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設伏(下)

倆人化敵爲友,用詐降計二次上山,魯智深打死了鄧龍,餘下嘍兵羣龍無首,都跪求魯智深收容,說道原本在山上快活,已經數次得罪了官兵,作不得良民,今若散去時,許多婦孺老小不免跟着受苦。花和尚本是金剛面孔,菩薩心腸,受不得這等苦苦央告,又加上曹正一旁攛掇,心想我大和尚尋個廟來落草,莫非也是天意?因此吩咐收拾上下,整頓寶珠寺,堂而皇之就作起寨主來——自然,他自己是不願意作寨主的,滿山都管叫住持,唯一的寨主卻是曹正。到後來武松接了魯智深的消息也上了二龍山,師徒一見,武松竟已作了頭陀,面面相覷之間,都道是天意如此,因此武松也在山上落草。——依舊還是隻有曹正一個“寨主”!

這魯智深作了寨主,並不許山寨衆人下山擄掠,唯有打聽了左近哪家豪門富戶不仁,便帶人去洗盪了他家,將家財一半散與周遭百姓,一半搬取上山,因此百姓多有欣悅,拜他作活佛一般,也不去官中首告。那一些富戶被魯智深搶的怕了,合起謀來湊個大大的分子,按月送上山去,卻被魯智深打了出來,依前仍舊劫富濟貧。

這麼一來二去,二龍山左近的富戶紛紛遷走,花和尚漸漸沒了財路←是過慣了苦日子的,沒錢也有沒錢的活法,仗着周遭百姓不時送些供奉來山上,也盡好過。但手下嘍兵就有些人過不得,加上花和尚平素以軍法管治嘍兵甚嚴,漸漸有許多人溜走。

這魯智深頗得禪宗天性自然的道理,對於手下嘍兵是來亦不迎,去亦不送,因此現在山寨只有二百多嘍兵,卻也落得逍遙。

現今得知官兵大舉出動,曹正初時還怕是來圍剿二龍山,很是擔憂一把,後來聽說乃是去剿桃花山。才略略放下心來←只是早年受了林沖的一些點撥,不曾真個拜師,後來到了山東,與京城沒通過什麼消息,更不曉得現任青州知府高強與他居然也有同門之誼。

這天曹正來尋魯智深,他的意思,二龍山兵少糧寡,比桃花山還要不如。如今官兵進剿桃花山,一旦打破了,必定要移師來二龍山,因此要設法相救,求一個脣齒相依。

這魯智深在山寨自在逍遙。根本不曉得自己徒弟已經來到咫尺之遙的青州作其知府,而曹正對官府沒什麼好印象。提起高強來也只是“那狗官知府”云云,因此說了半天,魯智深也不曉得狗官知府就是高強。但聽說要去營救桃花山的李忠和周通,花和尚的光頭搖的象撥浪鼓一樣:“灑家只是不去!要去你自去!”這倆人一個行事小氣,一個強娶民女,在他心中都不是好貨色,當初拿了他們的酒器也就沒打算日後再見面。

曹正拿他沒有辦法,只好帶了一百多嘍兵悄悄下山往桃花山而來←跟隨魯智深這些時,也讀些兵法,手上這一百多嘍兵久經魯智深的操練。竟算得精兵一支,再加上二龍山的“羣衆基礎不錯”,這一支山賊不一日就來到桃花山左近,官府居然懵然無知。

探得官兵大隊紮營在桃花村,曹正就犯了合計:官兵大隊居然有兩千多人,真是意料不到,看來新任知府決心不小!但這麼看來,自己更是要採取行動,否則桃花山一破。二龍山也大勢去矣!

這曹正膽上生毛,也是他平素與魯智深和武松在一起,見慣了這倆人膽大包天的氣魄,卻不曉得所謂藝高人膽大,魯智深和武松雖然本事大。這等必敗的仗也是不肯打的!

二龍山嘍兵比起官兵來精銳不少,這也是曹正的信心來源之一。等到夜間萬籟俱寂,他帶着手下嘍兵,人人銜枚,都帶火種,摸到桃花村村邊,驀地發一聲喊,個個點起火把用力扔進村去,不片刻就聽村中梆子響,一片聲地叫救火。

曹正眼看火攻得手,正要帶人退去,哪知周圍一片鼓聲,立時燈球火把四起,照的亮如白晝一般,周圍喊殺聲大作,都叫“莫要走了一個賊人!”

這正是高強與衆將計議之後設的一個小小計謀,預先將韓世忠與楊志的部隊埋伏在村子四周,自己帶着連環馬軍和秦明地五百兵藏在村莊裡,一旦火起,那五百兵只管配合村民滅火,中軍一聲鼓響,兩千兵馬四面殺出,將曹正這一百多人圍的水泄不通。

那曹正情知不妙,但人到絕境往往激發出一定勇氣,這一百多嘍兵堪稱精銳,居然反應極快,迅速結成方陣自守,弓弩都持滿向外,擺出一副死戰到底的架勢來。

高強咦了一聲道:“想不到李忠和周通居然治軍有方,這一百多嘍兵看着比絕大多數官兵都要像樣吶!”他正是整軍之際,不由得動了愛才之心,當即命楊志上去勸降。

楊志得了軍令,拿了一面團牌護身,策馬來到數十步內,高聲喝道:“本將乃是京東第三將楊志!爾等已然被我大軍團團包圍,插翅難逃,我知府大人體念上天有好生之德,命爾等速速歸降,保你等性命!”

連喊三遍,盜夥中居然一言不發,大有凜然赴死的氣概。倒不全是魯智深治軍有方的緣故,這些賊人許多都是犯了軍法地逃兵,或者重罪在身的犯人,一旦落到官府手中,殺頭都是輕地,哪裡肯憑着楊志一言就投降?

到底曹正忍不住,想想手下這些兵,願意跟着魯智深在山上吃苦,也算是大浪淘沙剩下的好漢子,今日自己一時不查,好好地將他們帶進了死地,若是一起送命,如何甘心?當即叫道:“兀那將軍,若是言而無信,那便如何?”

楊志正有些不耐煩,聽見盜夥中的口氣似有鬆動,忙大笑三聲:“本將一言九鼎,決不反悔!”那曹正卻只是難信,他知道這次出兵是高強爲首,定要高強出來說話。

高強正與韓世忠商議,那韓世忠披髮從軍行伍出身,一看就知道這隊嘍兵雖然裝備不整,正是難得的精兵,也有幾分愛惜。高強本有招降之意,聽見曹正如此說,便挺身而出叫道:“某便是知青州軍州事高強,來者通名!”左右自有韓世忠與呼延通各持一面盾護着,以防冷箭。

曹正見知府出馬,知道機會難得,高聲道:“某家乃是二龍山曹正,人稱操刀鬼的便是!”

第八十九章第二十五章第41章 立志第2章 時勢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四)第16章 演武(上)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上)第30章 思變(上)第十六章第20章 開博第1章 放榜(上)第八章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二)第四十章第19章 河水(上)第四十四章第18章 謀定第34章 戰敗第五十七章第27章 結盟(下)第34章 藏兵(上)第16章 要務第六章 下第三十六章第13章 夜探(上)第七章 下第24章 決然第37章 擒王第八章 上第19章 焚心第二十七章第六十一章第20章 危機(下)第五十九章第13章 一上(下)第15章 備荒(上)第四章第五十五章第八章 下第8章 龜頭(上)第四十三章第39章 脫困(上)第八章第20章 起航第三十四章第五十七章第18章 李逵(下)第3章 星變第6章 心結(上)第23章 災起(下)第三章第十九章第34章 最長的一夜之高強與朱緬(下)第18章 召見(下)第四十三章第二十一章第五十章第四十三章第7章 盟議第二章第31章 河工(下)第14章 二帝(上)第9章 弄權第二十三章第六十六章第35章 最長的一夜之朱氏父子(下)第9章 到任(上)第20章 設伏(上)第11章 出使(上)第25章 開戶(上)第22章 括田(上)第2章 冤案(上)第18章 召見(下)第30章 思變(下)第29章 佈局(上)第14章 二帝(上)第十九章第14章 毒計第19章 河水(上)第2章 父子第2章 言政第17章 洞燭第14章 麒麟第二十七章第十一章 下第三十四章第28章 不見第28章 解勸(下)第23章 混沌第11章 閱軍第59章 吳用第八章第34章 戰敗第五十二章第7章 射殺(上)第16章 劉公島(上)第31章 天書(上)第四十八章第九章 上第36章 泯恩仇(下)
第八十九章第二十五章第41章 立志第2章 時勢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四)第16章 演武(上)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上)第30章 思變(上)第十六章第20章 開博第1章 放榜(上)第八章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二)第四十章第19章 河水(上)第四十四章第18章 謀定第34章 戰敗第五十七章第27章 結盟(下)第34章 藏兵(上)第16章 要務第六章 下第三十六章第13章 夜探(上)第七章 下第24章 決然第37章 擒王第八章 上第19章 焚心第二十七章第六十一章第20章 危機(下)第五十九章第13章 一上(下)第15章 備荒(上)第四章第五十五章第八章 下第8章 龜頭(上)第四十三章第39章 脫困(上)第八章第20章 起航第三十四章第五十七章第18章 李逵(下)第3章 星變第6章 心結(上)第23章 災起(下)第三章第十九章第34章 最長的一夜之高強與朱緬(下)第18章 召見(下)第四十三章第二十一章第五十章第四十三章第7章 盟議第二章第31章 河工(下)第14章 二帝(上)第9章 弄權第二十三章第六十六章第35章 最長的一夜之朱氏父子(下)第9章 到任(上)第20章 設伏(上)第11章 出使(上)第25章 開戶(上)第22章 括田(上)第2章 冤案(上)第18章 召見(下)第30章 思變(下)第29章 佈局(上)第14章 二帝(上)第十九章第14章 毒計第19章 河水(上)第2章 父子第2章 言政第17章 洞燭第14章 麒麟第二十七章第十一章 下第三十四章第28章 不見第28章 解勸(下)第23章 混沌第11章 閱軍第59章 吳用第八章第34章 戰敗第五十二章第7章 射殺(上)第16章 劉公島(上)第31章 天書(上)第四十八章第九章 上第36章 泯恩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