祁縣溫恢是也!

一番折騰後,公孫珣便讓溫恢繼續上馬坐在他侍從懷中,然後並馬而行,一邊閒聊,一邊繼續催動大軍一路向南面晉陽城而去。

至於說爲什麼公孫珣要如此違背歷史潮流般的對這些人如此警惕,哪怕這個時候的這些太原世族精英有一個算一個,其實個個公心大於私心,其實個個才德兼備?

這個,大概就得問一問此時已經到達雁門平城的某位安利號大老闆了。

公孫珣一時大笑不止,卻又搖頭感慨:“太原世族,果然不可小覷!”

“好了。”公孫珣倒是沒心思想這些,只是再度看向王澤。“王公……郭氏如此,王氏又如何?”

然而,行不過數裡,又有人來報,說是晉地千年名族令狐氏族長之子令狐華親自到了前面迎候衛將軍。

公孫珣愈發感慨不止!

就這樣,一路接納了不少太原名門之後,臘月十五這一日,公孫珣終於是引兵來到了千古雄都晉陽城外!

“怪不得那楊終能被郭縕如此輕易說服,也怪不得連王公都說服不了族中……”婁圭立在馬上,驚愕一時。“如此堅城,如此防備,誰敢輕言破之?而若拖延日久,我等勞師遠征,怕不是要不戰自潰!”

婁圭身側,剛剛單騎從對面過來的王澤王季道一臉淡然,攏手不言。

———我是望城興嘆的分割線———

“溫恢字曼基,太原祁人也。父恕,嘗爲涿郡太守。溫氏祁縣世族,外名於州郡,內足於財。及董卓亂起,太祖過太原,太守楊終以晉陽天下堅城,富有兵甲,欲抗之自爲。恢年十三,說父曰:‘世方亂,安以富爲?當助英雄也!’其父從之,復遣其潛行過晉陽,往謁太祖。太祖見而奇之,乃脫衣書其名於襟上,以示不忘。”——《典略》.燕.裴松之注

(本章完)

第358章 大河封凍亂武興(下)第38章 呂郎固窮!(8k)第89章 移鎮附錄10:公孫離和她的“家”——冬樹寒枝第244章 曹孟德暑日懷霜雪第199章 摒除萬般事(下)第416章 單騎偏能復十城第441章 雲臺千尺盡功臣第149章 清楚第133章 爭言第73章 辭行(6k二合一)第279章 舊俗疲庸主第97章 處置(中)第541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全書完)附錄4:《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第67章 大人(上)第255章 時時鬥戰欲何須第126章 速殺第183章 荒庭生芳草第502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續)第329章第203章 皆憐宮闕土第357章 大河封凍亂武興(上)第501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第443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第343章 新人敢言天下事第121章 崩壞(下)第157章 親厚第30章 花明柳暗第290章 故將直筆作春秋(下)第529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第420章 難奪三軍志第56章 路遇第168章 天命第221章 雕蟲小技第138章 劫持(上)第364章第28章 洛陽城中第367章 堯舜桀紂皆腐骨第312章 李廣無功緣數奇第315章 白馬獵長原第62章 臨陣(上)第273章 豪傑如土士如鐵(下)第470章 時亦猶其未央第281章 文物多師古(下)第138章 劫持(上)第112章 洶洶第265章 志氣方自得第130章 一招第394章 寸心自許尚如丹第434章 三面終成圍第261章第51章 當走第259章 鐵刃瘦黑立北營第407章 空期戎馬收河北第428章 文武同舊患第499章 何如沂水舞雩人(繼續大章提前還債第314章 叛軍崩殂畏的盧第195章 不聞新人來(上)第429章 魚困自見水第75章 撤屯(上)第389章 策策芒鞋不怕泥第265章 志氣方自得第122章 亂箭第513章 誠既勇兮又以武第286章 公山陽貨本同謀第303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第84章 檻車第226章 不論身後第282章 區區計生死第423章 赴陣猶遮面第76章 撤屯(中)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290章 故將直筆作春秋(下)第344章 平城逢候騎第36章 潁川論士第356章 波濤失意虓虎起第61章 中軍第306章第419章 誠知匹夫勇(跪謝若冰大佬的白銀盟必須要單章感謝瀟瀟和諸位新盟主第59章 問策第46章 幘巾第353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續)第527章 盡日徘徊濃影下第303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第126章 速殺第210章 順逆藏於心(上)第354章 道德幾時曾去世第156章 謀斷第490章 枕膝堪入眠(中)附錄3:漢燕演義標題集——燎原火第174章 兵臨第267章 秋風起兮白雲飛第221章 雕蟲小技第329章第51章 當走第121章 崩壞(下)第347章 初冬登塞山第446章 世間魚鳥各飛沉
第358章 大河封凍亂武興(下)第38章 呂郎固窮!(8k)第89章 移鎮附錄10:公孫離和她的“家”——冬樹寒枝第244章 曹孟德暑日懷霜雪第199章 摒除萬般事(下)第416章 單騎偏能復十城第441章 雲臺千尺盡功臣第149章 清楚第133章 爭言第73章 辭行(6k二合一)第279章 舊俗疲庸主第97章 處置(中)第541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全書完)附錄4:《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第67章 大人(上)第255章 時時鬥戰欲何須第126章 速殺第183章 荒庭生芳草第502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續)第329章第203章 皆憐宮闕土第357章 大河封凍亂武興(上)第501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第443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第343章 新人敢言天下事第121章 崩壞(下)第157章 親厚第30章 花明柳暗第290章 故將直筆作春秋(下)第529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第420章 難奪三軍志第56章 路遇第168章 天命第221章 雕蟲小技第138章 劫持(上)第364章第28章 洛陽城中第367章 堯舜桀紂皆腐骨第312章 李廣無功緣數奇第315章 白馬獵長原第62章 臨陣(上)第273章 豪傑如土士如鐵(下)第470章 時亦猶其未央第281章 文物多師古(下)第138章 劫持(上)第112章 洶洶第265章 志氣方自得第130章 一招第394章 寸心自許尚如丹第434章 三面終成圍第261章第51章 當走第259章 鐵刃瘦黑立北營第407章 空期戎馬收河北第428章 文武同舊患第499章 何如沂水舞雩人(繼續大章提前還債第314章 叛軍崩殂畏的盧第195章 不聞新人來(上)第429章 魚困自見水第75章 撤屯(上)第389章 策策芒鞋不怕泥第265章 志氣方自得第122章 亂箭第513章 誠既勇兮又以武第286章 公山陽貨本同謀第303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第84章 檻車第226章 不論身後第282章 區區計生死第423章 赴陣猶遮面第76章 撤屯(中)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290章 故將直筆作春秋(下)第344章 平城逢候騎第36章 潁川論士第356章 波濤失意虓虎起第61章 中軍第306章第419章 誠知匹夫勇(跪謝若冰大佬的白銀盟必須要單章感謝瀟瀟和諸位新盟主第59章 問策第46章 幘巾第353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續)第527章 盡日徘徊濃影下第303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第126章 速殺第210章 順逆藏於心(上)第354章 道德幾時曾去世第156章 謀斷第490章 枕膝堪入眠(中)附錄3:漢燕演義標題集——燎原火第174章 兵臨第267章 秋風起兮白雲飛第221章 雕蟲小技第329章第51章 當走第121章 崩壞(下)第347章 初冬登塞山第446章 世間魚鳥各飛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