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理財(下)

高強吃了一驚,人說水火無情,即便是以現代的生產水平,中國有華東水災,美國有佛羅里達颶風,都是牆倒屋踏,死傷塗地的慘劇,在這種落後的時代,一旦黃河決口,對國民經濟所造成的巨大損失,無法估量。

要緊虛心求教:“相公,小侄河上行船,曾見曹州民夫在河邊行卷埽之法,以此整修河工,不知此法有何妙處,所費工料幾何?”

樑士傑看看他,忽然笑了笑:“卷埽之法,歷年行之,民間通曉之人甚多,胥吏之中,亦多能者,何須賢侄親歷親爲?所須者,不過錢糧二字爾,賢侄理財有方,大名河工定當無憂。”話鋒一轉,這才上了正題:“只是治水所費不貲,去年大旱,今年又適逢郊祭,幾樣加在一處,戶部的錢糧不湊手,是以驚動了官家,纔有官家問計於賢侄之事。好在賢侄是一家人,若是落到旁人眼中,蔡相面上須不好看。”

高強心說最不好看的大概是你這個中書侍郎吧?

樑士傑續道:“實不相瞞,今年在在皆須使錢,尤其是這河工,晚修不如早修,小修不如大修,因此某請了賢侄過府,是要個精當數字,若是按照賢侄之法,辦成了萬國博覽會,郊祭所需究竟幾何?有了這個預案,某纔好撥支錢糧於都水使者,前去整頓河工。”說着向高強一笑:“這須是師法賢侄故智,去年那明堂預算書,某也是受益匪淺吶!”

高強連忙遜謝,心中卻打起了算盤。老實說,眼下他只是有個想法,計劃書還拿不出來,這個計劃書涉及到各個方面。比如官員和宗室的數目,貨鈔在所有賞賜中所佔的比例,招商工作的方向,各個商品範疇的利潤率。場地拆遷和建設費用等等,只是粗粗這麼一算,相關的項目就令高強開始頭痛起來。如果是計算機時代,這些數據或許並不爲難,敲幾下鍵盤就搞定了,但是在這時代,光是賬本拿出來就能把活人給埋了啊!

見他沉吟不語狀,樑士傑是辦實務起來的人,自然心中有數。即道:“此事牽涉極廣,某自然理會得,無奈河工不等人,若不趁春天土堅地實、水量不豐之時修葺好,到了夏汛來時便已不及。是以某向賢侄要地,只是個大致的數目,郊祭所頒賞賜,在汴梁大約要用去多半,某已然算過。計有千萬貫文,賢侄。你那博覽會。可能從中省下五百萬貫?”

高強嚇了一跳,心說你可夠狠的,開口扣下一半去,要說博覽會的銷售額,達到五百萬貫還有可能,要是利潤率達到百分之百,何異癡人說夢?那些貨鈔只是用來代幣地,招來的商人收了貨鈔,可還是要向你戶部要錢的……,你不是打算索性陰了這筆錢。不予支付吧?

想到蔡京治下,就曾經有過這樣的事例。鹽法變革之時,就曾一夜之間將未曾兌現的鹽引全部作廢,許多人一覺睡醒,萬貫家財立時化爲流水,投河上吊的各地都有。樑士傑乃是蔡京的得力干將,難保他不出這樣的損着,大宋天子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可沒說過和商賈共治,把政府的財政赤字轉嫁給商人,原本是封建王朝地拿手好戲。

他越想越驚,心說你要是來這一手,本衙內辛苦經營這幾年的生意可全叫你毀了,別的還好,那錢莊作的就是信用的聲音,信用破產了,誰能放心把銀錢交給你匯兌?趁早不辦這博覽會的好啊!要緊出言試探,“樑相公明鑑,適才小侄也說得明白,這博覽會須得廣招天下萬國商賈,舉國盛舉,郊祭的賞賜換了貨鈔,買了諸般珍奇貨物,到頭來還是由這些商賈向朝廷算清錢絹,朝廷的所得,只是其間地一些收益而已……”

樑士傑見他小心翼翼,心念一轉,已知其意,大笑道:“世侄何必如此?這貨鈔自然是要朝廷出錢去贖回的,某地算計,只是今年郊祭若能只花去一千三百萬貫,省下五百萬貫,便有足夠地錢糧去整頓河工,因此才問計於賢侄你。”

高強這才釋然,想想第一次搞博覽會,代幣券頂多只能發一半,也就是五百萬貫,這萬國博覽會的銷售額,也就初步定爲五百萬貫了。後代商場的利潤率,多半在三成左右,自己的應奉局在其中要佔有很大份額,利潤再高一些,也就四成上下,至於周邊衍生的收益,很多都是中期和遠期才能取得,眼下指望不上了。

“二百萬貫……”樑士傑將這個數字重複了幾遍,語調有些低落:“如此說來,今年朝廷的用度,只是差堪支吾,那河工是不得大修了,只能撿些重要河段加以修補罷了,但望上天好生,少開幾個口子吧……”

聽了這話,高強很有些鬱悶,心說郊祭就要保證,河工寧可不修,這是哪門子道理?那河工一出毛病,可就是成千上萬條人命吶!原本因爲博覽會這個大項目而雀躍的心,頓時就低迴了許多。

他看着樑士傑的臉,寫滿了憂慮,忽然有些激動,勉強定了定神道:“樑相,小侄有一問,今年朝廷的用度中,用在災民賑濟上的能有多少?”

樑士傑一怔,答道:“約支三百萬貫,卻是如何?”

高強精神一振:“何不以工代賑,就以這筆錢糧,招募工人修整河工?”

樑士傑眼前一亮,心中盤算片刻,卻又搖了搖頭:“去年大旱,乃是江淮荊湖爲主,京東京西與河北災情不重,流民不多,這筆賑災錢糧,多半是要用到江淮荊湖去的,與河工搭不上邊。再者,這賑濟錢糧多半是從各地常平倉、廣惠倉中撥支,戶部只過一個賬目而已。”他皺着眉頭想了一會,又道:“也還可行,河北路,京東兩路,再加京畿,幾處的賑濟加起來也有近百萬貫,這筆錢糧用在河工上,卻是上佳。”

這麼算起來,還有兩百萬貫的缺口了,高強想起老人家的指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啊:“樑相,小侄請問,這河工所費,是否就是工料兩途?”

“不錯,最費工料者,一則卷埽工料,一則石料,其中石料採集與運輸不易,若要儉省,只得在這上頭着手,在那些最爲緊要的河段,才用些石料罷了。”

聽到這裡,高強的眼睛再次亮了起來:開採石料?這玩意我有辦法,用火藥炸啊!“樑相,這卻易與的多,小侄得一西域秘笈,能配新式火藥,功能開山破石,用來開採石料,最是省工不過;至於運輸石料,亦有新式四輪馬車,能載重,可行遠,兩樣結合,豈不是上佳之法?”

樑士傑聞言大喜,這時代開採石料用的是土辦法,將鐵釺子打到石頭縫裡,再架上木柴火燒,燒完了潑水,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使石料開裂,可以說是費事之極,如果真有高強說的那種能開山破石的火藥,不啻是仙家法寶啊!

第21章 苦戰第39章 練兵第29章 劉琦(上)第37章 邀援(下)第三十三章第三十一章第1章 孟州第26章 私鹽(下)第五十章第24章 詢奸第11章 論兵第八章第二十五章第14章 狹路(上)第15章 備荒(上)第五十四章第19章 獻甲第12章 審李(下)第11章 浴火第11章 出使(上)第五十一章第13章 夜話(二)第34章 藏兵(下)第七十七章第54章 雙面第五十五章第二十九章第34章 最長的一夜之高強與朱緬(下)第16章 遺篇(上)第十八章第6章 面斥第2章 交易(上)第22章 平匪(上)第35章 受降(下)第26章 對箭(下)第四十二章第二十六章第17章 難爲(下)第11章 述往第7章 蔡京第36章 反掌(下)第八章 上第19章 應伯爵第27章 水軍第五十七章第1章 上第7章 錢法(上)第16章 演武(下)第九章 下第二十三章第十二章 下第11章 浴火第十八章第10章 心曲第38章 御筆(下)第12章 審李(上)第31章 河工(下)第8章 龜頭(上)第十二章第59章 吳用第四十二章第18章 召見(下)第22章 路遇第30章 結合第十九章第23章 金蓮第二十八章第四章第1章 時遷第2章 言政第19章 鐵牛(下)第38章 夜襲(下)第二十一章第56章 踹營第8章 龜頭(上)第18章 逃亡第30章 思變(下)第29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石寶(上)第二十六章第5章 齟齬(上)第14章 二帝(上)第二十一章第五十九章第36章 泯恩仇(上)第三十一章第24章 傳訊(下)第35章 武松(上)第十九章第6章 問心第25章 指點第一章第四十七章第二十二章第五十二章第七十七章第14章 倭銀第七十一章第3章 下第4章 出走(上)第8章 花石
第21章 苦戰第39章 練兵第29章 劉琦(上)第37章 邀援(下)第三十三章第三十一章第1章 孟州第26章 私鹽(下)第五十章第24章 詢奸第11章 論兵第八章第二十五章第14章 狹路(上)第15章 備荒(上)第五十四章第19章 獻甲第12章 審李(下)第11章 浴火第11章 出使(上)第五十一章第13章 夜話(二)第34章 藏兵(下)第七十七章第54章 雙面第五十五章第二十九章第34章 最長的一夜之高強與朱緬(下)第16章 遺篇(上)第十八章第6章 面斥第2章 交易(上)第22章 平匪(上)第35章 受降(下)第26章 對箭(下)第四十二章第二十六章第17章 難爲(下)第11章 述往第7章 蔡京第36章 反掌(下)第八章 上第19章 應伯爵第27章 水軍第五十七章第1章 上第7章 錢法(上)第16章 演武(下)第九章 下第二十三章第十二章 下第11章 浴火第十八章第10章 心曲第38章 御筆(下)第12章 審李(上)第31章 河工(下)第8章 龜頭(上)第十二章第59章 吳用第四十二章第18章 召見(下)第22章 路遇第30章 結合第十九章第23章 金蓮第二十八章第四章第1章 時遷第2章 言政第19章 鐵牛(下)第38章 夜襲(下)第二十一章第56章 踹營第8章 龜頭(上)第18章 逃亡第30章 思變(下)第29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石寶(上)第二十六章第5章 齟齬(上)第14章 二帝(上)第二十一章第五十九章第36章 泯恩仇(上)第三十一章第24章 傳訊(下)第35章 武松(上)第十九章第6章 問心第25章 指點第一章第四十七章第二十二章第五十二章第七十七章第14章 倭銀第七十一章第3章 下第4章 出走(上)第8章 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