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且行且思且得訊

第323章 且行且思且得訊

三月初,盧龍塞,白馬旗正在望日樓上順着春日風飄揚,而要塞內外,青山綠水之間,卻早已經變成了一座巨大的兵營。

“現在有多少人了?”公孫珣扶刀從望日樓上走過, 身後則跟着諸如婁圭、韓當、高順、韓浩、田豫、楊開、魏越等無數軍將吏員。

“兩萬左右。”負責中軍庶務的韓浩當即答話。“主要是君侯有令,廣陽三郡動員的人馬以西面漁陽程都尉處爲先,故此,此時到達盧龍塞的壯丁以右北平、遼西兩郡爲主,只不過想要隨君侯建功立業的諸郡遊俠、良家子、世族子弟頗多,這纔有如此多的人馬。”

公孫珣聞言微微蹙眉:“若以單槍匹馬而論,或者小股作戰而言,自然是這些人爲佳, 可若是數萬大軍出塞, 還是要以普通民戶壯丁爲佳,如此方能令行禁止,大軍整肅,不留破綻。”

“是這個道理。”婁圭隨意接口道。“但大舉動員不及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不光是人,各地府庫中的兵器、昌平那裡的糧食,都需要時間的。反而是這些自帶坐騎、兵器、口糧的遊俠、良家子、世家子才能來的快一些,還有塞外的那些人……”

公孫珣聞言不由駐足,然後從望日樓上看向了北面……原來,彼處居然也有不少軍營連綿成片。但跟盧龍塞南面已經稍顯混亂的營地相比,此處的軍營卻更加雜亂不堪,而且破破爛爛,根本不成樣子。

這裡其實是來‘投奔’公孫珣的胡兵。

要知道,所謂塞外百族的說法, 歷來有之,而在遼西這個鮮卑人、烏桓人、漢人的共同勢力邊界上, 這種血源、來頭根本說不清的雜胡自然更顯得複雜和集中。

回到眼前,漢室再怎麼衰弱,漢人也是遼西這地方三大勢力之首,公孫珣再怎麼不重視塞外,他也是土生土長的遼西漢人世族首腦,影響力也是擺在那裡的。所以,當這些雜胡聽到公孫珣親自動員大軍準備征討烏桓人之後,自然有不少部落主動來附……或者說,要是這些雜胡沒來,那才叫奇怪呢。

“若說後面的那些遊俠、良家子只是不值一用,這些人便是不堪一用!”公孫珣看了半天,也只能得出這個結論。“等出塞後也不過是借他們熟知地理的長處,做做嚮導,或者撒出去做個斥候,保護一下側翼而已。”

隨後,魏越自然攜首迴轉,而公孫珣卻率領其他人安心留在了管子城,一方面是要趁機拉攏周邊更多的雜胡部落,另一方面也是要重新修繕管子城,以作防備,還要打探軍情……按照計劃,一旦韓當和婁圭在盧龍塞那邊準備妥當,這位衛將軍便會立即回師,引兵向西,去與程普聯手攻下承德城,再回首去取柳城。

當然了,公孫珣到底是疆場宿將,興奮之餘也沒有忘記小心謹慎,接下來依舊嚴謹行軍不止。

這句話不是瞎編的,而是歷史上漢武帝之子漢昭帝時期真正出現的一個怪事,說是上林苑那裡出現了蚜蟲吃樹葉子,硬生生的在樹葉上吃出了這五個字,引得天下譁然。

“那倒不至於。”趴在地上的張舉忽然扭頭看向了一直沒有言語的公孫珣,然後語氣急促起來。“衛將軍……我擅稱天子,固然可笑,但也是時事使然。你還記得嗎?前年的時候,當時正好洛陽有婦女生出一個雙頭兒來,消息傳到幽州,大家議論紛紛,都說這是漢室衰微,主天下有雙主之意……衛將軍,我擅稱天子,固然可笑,今日之敗也固然說明我這個罪人沒有天命,可漢室卻也絕對不可能復興啊!”

然而,到了前漢末年王莽亂政,蜀地出了一個叫公孫述的割據軍閥,拿着這個讖緯死活覺得這個公孫是指自己……於是乾脆在蜀地稱帝。

而三日後,公孫珣正式以韓當、婁圭爲守將,看守盧龍塞,並讓他們準備接收後續諸郡動員兵力;又以高順爲前鋒,魏越爲副,領高素卿本部精銳一千,俱皆騎馬,外加精選出的兩千騎兵,直接向塞外兩百里處的管子城而去。

不過,婁圭看完以後卻是神色有些微動:“劉州牧聽了鮮于輔的勸告,到了灅水便折道而走,轉而去了上谷,而且還要去招降閻柔?並舉薦護烏桓校尉公綦稠入洛爲官,好給閻柔騰位置?”

公孫珣再度看了一眼婁圭,但後者卻只是捻鬚不言,並未有反駁之意,這讓前者登時心下大定。

“君侯還是慎重一點好。”婁圭勉力勸道。“即便是管子城易下,柳城卻是一根硬骨頭,戰事何時結束,是要以柳城的得失來計算的。”

“既如此,”公孫珣當即冷笑應道。“讓義公來守城,以高素卿爲先鋒,我跟在後面走一趟便是。”

公孫珣驚喜過望,細細一問後才知道,原來,高順、魏越三日急行軍兩百里到達管子城後,發現城中張舉所部極爲薄弱,而且猝不及防,於是下馬便戰,直接打了個張舉措手不及……而管子城雖然本身是爲了鎖住鮮卑、烏桓而修築的堡壘式小城,但張舉本部卻多是他擄掠裹挾出去的普通漢民,便是當日隨他作亂的本家徒附、賓客,也萬萬沒想到這廝居然喪心病狂到自稱天子的地步,所以其人早就盡失人心,不免一觸即潰!

換言之,管子城之下與張舉被俘一事,堪稱不費吹灰之力。

還是那句話,管子城再往北,一直到柳城跟前的這三百里,就沒有什麼援護可言了……承德城被看住,只能大略確保盧龍塞到管子城這兩百里不會受到側翼包抄,後面三百里若想避免被包抄,最起碼得把承德城納入手中才行。

當然了,這件事情後來被認爲是應在了漢宣帝,也就是當時流落民間的漢武帝嫡親重孫劉病已身上。最靠譜的解讀也是上林苑中有漢武帝廢太子劉據的參餘勢力,爲了給劉病已造勢刻意搞出來的。

衆人紛紛頷首表示贊同。

於是乎,公孫珣好言安撫了此人,便令人將他帶下去了,然後依舊準備按兵不動。

“君侯!”就在此時,遠處戲忠忽然從盧龍塞中庭閃出匆忙登樓,然後遠遠便呼喊起來。“呂長史傳來加急書信……你務必要看一看。”

“君侯……”婁圭稍一思索便將書信收起。“此事其實不足爲慮,或許還是好事……畢竟如此一來,鮮卑軻比能處必然失措。而等到君侯從容攻下柳城,結束叛亂,提大軍回師,則代郡、上谷那種地方,不過是小局面罷了,君侯無論是做何處置,都是輕而易舉。唯一可慮者,此時尚在戰時,閻柔此人可信嗎?”

“劉伯安真是閒的。”公孫珣嗤笑一聲,扶着腰中刀把打斷了自己心腹的言語。“又是鹹魚又是醃肉,他也能咽的下去?”

計議已定,衆人也就不再多想,而是即刻隨着公孫珣的新命令行動起來。

“可信。”公孫珣輕描淡寫道,之所以如此,不止是他本人對閻柔的瞭解,也是他隱約記得自家母親故事中閻柔的表現,這廝對劉虞好像還挺忠心耿耿。

不過,等到出塞第五日傍晚,公孫珣來到自己少年時途徑過無數次的管子城以後,親眼見到了被俘虜的張舉,到底是徹底放下心來——沒有任何陰謀詭計,自稱天子的張舉就是被一戰而俘,作爲攻擊柳城的重要節點,管子城就是一戰而下。

最後,公孫珣本人則打起白馬旗,帶着自己剛剛收到的天子節杖,帶着戲忠、韓浩、楊開、田豫等將,引着剛剛整編出的騎兵七千,又有十餘個塞外雜胡部落爲兩翼援護,居然親自跟在高、魏二將身後,不急不緩,往管子城推進過去。

“我知道。”公孫珣看了一眼旁邊的婁子伯,然後方纔點了點頭。“但此時當以當面戰局爲重,如何能分心去管上谷、代郡呢?還是子伯說的對,等打完仗,攜大勝、提大軍去處置此事,還不是任我等任意施爲?”

韓當見狀幾乎是本能的停下腳步,轉身往後走去,此舉也逼得身後衆多軍將吏員不得不主動後撤,很快便給公孫珣與婁圭留下了極大的空間。而不以爲意的從戲志才手裡接過信來,公孫珣大略的看完後倒是並未有什麼表情變化,就直接將書信遞給了身後的婁子伯。

但第二日,盧龍塞突然傳來一封急信——不是軍務,而是一個累死了數匹馬的口訊,天子崩了。

要不要獎勵一下對方?

於是乎,衛將軍公孫珣本着眼不見心不煩的原則,連連揮手,示意魏越立即將此人砍了!然後帶着首級連夜回盧龍塞,去傳首幽州,以正視聽。

此言一出,城中圍觀‘天子’的衆將士紛紛變色……畢竟,即便是個白丁,最起碼也知道這廝話裡的意思是說公孫珣纔是要做天子的人;而稍微有些文化的,卻更是驚疑不定了!

要知道,張舉雖然廢話連篇,卻多少是提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也就是那句‘公孫病已立’。

後來光武帝劉秀統一了大半個中國,還給公孫述寫信,大概意思是說天下大亂,人人爭雄,你當時稱帝什麼的也情有可原,若是能投降,省的死人,我這裡總有你一輩子平安富貴的。結果公孫述不知道怎麼回事,居然拿着這個讖緯去跟劉秀辯論,非說天命之人是自己。

“不是我要稱的!”張舉擡頭哭喪着臉答道。“但丘力居與塌頓俱言,三戰皆敗,不如稱天子以壯軍威,而且這樣的話說不定也能哄騙來塞外雜胡的效忠……”

“話雖如此。”戲忠不由搖頭道。“君侯若不能做反應,怕是幽州人心會有動搖吧?之前誰能想到我們腹心之地的鮮于氏居然有這個膽量直接投靠他人?誰又能想到,家族父母俱在我們眼皮底下的閻柔,居然敢棄君侯於不顧,通過他人覬覦兩千石之職?這種人過去有,現在有,將來必定還會有!”

“總是要多用些兵馬的。”婁圭終於開口勸道,卻也沒有反對,畢竟從軍事角度來說,也確實沒必要反對。“務必萬全。”

而劉秀呢,也很講究讖緯,爲了爭奪正統,居然也就跟公孫述隔空辯論起來了。二人討論來討論去,最後以公孫述全家腦袋搬家爲最終結果,宣告了光武帝的輝煌勝利。

那個被天下人詛咒了許久的天子,從確定自己身體無可挽救以後,掙扎了大半年,做了許多無數安排,卻還是沒有熬過天命……與這個中平六年的二月份。據說,其人死前已經水腫的說不出話來了,只能一邊含淚看着蹇碩一邊勉強指向自己的幼子劉協以作託付。

“先是鮮卑軻比能部出了亂子!”此人再度叩首,卻是連着說出了兩個情況。“丘力居派出了塌頓領一萬餘兵馬往西面去支援軻比能。然後,之前被說動的遼東烏桓蘇僕延處也突然求援,說是之前的遼西趙太守突然出現在了遼東,遼東烏桓只有五六千人馬,驚嚇不已,而丘力居聽說趙太守回來,也是大爲驚恐,居然親自引兵萬餘去援護……如今柳城那裡,也只有五六千烏桓兵護衛着丘力居未成年的兒子樓班了!而丘力居剛走不久,便聽聞君侯攻下了管子城,我家主人心下大喜,便讓我試着來尋君侯,說若是君侯能速速引數千精銳騎兵至柳城下,他或是開城,或是趁戰時引兵突襲樓班,都可以一戰而定!”

“那便暫時不用管他吧?”婁圭愈發放下心來。

但是回到眼下,自黃巾亂起,天下動盪不安,涼州全州反叛,青徐黃巾再起,太行山匪聚衆百萬,幷州半州混亂不堪,甚至,如今連幽州都反了,整個州被分成兩半……如此局面,要說人人都是張舉這樣的傻子和瘋子,未免也瞧不起大家,可若是心裡沒嘀咕也是不可能的!

於是,衆人紛紛驚愕看向了公孫珣。

“怎麼說?”公孫珣一時好奇。

“然後你便稱天子了?”戲忠無語至極。“你也是做過一任兩千石的邊郡大族子弟吧,如何如此不堪,別人一說你便信了,竟然沒有半點自己的想法嗎?”

“君侯!”來人經過義從中段日餘明的從弟辨認,確實是段部所屬,而這人甫一見到公孫珣便立即叩首,然後又說出了一句讓人心動萬分的話來。“君侯,我家主人讓我告訴君侯,柳城空虛,可以一戰而下!”

不過,雖然信了對方,可公孫珣畢竟是公孫珣,十幾年的軍旅生涯讓他擁有了一個軍事統帥最基本的軍事素養。這種時候他可不會因爲情報可信,便輕易去冒險的。

公孫珣一時猶疑,畢竟,他剛剛還跟婁圭討論了此事。

其中,多有安撫寬慰之言、禮賢下士之舉,就不必一再重複贅述了。

公孫珣心裡立即便信了八分……因爲無論是軻比能部的內亂還是趙苞出現在遼東引起烏桓人的慌亂,都是預料之中的事情。丘力居部即便是想作假,也不可能同時蒙對這兩個事情。

春日間,塞外草長雁歸,清風徐徐,又有承德城在西面有效阻隔了這兩百里通道,所以一路走來,居然宛如遊山玩水一般輕鬆。

“衛將軍!薊侯!”張舉雙目滿含期待,又連連叩首相對。“我今日才明白!天命不在我,而在你身上啊!公孫病已立……說的不是宣帝,而是將軍!現在,我把天子位讓給你,只求活命,如何啊?!”

除此之外,段日餘明在公孫珣眼裡也是可靠之人,之前漢軍之所以能在塞內輕鬆擊破烏桓人,多是靠此人趁亂傳遞情報不說……當年趙苞之所以選擇他來作爲漢室官方扶持的對象,本身就是看中了此人的忠厚老實。

先是那些自帶坐騎、兵器來投軍的漢家遊俠、良家子、世族子弟被按照籍貫編製成了營伍,然後又有大量的糧草送到了城外雜胡軍營中。而更讓這些人感到激動的是,當日晚間公孫珣居然親自在盧龍塞中設宴,招待了前期來投軍的諸郡子弟首領,以及那些盧龍塞北面的雜胡首領。

“最關鍵的是,劉虞折返往上谷之前,居然光明正大讓自己兒子去昌平告知了子衡他的全盤計劃,弄的原本想要拿住閻柔和鮮于輔家人的子衡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只能速速送信來此。”戲忠無奈言道。“劉伯安真是……”

“若是等三郡動員完全,到底還要幾日?”公孫珣又回到了原來的話題上。“能否讓他們按照所在郡屬,分批動員……前期取管子城,其實未必需要如此多的兵力。”

不過,隨着魏越一刀而下,管子城到底是安靜了下來。

張舉聞言,雖然知道自己難免一死,但求生之慾作祟,卻依然是求饒不止,一時醜態畢露。

公孫珣自然無話可說。

總之,經此一辯,這句‘公孫病已立’幾乎變成了僅次於‘代漢者當塗高’的漢室第二讖緯。當然了,相較於後者還在爭論,還在被野心家們憧憬着,前者倒是徹底有了公認的解讀……就是說宣帝劉病已,公孫述那廝用自己全家的生命告訴了天下人,這個讖緯說的不是姓公孫的人。

但……

而公孫珣怔了一下,許久才反應過來對方的意思……說起來,這還是第一次有人勸他南面稱制呢!

“爲何要稱天子?”面對着匍匐在地瑟瑟發抖的張舉,戲忠不免好奇問道,而此言也引起了城中絕大部分軍官,乃至於普通士卒的好奇。“你這個樣子,也有資格稱天子?”

“你到底想說什麼?”眼見着公孫珣看都不看地上這人一眼,戲忠卻是接口過來,好奇反問。

“我知道君侯和子伯是怎麼考慮的,但此事無關軍事,純粹是政事。”戲忠當即補充道。“而且我也想過了……按照我們原來的計劃,也就是此地屯有大軍爲後援方可出塞攻管子城。但其實想一想,如今身後援軍源源不斷,等我們攻下管子城時,此地援軍也一定會完備,並不怕烏桓人應戰。唯一的區別是,君侯恐怕需要先親自到管子城一趟,再按計劃折返回來,繼而引大軍去攻承德。”

“不用管,也不用表態,如此方能不留口實,戰後便好隨意處置。”公孫珣儼然一開始便有定見。

公孫珣自然滿口答應。

而沿着遼西通道連行了不過四日,走了大約一百六七十里,前方忽然來報,居然是高順、魏越已經攻下了管子城,並俘虜了張舉!

然而,只在管子城待了兩日,身後韓當、婁圭的信息沒等到,卻是先等到了段日餘明的傳信。

“但可以先取管子城,殺張舉以示威儀。”戲志才昂首建議道。“政治上的事情以政治應對,劉虞在上谷,也就是招降閻柔,最多也不過是讓軻比能重新投向漢室,化敵爲盟。而駐紮在管子城的張舉非但擅稱天子,更是漁陽大族出身,若是君侯能親自攻下管子城,立刻殺了此獠,傳首幽州……那無論是幽州官吏,還是本地豪族,必然都能認清現實。”

堂堂正牌天子,居然和張舉這種可笑之輩一樣,死的毫無尊嚴。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我是心裡很慚愧的分割線—————

“述曰:‘帝王有命,吾何足以當之?’熊曰:‘天命無常,百姓與能。能者當之,王何疑焉!’”——《後漢書》.卷十三.列傳第三(保護性括號)

PS:啊啊啊,今天突然多了兩個女盟主……阿蕾格格巫妹妹和sofia若冰……呃……這個不知道是大姐還是大妹子!

但是,感激萬分啊……終於二十盟了!

順便,羣裡有張圖,來自於靈魂畫師榴彈怕水……雖然很爛,但是承德、管子城、盧龍塞、昌平、柳城的關係一目瞭然。

(本章完)

第196章 不聞新人來(中)第126章 速殺第445章 赤伏真人正天位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477章 宛城龍盤雖可貴第436章 師生貴禮輕(2合1小小還賬)第260章 太守孝衣橫野渡第302章 河內洛中兩相隔第538章 故壘蕭蕭夏如秋(續)第66章 插曲第32章 道明理徹(二妞生日快樂)第527章 盡日徘徊濃影下第221章 雕蟲小技新書《紹宋》已發,歡迎老朋友們去試試口味第148章 女人(10k還債)第284章 一觴澆不平第298章 星河掛戶夜長曉第175章 國破第427章 上下是新月第135章 何從第404章 世情夢幻復作如斯觀(7k勉強2合1繼第332章 豈欲萬全報天子第424章 請降須受縛第303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請來領獎!第292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462章 吾疑漢室曾漏網附錄8:女頻寫手日記(上)——sduyiyi第161章 秋獵(下)第311章 衛青不敗由天幸第456章 獨往人間不獨還(繼續感謝白銀大萌江第101章 大事(中)第76章 撤屯(中)第451章 白雪紛紛落庭中(上)第221章 雕蟲小技第258章 孝衣白肥衝南風第520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第241章 盜馬亦盜人第166章 漁夫第500章 一朝斬龍落田埂(繼續大章還債)第344章 平城逢候騎第325章 萬里望河源第413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上)第417章 掌上回旋皆造化第489章 枕膝堪入眠(上)第195章 不聞新人來(上)第124章 待死第265章 志氣方自得第104章 折返第371章 一騎如熊虎第180章 樹下索流年第62章 臨陣(上)第404章 世情夢幻復作如斯觀(7k勉強2合1繼第189章 深居俯夾城第168章 天命第272章 豪傑如土士如鐵(上)第495章 舊友南行雨紛紛第386章 人生有新舊(繼續2合1還債)第53章 中流擊水第376章 夜夜酣歌感知己第60章 出奇第148章 女人(10k還債)第471章 伏清白以死直兮第253章 思故明來意第518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終)第374章 被驅無異犬與雞(二合一)第184章 檐下多蓬蒿第352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第523章 又聞子規愁空山第429章 魚困自見水第422章 智士見事遲第435章 君臣不易逢第456章 獨往人間不獨還(繼續感謝白銀大萌江第91章 疾趨第435章 君臣不易逢第85章 首尾第168章 天命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240章 赴前連赴後第364章第152章 無力(上)第126章 速殺第369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113章 探問第90章 出塞第217章 范陽之枉附錄7:《舊燕書》卷六十九.韓程高關張趙傳請來領獎!第162章 冬狩第294章 人事常相參(二合一)附錄5:新燕書.卷二十六.世家第一——娜斯塔第459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續)第453章 何敢自矜醫國手第17章 歸家第298章 星河掛戶夜長曉第170章 失控第193章 只見舊人哭(上)第297章 白雲迷路合復開第329章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
第196章 不聞新人來(中)第126章 速殺第445章 赤伏真人正天位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477章 宛城龍盤雖可貴第436章 師生貴禮輕(2合1小小還賬)第260章 太守孝衣橫野渡第302章 河內洛中兩相隔第538章 故壘蕭蕭夏如秋(續)第66章 插曲第32章 道明理徹(二妞生日快樂)第527章 盡日徘徊濃影下第221章 雕蟲小技新書《紹宋》已發,歡迎老朋友們去試試口味第148章 女人(10k還債)第284章 一觴澆不平第298章 星河掛戶夜長曉第175章 國破第427章 上下是新月第135章 何從第404章 世情夢幻復作如斯觀(7k勉強2合1繼第332章 豈欲萬全報天子第424章 請降須受縛第303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請來領獎!第292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462章 吾疑漢室曾漏網附錄8:女頻寫手日記(上)——sduyiyi第161章 秋獵(下)第311章 衛青不敗由天幸第456章 獨往人間不獨還(繼續感謝白銀大萌江第101章 大事(中)第76章 撤屯(中)第451章 白雪紛紛落庭中(上)第221章 雕蟲小技第258章 孝衣白肥衝南風第520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第241章 盜馬亦盜人第166章 漁夫第500章 一朝斬龍落田埂(繼續大章還債)第344章 平城逢候騎第325章 萬里望河源第413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上)第417章 掌上回旋皆造化第489章 枕膝堪入眠(上)第195章 不聞新人來(上)第124章 待死第265章 志氣方自得第104章 折返第371章 一騎如熊虎第180章 樹下索流年第62章 臨陣(上)第404章 世情夢幻復作如斯觀(7k勉強2合1繼第189章 深居俯夾城第168章 天命第272章 豪傑如土士如鐵(上)第495章 舊友南行雨紛紛第386章 人生有新舊(繼續2合1還債)第53章 中流擊水第376章 夜夜酣歌感知己第60章 出奇第148章 女人(10k還債)第471章 伏清白以死直兮第253章 思故明來意第518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終)第374章 被驅無異犬與雞(二合一)第184章 檐下多蓬蒿第352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第523章 又聞子規愁空山第429章 魚困自見水第422章 智士見事遲第435章 君臣不易逢第456章 獨往人間不獨還(繼續感謝白銀大萌江第91章 疾趨第435章 君臣不易逢第85章 首尾第168章 天命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240章 赴前連赴後第364章第152章 無力(上)第126章 速殺第369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113章 探問第90章 出塞第217章 范陽之枉附錄7:《舊燕書》卷六十九.韓程高關張趙傳請來領獎!第162章 冬狩第294章 人事常相參(二合一)附錄5:新燕書.卷二十六.世家第一——娜斯塔第459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續)第453章 何敢自矜醫國手第17章 歸家第298章 星河掛戶夜長曉第170章 失控第193章 只見舊人哭(上)第297章 白雲迷路合復開第329章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