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906章周國出兵

朱以海一行人匆匆來到朝陽門城頭上,果然看見城外敵軍,沒有攻城的意思,反而挖掘壕溝,擺出堅守之態。

“趙賊狡猾!”朱以海一巴掌拍在城牆上,恨聲說道,“那廝得知城中糧食被燒,所以才擺出這副姿態!”

閻應元低聲道:“如今城中糧食不足,死守南京,已無出路,唯有希望,周軍能夠出兵,如此纔有一線生機!”

朱以海一臉的懊惱,“孤已經派遣數位使得,前往關中,可是吳三桂卻始終沒有動靜!”

當初,朱以海決定政變,除了他自己不服氣,不願意看見朱家江山,被趙銘竊據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周國背後慫恿和支持。

那時,朱以海的勢力,都被趙銘逐出朝廷,一部分心腹將領和大臣,甚至被趙銘趕去了遙遠的東洲。

拒收從寧波到東洲,光是來回,就得一年時間,使得朱以海與阮進、張煌言等人,徹底失去了聯繫。

朱以海要人沒人,要錢沒錢,而退位的皇帝,連個普通藩王都不如,根本沒有實力,也沒有信心對抗趙銘。

正是有了周國出錢,又幫着他聯絡往日部署,並許諾,周國將支持他復辟,朱以海纔有底氣,反抗趙銘,發動政變。

可是,自打南京政變之初,朱以海數次求援,周國都沒有迴應。

想到這裡,朱以海不禁一陣惱火,感覺自己被吳三桂當槍使了。

那趙銘欺辱於他就罷了,吳三桂什麼東西,居然也利用他。

這讓朱以海內心羞憤,沒想到自己居然落到這副田地,不過他似乎已經沒了多餘的選擇。

是夜,朱以海便派遣心腹,從城牆墜出城外,藉着夜色的掩護,前往周國求援。

南京城周長三十餘里,趙銘只能監視南京各座城門,無法監視每段城牆,使者小心翼翼的避開軍營,離開南京向西而去。

關中,周國王京,長安城。

在趙銘收復北京不久,吳三桂完成西征,返回了關中。

最終,周軍還是遲了一步,沒能趕上明清大戰,失去了壓制趙銘的最佳時機。

這時,在長安城東,渭水南岸,十餘萬周軍,駐紮在曠野裡,整齊的軍帳,一座接着一座,一望無際,綿延十餘里。

在長安之南,綿延的秦嶺山脈之中,山道和谷地裡,則是一眼望不到頭,綿延不覺的運糧商隊。

數以萬計的民夫,推着獨輪車,在崎嶇險峻的山道上前行,將巴蜀一地的糧食,運往關中地區。

此時,已經是八月,在趙銘兵臨南京之際,剛回關中不久的吳三桂,稍事休整,便已經決定,干預明朝的內戰。

畢竟,吳三桂清楚,趙銘這樣的人,其志向必定是一統天下,怎麼會允許他割據一方。

換過來,若是周軍有趙銘如今的實力,吳三桂也不可能放過趙銘。

幾百年前,宋太祖就已經說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只此一句,就已經道明瞭歷代統治者的心態。

以眼下的實力對比,雖說周國上下,其實更加希望如西夏般割據,但是趙銘肯定不許。

既然伸頭縮頭,都是一刀,那不如趁着趙銘有麻煩時,先下手爲強,捅趙銘一刀。

其實,朱以海誤會了吳三桂,吳三桂匆匆從西域趕回,就是要幫助他,對抗趙銘,而之所以現在還沒出兵,則是受到了周國自身實力的限制。

畢竟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周國的家底,遠不如趙銘雄厚。

要不少是,這次巴蜀夏收豐收,吳三桂還真無法出兵。

雖說周國如今立國已有四年,關中、巴蜀、河東太平,又收取了河套,擊敗漠西,迫使葉爾羌稱臣,實力得到空前發展,相比這幾年,明朝內耗不斷,周國國力迅速上升,但是即便如此,周國上下也知道,周國與趙明的實力,相聚甚遠。

這主要是趙明控制之地,遠比周國繁華,且交通便利,便於集中實力,而周國版圖雖廣,卻被大山分割,一時間難以籌集出征的軍糧和軍資。

今歲,周國川蜀大稔,糧食獲得豐收,可是關中、西域、河套糧食卻有些不足。

若是明朝,可以靠着船運,輕鬆解決運輸和物資調度的問題,但是周國,卻必須翻山越嶺,靠着兩腿運輸,大半收穫,都浪費在途中。

這時,在渭河邊上,周軍建起一個個糧倉,巴蜀運來的糧食,都被儲存於此。

在林立的倉庫中,吳三桂與周國的左右相,一起漫步。

吳三桂問道:“從蜀中運來了多少糧食?”

孫可望道:“已有三十萬石糧食入倉,足夠大軍出征矣!”

吳三桂滿意的頷首,“這麼短的時間,運來如此多的糧食,右相辛苦了。”

孫可望搖了搖頭,“辛苦的是百姓,爲了運糧,許多百姓都倒在了蜀中棧道,還有秦嶺之中!”

吳三桂聞語,神色凝重起來,“這麼一說,孤王壓力很大啊!”

“如今朱明與趙明內耗,大軍雲集江南,趙明又新得河北山東之地,對我大周應該採取守勢。大王這次出軍,只有斬獲多少的問題,不會有太大的壓力!”洪承疇微笑道。

南京朱以海和揚州趙銘都說自己是大明正統,周國爲了便於區分,便稱南京的朱以海爲朱明,而趙銘控制的版圖和勢力,則稱爲趙明。

吳三桂微微頷首,“不錯,沒趕上明清之戰,孤不能再放過這次明朝內訌的機會。必須趁着趙銘,沒有精力攻打我大周之際,壯大大周實力。”

洪承疇道:“大周與明朝之間,遲早會有一戰。趙銘一旦平定南京內亂,下一步,定然是想滅我大周。我周國與明朝實力,還有些差距,從此時起就要備戰矣!”

吳三桂聞語內心有焦慮,沉聲道:“時不我待!洛陽的兩順王,有回信沒?”

洪承疇搖了搖頭,“還沒有答覆。相比於投靠我大周,成爲大王的臣子,耿仲明、尚可喜內心自然更想割據爲王!”

孫可望不禁冷笑,“滿清都已經覆滅,他們還再想什麼呢?”

吳三桂臉頰鼓動,沉聲道:“看來這兩個老夥計,一時間無法調整心態。孤不能任由他們拖延下去,不逼一逼他們,他們不會輕易做出決定!”

說完,吳三桂遂即嚴肅起來,肅聲下令,“傳令大軍,準備出征,孤要先兼併河南!”

(求月票,推薦,訂閱,等會還有一章!)

第387章大清必禁此物第880章開始攻城第289章清軍水師覆滅第509章瀋陽大捷第522章政變下第1043章至明國攝政書第715章突襲炮臺第409章清軍突襲第899章雲集南京第127章剎住降清之風第500章臨戰前夜第605章浙系帥臣第906章周國出兵第1094章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587章決議出兵第478章沸沸揚揚第1105章準備反擊第575章突襲土著第675章投奔江東第七十七章緊急軍情第1107章會上抓捕第257章海上破交戰第八十八章迎頭痛擊第1083章大航海的下半葉第一零六章分頭行動第993章威服羣胡第284章亂敵軍心第四章懸屍示衆第539章孤軍深入第860章冊封吳三桂第373章傳首蘇鬆第657章舊江口撤退第374章高傑鎮第844章江浙紳商第685章大敗清軍第765章龍城飛將第501章決戰到來第652章奸雄規劃第1048章鳥羽合戰下第640章攻破鎮江第257章海上破交戰第375章錢謙益求見第九章唐王朱聿鍵第680章怒殺旗丁第一百零二章遊擊營第505章對決第二十七章崑山之屠第八章常山趙子龍第185章重現薩爾滸第1000章軍情司在行動第八十四章單騎斷後第211章圍剿義軍第711章河北大戰第730章羣雄逐鹿第1109章國宴第681章死裡逃生第621章圖謀浙江第一百零三章毛文龍的兵第1109章國宴第458章施琅避戰第508章排槍擊潰第528章江南困局第117章浙東危機第181章博洛的盤算第430章攻擊受挫第825章兩淮難民第645章滿清細作第735章提前佈局第646章江北大火第865章至書招降第868章徐州城破第337章臉上無光第181章博洛的盤算第995章天造地設的戲臺子第209章開發臺灣第825章兩淮難民第728章都不是好人第334章購買槍炮第932章接見使者第938章吳三桂與時間賽跑第1027章開伯爾山口第235章隆武帝欲離福京第1053章周英同盟條約第215章遷民禁海第126章活捉樑化鳳第905章緊急求援第872章席捲山東第1033章割地賠款第十二章城中暗流第1099章德里之變第846章回購拉昇第913章共討國賊第709章兵臨錦州第三章好爲人師第727章整兵備戰第三十一章同李成棟交易第151章撤出長江第164章金塘島危機第453章組建幕府第902章兵臨南京
第387章大清必禁此物第880章開始攻城第289章清軍水師覆滅第509章瀋陽大捷第522章政變下第1043章至明國攝政書第715章突襲炮臺第409章清軍突襲第899章雲集南京第127章剎住降清之風第500章臨戰前夜第605章浙系帥臣第906章周國出兵第1094章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587章決議出兵第478章沸沸揚揚第1105章準備反擊第575章突襲土著第675章投奔江東第七十七章緊急軍情第1107章會上抓捕第257章海上破交戰第八十八章迎頭痛擊第1083章大航海的下半葉第一零六章分頭行動第993章威服羣胡第284章亂敵軍心第四章懸屍示衆第539章孤軍深入第860章冊封吳三桂第373章傳首蘇鬆第657章舊江口撤退第374章高傑鎮第844章江浙紳商第685章大敗清軍第765章龍城飛將第501章決戰到來第652章奸雄規劃第1048章鳥羽合戰下第640章攻破鎮江第257章海上破交戰第375章錢謙益求見第九章唐王朱聿鍵第680章怒殺旗丁第一百零二章遊擊營第505章對決第二十七章崑山之屠第八章常山趙子龍第185章重現薩爾滸第1000章軍情司在行動第八十四章單騎斷後第211章圍剿義軍第711章河北大戰第730章羣雄逐鹿第1109章國宴第681章死裡逃生第621章圖謀浙江第一百零三章毛文龍的兵第1109章國宴第458章施琅避戰第508章排槍擊潰第528章江南困局第117章浙東危機第181章博洛的盤算第430章攻擊受挫第825章兩淮難民第645章滿清細作第735章提前佈局第646章江北大火第865章至書招降第868章徐州城破第337章臉上無光第181章博洛的盤算第995章天造地設的戲臺子第209章開發臺灣第825章兩淮難民第728章都不是好人第334章購買槍炮第932章接見使者第938章吳三桂與時間賽跑第1027章開伯爾山口第235章隆武帝欲離福京第1053章周英同盟條約第215章遷民禁海第126章活捉樑化鳳第905章緊急求援第872章席捲山東第1033章割地賠款第十二章城中暗流第1099章德里之變第846章回購拉昇第913章共討國賊第709章兵臨錦州第三章好爲人師第727章整兵備戰第三十一章同李成棟交易第151章撤出長江第164章金塘島危機第453章組建幕府第902章兵臨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