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智深自打浮海去到旅順口,他也不似武松一般有許多整日拖着禪杖四下亂走,學人說些契丹、女真等話,偶爾亦作些行俠仗義之事。這遼東之地並無王化,魯智深別無顧忌,只是由着性子來,縱然鬧出些岔子,自有徒弟武松擺平,以故逍遙,遼東漢兒多知他花和尚的大名。

忽一日,他也不知從哪裡聽說,這遼東之地有一座桃花島,乃是風景絕佳之地,島上有一座海雲寺,乃是數百年古剎,遼興宗時寺中有一個大和尚思孝,被遼主封作輔國大師,守司空之位,故而人皆呼爲守司空大師而不名。他大和尚聽聞有此名勝,自然一意要去,武松便即訪明路徑,命水師將魯智深送了去島上盤桓。

“桃花島?”這個名字可是如雷貫耳,高強大感興趣,莫非島上還有東邪黃藥師的前輩不成?待得一問魯智深去程,道是此島行近大海東岸,離遼國州只有半里多地,逢冬季結冰時,人馬可有冰面直趨島上,如履平地一般。

高強腦中一回想遼東的地形,登即明白,遼國州便是如今興城西南,它東面若說有什麼大島,非菊花島莫屬,也就是明代史籍中所說的覺華島,原來此島現今卻是叫做桃花島的,卻不知從何時開始,桃花翻作菊花,春花變了秋花?這問題顯然不會從魯智深這裡得到答案,況且無關宏旨,只得耐着性子聽魯智深演說。好歹人家也聽自己說了半天。

“灑家登了島上,見果然好大一座叢林,端的壯麗,單單舍利佛塔便有十餘座,那島上海雲寺主持縉雲山甚不曉事,只由着灑家在此遊玩,且不去說它。忽一日,寺中來了一個俗家人。一心只要度。住持勸諭不果。見他心誠,便給予度了。灑家見他形容不俗,談吐非常,便有心與他攀談,他倒也不隱瞞,說了俗家身份,卻原來是遼國東京副留守。高清明地便是,爲因高永昌據遼陽府倡亂,他無力禁止,又見遼勢日衰,兵火不息,忽一日發大慈悲心,便來此出家。”

這中間的轉折,只能用“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來形容。誰料到魯智深外出遊山玩水,居然就能撞見一個遼國前大官?魯智深又提起酒瓶子來,瓶底朝天晃了幾晃。將口去接時,只接得幾滴殘酒,便揮手擲到一旁,瞪着高強道:“遼東兵亂,爾早早預知,遣兵渡海入遼,創下如今遼東常勝軍偌大事業來,保了百萬黎民安居,自是無上功德。何期今日有什麼鳥流言,你便要辭卻樞密院職事,顧你自家性命,豈不思那遼東兵民孤懸海外,望中國之心如赤子之望父母?一旦棄之,心中何忍!”

高強張了張嘴,正要說話,魯智深把手一擺,竟是不容他插言:“那高留守說及遼東常勝軍時,雖以爲此軍不遵遼國號令,必有非常之志,然而遼東百姓多謂其治下安泰,道路平靖,士皆勇於公戰而恥於私鬥,頗合古意,主事者胸中實有溝壑,非高永昌輩可比。此地數年經營,你費了多少心血,雖然是我大宋朝廷,亦無人能知,倘若你一旦去職,朝中無人能繼承爾志,遼東之兵民失了主宰,不沒入遼便沒入女真,不但中國失卻此遼東四十餘州之地,此間子民亦將有怨中國,他日恐有跨海扣塞前來報仇之舉,是原本一樁大功德,卻翻作大罪業也!”

高強聞言,冷汗涔涔而下。若非魯智深提醒,他絕想不到遼東的情形是如此嚴重,在如今一片大好形勢掩蓋之下,卻藏着無數人對於前途的迷茫和恐懼。說起來,能夠隔着大海將這片土地和其上的人民籠在一處,無非是仗着大宋源源不絕的資源接濟,更有將來可以投奔大宋的希望存在,方能令如郭藥師、大忭等豪傑俯首聽命,蓋其南附之後,其身固不失富貴,而宗族亦可得以保全。即便是史文恭、花榮等自己派遣的志願軍,也無非是看自己在大宋掌權,他們有以進退,方可安心在彼做事。

而一旦自己辭去了樞密院地職事,將來何時再能掌權且屬不可知,以遼東目下犬牙交錯地複雜局勢,誰能有信心撐到那個時候?而女真人素來善於搞情報和策反工作,只須這種人心不穩地情形被他察覺,稍加勸誘,以遼東常勝軍這種較爲鬆散的機制,土崩瓦解只在旦夕之間!

他悚然而驚,向魯智深謝道:“若非師父提醒,徒兒但顧己身,方以爲大事已定,險些誤了大事!只是如今流言甚衆,禁不勝禁,恐怕官家業已生了疑心,羣臣亦有意相傾,徒兒若要依舊執掌樞機,恐怕不易。還請師父指點迷津。”

魯智深大大呸了一口,喝道:“咄!爾如今身居樞府,莫非盡是僥倖得來,些許流言傾軋便叫爾束手不成?速去,速去,這些許業障,莫來擾了灑家睡覺!”說着將個胖大身子向後一倒,不片刻鼾聲大作,竟是又睡了去了。

高強喚了兩聲,不見迴應,也只得作罷。他卻不忙便去,貪着此間僻靜,就坐在那裡想事。此際既然已經下定了決心,不待大事底定決不退縮,目標既定,那剩下的也就是技術問題,原先困擾他的種種迷雲,大半俱都散去,萬

之中,周遭的點點滴滴如同清泉一般流過心底,諸般清澈。

他想得通透,遂站起身來,向魯智深的背脊深深拜謝,而後掉頭便去,更不回顧,魯智深回答他地,依舊是一片響亮的鼾聲。

從那豁口跳出寺外,登上車輛迴轉別院,高強便命曹正喚了楊林來。這錦豹子楊林在招安梁山一役立下大功,卻也不能在軍中立足。便被高強派了個軍職,留在東京太尉府行走,日常便住在他的別院左近。此人乃是石秀地左膀右臂,手下管着京中最大的一股行動力量,如今石秀既然遠在燕京,高強便找了他來,密密吩咐一番後,楊林領命自去了。

楊林去時。天色全黑。已是黎明前那一段最爲黑暗的時候。寅時初刻。高強伸了伸攔腰,竟發覺自己全無睡意,本想進內宅去見見久違的幾位愛妾,並獨子長恭,卻又怕她們已經將歇,一時間竟然不知作什麼好,只得在書房裡胡亂尋了一本書。就着燭光看了一會。

他在這時代也看了不少書,但極少在晚間看書,無他,此時的這些燭火再怎麼明亮,終究無法和現代相比,看久了那是要看壞眼睛地,這會想要配一副好地近視眼睛可不容易,就算應奉局有人會磨玻璃。但是驗光這種事要做得精細。那就不是眼下能辦到的了。

只看了一會,已覺兩眼痠澀,索性將書一丟。拿手使勁揉眼睛,一面想着:“怪道人說電燈地發明多麼偉大,這是變相延長了人地生命地發明吶!只可惜本衙內上學時物理學的不好,電學更加爛中之爛,否則無論如何要弄一臺發電機出來……”

正在YY,一,一,頓時明亮了些許,更有一道輕柔婉轉的嗓音從旁道:“衙內深夜讀書,怎不喚奴家來挑燈添香?”

“師師!你怎的還不睡去?”這正是意外驚喜,高強把手一伸,已是軟玉溫香抱了滿懷,但見懷中的佳人眉目如畫,婉孌如故,身量可是已經完全長成了。

師師雙目凝注高強面上,眼中盡是盈盈喜色:“衙內不睡,師師怎肯便睡?不單師師,諸位姐姐今夜亦皆久候,只是聽總管說道,御宴散時衙內去了老大人府上,許久不出,只道是在那邊府裡歇了,姐姐們恐怕小衙內勞頓了,明朝衙內回府時乏了精神,只得哄着他去睡。”

“那你呢?你怎麼不去睡?莫忘了我和你說過,美人不睡覺,來朝便翻作虞美人矣!”高強且是歡喜,只把言語來調侃,至於虞云云,便是當時對於大熊貓的稱呼了。

師師把身子一扭,卻掙不脫高強的魔掌,其實她又哪裡用力去掙了?白了高強一眼,道:“奴家年紀輕,熬地住,又怕衙內人雖在老大人府上,卻要派人來傳了小衙內去,只得熬着不睡了。畢竟衙內是軍國重臣了,好容易凱旋迴家,卻不來見小衙內,只顧獨自在此間作學問,若不是師師出來,見此處有***時,還不知衙內回來哩!”

想起自己連年繁忙,與家人聚少離多,高強心中頓時有些愧疚。燈下細看師師時,渾不似當年那個從怡紅樓裡帶走的小小琴師,全然一副絕色美人,恍然察覺,原來不知不覺之間,師師已經長大了,屈指算了算,不禁脫口道:“師師,算起來,你今年也該二十二歲哩!”

師師聞言,俏臉一板,嗔道:“如何?敢是衙內喜少女,家中妾侍一概嫌老醜,要學唐朝白樂天那般,十載春啼變鶯舌,三嫌老醜換蛾眉?”

高強卻待大笑,只見師師一臉的認真,忙苦苦忍住,好言道:“哪有此事?我自來忙碌,極少涉及聲色,家中既有你姐妹幾人,環肥燕瘦俱足,何必再換蛾眉?白樂天空有才名,卻不知憐香惜玉,更不知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不足爲法,不足爲法!”

見他說得誠懇,師師又瞪了會眼睛,方纔回嗔作喜,附在高強面上香了一香。高強本是壯年男子,又出征許久,不曾接觸女色之事,此際一個絕色大美人抱在懷裡軟語溫存,哪裡禁止的住?登時慾念騰起,雙臂由不得便是一緊。

師師也不是那等不經人事的少女,身旁男子的變化盡皆瞭然,她亦是久曠之身,此際亦不免全身火熱,婉轉相承,二人就這書房之中顛鸞倒鳳,說不盡的溫柔浪蕩。

雲雨暫歇,師師便要起身,高強卻是久旱逢甘霖,哪裡肯便放?正在糾纏不清的當兒,忽見師師悠然嘆了口氣,垂着頭。將絲巾去拭眼角,竟是微有淚光。高強大惑不解,正要去問,只聽師師道:“奴家自從遭際衙內,衣食已是無缺,又得衙內愛寵,雖說近年來聚少離多,終究也是不枉了。只是衙內。心中可曾念及大娘在那二龍山上獨自苦楚?”

沒有記錯地話。這已經是師師第二次提及隱居二龍山地蔡穎了。想想當初師師被蔡穎遣人苦打。若非自己及時趕到,險些兒便是玉隕香消的下場,如此以德報怨,高強頗有些唏噓,嘆道:“師師啊,大娘素來對你有所成見,倘若她回到府中。只怕第一個便容不下你,偏生你卻這般念着她

正在感慨間,不想師師卻搖了搖頭:“衙內。大娘身爲主母,師師只是妾侍。縱然是身受重責,也是並無多言,只是今日念及大娘,卻是爲着大娘前日來了一封信。”

信?高強微微一驚,蔡穎自上了二龍山之後,到如今眼看三年整,從來沒有給家中來過半點訊息。偏偏在這個當口來了信。由不得他不多心:“給誰的信?信上說的什麼?”

“此信乃是交付家中女眷共啓,故而潘姐姐招集家中衆姐妹一同開啓。信上竟是說的,要我等一同勸說衙內。寫下休書,將大娘休出門楣,並許她在二龍山出家爲尼。”師師一壁說。一壁將絲巾去拭眼淚,向高強道:“大娘在山上受了這兩年多的苦楚,便是當初有什麼事冒犯了衙內,也儘可抵得過了,如何可容她這般出門?我等姐妹商議之後,便由金芝小環兩位姐姐上二龍山去,想要勸說大娘回心轉意,如今衙內功成名就,趁着這大喜地時候,若是將大娘接回來一家團聚,豈不是好?”

高蔡兩家地爭權情事,基本上都是在暗中進行,除了身在局中者有所察覺之外,餘衆大多是懵然不知,況且師師年紀尚小,又素來不聞外事,如何能夠得知?她只道是大娘有事失寵,被高強遣去二龍山隱居思過去了,故而頻頻相勸。

高強想要解說,又不知從何說起,只得苦笑道:“此中種種,亦是一言難盡。總之,你大娘這件事,我放在心上已久,只是不得機緣而已。她想要出家,我亦已早知,也曾央人去勸說於她,只是你大娘地脾氣,你也知道一二,等閒是不得回頭地,我看金芝與小環亦勸不動她回頭。此事亦只得看我和她地緣法罷了!”

師師聽了,眼珠一轉,忽道:“衙內已經央人去勸說大娘了?這人是誰?”

“呃……你猜?”這話觸動了高強地一塊心病,自打上回二人突破了那點界限之後,他到現在還不曉得要怎樣去面對李清照,這時代又沒有什麼女性朋友,無人能站在中立地立場上提供建議,是以他連找人商量都沒辦法。如今師師突然點到這上頭,他也只能含糊其詞。

師師瞟了高強一眼,黠笑道:“衙內用一個央字,此人必定是衙內所敬重之人,又能去勸說大娘地,必定又是大娘所景仰之人,且是深知衙內與大娘之間情事者。家宅之外,能有這樣本領地人,天下獨此一位,”她將青蔥般的手指點着高強的鼻頭,一字一頓地說道:“李!易!安!是也不是?”

“……師師,你真是冰雪啊!了不起了不起……”高強措手不及,訕笑着就想起身,師師眼疾手快,一把攬住他的脖子,整個嬌軀就掛在高強身上,嬌笑道:“衙內,這便想走麼?遮莫是在外面做下了什麼好事,不敢叫奴家知曉不成?”

眼見躲不過,高強只得硬着頭皮死撐:“不錯,正是李易安,她自來與我夫妻俱都交好,此事央她去說最是應當,有何不可?”

只是在師師那雙剪水雙瞳之下,高強這頭皮是越來越軟,好似就要被榨出心頭的那點小來。直看得高強百般無奈,師師方搖頭嘆道:“衙內,你終是性情中人,不似那等無義之輩,如若不然,這等事哪裡能難得倒你?實不相瞞,大娘前次來信卻是兩封,一封給衆姐妹,一封乃是給衙內親啓。”一面說,一面走到書房一角,打開信匣,從中取出一封書信來,遞到高強手邊。

高強接過來,去了信上封蠟,展開看時,正是蔡穎那熟悉卻又陌生的字跡:

“高郎如晤:汴京一別,匆匆已數載,近聞過客消息,得知家中諸人安泰,郎君功業克隆,私心深喜,不覺山居寂寞矣!”寥寥數語,高強眼前便好似看見蔡穎獨個兒在那山中苦熬歲月的模樣,心頭五味雜陳,不知是什麼滋味。

“近聞郎君平燕,建不世之功,竊以爲危之。自古功高不賞,震主身危,況且郎君沖年得成大功,此非幼主之臣也,人君豈不忌之?愚意郎君當趁此時急謀退身之步。”看到此處,高強心中卻又生一分感慨,蔡穎生長蔡家,自幼深諳官場沉浮,權爭之道,若是能夫妻同心,此際有她在身邊,豈不是家中地賢內助?如師師雖說是一般兒地聰明,這等事卻是學不來的,惟有官宦世家之人,從小習染,方能得其奧秘。

再往下看時,高強卻是心頭如遭重擊:“妾身失德,原不足以侍奉郎君左右,只爲己身有用,不得已而姑存之。今時勢已遷,此身無用,敢請相公休去妾身,許妾身出家二龍山寶珠寺,旦夕誦經爲我高家祈福。我家現爲大宋名門,正室不可虛位,今李易安德容才學皆勝妾身十倍,伏請郎君勿以李易安文君之身爲念,以大禮聘之入府,則高門得人,諸妾皆安本位,妾身衷心甚慰,再無掛礙矣。泣血再拜,望郎君見允。”

落款:“罪妾高門蔡氏百拜上”。蔡穎居然要我娶李清照!高強整個人都傻在那裡了。

第九章第四十七章第1章 清溪銀(下)第九十五章第35章 最長的一夜之朱氏父子(上)第6章 心結(下)第40章 結局(上)第二十四章第七十八章第32章 月夜金蓮(上)第39章 脫困(上)第三十七章第十章 上第三十一章第29章 劉琦(下)第八章第三十七章第17章 翠屏第八十二章第31章 事後覺第13章 一上(上)第21章 詐病第3章 籠絡(上)第23章 混沌第15章 梁山第一章第4章 太學第五章第28章 戰守第十四章第四十六章第十一章第5章 十字第81章 底定第二十五章第38章 御筆(上)第三十八章第10章 曾頭市(下)第19章 藥師第30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方七佛(上)第76章 換酒第6章 意外(上)第2章 下第35章 受降(上)第三十一章第九章 上第26章 思見第27章 收蓮第18章 召見(下)第15章 香香第四十六章第三十章第30章 練兵第26章 私鹽(下)第24章 婚俗第19章 料敵(下)第十一章第九十四章第65章 招安第3章 上第23章 災起(下)第68章 暗議第十一章 上第28章 解勸(上)第35章 最長的一夜之朱氏父子(上)第十章 上第22章 路遇第七十四章第15章 頭陀(上)第15章 奚車(上)第四十八章第27章 淵源(下)第11章 出使(下)第74章 無間第40章 結局(下)第15章 奚車(上)第五十一章第十三章第3章 星變第三十六章第二十二章第14章 二李第三十六章第一章第十六章第38章 夜襲(下)第四十二章第19章 個唱第七十二章第32章 奔襲(上)第二十章第1章 燕青(下)第七章 下第24章 鹽務(下)第三十五章第57章 陳規第四十二章第23章 混沌第十一章 上第四十六章
第九章第四十七章第1章 清溪銀(下)第九十五章第35章 最長的一夜之朱氏父子(上)第6章 心結(下)第40章 結局(上)第二十四章第七十八章第32章 月夜金蓮(上)第39章 脫困(上)第三十七章第十章 上第三十一章第29章 劉琦(下)第八章第三十七章第17章 翠屏第八十二章第31章 事後覺第13章 一上(上)第21章 詐病第3章 籠絡(上)第23章 混沌第15章 梁山第一章第4章 太學第五章第28章 戰守第十四章第四十六章第十一章第5章 十字第81章 底定第二十五章第38章 御筆(上)第三十八章第10章 曾頭市(下)第19章 藥師第30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方七佛(上)第76章 換酒第6章 意外(上)第2章 下第35章 受降(上)第三十一章第九章 上第26章 思見第27章 收蓮第18章 召見(下)第15章 香香第四十六章第三十章第30章 練兵第26章 私鹽(下)第24章 婚俗第19章 料敵(下)第十一章第九十四章第65章 招安第3章 上第23章 災起(下)第68章 暗議第十一章 上第28章 解勸(上)第35章 最長的一夜之朱氏父子(上)第十章 上第22章 路遇第七十四章第15章 頭陀(上)第15章 奚車(上)第四十八章第27章 淵源(下)第11章 出使(下)第74章 無間第40章 結局(下)第15章 奚車(上)第五十一章第十三章第3章 星變第三十六章第二十二章第14章 二李第三十六章第一章第十六章第38章 夜襲(下)第四十二章第19章 個唱第七十二章第32章 奔襲(上)第二十章第1章 燕青(下)第七章 下第24章 鹽務(下)第三十五章第57章 陳規第四十二章第23章 混沌第十一章 上第四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