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

關府。

臥房內。

“夫君,你別自責了,你這麼做也是爲了穩定軍心,顧全大局。”

“妾身相信你並不是嗜血冷酷之人。”

此刻,關平正居於案几旁雙目無神,緊緊凝視窗邊數日,一直默然不語、茫然無措!

雖說他在戰場上勇猛無敵,所殺敵軍之士也有數百之衆,可這與虐殺士仁差距極大,別看他數日前處決士仁時,面目嚴肅冷酷,可那都只是爲了在外人面前,必須要做出一副神情。

而不是他內心的本意!

只不過。

妻子趙氏雖一如既往地勸說,可卻依舊未解開他的心結。

半響。

“母親。”

眼見年老的胡氏緩緩邁入房中,趙琳不由輕聲喊道。

“琳兒,平兒還是如此麼?”

“嗯。”

“夫君自從處決叛賊回來以後,便一直如此了,心神不寧、茫然不語。”

聽罷,胡氏愣了半響,喃喃嘆道:“唉,都是這場戰爭矣!”

“你父親也是如此,將他們父子二人變爲這樣。”

胡氏苦嘆,面色悲痛卻無可奈何!

近日,由於關羽居家養傷,他也是時常思索着未來荊州的局勢該如何處理。

二人靜靜沉悶着,不知何言。

片刻功夫以後。

“報,啓稟少夫人,令尊於府外求見。”

此時,府中僕從迅速奔至房門外,向內拱手稟告着。

聞言,趙琳頓時來了精神,遂道:“父親來了?”

只不過。

此時,關平聞訊,卻瞬息間屹立而起,直出房門而去,絲毫未有先前的頹廢。

“唉!”

“這……平兒與他父親秉性當真是如出一轍也。”

一旁胡氏見狀,不由愣了片刻,道。

他知曉,趙雲此來,必是有要事與自己相商。

府中。

關平將趙雲迎進府中,二人落坐於庭院的石凳上,相視而坐。

“岳父,你前來見平可是有要事?”

聞言,趙雲面露笑意,呡了一口茶,輕笑着:“平兒,爲父此來,的確是有兩件事。”

“岳父請說。”

話落,關平伸手做了一個請的姿勢,趙雲沉吟半響,遂道:“平兒,這兩日黃將軍與馬季常、殷別駕數次針對安撫武陵蠻的一事進行討論。”

“經過討論下,黃將軍等諸衆一致達成共識,賞賜蠻族戰戈衣甲,以及錢糧等物資,對蠻族各部落施以恩義,交好他們。”

“如此日後我軍再次興兵征討時,也能徵召蠻軍協助而軍力大增。”

“不過,黃將軍特意讓爲父前來,相見平兒還有君侯,詢問你等的建議。”

話落此處,趙雲望了望關平,輕聲道:“不知平兒以爲此安撫蠻族之策如何?”

話音落定。

關平並未立即迴應,先是閉目沉思着,思慮半響,才陡然睜開雙目,喃喃道:“岳父,此策可!”

“黃將軍、殷別駕思慮周全。”

“當然,平覺得,單單是如此,尚且不夠。”

話鋒一轉,關平不由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滿面笑容道。

“嗯?”

“平兒,可還有其他想法?”

沉吟片刻,關平遂不再猶豫,正視趙雲,道:“岳父,平這幾日之所以並不與諸位將軍商討軍議,其實便是在暗自苦思撫蠻之策!”

“經過這幾日的深思,平覺得單單拉攏賞賜,對蠻軍施行恩義還不夠,這隻能讓蠻子成爲我軍的僕從軍罷了!”

“可依然未改變蠻族部落隱居深山,割據一方的事實。”

話到此處,頓了頓,他眼神微動,肯定着:“故此,平決議,將山中蠻族部落遷入郡縣內進行安置,按照我漢人百姓的律令進行管理,教會蠻人開墾良田,從事農耕生活,從而於根本上改變他們。”

一席話落。

趙雲卻是陡然沉寂下來,思索着此策的可行性!

關平的這道想法比較先前,他一時還難以理解。

這道安撫蠻軍的策略的確也是關平近日來根據後世管理少民的政策所深思做出來的決策。

趙雲難以接受,也純屬正常。

這個時代,對待胡人蠻子,中原統治者的政策一般都是施行恩義,將胡人變爲僕從軍,專門從事征伐之事。

無他,只因胡人蠻子身形矯健,體格相較漢人的確較爲高大,戰力極其強悍。

以曹操爲例,由於北方大亂的緣故,他便內遷胡人,以充實內地人口,調其租賦,徵其兵的政策。

其中,降服南匈奴以後,曹操也將匈奴分爲五部,每部選出匈奴當中一員德高望重的首領統領,而後由漢人監管。

可如今關平的做法卻是直接將蠻子部落遷入郡縣,與漢人百姓聚攏共同棲息,並且雙方可通婚。

他靈魂來自後世,自然知曉後世對待少民的“大雜居,小聚居”纔是能夠迅速將胡人融爲一體的關鍵所在。

這道政策的最大限度便能是讓胡漢相互生活及聯繫,一同進行耕種土地,學習漢文化,並輔以相互通婚的制度。

十餘載以後,胡人自然也就融合進來,便不會存在胡漢之分!

沉吟良久,趙雲思索半響,才道:“平兒,你這道安撫蠻軍之策,的確好策,不過爲父也不能擅自做主,須回返與黃將軍等一齊商討,再做決定。”

“理當如此!”

聞言,關平也點點頭附議,隨後才話音一轉,說着:“岳父,那不知你前來找平的第二件事是何事呢?”

話音落下,對面的趙雲面色卻不由露出絲絲不好意思的神色,思索半響,才訕訕道:“其實平兒,此事乃是爲父的私事!”

“爲父想收平兒你麾下的鄧艾爲徒。”

“鄧艾?”

話落,關平不由愣了一下,面露疑慮,喃喃自語着。

“是的。”

“平兒,由於鄧艾時常跟隨於你身旁,故而他也受你影響,所使兵器爲大刀,可根據爲父的觀察,他其實使刀並不是最佳選擇。”

“平兒使刀爲兵器,應該十分清楚,使用大刀者須俱備強悍的力道,力量絕不能弱,一旦勢弱,那便會導致刀法凌亂,十分力道發揮不出五分。”

話音落下,趙雲呡了口茶,眼神微動,緊緊凝視着關平,繼續說着:“平兒你繼承了君侯的力道,力量驚人,故而以刀爲兵器,便能以勢壓人,尋常將領,壓根無法抵擋你的雷霆一擊。”

“猶如曾經君侯斬顏良,平兒你陣斬吳軍大將謝旌,挫敗朱桓,皆是如此,以力破之!”

“可據爲父觀察鄧艾,他力道恰巧是其自身薄弱所在,這可能是幼年營養不良所導致,如若使刀的話,他此生都不可能入頂級戰將行列。”

“不過,他反而韌勁十足,反而適合學槍法,據爲父的觀察,他亦有學槍的天賦。”

頓了頓,趙雲面露懇求之色,道:“平兒,你也知曉,爲父如今已年過五旬,生有二子,可他們卻資質平庸,卻不能繼承吾的衣鉢,將一生所學傳承下去。”

“而平兒你也繼承了君侯那霸道強悍的刀法,爲父也好不容易尋到這麼一位資質尚佳的弟子,還望平兒能否能夠成全吾!”

一席話落。

趙雲面色也鄭重起來,懇求着關平。

看的出來,此時的他內心也極爲迫切,希望收到一位品行、資質皆俱佳的好徒,傳授一生所學。

只不過。

一時,關平卻沉默下來,久久不語!

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三百十三章 各有算盤第五章 龐德第一百零十章 士仁,吾誓殺汝!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水麒麟兒第三百五十四章 神威天將軍(上)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一百四十四章 夷陵變故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位名將?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四章 軍令狀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一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三十九章 水賊內訌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漢正統第四百六十五章 扣押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八十五章 山越,亂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第二百七十章 要上天?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十七章 宴會第二百五十三章 塞胡紛爭第四十七章 詐降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
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三百十三章 各有算盤第五章 龐德第一百零十章 士仁,吾誓殺汝!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水麒麟兒第三百五十四章 神威天將軍(上)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一百四十四章 夷陵變故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位名將?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四章 軍令狀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一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三十九章 水賊內訌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漢正統第四百六十五章 扣押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八十五章 山越,亂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第二百七十章 要上天?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十七章 宴會第二百五十三章 塞胡紛爭第四十七章 詐降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