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關撲(上)

自從燕青太學上舍及第,前往杭州接手東南應奉局事務之後,豐樂樓這座大宋第一青樓就交給了他的得意弟子“鐵叫子”樂和來經管,說起來,燕青和樂和也就差了五六歲年紀,但燕青自幼生長在北京繁華之地,又經過盧俊義的悉心栽培,來到東京汴梁之後,更與周邦彥、李清照、白沉香等這時代最頂尖的藝術家們朝夕打磨,可謂先天既壯,後天更足,燕青的才情氣質是一日千里,堪稱一代大衆偶像的級別。而樂和自幼雖好音律,本人也頗有天資,然而生長在登州那種偏遠地帶,從小欠了閱歷,和燕青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他自從跟了燕青之後,仰慕這位浪子的才情,一言一行都緊緊盯着燕青的作爲,這豐樂樓交到他手上,雖然並沒有什麼大的成就出來,但照着燕青定下的制度施爲,古有蕭規曹隨,今有燕規樂隨,豐樂樓在東京汴梁依舊是頭一等的奢華去處。樂和本人,也自然在東京的風月場中博得了“小浪子”的名號。

此刻引着高強向豐樂樓五樓中的紅樓走去這豐樂樓樓分五座,紅樓乃是接待達官貴人腐敗的所在,亦是高強的一項惡搞,只可惜在這時代知音寥寥,按下不提——樂和一面將趙佶房中的情形簡約說了一遍。

高強先還沒怎麼放在心上,只看着樂和身着青衫,腰間插笛,鬢角簪花,模樣恰與當日北京翠雲樓前的燕青相彷彿,心下正自嘆息,耳邊忽然飄過一個名字,陡然一個機靈:“你待怎講?官家今日前來,陪駕的是楊戩?!”

樂和身在京城,又是豐樂樓這樣人煙稠密,冠蓋滿堂之地,對於朝中的各派勢力和政治生態。比許多在朝的官員還要看的分明,楊戩與蔡家走的近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豈有不知之理?忙應道:“正是,除了楊戩,還有那樞密使鄭居中,二人齊至。”

鄭居中?這人倒是高強要找的,沒想到也送上門來……“且慢!”高強猛然就發覺不對了,怎麼有這等巧法?我要找皇帝,皇帝就來到豐樂樓逍遙,要找鄭居中,這鄭樞密也跟着來了,卻又多一個站在對頭老丈人蔡攸那邊的宦官楊戩?

在大宋的權力中心周旋了這麼幾年′然沒有終日浸淫,但高強對於這時代人的政治智商早就有了足夠的評價,要是全都按照YY小說裡地那些套路來對待,他這高衙內早就被人一口吞了下去,連根骨頭都不剩了!很顯然,趙佶的這次出宮,絕不是看上去的這般巧合。

只可惜身邊少了許貫忠這樣的智囊,又來不及找人商量……高強眼光落在樂和身上。心中一動,低聲道:“樂和兄弟,你給本衙內參詳參詳。今夜官家到此,可有什麼玄機?”

若換了一個旁人,高強這般問法,定是叫他滿頭霧水。不知所云。但樂和生來機靈,又執掌豐樂樓有年,早已不是當初來自登州的輕狂少年,見高強下問。振起精神道:“衙內,日內博覽會拆遷生事。開封府封了工程,這東京城有心人看在眼裡,都曉得咱太尉府和太師府怕是生了甚嫌隙,不知多少雙眼睛在盯着。官家雖然身處宮中,那皇城司可不是吃白飯的,恐怕收到了些風聲也未可知……”

“咦?你這一說,難倒官家是來找我的?”高強大訝,這佶在他的印象中,可不是這等精明強幹的帝王,自己今天進京,他就能立刻做出反應?

樂和搖頭:“小人揣測,官家若真要見衙內,該是先傳消息出來,不當這般忽然來到。不過咱太尉府和太師府,都是能夠在官家身邊開的了口,說地了話的,因此官家此次來到,多半是有心人推動的結果。”

這麼一說,高強就明白了大半,趙佶這次來豐樂樓玩耍,身邊這兩個幫閒可不是隨機產生的,一個楊戩是蔡攸的黨羽,一個鄭居中則是表面中立,實際上已經倒向高強這邊,這麼三個人出來逛青樓,背後不知是經過了什麼樣的角力……

暗地吐了口水,高強忽然有些憤憤,逛個窯子都搞的這麼累,還讓不讓人活了?好在本衙內雄才大略,搶先開了這麼個大宋第一青樓,來到我的一畝三分地,一切都得在本衙內的掌握之中了!

當下略一思忖,已經有了計較:那楊戩是蔡攸的耳目,想必是今天自己和蔡攸翻了臉,他料到自己會去向皇帝求援,預先叮囑楊戩看好了皇帝,不能讓自己鑽了空子;而皇帝這次忽然來到豐樂樓玩耍,也說不定就是自己老爹和樑師成兩人商議之後,設法給自己創造的機會……乖乖,一個個手腳都這麼快,從自己和蔡攸翻臉到現在,這才幾個時辰吶!

高強心裡轉着念頭,腳下已經到了趙佶所在地密室門外,有人通傳進去,此時趙佶已經從白沉香口中知道高強恰在此地,金口出一個“宣”字,高強應聲便進,少不得一番禮數。

趙佶生性愛鬧,來到這豐樂樓之後,他的心思就是“與民同樂”,連帶着禮數上也不如何講究,吩咐免禮,便問:“高小卿家,因何從大名府任上匆匆返京,莫非是博覽會一事出了甚岔子?”

幾番面聖,對於這位徽宗皇帝的脾氣,高強也把握了不少,知道在皇宮外頭他最好說話,也不隱瞞,便將博覽會拆遷一事說了:“今有圈地之中一戶失火,傷了人性命,開封府以爲官司非小,封了那火場不許動土,累得博覽會因而停工,臣接訊之後,憂心如焚,只得飛馬從大名府趕回,正要與宋少尹看詳此案。”

這博覽會關係到大宋今年郊祭大事,趙佶心下看重的很,聞說因爲一樁人命官司被迫停工,淡淡兩道眉毛頓時就豎起來:“竟有此事?開封府糊塗,因小失大!高小卿家且寬懷,待朕明日降御筆,命他去了封條,依舊施工便是,博覽會國之大事,豈可耽擱時日?”

高強連稱聖明,轉眼瞄見楊戩,卻見這老太監一臉的得意,心中一跳,想起一件事來:不好,正給了他可乘之機!

楊戩果然向趙佶道:“官家容稟,高留守乃是國之重臣,不但鎮守北京留守,更擔負東京萬國博覽會的重任,可稱才幹過人。只是這兩職分隔數百里,高留守不免難以兼顧,就如今次這案子,高留守就得親自趕回來處理,不免延宕時日。以臣之見,須得另派一得力之員,勾當博覽會之事,方纔萬全!”

第26章 對箭(下)第16章 遺篇(下)第39章 嫁禍(上)第26章 對箭(下)第六十一章第七十九章第23章 歸來第20章 設伏(上)第24章 傳訊(上)第十一章第六章第21章 招降(上)第11章 述往第16章 試軍(上)第9章 行者第16章 奇案第29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石寶(下)第五章 上第29章 佈局(上)第2章 買賣(上)第4章 述職(上)第四十五章第1章 上第二十章第三十六章第三十九章第六十二章第十九章第八十九章第18章 盤妻第16章 變數第十一章 上第37章 包裝(上)序章第1章 上元第23章 花榮(上)第19章 鐵牛(上)第30章 思變(上)第5章 圖謀第5章 刑訊(下)第五章第23章 翻覆第32章 月夜金蓮(下)第5章 齟齬(下)第四十三章第23章 主客第八十八章第49章 沒羽箭第23章 主客第六章第20章 歸去高俅隨筆第十五章第10章 意動第十九章第三章第44章 暗戰第二十八章第五十三章第27章 淵源(上)第七章 上第11章 閱軍第12章 燕京(上)第21章 詐病第23章 錢荒(下)第10章 曾頭市(上)第5章 見童(下)第64章 張叔夜第77章 相殘第38章 夜襲(上)第18章 唐猊第32章 奔襲(下)第十章 下第五十章第4章 出走(下)第28章 解勸(上)第五十一章第四十二章第30章 內事第56章 踹營第78章 莫測第7章 錢法(上)第24章 鹽務(下)第五章第39章 脫困(上)第17章 洞燭第27章 淵源(上)第八十四章第二章第48章 大舉第四十一章第33章 上第二十七章第2章 下第18章 抽薪(下)第20章 究問(上)第19章 獻寶第十一章第31章 故人來(下)第三十一章
第26章 對箭(下)第16章 遺篇(下)第39章 嫁禍(上)第26章 對箭(下)第六十一章第七十九章第23章 歸來第20章 設伏(上)第24章 傳訊(上)第十一章第六章第21章 招降(上)第11章 述往第16章 試軍(上)第9章 行者第16章 奇案第29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石寶(下)第五章 上第29章 佈局(上)第2章 買賣(上)第4章 述職(上)第四十五章第1章 上第二十章第三十六章第三十九章第六十二章第十九章第八十九章第18章 盤妻第16章 變數第十一章 上第37章 包裝(上)序章第1章 上元第23章 花榮(上)第19章 鐵牛(上)第30章 思變(上)第5章 圖謀第5章 刑訊(下)第五章第23章 翻覆第32章 月夜金蓮(下)第5章 齟齬(下)第四十三章第23章 主客第八十八章第49章 沒羽箭第23章 主客第六章第20章 歸去高俅隨筆第十五章第10章 意動第十九章第三章第44章 暗戰第二十八章第五十三章第27章 淵源(上)第七章 上第11章 閱軍第12章 燕京(上)第21章 詐病第23章 錢荒(下)第10章 曾頭市(上)第5章 見童(下)第64章 張叔夜第77章 相殘第38章 夜襲(上)第18章 唐猊第32章 奔襲(下)第十章 下第五十章第4章 出走(下)第28章 解勸(上)第五十一章第四十二章第30章 內事第56章 踹營第78章 莫測第7章 錢法(上)第24章 鹽務(下)第五章第39章 脫困(上)第17章 洞燭第27章 淵源(上)第八十四章第二章第48章 大舉第四十一章第33章 上第二十七章第2章 下第18章 抽薪(下)第20章 究問(上)第19章 獻寶第十一章第31章 故人來(下)第三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