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放榜(上)

大觀二年秋九月丙寅日

這一天,東京汴梁順天門外金明池邊人山人海,熱鬧異常。三年一度的秋闈大比,今朝就是放榜揭曉的日子,各州各府學子們數年乃至數十年的寒窗苦讀,祈望着能夠一朝魚躍龍門,將這身文武藝賣給帝王家,能不能成功,今天就見分曉。

歷來大比放榜的日子,金明池邊就是免不了的熱鬧,一來是各路學子心懷忐忑,等候命運的判決,另一方面榜下捉婿的戲碼仍舊要上演。本朝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讀書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扛,高在哪裡呢?也就高在這個做官的機會了。雖然相比於許多功臣子弟來說,通過科舉進入仕途只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他們可以通過祖宗的福廕恩補爲官,但對於寒門出身的子弟來說,科舉仍舊是青雲仕途的不二法門。

讀書,中舉,做官,這可以說是這個時代人的黃金大道,與現代人的做生意,發財,娶他若干個美貌大小奶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在這方面現代人有一點比較幸運,基本上是個人就可以做這樣的夢,因爲表面上看起來,他們都有實現這樣夢想的機會;宋代的人就比較可憐,很多人是想讀書做官也沒辦法的,例如經商弟子不許科舉,家境貧寒者更有許多人連上京城考試的路費都湊不出來,白白浪費大好機會。

那些家中子弟不能參加科舉的,便只好藉着姻親的機會來攀附能夠在科舉中出人頭地者,甚至有人在放榜之前就在比較有望中舉的學子身上下了本錢,好似落了定錢,一旦中舉,便雙手奉上黃燦燦的銅錢,洗白白的女兒。順便給家門添一個官員子弟,以延續富貴。長保家門不墜。

還有那本已富貴的家門,也要在中榜地有才之士中選女婿,好爲自己錦上添花。好比後世著名的奸臣秦檜,也正是因爲榜下捉婿,才娶了前朝宰相王珪的孫女,結果由於雙方門第差別太大,秦檜從一成婚就染上了氣管炎的毛病,終其一生未變。可惜的是。秦檜中舉是政和五年的事,算起來還是七年以後了,否則以高強的八卦性格,定要在這金明池邊找找哪位是這個最有名白臉角色。

不過,今年的情形有些不同。自從崇寧二年蔡京首次爲相。將學制改變,往年的科舉制逐步被三等學舍制代替,這已經是第二屆的學舍生放榜了。與上一屆相比,三年來學舍制已經在各州府全面鋪開,州縣一級的下舍,路軍一級地中舍,以及京城的上舍,三者構成了新的大宋教育選材體系。凡能歷經三舍者,便可登第中舉,獲得殿試資格。

在高強這後世人的眼光看來,這就類似於是用義務教育製取代了科舉制度。撇去這義務教育制度的施行範圍還相當有限,對朝廷財政造成了不小地負擔等等弊端不談。無疑是一個極大的進步。——蔡京的執政或許有許多苛峻嚴急的地方,爲人或許也失之心機太過深刻,但在這學制改革方面來說,他做的確實是順應時代進步潮流的好事。

“不過話說回來,今日這金明池邊就算再熱鬧,也和我沒關係。攏共就點了幾次名,三年來基本沒去上舍露過面,本衙內卻也弄了個進士及第,真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吶……”得了便宜無處賣乖,本來是相當令人鬱悶的一件事。但看着車廂外面,金明池邊不斷有人爆發出中舉後的狂喜呼聲,繼而引發一陣騷動,或者是更多地學子榜上無名,或沮喪無言或相互安慰,金明池邊守衛的軍士更是如臨大敵,生怕有人想不開直接跳進池子裡不肯上來,如此芸芸衆生相中,本屆考生中算得上最悠然自得又臉皮最厚的一位——高強高衙內,倒也破天荒地有些臉紅起來。

他卻有意無意地忘記了,在兩年多之前,便已經入仕爲官,現今已經是五品大員,回頭放出京去,搖身就是一州的知府,方面之重地身份,本朝開國以來,以新近登第之身份授官的,這麼高地品級恐怕還是獨一份。

“小乙啊,不知今科的榜首是哪一位?照道理,咱們都是同榜的進士,往後大家就是同年之誼,是不是應該去走動走動,聊表恭喜高中之意?”高強將目光從掀起的簾子下收回,扭過頭去向坐在身邊的燕青,也是他的同級生問道。

燕青笑了笑:“衙內差矣,今日之榜只錄中舉者,入一甲者還得經官家殿試,方可定出狀元,榜眼,探花。咱們都是二甲的同進士及第,沒那個資格去正殿參加官家殿試的,只在便殿由宰臣兩員殿試而已,若與那一甲的進士們敘起來,咱們可算同年,同榜可就未必了。”

高強咳了一聲道:“拉倒!你還罷了,好歹在京城上舍唸了三年書,我可是加起來都沒去過太學幾次的,真要上了一甲名單,保不齊有哪個不開眼的酸秀才眼紅我,當殿弄出什麼事端來,多少是個麻煩。二甲好,二甲好得很!”

燕青一笑,正要說高強多慮,忽聽那金明池邊有人高聲道:“恁地不公!我等太學苦讀三載,若因才學不到,落榜亦是難言,偏有樑師成,高強之流,不攻詩書,竟然也竄入榜中,實在叫人不服!”榜邊正有大批落榜失意者,這時候正是情緒得到宣泄的口子,一時間應者雲集,羣情洶涌,吵吵的不亦樂乎。

“衙內果然神算,小人佩服!”燕青立刻轉了口氣,不過語中頗有謔笑之意。

高強老臉皮厚,也不把這等羣衆的正義呼聲放在心上,能夠藉着自己的身份和手中的權力,避免埋頭與那些名副其實的故紙堆中,對他正是求之不得的事。反正已經佔了便宜,以他的心性也不會把這些義憤填膺的學子放在心上,獨獨點出爲首吶喊的那人來,向燕青問道:“小乙,那個爲首的,你可認得?”

燕青心性玲瓏,又是好歹讀過三年上舍的,略望一望便道:“認得,那人叫做陳朝老,與衙內並小人都是同年,往日見面時,與燕青也有三言兩語的支吾,雖無深交,卻知此人心性耿直,在同學中頗有聲望。”

第8章 東瀛(下)第十一章 上第3章 邀約第四十一章第四十九章第8章 東瀛(下)第一章第6章 建策(下)第2章 黑白第14章 毒計第11章 連環馬(上)第16章 要務第13章 夜探(上)第3章 羽翼(下)第18章 李逵(上)第12章 燕京(上)第36章 泯恩仇(下)第38章 御筆(上)第22章 路遇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一)第三十五章第六章 下第31章 事後覺第四十九章第14章 狹路(下)第26章 點將第15章 備荒(下)第74章 無間第18章 佳期第1章 醒覺第49章 沒羽箭第六章第十章第34章 藏兵(下)第十章第三十五章第六章 上第2章 風起第二十三章第12章 審李(下)第12章 連心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四)第41章 立志第16章 交易所第17章 夜襲(下)第二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14章 掌錢第3章 回京(上)第28章 解勸(上)第六十三章第25章 掛帥第23章 主客第18章 抽薪(下)第六十五章第16章 遺篇(上)第4章 述職(下)第七十章第27章 收蓮第1章 下第12章 燕京(上)第29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石寶(下)第69章 清照第七十七章第17章 降服第11章 出使(下)第二十二章第九章 上第32章 戰情第4章 祭掃(下)第1章 上元第3章 羽翼(下)第35章 受降(下)第六章第29章 劉琦(上)第8章 花石第四十八章第18章 謀定第4章 祭掃(下)第二章第12章 夜話第22章 棒喝(下)第27章 結盟(下)第33章 下第16章 劉公島(上)第九章 上第五章第53章 偷襲第五十章第二十二章第30章 議定(下)第三十三章第三十一章第四十六章第53章 偷襲第25章 指點第59章 吳用第三十五章第31章 天書(上)第八章 下
第8章 東瀛(下)第十一章 上第3章 邀約第四十一章第四十九章第8章 東瀛(下)第一章第6章 建策(下)第2章 黑白第14章 毒計第11章 連環馬(上)第16章 要務第13章 夜探(上)第3章 羽翼(下)第18章 李逵(上)第12章 燕京(上)第36章 泯恩仇(下)第38章 御筆(上)第22章 路遇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一)第三十五章第六章 下第31章 事後覺第四十九章第14章 狹路(下)第26章 點將第15章 備荒(下)第74章 無間第18章 佳期第1章 醒覺第49章 沒羽箭第六章第十章第34章 藏兵(下)第十章第三十五章第六章 上第2章 風起第二十三章第12章 審李(下)第12章 連心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四)第41章 立志第16章 交易所第17章 夜襲(下)第二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14章 掌錢第3章 回京(上)第28章 解勸(上)第六十三章第25章 掛帥第23章 主客第18章 抽薪(下)第六十五章第16章 遺篇(上)第4章 述職(下)第七十章第27章 收蓮第1章 下第12章 燕京(上)第29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石寶(下)第69章 清照第七十七章第17章 降服第11章 出使(下)第二十二章第九章 上第32章 戰情第4章 祭掃(下)第1章 上元第3章 羽翼(下)第35章 受降(下)第六章第29章 劉琦(上)第8章 花石第四十八章第18章 謀定第4章 祭掃(下)第二章第12章 夜話第22章 棒喝(下)第27章 結盟(下)第33章 下第16章 劉公島(上)第九章 上第五章第53章 偷襲第五十章第二十二章第30章 議定(下)第三十三章第三十一章第四十六章第53章 偷襲第25章 指點第59章 吳用第三十五章第31章 天書(上)第八章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