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

漢中西部。

沔陽。

“將士們,在加把勁就快完成了,只要這道防線能夠構建完成,那我漢中便將堅如磐石也。”

“速度,速度。”

此時間,一位身披堅甲,身軀約莫八餘尺、面仿若重棗、長鬚飄飄的中年壯漢單手持着馬鞭,面色嚴肅的跨步走在瘋狂忙碌着的一員員軍士身後,高聲喝着。

“上,上啊。”

“將軍來一線視察我等了,弟兄們繼續加快乾活,我等大漢兒郎豈可墮了將軍威名。”

這一刻,正在負責的各個軍官眼見着主將的到來,亦是厲聲的激勵着本部軍卒。

短短功夫。

漢軍上下效率陡然比之先前快了數個檔次。

這便是這員主將的魅力所在。

只是巡視走過,輕描淡寫的一句話便讓諸軍卒熱火朝天、不辭勞苦的加快了速度。

徐徐的,中年主將緩緩巡視着,雙眼也目視四方,察看着重巒疊嶂的山勢、兩旁險峻而又滿是懸崖峭壁的小道。

一眼望去,只見各部軍卒正有條不紊的步入密林當中砍伐着林木,然後擡着向靠山的一面行去轉交給正在搭建防線、營壘的軍卒。

而此刻,數座營壘間也是略微已有雛形,相互之間更是錯落有致,每一處險道前都佈置着一道防線,各方配合都極爲嚴密!

漢水從沔陽境內橫亙而過,將漢水以南的定軍山分割開來,向北則是正對着箕谷小道,只要於此設置有利的防禦措施,便能有效防守住從秦嶺翻越東狼谷南下偷襲的曹軍。

守住這道南谷口,漢軍便能扼守住陽平關側翼安全,也能保住漢中全郡不受襲擾的風險。

由於沔陽獨特的地形,被漢水懶腰切斷。

這也就導致了將此地孤懸出來。

幾乎成爲了漢中爭奪戰必不可少要發生的戰爭。

漢水之戰,便是劉備遣趙雲率衆渡過漢水,搶佔了沔陽,不僅將曹軍的糧道斬斷,更是將曹軍退守關中的後路給攻佔。

也正是因爲如此,曹操纔會再無與劉備繼續在陽平關對峙的心思,只得含恨退守關中,放棄漢中之地!

反過來也是同樣的道路。

如若曹軍翻越秦嶺,從東狼谷襲來搶佔了沔陽,那陽平關的防禦將蕩然無存,不攻自破!

因爲搶佔了沔陽,那百里漢水、定軍山、天蕩山以及郡城南鄭等大片漢中平原將盡數暴露在曹軍眼前。

這也是魏延總領漢中以後,於沔陽在箕谷外的南谷口大肆建造犬牙交錯的營壘關鍵所在。

只要在南谷口外工事堅固,那沔陽便穩如泰山!

先前持着馬鞭巡視的主將也正是受封鎮遠將軍、漢中太守的魏延魏文長。

他統屬漢中距離目前已經有將近一年時間。

這一年裡,陽平關方面的斜谷道、陳倉道都已經建造了完善的防禦體系,唯獨地勢位置相對特殊的沔陽,至今還在建立當中。

……

此時間,魏延身後十餘名親衛相跟隨,緩緩巡查着各路軍士,面上時而露出喜悅般的笑容,時而目光飛揚。

“只要這道防禦體系一旦大成,那漢中將堅如磐石矣!”

“一旦曹軍來犯,我必定能仗着地利大破其軍。”

一時,魏延內心喜悅連連,暗自沉吟着。

隨後又道:“當初主公命我總領漢中時,我當時可是立過軍令狀的,敵軍來犯爲其殲滅之!”

半響後,他又細細思索着。

曾經,魏延放下豪言,如若曹操親提大軍來襲,他將率衆抵禦之,若是一偏將攻之,則吞併之!

這也是他十分重視漢中各道防禦的原因所在。

畢竟,關中與漢中之間,僅有八百里秦嶺相隔。

魏延一行繼續行進在小道上,約莫視察大半個時辰,將各處防禦都盡收眼底。

隨即,魏延才頻頻點頭,頗爲滿意。

可就在此時,南鄭方向卻是數道疾程濃濃響徹着。

片刻功夫後。

數員滿面風塵僕僕的斥候才迅速奔到魏延身旁,拱手行禮。

見狀,魏延面色微沉,雙眼微睜,厲聲道:“出何事了?”

“如此慌慌張張的?”

一席話音落罷,其間酷似斥候隊長打扮的軍漢不由拱手高聲道:“魏將軍,大事不好了!”

“小人們遵循將軍指意於陽平關外佈防,刺探曹軍動向,可今日早上,我等卻是打探到一件大事。”

說到這,斥候隊長面上亦是越發緊促,仿若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口,急切說着:“西羌國的西羌王徹裡吉盡起國中之兵,親啓十餘萬衆攻略我漢中之地!”

“現西羌大將軍越吉已經率前部進入武都等地,一路燒殺搶掠而來,聲勢可謂是勢如破竹,現已逐漸逼近我漢中。”

“什麼?”

隨着斥候一席稟告,饒是一向定力過人的魏延也不由面色一驚,忽然大吼一聲,隨後才道:“羌人寇略我軍?”

“這怎麼回事,汝等可曾調查清楚?”

聞言,數員斥候面面相覷,相互對視着。

很顯然,他們還沒有搞清楚。

“速速回返南鄭。”

緊隨着,魏延做事亦是雷厲風行,直言高聲喝着。

隨即,他便當先領親衛疾步向南鄭行去。

這一刻,他胸間隱約覺得,此次恐怕真的要出大事了!

羌人竟然舉國出擊,來襲己方?

這說明什麼?

這絕不是偶然巧合。

唯有曹軍打定主意,要趁機伐蜀纔會拉攏羌胡大壯聲勢,趁機一同攻略蜀地。

也正是基於此,魏延聽聞羌人來襲的消息以後,他纔會心急如焚,迅速向南鄭趕去。

在他眼裡,曹軍他並不放在眼裡。

反而是數萬羌胡之卒,纔是他關注的重點。

“安西將軍夏侯楙,此人不過一紈絝子弟,仗着父輩的餘蔭以駙馬之身才能獲取高位。”

“此子不足爲慮爾!”

一路狂奔,魏延內心也心急的沉思着:“反倒是羌人戰力不可小覷!”

“聽聞這數年來,羌王徹裡吉自附庸於曹軍以來,藉助其聲勢連連征討各地,憑藉麾下一支戰力強悍、士氣飽滿的鐵車兵橫掃四方,讓周遭中小羌胡部落連連抵擋不了,只得依附西羌國。”

“這就很棘手了……”

一席席想法落下,魏延也是深思熟慮着。

他在想,究竟應當要如何應對?

羌胡戰力,非同一般!

如今又以傾國之力來襲,當如何抗衡?

想到這,魏延頭腦也不由越發涌動起來,手撫着後腦勺輕揉着。

連續趕了一兩個時辰,他們一行終於回到南鄭城。

抵達南鄭以後,魏延絲毫不怠慢,立即便召集各將於郡府議事,商討軍情。

軍情進行的同時,數員斥候亦是結伴而行,先行向南疾馳而去!

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擊戰法初逞威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子龍來了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三百五十六章 神威天將軍(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擊戰法初逞威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四百零一章 糧道如何解決?第三百十四章 血戰天仙谷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二百十四章 關門捉賊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十三章 臨機一策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二百四十八章 策論結束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一百零八章 走公安第十七章 城破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海第三十四章 隆中對的“漏洞”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七十七章 招攬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二十六章 龐德,你走吧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擊戰法初逞威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下亂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五十七章 自刎,需要勇氣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十六章 密謀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
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擊戰法初逞威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子龍來了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三百五十六章 神威天將軍(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擊戰法初逞威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四百零一章 糧道如何解決?第三百十四章 血戰天仙谷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二百十四章 關門捉賊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十三章 臨機一策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二百四十八章 策論結束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一百零八章 走公安第十七章 城破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海第三十四章 隆中對的“漏洞”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七十七章 招攬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二十六章 龐德,你走吧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擊戰法初逞威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下亂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五十七章 自刎,需要勇氣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十六章 密謀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