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匹夫之勇

第220章 匹夫之勇

黃巾軍來的比想象中的要快。

到了傍晚時分,城頭上的衆人就看見東面平原之上煙塵滾滾了起來。

話說,涿縣這片地方多是一望無際的平原,農業極爲發達,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燕國根本所在……公孫珣之前督導春耕固然是以涿縣以西、以北爲主,但這不代表東側、南側的農民就會因爲起義的民間傳言而放棄春耕。

故此, 此時的河北平原上放眼望去儼然是滿眼翠綠,青苗累累。

然後,黃巾軍便來了。

衆人立在城頭,只見在金色夕陽的映射下,滿眼青翠的大地上,頭裹黃巾、擎着黃旗的偌大軍勢蜿蜒而來,宛如一條黃色巨龍。而巨龍的兩側, 上千騎卒分散開來四下奔馳、護衛兩翼,恰恰就如這隻大軍在張牙舞爪一般。

一時間, 黃色的旗幟、頭巾,青綠色的大地,金色的餘暉,古樸而穩固的城牆,硃紅色的漢字大旗,躁動的煙塵,躍動的遊騎……居然格外顯出了一股讓人難以名狀的氣勢。

這下子,不要說守城的郡卒、刑徒了,便是關羽、牽招、劉備、張飛這幾個初見軍陣之人此時居然也有些難以自持。

不過,這個時候就能看出衆人的素質差距了。

那些臨時招募的郡卒、罰沒的刑徒,幾乎全靠軍官們彈壓才勉強穩住陣腳。而那些剛剛入伍不久,跟着這些軍官上來的遊俠,則明顯表現的參差不齊……有人勉強咬牙站直了身子,有人恍惚失神, 還有人乾脆兩股戰戰,若非身旁就是露刃的武士,若非擔憂軍法, 他們怕是要直接棄城逃走!

“子經說的不對。”在這幾人說話時一直在打量黃巾軍的公孫珣終於也擺手言道。“賊軍雖然氣勢很盛,但在我看來卻破綻百處,此時若真有數千騎兵,或許真能一日盡覆彼輩!”

然而,彼輩的弱點也很明顯,那就是毫無軍事經驗!

之前公孫珣對幾個軍官所說的幾條都不是爲了安撫人心而編出來的,全是事實!

然而,總有不開眼的人……漢軍這邊固然無人敢驚擾於公孫珣,可黃巾軍那邊卻是典型的無組織無紀律,居然就有一隊約莫才二三十人的騎兵仗着身後大軍無數,直接摸到了城門樓前百餘步的地方。

故此,這支箭只是尷尬的落在了對方馬屁股後面而已,並引起了那隊黃巾軍騎士的放肆鬨笑。

大多數人都是有涵養的,公孫珣也是在心中強忍着笑,準備安撫劉備兩句的。

公孫珣依舊笑而不語。

“下吏慚愧!”

最奇怪的是婁圭,這位公孫珣非常信任的軍策之士居然忍不住唉聲嘆氣了起來,引得回過神來的衆人紛紛側目。

實際上想想就知道了,這個時候的廣陽黃巾能放棄即將到手的廣陽諸城,轉而協助冀州黃巾本部圍攻涿郡,這就說明太平道對軍隊的控制力依然很強……這是地道的反賊,根本沒發展到公孫大娘口中那種軍民不分,殺不盡、散不開的那種地步。

黃巾軍優點是什麼?

答案是氣勢和數量!

隔着一堵牆,城門樓上下而已,哪裡需要人通傳?關羽聽得此言,直接眯起眼睛,持矛而出,身後一人更是負着一把樣式古怪的大刀,緊緊跟隨,剩下十九人不敢怠慢也是立即將目光從身後城門洞中張飛身上挪開,趕緊呼嘯出戰。

魏越無語後退……相處三年,知根知底,他知道對方討厭自己,卻還是從來不敢惹這個河東大漢,正如他在五原一向不敢惹呂布一樣。

“好了。”公孫珣搖頭止住了自己心腹的私自加戲,但語氣中居然也有不少遺憾。“徐伯進被調入洛陽了,在北軍當校尉,若是此番賊退,說不定還能再度相會……”

所謂城中那些遊俠,要是論單打獨鬥、小股作戰,或許比徐榮當日手下那些邊軍還要強上三分,可若是集中衝陣?還是不要開玩笑的好……信不信公孫珣此時下令,天黑之前這些人都不能在城門外列隊完畢的。

一片寂靜之中,張飛這才牽着馬,慢悠悠的往城中而來。

城外受襲的黃巾軍中一時紛亂嘈雜不斷,而關羽和他手下二十人卻無一傷亡,並且還真的帶回了二十個首級。

“敢問君侯,”一旁的關羽忍不住捋着長鬚憋悶問道。“你與婁君所言徐伯進者,是不是當日去洛陽赴任,專門在中山拜會過君侯的那位徐榮徐校尉?曾助君侯在玄菟平滅高句麗的那個?”

這倒也罷了,可爲首一人,大概是仗着自己身上有一領之前攻破城池時搶來的鐵甲,然後胯下馬匹也操縱的頗爲熟稔,忽然就縱馬向西,來到距離城門幾十步的地方,彎弓搭箭,往城門樓上射來。

無賴遊俠出身嘛,所以自然是嬉笑辱罵不斷。

要知道,涿縣是涿郡郡治,也是幽州刺史部所在,放在整個幽州都是頂尖的大城,城牆高近兩丈,若是加上門樓已經高達近三丈有餘,隔着幾十步,這廝的箭矢又是自下而上,所以勉勉強強落到了城門樓上,便已經輕飄飄的毫無力道了。

張飛大喜過望,而關羽終究是個懂事的,此時也微微收斂,並隨即領命而去。

至於說三百義從……瘋了嗎,三百衝三萬?

裸着小臂的張飛一言不發,只是拍馬迎面而來,臨到交馬擡矛之時才忽然一聲大喝。

跟你比肯定不足爲道,公孫珣心中暗暗吐槽之餘也愈發升起了一股莫名心思,然而卻也愈發不得其門。

然而,就在此時,一直沒吭聲的粗人魏越卻終於是有些忍耐不住了:“若是我同鄉呂從事在此,此人早已經一箭致命了!讓我來射,最起碼也能射倒此人坐騎,哪裡會讓君侯受此小人之辱?”

劉備雖然尷尬,但他這人這些年漸漸穩重,所謂沉默少言,喜怒不形於色,所以很快就恢復如常。

於是,城樓上的諸人愈發羞憤,劉備也是頗爲尷尬。

黑暗之中,尚未點起火把,衆人神色全都模糊不清,然而聽得此言,無論是各自驕矜的關羽張飛,還是一直喜怒不形於色的劉備,又或是已經麻木的其餘諸將,卻齊齊頓在了當場。

話說,劉備雖然被公孫珣安置到入了軍中,但他之前的職司卻是所謂郡中賊曹掾,算是公孫珣地道的屬吏,所以,纔會口稱下吏。

“無妨無妨,我弟趕緊起來吧,你我之間何必如此?”公孫珣見勢不妙,自然是趕緊安撫對方。

關羽冷冷瞪了對方一眼。

饒是周邊衆多軍官自以爲見多識廣,今日見到這關張二人的表現,也是凜然無聲。

“正是他。”城外黃巾軍大軍越逼越近,公孫珣確實不想多談,但既然話題已經扯開了,倒也無所謂了。“雲長有何疑慮?”

公孫珣並非是不想見識一下張益德的萬人敵,然而此時對方明顯是在與魏越置氣,他不想鼓勵這些人按照什麼地域、資歷搞什麼團團夥夥……尤其是這張益德居然還是爲了劉備出頭。

而且再說了,這三百人全都是公孫珣悉心培養的軍官,他也不捨得啊!讓郭勳去死,也不能他們一股腦的送死啊?

實際上,此時在城樓上的大部分人也都明白這個道理。

其中一個腦袋,甚至還帶着鐵質頭盔,儼然是個不小的頭目。

天色漸漸昏暗,城樓之上的衆人根本看不清關雲長是如何大發神威的。

然而,身爲一郡之主,一城之首,一軍主帥,大敵當前,怎麼可能任由這些驕兵悍將肆意置氣呢?

實際上,公孫珣這時已經改了主意,準備強壓下這二人的出戰,以示權威了!

“君侯。”不過就在這時,許久未言的婁圭忽然向前,輕飄飄的插了一句。“敵軍遠來,立足未穩,如此良機,總不能任由其輕鬆立營,削弱城中士氣吧?不如讓兩位領極少兵馬試探一二。”

劉備自知失禮,感覺拱手補救:“現在來看,這賊將果然是不知兵之人,手握如此大軍,又氣勢正盛,卻還是弄的一塌糊塗,破綻百出,在兄長面前宛如三歲稚兒……”

話說,相比較之前的經驗之談,劉備這句話才真正說到點子上了,他一語道破了黃巾軍此時極爲明顯的優缺點。

那一隊本就是廣陽遊俠出身的黃巾騎士見到只有一人,居然大喜,一夥人不退反進,直接從馬上取下矛來,呼喝迎敵。

‘若’是徐伯進在此,不就是說眼下城中的將領和那些遊俠幹不了這些事嗎?

“賊首是誰?”眼見着對方主將大旗映入視野之中,心中滿是遺憾的公孫珣忽然回頭問道。“那旗子上是個程字嗎?”

正所謂去如流星,勢若驚鴻……但是劉玄德的箭術嘛,似乎只有氣勢,再加上下面那個黃巾軍的鐵甲騎士也知道就是這一箭的事,射完以後就立即俯身打馬往回逃了。

可與此同時, 關羽這四人的表現卻是格外一致——他們先是睜大眼睛細緻觀察,然後卻又迅速站穩身姿,而等到些許賊軍騎卒挑釁式的先行疾馳到城牆數裡的地方時,他們居然躍躍欲試了起來。

“君侯!”緩緩關閉的城門內,關羽身不動氣不喘,昂然對着緩緩從城門樓走下的公孫珣拱手言道。“幸不辱命!”

但是,等到張飛脫掉鐵甲,洗淨血污,然後換好衣服之後,關羽居然便已經引着二十個騎士返回了。

好像隱隱約約抓到了一點關鍵,能夠將眼前這兩三萬到處都是破綻的‘雄健之軍’如庖丁解牛一般巧妙撕碎的關鍵,但卻隔了一層紗布。

畢竟以前張飛也沒上過戰場對不對?

但是,事情沒並有到此爲止!

www• ttka n• ¢O

劉備心下一動,趕緊拱手請教:“我等初從軍伍,見識不明,還請君侯指點。”

城上城下,一時悚然,便是自恃勇力之前出言嘲諷的魏越此時都已經看傻了。

當然了,表現最引人矚目的還是涿郡太守公孫珣,以及他手下那些戰爭經驗豐富的私臣與義從們!

前者笑意不減,巍然不動;而後者,包括被抽調出來發到城牆上充當軍官的義從們,卻大多不屑一顧。

後一人也是一時慌亂,便想收勢轉彎,繞到這個大漢身後,然而剛一勒馬,便覺胸口一痛,然後整個人便被長矛挑起,復又砸到後來人身上。

微光之中,那剩下的十幾名黃巾騎士早已經一鬨而散,而關羽也理都不理他們,反而長驅直入,徑直衝到了數百步外敵方剛剛試圖立起的營壘之中。

公孫珣也沒說話,只是微微頷首,臨到走過了關羽身側之後才停下腳步,然後失笑回首:“諸位,剛纔在城頭上觀兩位‘將軍’殺敵斬將,神勇無敵,我卻若有所思,如已得破敵之策……不用十日,七八日間,必滅眼前之敵!楊開今日值夜,好生巡防,其餘諸君隨我回官寺設宴以饗兩位‘萬人敵’!”

當先一個黃巾軍騎士聞聲吃驚不已,動作隨即慢了三分,而電光火石之間,他便被這個雄壯大漢直接刺下馬來。

然而,張飛馬勢不減,早已經直衝到此人身後。但他卻不下矛了結此人,反而是扔掉手中長矛,伸出青筋乍露的右臂夾住對方,活生生將此人夾從坐騎上拔了出來!然後纔在一羣目瞪口呆的黃巾軍的注視下從容轉身返回!

城上諸將看的目瞪口呆,便是早有準備的公孫珣也是無言以對。倒是劉備有些不好說,你說他喜怒不形於色呢,還是目瞪口呆呢?

城門突然打開,這燕地張飛一馬當先,果然只是單騎持矛而出,而且,他大概是爲了快速披甲,居然脫了外套,雙臂之上也無防護,更是露出了半截白生生的胳膊出來。

其實,從張飛生擒那個射箭黃巾頭目後,公孫珣便也沒有去看他,反而是眺望遠方許久。此時回過神來正好對上牆下愛將的目光,便乾脆直接在城頭上揚聲傳令:“讓雲長領他的二十人出戰,告訴他,我只要二十賊人首級,別的不論……”

劉備無可奈何,乾脆單膝下跪,當場請罪:

公孫珣聞言心中一動,似乎是抓到了一點什麼,卻又不得其所,便只好按下狐疑心思繼續詢問:“那彼輩軍中可有什麼出色人物?”

兇性乍起的張飛手持此箭,來到已經沒有幾口氣喘的這人跟前,對着那羣遠遠觀望,卻無一人敢上前的黃巾騎士展示了一下手中之箭,然後方纔反手將此物插入了此人脖子之上……後者連哼一聲都來不及,便一命嗚呼。

那隻箭矢不偏不倚落在了劉備身前,所以他上前一步拿起這隻箭來,復又從身後趕緊上前的一隊弓手那裡奪來一弓,直接便將此箭射了回去!

“有一個姓鄧的或許值得注意。”婁圭稍微思索後答道。“前幾日有斥候來報,說是當日太平道起事圍攻安次城時,城中有一個縣尉,本是當地豪族出身,卻被縣令看不起,便殺了縣令,引縣中幾家大戶、部分遊俠、還有不少縣卒一併投了太平道……此人據說是叫鄧茂,頗有幾分勇力。”

只見張飛夾着那人回到城門前數十步外,卻忽然卻又將人家扔到了地上,然後又從容下馬,從地上撿起一物……不錯,正是這個黃巾軍騎士之前射向城門樓,又被劉備射回來的那隻箭矢。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這時,關雲長也昂然拱手行禮了:“君侯,有道是君辱臣死,君侯爲一郡之君,今日臨陣受此一箭,我輩若不能償還,怕是要爲人笑的……還請君侯許我出戰,我也只單騎而出,必然斬此輩而還!”

公孫珣一時無言。

公孫珣心中一動,回頭認真看了婁圭一眼,又瞅了瞅城外已經開始趁着最後一縷陽光開始立寨的黃巾軍,最後還看了看依舊在百餘步外徘徊的那一隊騎士,這才勉強頷首:“既然是子伯所請,那便許你們出戰好了,張益德即刻披甲出戰,務必斬殺此輩,以振軍威!雲長,你去點二十個弓馬嫺熟之人隨後……以作接應!”

公孫珣笑而不語。

但是話說回來,就算是看出來對方將領是個無能之輩,全軍上下缺乏軍事經驗,公孫珣也無能爲力……因爲徐榮終究不在涿縣,他手下也沒那麼多久經戰陣的大股精銳騎兵。

“那再敢問君侯,”關羽果然追問不止。“這徐伯進徐校尉到底有何等的本事,居然能一日覆滅這眼前數萬精壯黃巾賊,莫非是神仙下凡不成?!”

受命出來援護的關羽其實剛剛披掛完畢不久,他領着二十人出城掠陣,恰好便見到了對方箭殺那名騎士這一幕。然而,和身後那些騎士目送張飛牽馬入城不同,關雲長只是任由張益德從自己身側挺胸凸肚牽馬而過,一直都沒有去看對方,更沒有下馬錶示什麼。

武夫的心態總是很直接的。

然而,這種制止非但沒有終止這個無謂的話題,反而進一步勾起了一些人反應。

衆人大多目瞪口呆,因爲他們根本不曉得這個徐伯進是何方神聖,可偏偏被問到名字的韓當、公孫越二人卻都緩緩頷首,表示贊同。

恰恰相反,當張飛過去以後,他反而是往上方城門樓上看了過去。

但是,魏越的話卻激起了另外一人的怒氣!

“竟至於此嗎?”牽招依舊有些難以相信。“我看賊人頗有氣勢,並非是尋常賊寇……”

城樓上諸人也都看出了公孫珣似乎有所得,便紛紛肅立,不敢多言。

再往後,便是之前那個射箭的鐵甲武士了,此人見到張飛如此神勇,幾乎是瞬間連殺三人,早已經沒了戰意,便慌忙轉頭準備逃竄。

“君侯容稟,我認得這個人。”張飛忽然很有禮貌的在此時插嘴道。“彼輩做縣尉前曾是廣陽大豪,也曾在本地遊俠中知名,不想居然投了賊!不過,此人所謂勇力之說,怕只是謠傳,因爲此人武力確實不足爲道……”

“我懂了!”饒是劉玄德這些年愈發沉默寡言有所長進,此時驟然有所得,也是忍不住插嘴言道。“若此時趁敵立足未穩,引騎兵迎面衝鋒,則賊人逆光難以應對,而稍一退卻馬上又要天黑……屆時,敵軍飢腸轆轆、疲憊難耐,暮色中邊退邊走,怕是首尾難顧,全軍崩潰!”

“君侯容稟!”張飛躬身大禮而拜,聲震城樓。“我涿郡人雖不善射,卻非不能戰!請即刻許我單騎出戰,將這個暗箭小人拿下!”

“應該就是‘程’了。”婁圭一邊極目遠眺,一邊應聲而答。“廣陽原本就有一個太平道的大方,他們渠帥便喚做程遠志。”

“雲長誤會了。”婁圭無奈插嘴解釋道。“我不是說徐伯進一人便能滅這數萬黃巾賊,而是說若此地有人能有徐伯進帶領騎兵的本事,此時或可一鼓而下……你不知道,當日高句麗五萬大軍圍寨,君侯以徐伯進爲將,仿效晉楚鄢陵之戰,列陣於寨內,然後推營而出,一鼓作氣,敵軍五萬一日而潰……”

“君侯,義公,還有公孫司馬,你們說……你們說若徐伯進在此,何須十日?”婁圭狠狠一拍城垛,然後終於忍不住指着前方數萬大軍憤恨出聲。“今日是不是便可覆滅此獠?!”

“君侯,”關羽繼續昂然言道。“吾輩初上戰陣,或許的確比不過徐校尉將兵之能,可若說起一勇之力,在下卻未必服氣什麼‘呂從事’!”

所以,他是準備將對方按下去的。

公孫珣也是犯了難,他哪裡不曉得,關羽這是因爲今天自己誇了徐榮耿耿於懷呢!於是,他張口便要答應對方以示安撫。

公孫珣瞥了對方一眼,倒也沒有推辭,當即便在這些大小軍官面前指點起了眼前的黃巾軍:

“你們看,敵軍雖然有上千騎卒,但卻不知道集中使用,反而分散在各處,一旦遇大股騎兵突襲,儼然不能急速阻攔,此其一也;而且你們再想,廣陽距此數十里,數萬賊軍步卒大股齊進,一日便行軍到此,看似是威武雄壯,又讓我們措手不及,可實際上賊人此時普遍性已經外強中乾,疲憊不堪,此其二也;還有時間,你們看此時日頭,現在一邊是夕陽西下一邊卻又是餘暉刺眼,而他們自東面來……”

這個時候的黃巾軍剛剛起事七八天,卻攻城略地,捷報連連……他們這個時候並不缺糧食,也不缺物資,而且因爲有不少豪強大戶、市井遊俠參與進去,以至於他們的單兵素質都不是想象中的那般羸弱,甚至可以說比較出色纔對!

至於說流民不斷,相互裹挾,然後一軍中足有過半的婦孺,還都吃不飽飯……那種情況現在還沒有發生!

此人純粹是挑釁,公孫珣也絲毫不以爲意,他還在盯着前面偌大軍勢,思索着似乎呼之欲出的破敵之策,但是城門樓上的一衆軍官卻已經個個怒氣勃發!

“君侯!”然而,張飛的聲音永遠是最大的。“君侯爲我燕地郡守,我與我玄德兄俱爲燕人,如今他失了手,正該由我出戰纔對!何須用晉地武士?!”

而稍傾之後,倒是公孫越這人向來誠懇老實一些,說出了實話:“其實君侯也好,子伯和我及義公也好,並非是在小覷諸位,而是我們幾人都看出了這黃巾賊華而不實,行軍雜亂無章,想到此時若城中能有如徐校尉那般騎兵宿將,又有如徐校尉當日在玄菟時麾下那等精銳騎卒,然後趁賊人立足未穩,或許便能一戰而勝!”

爲防打草驚蛇,城中也不擊鼓,也不搖旗,只是公孫珣領着一羣軍官立在城垛前仔細盯着前方看顧而已。

婁子伯接過話題,在那裡喋喋不休,一番講解,卻也引得諸如關羽、張飛、牽招、劉備等從未打過仗的人各自沉吟。

公孫珣微微蹙眉,講實話……若是出於小人心態,關張二人對立或許挺有意思,寫信給自家母親也說不定能讓她老人家開心。

火把點起,公孫珣已然扶刀而走,婁子伯稍一思索,也是搖頭失笑,然後捻鬚跟上,但其餘諸將卻久久無人動彈。

—————我是失聲又僵立的分割線—————

“後漢光和末,廣陽黃巾三萬衆圍涿城,太祖爲涿郡守,見敵至城下立寨,乃引公孫越、劉備、關羽、牽招、張飛、魏越、婁圭、楊開,凡二十騎出城,透賊寨而還,賊不能傷也。及入城門中,衆將自矜誇斬獲不止,獨太祖不言。待諸將噤聲,太祖乃昂然曰:‘既窺虛實,已得破敵策也,五日賊當覆,且觀之。’”——《舊燕書》.卷一.太祖武皇帝本紀

不要罵。我是爲了完成承諾……

(本章完)

關於完本與完本活動第414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下)(三合一)第25章 勤奮苦讀第519章 大雪照映如冰壺第51章 當走第125章 無生晚上別等第503章 寒聲一夜傳刁斗第328章 雨落尚可向前行第467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續)第205章 寒隨霞堤去第443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第8章 破營第443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第498章 百里沂水春秋風(大章還債)第393章 早歲那知世事艱第518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終)第250章 羣英會玄德做歌第73章 辭行(6k二合一)第480章 秦嬴謾作東遊記(續)第354章 道德幾時曾去世第539章 故人送客長江道第405章 羽書無路達深宮第443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第389章 策策芒鞋不怕泥第134章 何去第527章 盡日徘徊濃影下附錄5:新燕書.卷二十六.世家第一——娜斯塔第440章 休問天下早晚清第39章 虛驚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437章 舊怨平兮新怨長(繼續小小2合1)第313章 漢兵奮迅如霹靂第455章 白雲出處從無例(感謝白銀大盟江南第154章 張儉第141章 慷慨(下)(萬字還債)第299章 浮名尚值一杯水(二合一還債)第235章 輕兵取雙城晚上別等第388章 一棹每隨潮上下第106章 郎署第16章 存問風俗第288章 須信人心有真僞第302章 河內洛中兩相隔第325章 萬里望河源第64章 臨陣(下)第29章 峰迴路轉第159章 定策(下)第231章 杯酒祭黃河第273章 豪傑如土士如鐵(下)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533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下)對不起,寫了一章又刪除了第534章 人世幾回傷往事?第392章 達官非自有生來第308章 恥令越甲鳴吾軍附錄4:《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第209章 喜怒形於色(續)第249章 堂舍內鍾繇狼狽薦英雄第48章 務實第459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續)第77章 撤屯(下)第1章 楔子必須要單章感謝瀟瀟和諸位新盟主第349章 西北功名奮發冬第43章 僞書盜印第182章 陌上正相思(鹹魚大佬的白銀盟!)第399章 北邙故人今何在?第78章 撤屯(終)第228章 左右爲難第30章 花明柳暗第96章 處置(上)(8k補前兩天的字數)第268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上)第479章 秦嬴謾作東遊計第111章 災異第252章 辨聲知人心第1章 楔子第341章 關東起羣雄(下)第95章 當走第479章 秦嬴謾作東遊計第425章 解衣方見血(4合一大章還債)第530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續)第268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上)完本總結第141章 慷慨(下)(萬字還債)第110章 宮前第216章 郭公之願第189章 深居俯夾城第104章 折返第49章 不見第504章 金樽應啼別離後第322章 循循州牧道服人第468章 長安城內聞更聲第36章 潁川論士第524章 劍閣崢嶸而崔嵬第272章 豪傑如土士如鐵(上)第324章 忽進忽退忽渡河第208章 喜怒形於色(下)第374章 被驅無異犬與雞(二合一)第445章 赤伏真人正天位
關於完本與完本活動第414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下)(三合一)第25章 勤奮苦讀第519章 大雪照映如冰壺第51章 當走第125章 無生晚上別等第503章 寒聲一夜傳刁斗第328章 雨落尚可向前行第467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續)第205章 寒隨霞堤去第443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第8章 破營第443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第498章 百里沂水春秋風(大章還債)第393章 早歲那知世事艱第518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終)第250章 羣英會玄德做歌第73章 辭行(6k二合一)第480章 秦嬴謾作東遊記(續)第354章 道德幾時曾去世第539章 故人送客長江道第405章 羽書無路達深宮第443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第389章 策策芒鞋不怕泥第134章 何去第527章 盡日徘徊濃影下附錄5:新燕書.卷二十六.世家第一——娜斯塔第440章 休問天下早晚清第39章 虛驚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437章 舊怨平兮新怨長(繼續小小2合1)第313章 漢兵奮迅如霹靂第455章 白雲出處從無例(感謝白銀大盟江南第154章 張儉第141章 慷慨(下)(萬字還債)第299章 浮名尚值一杯水(二合一還債)第235章 輕兵取雙城晚上別等第388章 一棹每隨潮上下第106章 郎署第16章 存問風俗第288章 須信人心有真僞第302章 河內洛中兩相隔第325章 萬里望河源第64章 臨陣(下)第29章 峰迴路轉第159章 定策(下)第231章 杯酒祭黃河第273章 豪傑如土士如鐵(下)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533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下)對不起,寫了一章又刪除了第534章 人世幾回傷往事?第392章 達官非自有生來第308章 恥令越甲鳴吾軍附錄4:《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第209章 喜怒形於色(續)第249章 堂舍內鍾繇狼狽薦英雄第48章 務實第459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續)第77章 撤屯(下)第1章 楔子必須要單章感謝瀟瀟和諸位新盟主第349章 西北功名奮發冬第43章 僞書盜印第182章 陌上正相思(鹹魚大佬的白銀盟!)第399章 北邙故人今何在?第78章 撤屯(終)第228章 左右爲難第30章 花明柳暗第96章 處置(上)(8k補前兩天的字數)第268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上)第479章 秦嬴謾作東遊計第111章 災異第252章 辨聲知人心第1章 楔子第341章 關東起羣雄(下)第95章 當走第479章 秦嬴謾作東遊計第425章 解衣方見血(4合一大章還債)第530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續)第268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上)完本總結第141章 慷慨(下)(萬字還債)第110章 宮前第216章 郭公之願第189章 深居俯夾城第104章 折返第49章 不見第504章 金樽應啼別離後第322章 循循州牧道服人第468章 長安城內聞更聲第36章 潁川論士第524章 劍閣崢嶸而崔嵬第272章 豪傑如土士如鐵(上)第324章 忽進忽退忽渡河第208章 喜怒形於色(下)第374章 被驅無異犬與雞(二合一)第445章 赤伏真人正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