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燕青這些日子來在蔡府上下進出自如,至乎與蔡京之間詩書酬答唱和,幾乎被蔡京當作忘年交一般,閤府上下都叫他作十一郎,當作蔡京的子侄輩一般看待。

今日得了這信,燕青算算日子,大約汴梁宣召蔡京入京的聖旨也該到了。他當即命人將時遷找了來,問道:“衙內命我探明哲宗實錄所在,以便行事,如今可有成算了?”

時遷自從跟了高強,一直在石秀手下辦事,藉着他雞鳴狗盜的功夫,多次大顯身手,如今也已竄名軍籍之中,作了一個虞候,卻是虛職。有道是,居移氣,養移體,別人當了官過上好日子以後,多半是吃的肥頭大耳,白白胖胖,這鼓上蚤卻仍舊如往昔一般的精瘦枯乾,只有兩撇老鼠須比以前油亮了許多,稍有幾分神采。不知道的人倘若見了他這德行,多半要暗地說一聲爛泥扶不上牆,天生的賊骨頭坯子,孰不知時遷幾乎可以稱爲高強手下行動組中的第一大忙人,如今他自己出手的機會日漸減少,卻擔負起了訓練新人的職責,整日也不得休息。此番來到杭州的,便是他所率領的一個小組。

見燕青問起自己的任務進展,時遷忙道:“小乙哥,實不相瞞,這蔡京老兒委實不比凡俗,人雖貶謫到此,身邊高人異士盡多,輕易不得近前。小乙哥也曾叮囑小人,縱使急切不得行事,也須潛藏形跡,不得叫對頭起了警戒之心,因此孩兒們窺伺多日,雖已大致探明瞭哲宗實錄的所在,卻難知備細。”

燕青問了,知道這哲宗實錄多半是藏在蔡京府第後面的一座小樓之中,這些日子來蔡京與其門下客強端明等人幾乎每日都要去那裡,一頭扎進去便是一整天,想來能讓他們如此大費功夫的事情。也只有哲宗實錄這一件事了。只是這小樓之外院牆甚高,內外又常有各色人等巡視,有的穿着蔡京家人的服飾,有的則是各色官民人等的打扮,在時遷看來,多半都是蔡京那邊擔任警戒任務之人。這些人中着實有些耳目靈敏的精細人,若不是時遷手下有最新地望遠鏡助陣,得以從遠處窺伺。恐怕連現在的這些情報都還得不來。

燕青沉吟道:“似此說來,九分是了。今日蔡京特地命人來請我,必是與他返京之事有關,待我親自去看個究竟。”時遷不放心,也扮作應奉局的行走,跟着同去。

蔡京的門戶原是燕青進出慣了,到了門前自有人上來奉承,牽了馬過去,燕青攜着時遷一路進去,見了人隨手打賞。那些下人個個笑容滿面。打老遠就喊“十一郎”。

燕青當先而行,進了中門,時遷在他身後一扯後襟。手指向左前方一指:“小乙哥,這堵高牆之後,便是那小樓所在。”燕青循聲看了一眼,果然一堵牆高高聳立,女兒牆都比別牆高些,那牆下一扇月門緊閉,幾個家人守着,卻不似餘人那般見了燕青奉承,隔老遠地只作不見一般。卻看不見內裡的情狀。

見了這些,燕青情知是了。還沒等他想出個所以然來,裡面迎出一個人來,卻是蔡京幼子蔡絛。此人與燕青打交道最多,笑語幾句,便將燕青引到後院蔡京日常居停之處,謂之覺桂堂,堂前列植桂花樹,八月香飄四溢,於此最是樂事。

燕青進得堂來。見蔡京正立於窗前,臨窗遠眺西湖景色,對他進來似有不覺。燕青這些日子來與蔡京混的熟了,知道此老心機深刻,往往從未見面時就會營造氣氛,引領會面的進行,這不過是他的一貫伎倆而已,便即站到蔡京身後,也在那裡看風景。

要說蔡京這快雪堂設立地地點倒真不錯,正面對三潭映月的湖心島,左邊雷蜂塔,右邊一道白堤,其上六橋依次而起,頭一道便是斷橋了。此時已是深秋,堂前柱花早凋,但秋日別有一景,天高雲淡,叫人看了心境頓開。

蔡京默立半晌,忽然道:“小乙,你可知老夫爲何獨置第西湖麼?”

“恩相先人墳塋在此,祖宗遺澤流惠後人,門中子弟多貴,因此恩相甚愛杭州山水之美,置第於此,以爲退身之計。”蔡家置第杭州,始於蔡京的父親蔡準,只是一開始選址並不在此,直到蔡京崇寧元年謫居杭州時,才遷到這鳳凰山下的新址。

蔡京聽燕青說的甚好,一聲長笑,轉過身來,白皙的臉上連皺紋都在笑,舉起手中之物,向燕青示意道:“小乙,且看這物如何?”

燕青看時,乃是一枚玉環。燕青乃是生長於豪富之所,後來又跟隨高強辦應奉局,廣招湖海商旅,什麼奇珍異寶沒見過?這玉環一看便是和田白玉製成,當時河西走廊在西夏的控制之下,往來貨物都要看西夏人的臉色行事,這和田白玉產自天山南麓,在中原已經是難得見到,況且玉質上佳,接在手中時只覺得溫潤沁人,觸手生溫,軟的好似隨時要滴出汁來,乃是一塊極難得的溫玉。

燕青稱讚兩句,還了回去,蔡京接過來,面有得色:“小乙論這玉、質,確實論地極當,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此物乃是今上隨身之物,因老夫奉旨編成哲宗實錄,今上付與使者,隨恩詔一同賜予老夫,你可知此乃何意麼?”

燕青早已知曉,也知道蔡京料定他已經知道,不過蔡京既然要這麼做作,他也就應承道:“恭喜恩相,環者還也,今上想念恩相,囑咐早還京城,想必將要大用。”

蔡京點頭,臉上掛着微笑,細長眼卻眯縫着看燕青,右眼上架着那副單鏡片,看上去着實糝人:“小乙,前此你家衙內對老夫或有誤會,多半也是見老夫貶謫,生怕壞了他地前程。如今老夫不須他之力,也已經有望起復了,敢問你等可還能爲老夫盡力否?”

在蔡京這麼逼人的眼神下面,能鎮定自若的人怕沒有多少,但燕青絕對是其中之一。他微微一笑,躬身謝道:“衙內之事。小人豈能知之……”

剛說了一句,蔡京截道:“非也!老夫問地,不僅是你家衙內,也問你燕青,縱然你家衙內執迷不悟,老夫得你燕小乙相助,亦足慰平生矣!眼下老夫行將大用,今番若是起復。朝政盡在我手,以你燕青之才,有老夫的提拔,十年之內可登宰府,豈不強似你在這應奉局沉淪下僚?”

此議當日燕青在杭州初見蔡京之時,便已經聽到,其時蔡京見到燕青也不過幾個時辰,縱然是有意離間高強的手下勢力,也足見其對燕青賞識之深。此際他即將復起,又提此議。換作尋常人。怕不早已感激涕零,大起知己之感?

偏偏燕青卻非常人,功名利祿於他只是浮雲一般。野心與才能如此的不相襯,而且是極爲特殊的才大志疏,對於一生汲汲於名利地蔡京來說,這人簡直就像是黑夜中的一顆明星那般耀眼,也更增他對燕青的賞識。

“燕青之志,在於江海,卻不在朝堂,恩相縱然有心提拔,怎奈燕青不堪造就?”

蔡京又看了燕青半晌,忽地嘆一聲。嘆聲中卻大有寂寥之意:“老夫平生閱人無數,樑士傑、高強,俱是我門下奇才,至於葉夢得,強浚明兄弟,程俱,也可謂一時文俊,只是如你這等人才,生平所見人之中。也只有前朝大臣、天下奇才張方平可以媲美。似你這等人卻不肯爲我所用,老夫百年之後,大事託誰?”

燕青沉默了一會,輕聲道:“恩相,天若生材,必有其用,顧不在恩相掌握爾。恩相縱橫一世,可曾聽過一句話,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三五年?”這話乃是高強向他說起過,剽竊自清人趙翼,蔡京自然不曾聽過。

“江山代有才人出……”蔡京將這句話在口中咀嚼來回,驀地眼中精光大盛,逼視燕青道:“小乙,此句敢是出自高強之口?你把來說與老夫,敢是勸諷老夫順時知命,自行退隱,將這江山風騷交由你等小輩獨領?”

“詩便是我家衙內所作,卻只是平時論詩文的燕語而已。至於燕青此時說起,卻正有此意,方今聖主臨朝,恩相留下諸般法度,有樑相公和我家衙內承繼發揚,國事無憂,恩相何不安享朝廷恩澤,以全身後之名,何苦於暮年重出,再興波瀾,萬一不慎……”

燕青說到這裡,蔡京已是冷笑不止,把手一揮,喝道:“且住!小兒得志,胡言亂語!老夫入朝四十年,終不成到老還受你等小輩鉗制?既是如此,老夫倒要看看,這江山風騷,究竟誰屬!”袍袖一揮,轉過身去,高聲道:“送客!”

燕青望着蔡京的背影,不覺輕嘆了一口氣。在杭州這陣相處,燕青與蔡京之間相處融洽,倒有多半是出自天性,蔡京爲人文采蘊藉,多才多藝,博聞廣記,雖然年紀已高達六十六歲,又不似那等老冬烘學究滿口道德文章,一股腐氣逼人。偏生燕青也是這等人,一老一少結爲忘年交,那也不是純因爲奉命行事。

此時出言勸說,燕青倒是出於本心,他得了高強地計劃,已經料定蔡京此去必然無善了,似此一代名相,若是落得象元佑年間蔡確、崇寧初章惇那般晚節不保,誠然可惜。是以將這言語點醒,也是燕青的一片好心。怎奈忠言逆耳,即便蔡京心中也對這句話的意境才調賞識有加,不過出自自己晚年地勁敵高強之口,又是說他已經老邁不濟事,再是怎樣的智者,事到己身也不容淡然處之了。

聽見蔡京送客之聲,門外侍立的蔡絛搶了進來,伸手肅客。燕青苦笑,依舊行禮如儀。

回到樓外樓上,燕青便問時遷道:“適才到蔡府之中,你可看清了前後路徑?行事有幾分把握?”

時遷心說你老今天和蔡京說了什麼,才那麼一會就出來了,夠我看什麼路徑?好在他早已預備行事,沒事在鳳凰山上用望遠鏡看,周圍的地形進出路徑已經看過,記的爛熟。便道:“小乙哥,今番不比往常,若是隻有我時遷一人進出,若尋個夜黑風高夜,縱然是龍潭虎穴,我鼓上蚤也敢說來去自如。只是你要我去看了那什麼實錄的形制筆跡,要仿照着寫一篇,這卻難煞我時遷了,想我大字不識幾個,焉能分辨許多?”

此節燕青卻也想過,笑道:“此事不難,你潛入之後,給我帶幾樣物事回來,墨要一節,紙要一張,餘外不許妄動。要緊者,不可叫人看出你進出地痕跡,若是打草驚蛇,壞了衙內的大事,你可仔細了!”

時遷滿口答應,小雞胸脯拍的山響。說起來他還真不敢敗事,以高強現下在江湖上的實力,若是要趕絕了他,那當真是上天入地都無路可去。

算起來蔡京起身就在近日,時遷也不敢耽擱,當天深夜便從鳳凰山上潛到蔡京宅後,避過了來回巡視地諸多耳目,潛入那小樓之中,取回了燕青所要地墨和紙來。其中艱辛驚險之處,那也不必一一細說了,想蔡京秉政多年,又是無所不用其極的,身邊怎會少了奇人異士?縱然不象溫瑞安的小說裡寫地那麼誇張,什麼天下第七、八大刀王、七大神劍的,但他當初能在宮中毒死樞密使張康國,連一點證據都查不出來,門下客的身手豈是等閒,時遷之所以能自如進出,還得多虧了這幾年在石秀手下辦事的經歷。

須知高強來自後世,自然曉得情報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而石秀在他手下承擔了這方面的工作,縱然由於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難以做到像現代的這“局”那“勃”的厲害,但在將江湖人士的各種伎倆進行專業化,使之適合情報工作這方面,石秀和時遷一道付出了極大地心力。例如各種小工具的改良,僞裝的進步,團隊合作的加強等等,都是遠遠超出了江湖手段的範疇,也才保證了時遷馬到功成。

有了抄寫哲宗實錄的筆墨,再加上有份參與編修的幾個人都不是無名之輩,聖手書生蕭讓號稱善於模仿他人書法,只需燕青弄來這幾人的手跡臨摹幾日,也就成了。難卻難在未睹原書,想要僞造一些章節竄入進去的話,只怕要露出破綻。

好在高強對此也早有預料,倘若能竄入僞章,作地天衣無縫,自然最好。倘若不能時,也可以另出一張,以蔡京的名義題些編修手記之類的,再加上兩首詩詞,不愁他不中計。

當下燕青擬了內容,蕭讓潛心鑽研了蔡京的手書,一筆一劃地寫就,紙墨自然都是用的與哲宗實錄一般的貨色,另有金大堅仿製了蔡京的花押,燕青特意囑咐,不要用坊間的什麼“斡林京字”,落到大臣們眼中都是大大的破綻。眼下蔡京謫居在家,又是奉旨編修,這東西是給皇帝看的,須得用他在中書文告上的簽押方可。

一切齊備,次日便是蔡京起身返京之期,時遷用兩塊木板將那張紙夾起揣好,就要再潛入一回,將這紙放進哲宗實錄中去。就在他轉身之時,燕青忽然想起一事,忙拉住道:“且慢!”

第70章 蕭讓第24章 決然第四十一章第3章 佈局第19章 鐵牛(下)第52章 審死官第22章 括田(下)第37章 底定(上)第五章第1章 孟州第21章 苦戰第2章 買賣(下)第30章 議定(上)第四十四章第14章 掌錢第七十八章第2章 言政第1章 下第31章 三人行第25章 開戶(下)第九十一章第五十六章第26章 种師道(上)第八十四章第三章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一)第二十章第23章 花榮(上)第三十三章第13章 機密第十章 下第12章 審李(下)第二十一章第32章 月夜金蓮(下)第十五章第39章 嫁禍(上)第10章 赤佬第9章 到任(下)第25章 指點第46章 錦囊第八十七章第25章 開戶(上)第29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石寶(上)第九十五章第十章 上第11章 待發第26章 絕情第36章 反掌(上)第十章 上第四十二章第64章 張叔夜第26章 私鹽(上)第38章 御筆(上)第27章 心痛(下)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下)第十二章第7章 錢法(上)第三十七章第31章 河工(上)第九十七章第31章 河工(上)第三十七章第38章 遇險(上)第18章 逃亡第三十七章第4章 三人第56章 踹營第八十六章第55章 夜行第七章 下第三十五章第四十章第二十三章第18章 東坡第18章 謀定第五章第25章 無情第27章 結盟(上)第6章 首告第九十五章第2章 上第71章 託夢第29章 佈局(上)第1章 時遷第五十七章第22章 出奔第5章 刑訊(上)第6章 意外(上)第五十章第十一章第五十二章第四十五章第18章 謀定第九十章第47章 強攻第七十四章第74章 無間第29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石寶(上)第3章 上
第70章 蕭讓第24章 決然第四十一章第3章 佈局第19章 鐵牛(下)第52章 審死官第22章 括田(下)第37章 底定(上)第五章第1章 孟州第21章 苦戰第2章 買賣(下)第30章 議定(上)第四十四章第14章 掌錢第七十八章第2章 言政第1章 下第31章 三人行第25章 開戶(下)第九十一章第五十六章第26章 种師道(上)第八十四章第三章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一)第二十章第23章 花榮(上)第三十三章第13章 機密第十章 下第12章 審李(下)第二十一章第32章 月夜金蓮(下)第十五章第39章 嫁禍(上)第10章 赤佬第9章 到任(下)第25章 指點第46章 錦囊第八十七章第25章 開戶(上)第29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石寶(上)第九十五章第十章 上第11章 待發第26章 絕情第36章 反掌(上)第十章 上第四十二章第64章 張叔夜第26章 私鹽(上)第38章 御筆(上)第27章 心痛(下)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下)第十二章第7章 錢法(上)第三十七章第31章 河工(上)第九十七章第31章 河工(上)第三十七章第38章 遇險(上)第18章 逃亡第三十七章第4章 三人第56章 踹營第八十六章第55章 夜行第七章 下第三十五章第四十章第二十三章第18章 東坡第18章 謀定第五章第25章 無情第27章 結盟(上)第6章 首告第九十五章第2章 上第71章 託夢第29章 佈局(上)第1章 時遷第五十七章第22章 出奔第5章 刑訊(上)第6章 意外(上)第五十章第十一章第五十二章第四十五章第18章 謀定第九十章第47章 強攻第七十四章第74章 無間第29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石寶(上)第3章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