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召見(下)

爲何只是嚴加防範?蓋因這梁山盜賊早已是本朝一個痼疾,歷任州府都拿他沒什麼辦法,即便是怎樣嚴刑峻法,也管不到這八百里水泊深處。趙佶雖說並不是什麼明君,但腦子可不糊塗,頂多是性格輕佻,好大喜功而已,這上頭看得分明,並不如何苛求。

只是這奏章之中,有一件事叫皇帝看着喜歡,那就是高強又一次立下了功勞。於是御崇政殿與兩府議事的時候,趙佶特地把這奏章拿在手裡,向蔡京笑道:“公相,你這孫女婿,可真是干城之才啊!”

按理說,趙佶和高強老爹高俅的關係更爲親密,這話該是對高俅說纔在理。不過兩府奏事,高俅只是個三衙太尉,沒資格列席,因此趙佶只能向蔡京說。

皇帝對自己的子弟如此誇獎,蔡京自然要遜謝一番。

趙佶笑眯眯地聽了,又問道:“年前公相已經保舉他去大名府留守司任上,原任樑子美該當進戶部爲官,可到時候了?”

蔡京暗吃一驚,他對趙佶的脾氣摸得門清,看趙佶笑嘻嘻的很是開心,提起高強來必定有好事,再聯想去年趙佶給高強下的“善理財”的評語,心裡頓時就打起小鼓來:“這官家,莫不是要給高強再來個三級跳?”

心裡盤算,嘴上不敢怠慢:“磨勘之期乃是三月,春郊之後便當調任了。”

趙佶點了點頭:“高強年少爲官,所到有聲,也算難得,算算他離京外任也有兩年,朕意趁此機會。調他與樑子美一同進京,好好獎掖幾句。公相意下如何?”

蔡京腦子飛轉,不曉得趙佶葫蘆裡賣的什麼藥,總不成是官家對高強想念不已,要調他回京?這件事不大好辦,大宋官員的宰執之路,須得是選人官、親民官、侍從官、政事堂這麼一路上來,其中前三個檔次都需要多次沉浮歷練。積累足夠的政治資本才行,以高強纔剛剛作了兩年親民官的資歷,要進政事堂大大不妥。

好歹是一根繩上的螞蚱,高強若是被架到火爐上烤了,蔡京這裡未必就能風涼←趕緊用言語試探,奈何趙佶居然口風甚緊,滴水不漏。蔡京不得要領,只得權且應下了,叫人發文調高強進京覲見。

這悶葫蘆終究是要打破的,蔡京一下朝就開始側面迂迴,叫人向宮中天子身邊收風。

要說蔡京的消息網絡,在這方面效率無人可比,加上此事關係到高強。太尉府那裡的宮中勢力更加龐大,幾下合力,當天晚間一條消息就漏了出來:官家最近關心最甚的,乃是今年郊祭的用度一事。

拿着這條消息,蔡京一時沉默不語。旁邊的蔡攸按捺不住:“爹爹,調高強進京。與郊祭用度有何干系?”去年的明堂造作一事,內有樑師成總攬,外有應奉局支吾,蔡攸賣出老丈人的臉面,從高強那裡很得了些好處,一時間對這女婿大爲改觀。——這倒不是說他赤膊上陣去作包工頭了,自然有那相關的商人從他這裡接了活計去作,這帝國時代,但凡大一點的商人。哪個不是在朝中有點門路的?

蔡京不答,卻向樑士傑道:“士傑。今年統算起來,郊祭的用度還差多少?”大宋郊祭是一件大事,皇帝要親自到南郊祭祀天地,還有那莫名其妙上位的趙公元朗(這是宋朝皇室生造出來的一個道教神明,自稱是趙家先祖,雖說歷朝皇帝都得給自己祖上貼金,不過把老祖宗升格成神仙,宋朝算是調子夠高了)。這麼大的陣勢,花費自然少不了,餘外又要大肆封賞,所有宗室以及文武百官公務員人人有份,多少不同而已。尤其是真宗朝封禪泰山之後,這祭祀上地花費越來越多,仁宗朝最多一次郊祭花掉了兩千多萬貫之巨!這麼搞法誰也吃不消,於是從一年一祭改爲三年一祭,封賞的標準也是逐年有降。即便是這麼着,架不住大宋的官員和宗室數目翻着跟頭往上長,一次郊祭的花費最少也是以千萬計的。

今年又是大郊之年,秋郊之時就得大封,蔡京主掌朝政,這事自然要放在心上。本朝自元豐改制之後,撤了三司使這職位,財計都交到戶部手中,六部則都歸中書省管轄,因此蔡京不問別人,只問中書侍郎樑士傑。

這私房議事,有話直說,樑士傑聽見蔡京問起郊祭,大大嘆了口氣:“說不得!戶部已然算了數目,今秋郊祭約須錢一千八百萬貫,奈何去年大災,各地忙着賑濟,官家又要造明堂,怎麼算,今郊的用度都還缺着四百萬貫。”

蔡京眉毛一揚,這才醒悟:趙佶多半是得了這個消息了,那皇城司是天子的耳目,可不是吃素地!“缺了這麼多?別處騰挪不出?”

樑士傑苦笑,掰着手指道:“明堂現在已經支領了八百萬貫,樑師成那裡只能保證不再向我伸手要錢,挪是挪不出來的;去年大旱,今年直到夏收纔有新糧收成,各地放糧賑濟,都伸手要錢糧;西北童貫那裡,已經三年不曾大打,不過童貫一直不安分,三不五時地蠶食幾個西夏城寨,那邊多半也按捺不住,鄭樞密給我提點過,今年怕是又要不穩當。”

蔡京聽的不耐煩,打斷道:“歷年都是這麼着,雖說去年大旱,賑濟時也沒費了朝廷多少錢糧,怎的就一些兒轉圜餘地也沒有?”語氣已是不滿。

樑士傑無奈:“我手上倒還能騰挪些錢糧出來,大約三百萬貫不到些,可這得防着萬一,若是所料不差,去年大旱,今年恐有水患,這筆錢得花在河工上頭,動不得。”

蔡攸聽了半天,到這時可算逮着機會說話:“那水患可說不得,如何拿的定今年定有水患?河工年年修,今年且容讓一些,也使得。”

他還以爲得計,不過蔡京老於政務,一些兒也不糊塗,哼了哼道:“修河工花錢再多,好過河決!好在時方二月,離春天開河還有些時候,尚可轉圜,既然官家有意向高強問計,老夫也想看看,他高強善理財,是否能作這無米之炊?”

第35章 動員(下)第30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方七佛(下)第19章 鐵牛(下)第四十九章第11章 閱軍第36章 反掌(下)第23章 錢荒(上)第35章 下第8章 上壽第八十八章第19章 內審第9章 索索(上)第十二章第三章第28章 迎宗澤(上)第八十七章第66章 岱嶽第7章 三論第76章 換酒第五章第4章 述職(下)第二十四章第40章 結局(下)第八十一章第17章 包裝第29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石寶(下)第6章 心結(上)第七十五章第三十八章第3章 上第四十五章第八章第21章 招降(下)第四章 下第2章 交易(下)第13章 錢莊第39章 嫁禍(下)第十二章第22章 棒喝(上)第21章 博覽會(上)第25章 掛帥第11章 連環馬(上)第38章 夜襲(下)第19章 應伯爵第二十一章第三十一章第24章 鹽務(上)第15章 金芝第13章 右京(上)第9章 傑肯(下)第20章 危機(下)第51章 內線第51章 內線第七十九章第十二章 上第33章 最長的一夜之訣別(下)第4章 三人第六十章第八十九章第十章 下第25章 女真第六十五章第3章 星變第39章 脫困(上)第十二章第12章 審李(下)第八十八章第23章 無聲(下)第17章 難爲(下)第8章 東瀛(上)第60章 賭箭第九十五章第五十一章第十八章第37章 邀援(上)第15章 夜探(下)第36章 反掌(上)第十八章第六章第二十章第18章 逃亡第17章 翠屏第30章 議定(上)第三十五章第六章 下第七章 上第10章 捉姦第二十一章第11章 連環馬(上)第52章 審死官第28章 解勸(下)第3章 星變第8章 龜頭(上)第2章 上第4章 易相第十七章第二十四章第14章 二帝(下)第五章 上
第35章 動員(下)第30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方七佛(下)第19章 鐵牛(下)第四十九章第11章 閱軍第36章 反掌(下)第23章 錢荒(上)第35章 下第8章 上壽第八十八章第19章 內審第9章 索索(上)第十二章第三章第28章 迎宗澤(上)第八十七章第66章 岱嶽第7章 三論第76章 換酒第五章第4章 述職(下)第二十四章第40章 結局(下)第八十一章第17章 包裝第29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石寶(下)第6章 心結(上)第七十五章第三十八章第3章 上第四十五章第八章第21章 招降(下)第四章 下第2章 交易(下)第13章 錢莊第39章 嫁禍(下)第十二章第22章 棒喝(上)第21章 博覽會(上)第25章 掛帥第11章 連環馬(上)第38章 夜襲(下)第19章 應伯爵第二十一章第三十一章第24章 鹽務(上)第15章 金芝第13章 右京(上)第9章 傑肯(下)第20章 危機(下)第51章 內線第51章 內線第七十九章第十二章 上第33章 最長的一夜之訣別(下)第4章 三人第六十章第八十九章第十章 下第25章 女真第六十五章第3章 星變第39章 脫困(上)第十二章第12章 審李(下)第八十八章第23章 無聲(下)第17章 難爲(下)第8章 東瀛(上)第60章 賭箭第九十五章第五十一章第十八章第37章 邀援(上)第15章 夜探(下)第36章 反掌(上)第十八章第六章第二十章第18章 逃亡第17章 翠屏第30章 議定(上)第三十五章第六章 下第七章 上第10章 捉姦第二十一章第11章 連環馬(上)第52章 審死官第28章 解勸(下)第3章 星變第8章 龜頭(上)第2章 上第4章 易相第十七章第二十四章第14章 二帝(下)第五章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