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上

冬十月,汴梁崇政殿

自從九月下了五個月以來的第一場雨,蔡平安渡過了相位的危機以來.朝野上下一片歌功頌德之聲,君臣和樂融融,幾乎不生半點波瀾。照着徽宗趙佶的性子,熬過了這麼一段艱苦的時光,好應該大肆慶祝一番,於是下詔按周禮建造明堂,來爲自己臉上貼金,以示當今天子聖明賢德,上承三代之盛。

這明堂工程浩大,非等閒可辦

國家又剛剛經過一場大旱災,雖然因爲賑濟得力,沒有釀成大的災禍,卻己然大傷元氣。在這個節骨眼上建造浩大的工程,無疑是一件極其不明智事。

吵到這個份上,蔡已經不耐煩了,他要積聚力量,一舉消滅反對派的聲音,將明堂的建造案底定。——蔡心裡很清楚,如此浩大的工程。誰要是掌握在手中,以後幾年都將在朝野發揮巨大的想象力,如果這權力被政敵或者潛在的政敵拿到了手,足以動搖蔡集團目前在宋廷中壓倒性的優勢。

要說蔡京有什麼王牌,無非是兩個,在這場爭議中,有一派勢力始終沒有明確表態,而這一派恰恰是對皇帝趙佶影響力最大的一派——以童貫、高俅和鄭居中爲首的寵臣派,這其中或許還要加上一個年紀輕輕,影響力卻與日俱增的高衙內高強。

待漏院前。蔡京穿着朝服,一面等待上朝,一面回身向身後的樑士傑低聲道:“士傑,那高家父子的奏章,昨日可遞上去了?”

樑士傑掌中書省,臺諫官之外的臣僚奏章都須經他的手才能到達聖躬面前,高俅父子的奏章同日呈進,乃是他親手所批。自然不會錯了。他一面點頭,一面卻低低迴道:“高家兩父子不需擔心,都是與咱們一個聲調的,只是昨夜晚間。聽說童貫和鄭居中的奏章也遞了進去,餘外東南應奉局也上了個奏章。”

童貫、鄭居中,還有應奉局,這幾個來路都可以直接向宮中奏事,不需經過尚書檯和中書省。樑士傑自然無從知曉其中玄機。

正議論間,景陽鐘響處,官家趙佶已然升殿議政,百官在一名內侍的引導下,以蔡京爲首以此而進,山呼舞蹈已畢,各歸兩廂。

爲了明堂的事吵了半個多月,對陣雙方都是個中老手。估摸着官家的耐性大概也到了頭,該是決勝負的時候了,今日朝議一開始就是劍拔弩張的態勢,兩邊各有兩名官員同時出班奏本:“臣有本......”“呈啓奏……”“臣竊謂......”

哪知趙佶今日也是有備而來,把手一揮。將幾個臣僚的發言都堵了回去,那手中持着幾本奏摺,向下面百官微笑道:“昨夜朕得了這幾封奏摺,都是議明堂之事的,朕以爲議的甚好,中肯,切實,煩請政事堂與御史臺的衆卿也議一議,倘若沒什麼漏洞,便照此施行也好。”

蔡京等百官一聽,皇帝居然已經差不多有了定議,這還了得?有宋一代,臣子的權利有時比皇帝還要大,關鍵就在於皇帝的意志還沒有達到明清時那種“金口一開,有去無回”的地步,縱然皇帝要辦一件事,也得和臣子們議定了才能發付施行。

建造明堂這麼大的事,蔡京等自然不能輕慢,於是從內侍手中接過那幾封奏摺一一觀瞧。蔡京看了片刻,心頭一塊石頭已然落了地,無論是高家父子還是童貫、鄭居中,都異口同聲的贊成建造明堂,至於理由也大同小異,口徑基本上是與蔡京保持一致。

擡頭看時,那邊張商英等的臉色都相當難看,眼看這邊蔡京若是代表政事堂一發言,此事就成定局,張商英把握這最後的機會,疾步出班奏道:“還請陛下三思!今年歲收不登,府庫不振,若要興造明堂,誠爲力所難及,勢必要由陛下內庫支吾,所費不菲,恐傷了元氣。”這是他冥思苦想出來的殺手鐗,說白了兩個字:沒錢!要造,你陛下自己掏錢造,看你花起錢來心疼不?

滿以爲趙佶至少要猶豫一下,哪知趙佶臉上笑得更加歡了,起手處又捻起一本奏章來:“臺丞公忠體國,朕心甚慰,只是一味儉省,並非理財之道。今有東南應奉局上奏,提出造作明堂之預算,令朕耳目一新,其中頗多奇思妙想,若以此行之,非但不靡費國用,尚且有利社稷。衆卿可看一看。”說着叫內侍將幾個副本發給百官。

這一招卻大出蔡京意料之外,首先“預算”這個提法就是聞所未聞,仗着蔡元長國學底子深厚,望文生義,大概是事先算籌的意思。等到打開一看,頭一行大字就是:明堂建造計劃書與預算書。

一看到這麼古怪的標題,蔡京便料到了個八分:此事定是出自高強之手,好小子,在這等着呢?:他年屆六旬,精力依然漸衰,纔看了個開頭,那邊樑士傑依然看了大半,忽然擡起頭來,神情竟有些激動,急急對蔡京道:“共相,這奏本真是絕妙!士傑自問遍閱古今典籍,卻從來不曾想到,建造此類重大工程,居然還能有利社稷!”

第五十四章第35章 上第23章 無聲(下)第四十五章第21章 詐病第17章 拔刀(下)第18章 謀定第13章 一上(下)第六章第三十八章第17章 復仇(上)第27章 水軍第33章 最長的一夜之訣別(下)第五章 上第三十四章第30章 議定(上)第五十八章第14章 麒麟第四十一章第二十七章第四十九章第八章 下第四十四章第35章 動員(上)第23章 災起(上)第32章 戰情第5章 太學(二)第6章 面斥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二)第八十八章第三十八章第11章 待發第7章 變起第53章 偷襲第29章 劉琦(上)第18章 盤妻第39章 嫁禍(上)第4章 易相第三十二章第二十九章第14章 毒計第76章 換酒第2章 下第11章 述往第七章第2章 下第34章 來投第三十五章第7章 授書(上)第14章 狹路(下)第37章 底定(上)第1章 醒覺第十二章第9章 到任(下)第26章 點將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上)第十三章第11章 衆僧第九十二章第30章 思變(下)第6章 首告第29章 談兵(上)第五十五章第八十二章第33章 詭譎(上)第五章第31章 三人行第七章第4章 巧取第20章 楊戩(上)第四章 上第8章 學術第36章 關撲(下)第16章 演武(上)第54章 雙面第9章 到任(上)第六十一章第72章 談判第二十三章第四章 上第4章 三人第18章 抽薪(下)第五十章第32章 奔襲(下)第二十一章第31章 最長的一夜之汪公老佛與魯智深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下)第49章 沒羽箭第36章 泯恩仇(下)第七章第十八章第五章第21章 官逼第38章 御筆(上)第八章 上第3章 籠絡(下)第17章 三問(上)第17章 師師
第五十四章第35章 上第23章 無聲(下)第四十五章第21章 詐病第17章 拔刀(下)第18章 謀定第13章 一上(下)第六章第三十八章第17章 復仇(上)第27章 水軍第33章 最長的一夜之訣別(下)第五章 上第三十四章第30章 議定(上)第五十八章第14章 麒麟第四十一章第二十七章第四十九章第八章 下第四十四章第35章 動員(上)第23章 災起(上)第32章 戰情第5章 太學(二)第6章 面斥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二)第八十八章第三十八章第11章 待發第7章 變起第53章 偷襲第29章 劉琦(上)第18章 盤妻第39章 嫁禍(上)第4章 易相第三十二章第二十九章第14章 毒計第76章 換酒第2章 下第11章 述往第七章第2章 下第34章 來投第三十五章第7章 授書(上)第14章 狹路(下)第37章 底定(上)第1章 醒覺第十二章第9章 到任(下)第26章 點將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上)第十三章第11章 衆僧第九十二章第30章 思變(下)第6章 首告第29章 談兵(上)第五十五章第八十二章第33章 詭譎(上)第五章第31章 三人行第七章第4章 巧取第20章 楊戩(上)第四章 上第8章 學術第36章 關撲(下)第16章 演武(上)第54章 雙面第9章 到任(上)第六十一章第72章 談判第二十三章第四章 上第4章 三人第18章 抽薪(下)第五十章第32章 奔襲(下)第二十一章第31章 最長的一夜之汪公老佛與魯智深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下)第49章 沒羽箭第36章 泯恩仇(下)第七章第十八章第五章第21章 官逼第38章 御筆(上)第八章 上第3章 籠絡(下)第17章 三問(上)第17章 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