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和

江東腹地。

數日時間。

豫章、蘄春,丹陽、吳郡,甚至地處南部的會籍、廬陵等吳中州郡,此時都傳的沸沸揚揚,各郡縣民衆也不由面露憂色,人心惶惶!

“啊,聽聞我軍陸口、巴丘等重地被荊州軍所奪,大都督率衆前去奪回,可卻未想到,荊州軍竟然殺至陸口,於我軍主力激戰。”

“一番大戰,大都督竟是不敵,現在已敗走長江,退守公安。”

“這?這不可能吧,大都督可是有數萬大軍也,怎麼可能被圍?”

“是極,是極!此次我軍主力齊出,又怎能被荊州軍打敗,這絕不可能,此軍情必定是傳謠,是想動搖我等。”

一時間,只見吳中各郡縣中,各地民衆都不由人心惶惶的針對荊州戰事議論紛紛。

只不過。

他們卻由於消息的不多,卻難以知曉戰事具體情況,故而卻是各執一詞!

京口,吳侯府。

此時,孫權坐立主位,眼神緊緊凝視着案几上的信箋,牙關禁閉,面色彷彿都已扭曲,手掌也仿若在顫抖般!

此刻,他整個人都不由露出了畏懼神色。

因爲,案几上的這則信箋,正是關於前兩日的陸口之戰,詳細的記載了呂蒙如何被大敗,無奈只得放棄繼續奪回巴丘、陸口的計劃,退守公安。

對,沒錯,就是呂蒙大敗的消息。

此時,大堂中寂靜無聲,孫權面色驚懼,麾下衆文武亦是戰戰兢兢,連大氣都不敢出,深怕盛怒之下的孫權會拿他們開刀出氣。

沉默半響,陣陣腳步聲才徐徐響起,鬚髮皆白,拄着柺杖的張昭才姍姍來遲!

“昭拜見主公,不知主公如此緊急召見昭前來,可有變故發生?”

“子布免禮。”

“孤確有緊急要事,此次江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還望子布救孤。”

眼見張昭前來,此時孫權哪還有平日裡的一派沉穩之色,面露驚懼,言語沙啞,親自持着戰報步入階下,攙扶着張昭從旁落坐。

一時,張昭察言觀色,眼見孫權面色不對,也不由感受到了事情的不尋常,遂立即觀看着戰報。

徐徐看罷!

一向冷靜的張昭也不由心驚了一下,倒吸一口涼氣,喃喃道:“這………荊州軍與曹軍血戰數月,竟還有如此戰力?”

“大都督以優勢軍力對抗,竟被殺得大敗?”

此刻,張昭眼神凝重,重複着戰報中的記載,反覆唸叨着。

此戰戰況,顯然他也未料到,十分吃驚!

畢竟,此次背盟,江東大舉襲取荊州,是文武上下一致所同意的國策。

戰前,由於荊州軍主力於前線與曹軍對壘,後方空虛,江東諸衆幾乎都一致斷定,此次襲取荊州一事,定當勢如破竹,一戰而定!

可這才短短兩月有餘,事態便超乎想象。

先是漢津慘敗,甘寧陣亡,夏口被趁機奪取。

然後,山越暴動,趁機大舉叛亂,危急江東腹地。

孫權由此緊急下令呂蒙停止攻略荊州,撤軍回返,可戰況卻越來越惡化。

巴丘、陸口戰略要地先後丟失,吳軍前去奪回,可卻久攻不下!

直到現今,荊州軍竟是憑藉一萬之衆,擊潰吳軍,迫使呂蒙只得敗走,固守公安。

這總總變故,幾乎令江東諸衆猝不及防,大驚失色,連最基本的對策都未想到。

戰前,誰又能想到必勝的一戰,局勢會惡化到此種境界呢?

一時,孫權內心焦慮,不由問着:“子布,目前爲止,你可有何對策,可否教我?”

話落,他又喃喃道:“昨日賀公苗又派遣信使北上稟告孤,山越攻勢已經越發激烈,他快支撐不住矣!”

話音落下。

張昭撫須靜靜思索着,半響後,眼神微動,喃喃道:“主公,照此看來,目前我軍已經陷入困境,大都督麾下之衆已經被切斷了所有退路。”

“荊州之戰不宜再持續,不然我軍將會有傾覆之危矣!”

“以昭來看,目前我江東唯有派遣使者,重新求和於荊州軍,重修好關係了。”

話落此處,張昭卻也察言觀色,發現孫權聽聞此話,面上卻還是隱約露出絲絲不甘,語氣不由加重數分,嚴肅道:“主公,江東纔是我軍之根基,不容有失!”

“目前爲止,荊州軍乃是大敵,我軍應當迅速求和,解決西線爭鬥,讓大都督率衆回返,解決山越這後顧之憂,方爲正道!”

一席話落。

張昭遂不再言,靜靜等待着孫權抉擇。

他已經將具體情況、對策都已分析而出,孫權聰明過人,張昭相信他知曉應該如何選擇。

半響。

孫權並未瞬息同意議和,而是重新坐回主位,面向階下的顧雍,喃喃道:“元嘆,你以爲我軍目前該當如何?”

聞言,顧雍面色不變,言語嚴肅,拱手道:“主公,雍附議張軍師的建議,我軍目前局勢不利,荊州戰事已經不能再持續下去。”

“主公,議和吧。”

“主公。”

下一秒,堂中其餘之衆聽聞張昭的一番分析,也不由感受到了目前局勢的緊促,也一致出言附議着。

只是,遭逢此次變故,孫權卻是內心煩躁,並未立即贊同求和的方案,遂拂袖而去,緊緊退出議事大廳。

“這?”

“子布先生,主公拒絕求和,我軍接下來可當如何?”

一時,羣臣眼見於此,亦不由面色焦慮,向從旁的張昭拱手相問着。

聞言,張昭卻是面色不變,笑道:“放心吧,主公並不是不明事理之人,他只是心有不甘,又不甘此次戰敗,心有怨氣,求和荊州軍,拉不下面子罷了。”

“等待兩日,主公消氣以後,便會做出決斷了,諸位不必憂慮!”

話落,張昭隨也不久待,便立即起身,徐徐跨步離去。

“唉。”

隨後,羣臣才面露難色,唉聲嘆氣,各自散去。

………

後院,靈房內。

此時,孫權正屹立於此,緊緊盯凝着上首的兩座排位,久久不語。

半響,他才面露憂色,露出絲絲眼淚,哭先:“父親,兄長,權愧對於你們矣!”

“如今不僅沒有爲江東開疆拓土,反而讓江東之地陷入危局也!”

第三百零二章 平分秋色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水麒麟兒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八十六章 病重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二百二十四章 奪權(補更)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戰略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一百七十七章 小勝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四十四章 匯合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漢正統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蠻掠三郡第四百三十九章 永安宮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二百六十六章 拜訪孔明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二百二十四章 奪權(補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二章 名將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四百六十五章 扣押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二百二十一章 豪強大族(鳳溪生日,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十一章 亂像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一百五十六章 燃燒吧第六十一章 陸渾羣盜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十七章 城破第三百五十三章 江油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三十六章 渡比水第十章 攻城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一百一十五章 荊州變故(二)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四百零二章 先打掉文聘再說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二百七十章 要上天?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
第三百零二章 平分秋色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水麒麟兒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八十六章 病重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二百二十四章 奪權(補更)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戰略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一百七十七章 小勝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四十四章 匯合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漢正統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蠻掠三郡第四百三十九章 永安宮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二百六十六章 拜訪孔明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二百二十四章 奪權(補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二章 名將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四百六十五章 扣押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二百二十一章 豪強大族(鳳溪生日,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十一章 亂像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一百五十六章 燃燒吧第六十一章 陸渾羣盜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十七章 城破第三百五十三章 江油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三十六章 渡比水第十章 攻城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一百一十五章 荊州變故(二)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四百零二章 先打掉文聘再說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二百七十章 要上天?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