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攻城戰中,制高點無疑是關鍵之一,守城一方有城牆和城樓的優勢,攻城一方則多用刁斗、呂公車等器械,當石炮的性能逐漸改進之後,對於制高點的爭奪便越發激烈。不過,一方是預設城防,一方是臨時搭建,無論怎麼看來,這守城方的優勢都極爲明顯。

遼國的城池建築,悉用中原之法,只是遼國的人口城市化程度低,國家財政規模有限,築城的力量也就遠不及大宋,通常所謂的城池都只是中原的堡寨一流規模。不過遼國的城池卻有一樣是大宋所不及的,只因遼國崇信佛法,各處均大造蘭若浮屠,這些浮屠少則五七層,高則十幾層,往往高達數十丈,爲全城最高處所。不打仗還看不出來,一旦打起仗來,這些堅固的佛塔便會爲守軍提供最佳的制高點。

高強雖非軍事長才,不過這些基本的道理卻還曉得,見這座浮屠高聳雲霄,俯瞰全城,上面又有許多金人甲士來回走動,他就算不認得婁室,也能從望遠鏡裡看出此人地位不低,倘若一炮下去打掉金兵的指揮部和制高點,這一仗還用打麼?

主帥下令,花榮自然立刻照辦,當即便有十具小型的震天雷抵近城牆,將那座浮屠納入了射程範圍內,炮手一聲令下,十枚二十斤重的雷彈便砸向那座浮屠,一陣煙霧和幾聲悶響之後,卻見那浮屠巋然不動。

“榆木腦袋!那浮屠幾十丈高。爾等還按照離地兩丈距離設置引線,雷彈砸到塔上便已碎了大半,如何能炸響?還不及單用石彈了!”炮營營長大爲惱火,常勝軍中對於震天雷地施放有嚴格的規例,衆將士們照章辦事慣了,臨機卻不懂得變通,教他面上好生無光,須知這可是高宣撫、花節度在看着的!

衆炮手如夢方醒,忙將引線重新調過。這次成績好了許多,兩發雷彈正正在十二層上爆炸開來。餘者亦多在附近臨空爆炸,轟隆幾聲響過。那浮屠最上幾層已然磚瓦狼藉,看不見半個人影了。

宋軍官兵齊聲歡呼,隨即又將雷彈轉而傾瀉到城頭去,援助登城的將士。自有傳令騎兵報於高強,高強傳令嘉獎,並教幕吏錄此部之功,心下卻有些怏怏:“到底這炮彈還是不能和後世的開花彈相比,否則的話,婁室只怕已經隕命了!如今只是打掉了這制高點而已。”他適才下令之後,便一直以望遠鏡觀察戰果。那塔上之人初時措手不及,吃了一輪雷彈之後,便即皆下塔去了,第二輪雷彈自然傷不得。

雖說未曾炸死婁室,不過打掉了這個制高點。城頭的樓櫓又多半被宋軍擊毀,守軍的優勢已然無存,宋軍輕易便在城壕上填出了數十處道路,將雲梯推到城下,一面以強弓硬弩掃蕩城頭殘餘的金兵。一面先登部隊已經蜂擁上城。

“元則。你說這婁室是會退守內城呢,還是要突圍?”攻城這回事。常勝軍已經是駕輕就熟,今日參與攻擊地諸軍又多爲立功心切,士氣高漲,眼見宋軍轉眼間便佔據了十餘段城牆,高強已知此戰並無懸念,剩下的只是對方地去向問題了。

陳規搖頭道:“以我之見,那婁室號稱金室名將,又能以孤軍力抗我大軍而守城,只怕早萌死志,若要走時,何必等到圍城纔去?只是金人已非初次與我交手,婁室既知我軍震天雷之威,倘無甚憑恃,亦不敢在此頑抗。我意他當退守城下,以巷戰來與我軍相爭,金兵悍勇善戰,近戰巷戰,我軍只怕不佔上風,倘使到了夜間此城不下,入城之軍多半要吃些小虧。”

巷戰?高強一皺眉頭,常勝軍的長處在於嚴格地戰術紀律,火器和弓弩組成的綿密打擊,各兵種相互間合成度極高,堪稱這時代軍旅之最,要說單單的近戰和夜戰,還真未必是金兵的對手,畢竟專職的肉搏隊也只佔到全軍的三分之一而已。而且這時代的擲彈兵還有一個缺陷,雷彈是要臨時點燃擲出的,不象後代是撒手就扔,巷戰中極有可能就差了這一會功夫,便被敵人欺近身來了。

“速速打開城門,命人在城牆上擇善地設置震天雷,以助巷戰!”沒有衝鋒槍、霰彈槍和火箭筒,手榴彈也不如人意,也只好發揮己方火力的優勢了,看此城周長不過八九里,若在城頭上架起幾十具震天雷來,射程足可覆蓋全城,先給你一頓亂炸,然後才進兵攻取,看你如何巷戰?

此時三面上城的宋軍已經超過千人,原本城門就是重點攻擊地地段,當下諸將便再投入兵力,將擲彈兵和大斧兵也都派上城去。

看看登城之兵已經接近了城門樓處,也不見有金兵出來迎敵,宋軍勇氣更增,徑直沿着踏步道向城下衝去,哪知剛到城門洞外,只聽轟的一聲大響,地上憑空出現幾個大坑,數十名當先的宋軍冷不防都跌了下去,坑底滿布削尖的木樁,登時便送了性命。

說時遲那時快,城牆邊的民居房頂上忽然閃出數百金兵來,羽箭如飛蝗般射向城牆上地宋軍,幸而先登諸部皆爲重甲之士,即便手中並無藤牌之屬,折損卻也不重,只是前路被斷,只得冒着金人的箭雨向城上退卻,想要等後軍送上填坑之物來,方好再下城攻打城門。

豈料先登宋軍方退到城上,城中民居院落中忽地飛起無數石彈,盡皆落在城牆上城門周遭段落,此時宋軍蝟集於此,措手不及之下損失慘重,諒血肉之軀,如何能抵敵上百斤重的石彈?這城牆上更無轉身與遮蔽處所。一時間慘叫連聲,鮮血塗城,先登地宋軍頃刻間傷折大半,僥倖得存者前進無路,又不得軍令不敢後退,只在城頭臥倒等死。

“原來如此,婁室果然有些門道,情知我軍火器犀利,守城頭只有死路一條。便轉而專守城門,陷坑、弓矢、預先埋伏的石炮。只怕這城門洞裡還挖了藏兵洞,以精兵埋伏預備肉搏!”陳規望地分明。一眼便將對手地守禦佈置看穿了大半。

高強此時,心境與數月前又有不同,反將些許損失看得淡了,歷來攻城的先登部隊,都是傷亡率最大地。當下微微冷笑道:“元則,此人手段,倒有幾分你的神韻,這城門縱使大開,我軍一時也不得入內。”

陳規哼了一聲:“相公戲我,這守城之要。須以不教敵至城下爲先,方能將守禦時居高臨下之優勢發揮到極致,似此門戶大開,一意巷戰,算不得守城。乃是有意殉城。婁室之意,大概也只在於盡力殺傷我軍士卒,折我銳氣而已,其志可嘉,手段卻未免下乘。只須先送炮手登城。觀察敵石炮所在。後以我軍震天雷破其石炮,驅趕其守兵。再以雷彈炸開城門,刀車爲先,擲彈兵和大斧兵繼後,城門不難破也!”

他只是這般說着,花榮等將領卻好似在他身邊聽教一般,已然遣人將炮營的觀測之人送上了城頭。這些炮手訓練數年,自有一套觀測方法,當下遠遠避開城門段的城牆,不用多時已經將城中埋伏地石炮測出許多,跟着震天雷的吼聲便在城中此起彼伏,城頭地宋軍看着自己的雷彈一波又一波地飛過城頭,在城中四處開花,俱都大聲叫起好來。

炮戰還在進行中,高強就見城門處一陣煙霧騰起,隔了半晌方有一聲悶響傳來,宋軍已然用大號雷彈炸開了城門。這也是宋軍進兵太快,沒有就地砍伐樹木、打造攻城器具的時間,花榮等人一夜之間,只造了些雲梯和木驢而已。否則這城門用衝車撞開便可,也省了幾顆大號雷彈,這玩意運上幾百裡可不容易!

城門一破,一架刀車和幾架木驢便推上前去,那刀車其實就是一輛大大的推車,前面豎起一塊大木板,其上插着數十柄明晃晃的利刃,木板後面站上幾個擲彈兵,頭也不擡,只管將手上的掌心雷一個接一個地向城門洞裡扔去,車後的大斧兵們將斧子擱在車上,幾十人奮力將刀車推到門洞裡。這城門洞裡果然有藏兵洞,七八名沒有被適才的爆炸和掌心雷炸倒的金兵撲將出來,宋軍大斧和長槍齊上,不一會便肅清了城門。

這刀車一路推過城門洞,便一頭紮在地上的大坑之中,好在後面推車的士卒手快,盡力拉住了車轅,車上地擲彈兵紛紛跳了下來,那刀車便完成使命,晃晃悠悠栽進了大陷坑裡,車轅翹起半天高來。

木驢隨即跟進,躲在裡面的宋軍便將手中的土石投入大坑之中,一輛投完一輛繼之,不一會便將陷坑填了大半。金兵自然不能容,城中的石炮不斷向城門處拋射石彈,只是那木驢乃是以大木爲樑,鋪設數層生牛皮而成,石彈砸上去多半都滑落一邊,反成了宋軍填坑的材料。而金兵地石炮位置一旦暴露,宋軍的雷彈往往片刻之後呼嘯便至,那石炮俱設在城中民居院落當中,一經設好便難以移動,是以只能束手待斃,雙方炮戰只持續了小半個時辰,便接近了尾聲,再也看不到金兵的石彈向城門處發射了。

“阿瑪,宋人的雷彈太過犀利,我們的炮都吃他毀去了!”活女滿臉大汗,跑上內城地城樓上,向婁室叫道。

婁室頭上包着一塊布,猶在緩緩滲出血液來,卻是適才宋軍用雷彈攻擊浮屠時,雖然首輪沒有炸響,一塊陶瓷碎片也傷了他額角,流血披面,只是金人堅忍,婁室行若無事,從容轉至內城城樓上指揮守城。

見兒子神情緊張,婁室面無表情,指着城上道:“宋人地雷彈雖厲害,終究不能安上眼睛,此必是城頭宋軍爲之指引!此時宋軍震天雷都在全神轟擊我石炮,不得再攻城上。你與胡裡改分領甲士,趁此時機殺上城去,將登城地宋軍都殺了。切記不可戀戰,得手之後速速退回城下,沿牆角退出二三十丈外,方可退返城中,防他以雷彈阻你歸路。去吧!”

自宋軍攻城以來,金兵一直是被動挨打,活女早已不耐。好容易等到了婁室地出擊命令,嗷的一聲蹦了起來。抓起兜鍪便衝下城去,上馬直奔城中一處庭院。點起預先埋伏在此的百餘甲士,呼嘯着殺上城去。

此時城上的宋軍人數雖然不多,幾處登城的步道上亦皆有人守把,陡然見金兵狂呼殺來,便即奮勇抵擋,羽箭和掌心雷紛紛向下招呼,仗着居高臨下,片刻間便將金兵殺了許多。

活女見攻之不下,心中焦躁,拾起一塊鐵盾架在頭頂。單手擎着一支短柄狼牙棒,剛剛衝上登城的步道幾步,便聽那盾牌上篤篤聲響,一陣陣力道傳來,震得他手臂發麻。盾牌幾乎要脫手飛出。

“教宋人見識見識我金國豪傑手段!隨我殺!”活女咬牙撐住手臂,飛身搶上城頭,側過盾牌將守在城頭的一名長槍兵手中槍推開,跟着狼牙棒揮起,一棒便將那宋兵砸的腦漿迸流。冒着白氣地紅白之物濺了丈許遠。

這些宋軍都是史文恭部下的遼東漢軍。雖然生長遼東之地,人人俱皆悍勇。卻不似中原地常勝軍一般,數年來日夜操練成了鋼鐵一般的作戰機器,此時遇到敵人反撲上來,諸軍動作不一,一窩蜂都撲了上來,卻忘了用弓矢和掌心雷壓制敵人地援兵。

活女將身子大半都縮在鐵盾之後,仗着身上數十斤重的鐵甲,渾不顧宋軍的刀槍齊下,只避開些致命處,手中狼牙棒直上直下地猛攻,片刻之間身上已經添了七八道傷處,亦殺了四五名宋軍,陡然間身前一空,竟被他殺上了城頭。

“殺!”見活女登城,衆金兵士氣大振,跟着也都殺上城去,宋軍登城的兵力多半都集中在城門處,這一段兵力較少,只是一些守護着觀測炮手的兵士而已,被這批視死如歸的金兵殺到切近,一時間抵敵不住,數十名宋軍竟被活女盡數殺了,人頭都被砍了擲下城來。

史文恭遙遙望見,不由大怒,立命震天雷營向城上轟擊,豈料炮營剛剛調整好射程和雷彈引線,城上的金兵卻好似掐好了鐘點一般,忽然又都退下城去了。

“鼠輩敢爾!”史文恭橫行遼東,所向無敵,幾曾吃過這等憋氣?一股無名火高過三千丈,當下竟縱馬橫槍,率着身邊數百親兵直衝向城門處,看那架勢,竟是要徑直殺進城中去!

高強接報,大吃一驚,雖然自己手下多爲猛將,這冷兵器時代又格外講究身先士卒,不過敵人已然擺開了捨命巷戰的架勢,你身爲一軍主將,豈可以身犯險?只是史文恭這麼一衝,其部登時歡聲雷動,千餘人就這麼跟着衝了進去,多半他平時帶兵就是這種風格,一遇到強敵便即親自上陣。

此時要阻止也來不及了,高強只得命郭藥師和花榮兩軍也速速派出精兵衝入城中,與史文恭相互呼應,再遣兵沿雲梯登城,從城上的幾處步道下城攻戰,以免史文恭孤軍獨入,中了敵人的圈套。至於在城上架設震天雷之事,更是格外要緊。

卻說史文恭這一邊,城門處地大坑業已填平,攻打城門的士卒聽說主將親自衝鋒,登時精神大振。軍隊之中,是有其將便有其兵,那打頭衝城門的又都是精選的勇士,聽說主將親自上陣了,也不講究上下謙讓之道,竟齊齊發一聲喊,操起刀斧便盡力殺進城去了。

婁室早早立意巷戰,這黃龍府城中十餘天來晝夜趕工,已經埋下陷阱圈套無數,哪裡只是城門的幾個大陷坑而已?女真人生長山林,漁獵爲生,這打獵地下套窩弓乃是慣用伎倆,城門內的大道上步步驚心,宋軍只衝入百餘步,一個金兵還沒看到,卻已傷亡了數十人。這還是宋軍進兵的速度超乎婁室預料,佈置防禦的時間不足,否則的話,這些陷阱地殺傷力和數量還要大上許多。

史文恭一進城門,所見地便是入城的宋軍伏在道旁牆角,進退維谷地窘境。他雖是勇夫,卻也並非一味魯莽,見此哪還不曉得前面的路上有埋伏?素知女真人的毒箭厲害,中者無救,史文恭亦不敢輕入,當下跳下馬來,抄起一面大盾,單手提着大槍,竄到城門近處一座宅院外,一腳踹開院門,叫道:“兒郎們,隨我入房!”

衆宋兵登時會意,紛紛踹開道旁的宅院,衝進去砸開院牆,或者乾脆翻過去,就這麼逢屋過屋,幾路分進,直向內城殺去。

數百丈外,婁室在內城的城樓上也看的分明,冷哼道:“久聞遼東神槍史文恭之名,卻不知如何英雄了得?好容易等到近身搏戰的時機,倘若教你走脫了,這一仗也就不用再打了!活女,率人去將此人的首級取來!”

第三十七章第30章 議定(下)第17章 嚐鮮第五十一章第8章 自投第2章 冤案(下)第35章 奪船第14章 毒計第八章第20章 至尊第31章 河工(下)第九章 下第三十三章第26章 絕情第37章 包裝(下)第二章第九章 下第10章 心曲第三十四章第6章 心結(下)第54章 雙面第14章 狹路(下)第五十一章第19章 鐵牛(下)第80章 殺宋第26章 對箭(下)第三十九章第25章 無情第33章 下第四十五章第八章 下第16章 密議第七章第七章第23章 歸來第23章 災起(下)第16章 演武(上)第2章 下第三十一章第2章 風起第九章第16章 要務第24章 婚俗第九十四章第二十九章第二十五章第七十七章第2章 下第五章 上第四十二章第3章 籠絡(下)第18章 三問(下)第38章 夜襲(上)第九十四章第五十六章第四十七章第64章 張叔夜第四十一章第6章 首告第一章第二十二章第7章 授書(上)第四十二章第3章 豪奪第6章 心結(上)第20章 楊戩(下)第12章 聖女第十一章第22章 棒喝(下)第三十章第四十三章第20章 起航第30章 練兵第27章 結盟(上)第24章 詢奸第20章 北望第七章 上第7章 錢法(下)第十二章 上第23章 主客第八十八章第14章 毒計第1章 燕青(下)第六章 上第二十章第8章 上壽第24章 決然第14章 結黨(上)第32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寶與方百花(上)第11章 論兵第六十章第15章 夜探(下)第11章 出使(上)第四十六章第五十一章第五十四章第14章 二帝(下)第22章 括田(上)第十二章第23章 無聲(下)
第三十七章第30章 議定(下)第17章 嚐鮮第五十一章第8章 自投第2章 冤案(下)第35章 奪船第14章 毒計第八章第20章 至尊第31章 河工(下)第九章 下第三十三章第26章 絕情第37章 包裝(下)第二章第九章 下第10章 心曲第三十四章第6章 心結(下)第54章 雙面第14章 狹路(下)第五十一章第19章 鐵牛(下)第80章 殺宋第26章 對箭(下)第三十九章第25章 無情第33章 下第四十五章第八章 下第16章 密議第七章第七章第23章 歸來第23章 災起(下)第16章 演武(上)第2章 下第三十一章第2章 風起第九章第16章 要務第24章 婚俗第九十四章第二十九章第二十五章第七十七章第2章 下第五章 上第四十二章第3章 籠絡(下)第18章 三問(下)第38章 夜襲(上)第九十四章第五十六章第四十七章第64章 張叔夜第四十一章第6章 首告第一章第二十二章第7章 授書(上)第四十二章第3章 豪奪第6章 心結(上)第20章 楊戩(下)第12章 聖女第十一章第22章 棒喝(下)第三十章第四十三章第20章 起航第30章 練兵第27章 結盟(上)第24章 詢奸第20章 北望第七章 上第7章 錢法(下)第十二章 上第23章 主客第八十八章第14章 毒計第1章 燕青(下)第六章 上第二十章第8章 上壽第24章 決然第14章 結黨(上)第32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寶與方百花(上)第11章 論兵第六十章第15章 夜探(下)第11章 出使(上)第四十六章第五十一章第五十四章第14章 二帝(下)第22章 括田(上)第十二章第23章 無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