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文恭這一部乃是按照宋軍編制組織的騎兵,骨幹是從數百背嵬軍軍士,到了這遼東之後,各族依照民族地域等區分各自成軍,漢兵就都編入了花榮、史文恭等人的部下。經過了幾年來大小數十戰,當初那些從登州北渡的軍士戰死的戰死,升官的升官,到現在還當軍士之人已無一人,這一營雖是史文恭的牙兵,卻也只有營長是中原漢兵而已。

人雖不同,編制和紀律卻都延續了下來,這一營五百騎兵中,分作五都,每都用天干地支的排列,因此史文恭一聲號令,第四都也就是丁字都便迅速收攏,將一衆女真老弱都護在其中,順便看管那些用繩子串成幾大串的俘虜們,餘衆亦按各都分別部屬,搭箭上弦,持滿外向,純用雙腳控制戰馬,幾下呼吸之間,就達成了史文恭的命令。

見部屬們行伍整肅,令行禁止,史文恭心下也頗爲得意,此乃遼東數年打出來的精兵,時常都在血線上打滾的,自然不比尋常。

他這邊列陣已畢,對面敵人也露了行藏,只見許多騎者遠遠圍了過來,身上盔甲參差不齊,手中弓矢各色各樣,好似一羣烏合之衆,但史文恭和女真人打了不止一仗,單從那些騎者的隊形就看了出來,這便是女真人圍獵時慣用的柺子馬陣,看似鬆散雜亂,實則幾乎每個人都明瞭自己所應該處地位置。無論戰陣變幻大小,這些女真人都能向敵人發起最有效的進攻,那是從小部族圍獵所鍛煉出來的團隊合作技巧,與中原軍旅的職業化訓練相比也不差到哪裡去了。

當下兩方對峙,史文恭使個眼色,曾塗縱馬出陣。大聲道:“我等是常勝軍軍士,奉命公幹,路經此處,前面是哪一路人馬攔阻?”此處已近復州地界,常勝軍活動相當活躍,而且其軍後勤有保障,軍紀較好,曾塗報出常勝軍的旗號來。對方若只是尋常打家劫舍的盜匪,當知所趨避。

哪知對面陣中有人大笑道:“我把你們這羣反賊!我接了朝廷旨意,正要捉拿爾等,不想卻送上門來,識相地快快下馬,束手就擒,免我動了刀兵,壞了爾等性命!”

史文恭一聽就知道壞了,這居然是一夥遼國官兵!雖然看裝備不大象契丹兵,不過近年來遼東大亂。朝廷力不能制,也會擇選一些保家守土、對朝廷較爲忠心之輩,授予官印職司,命其清淨地方,這一隊看來也是這等官兵了。此輩各保鄉土,戰鬥力比之正統的官兵倒還強了幾分。眼前這一隊口氣如此張狂,僅僅眼界中所見到的人數就不下三千人,顯然實力堅強,不是好相與的。

只是史文恭在常勝軍中橫行數年,未嘗一敗,儘管敵衆我寡,又怎能束手就擒?哼了一聲,也用女真話喝回去道:“憑爾等烏合之衆。也要冒充大遼官兵不成?本將史文恭,槍下不殺無名之將,哪個不怕死的報上名來!”

塞外各族雖然勇武,但究竟沒有中原的文化傳承。是以對於武藝的研究水平就及不上中原了,史文恭仗着槍法精妙,這兩年在遼東已然闖下了不小的名頭,此時衆寡不敵,他就將名號報了出來,期望能震懾一下敵人。

那敵陣聞言果然一陣騷動,一員大將排衆而出,手中橫着一柄狼牙棒,喝道:“早聽說常勝軍有個史文恭槍法了得,不想就是你!正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來,我張暉便來會一會你!”一言剛出,這張暉虎吼一聲,催動胯下坐騎便向兩軍當中來。

史文恭一看這架勢,正是正規地單條路子,他是藝高人膽大,夷然不懼,催馬也迎了上來,見狼牙棒劈頭打來,舉槍一撩,兩件兵器碰在一處噹啷一聲大響,史文恭只覺得手上一陣劇顫,那槍竟有些拿捏不定,心中暗驚:“這廝好大的氣力!當日我與青州秦明統制切磋武藝時,他的狼牙棒也不過如此,只是他自報姓名喚作張暉,卻不知是何許人也?”

撥馬過來,史文恭把槍一指,喝道:“且慢,兀那張暉,你究系何人,因何攔路劫我?說個明白,再戰不遲。”

那張暉與史文恭過了一招,亦覺槍上力道千鈞,也收起了狂態,喝道:“也罷,看你史文恭也是一個豪傑,叫你死個明白。某家世居來州,因州郡盜賊蜂起,某起兵破賊有功,大遼授我爲禮賓副使,領四州屯兵。前日你等一路擄掠而過,有州人走訴於我,我只道是哪股盜匪過境,便調集兵馬在此邀擊,不想卻是常勝軍!久聞常勝軍好生興旺,素來不擄掠百姓,你史文恭亦是有名號的人,不想竟是這等不堪!況且你也是大遼欲得之人,我今番擒了你,上可報朝廷恩德,下可保一方百姓,史文恭啊,你納命來吧!”

史文恭先還不大在意,雖然他並非擄掠當地百姓,但他現在也已經習慣了遼東的邏輯,拳頭大的就有理,有什麼好說的?但這張暉的最後一句話,卻令他吃驚不小,什麼叫大遼欲得之人?這等於說,遼國朝廷點名要捉他史文恭啊!

腦海中情不自禁地就想起出塞時高強囑咐的話語來:“如今宋強遼弱,遼國又有女真之患,即便知道了你們在遼東,也未必能將我如何。只是有一樁要緊,一旦遼國知曉了你等之事,雖然未必便即發作,但若是你等落到了遼國手中,憑你等的身份地位,在常勝軍中亦非無名,我縱想不認亦不可得,到那時被遼國捉着我大宋背盟地憑證,卻是一場紛擾,大大不利我燕雲之計。是以爾等身系國家之重,務必小心己身。不可輕身犯險。”

言猶在耳,這就來了捉拿他地人馬,史文恭悔之不及,早知道就不要中途多事,徑自快馬趕回蘇州交差,遼兵縱然知道是他經過。也追之不及了,何苦落得現在被人圍上了?只可惜這世上什麼藥都有的賣,就是沒有後悔藥,史文恭牙關一咬,已經打定了突圍的主意,若是能把對面的敵將給挑了,敵陣必定大亂,到時便是有機可乘了。

想到這裡。不由冷笑道:“要取史某性命,也須有那通天手段,敵將放馬過來!”

張暉自恃勇力,與史文恭那一個照面也不落下風,再加上自己這邊人多,更是有恃無恐,當即催馬上前再戰。哪裡曉得史文恭已經下定決心,也不來什麼試探了,一照面就使出了殺手槍來。大凡練武之人,都要練幾招重手以便傷人。這大槍號稱兵中之賊,殺手槍更是神出鬼沒,史文恭這一杆槍號稱河北第二,豈同等閒?

只見他大槍一抖,頓時幻出十來朵槍花,每朵槍花都藏着一個槍頭。真真幻幻,虛實難測。這大槍的功夫乃是河朔漢人地一絕,後世

神岳飛槍法學成後只是號稱一縣無敵,便能殺得金兵作嶽爺爺。這張暉生長塞北,又怎能識破史文恭掌中神槍?登時不辨真僞,把心一橫。只得力大降十會,奮起平生之力,摟頭便砸。

哪知這大槍之技軟中帶硬,史文恭把槍一抖。那槍身頓時微彎,恰好接着張暉地狼牙棒,跟着反彈回去。等如是將這千斤的力道又崩了回去,再加上史文恭的臂力,這一下何止千斤?張暉頓時覺得手裡地狼牙棒像是活了一般,嗖的一聲就飛了出去。再看對面的槍頭已經到了胸前,生死關頭也顧不得許多了,大叫一聲向後便倒,只聽嗤地一聲響,胸前一陣劇痛,頓時人事不知,翻身落馬。

史文恭一槍將張暉挑落馬下,正要上前梟首,耳聽衆敵兵發一聲喊,象瘋了一樣猛撲上來,知道此刻敵軍一股猛勁,不可力敵。好在他們一心要搶敵將,大軍這麼一亂,包圍圈便解了,大大有利他率部突圍。當即將手中槍朝天高舉,喝道:“三軍隨我來!”

曾塗等人等他這句話等了許久,這當兒大叫得令,抖繮繩催馬便向前闖,每人都是在馬上持滿角弓,敵在十步之內方纔射出,十中八九,那些遼國州縣屯兵又沒有什麼精良地鎧甲,中者無不應弦落馬,頓時波開浪裂一般殺了出來。史文恭一馬當先,這一條槍更是使發了性,但見周身上下如飄瑞雪,上護人,下護馬,幾丈方圓內都是他地槍影,槍下竟無一合之將,名副其實地殺了一條血路出來。

這一套槍法非同小可,乃是中原馬戰千年演進之下,優選出來最適合馬戰的戰法,這大槍練到化境,身不動,槍先動,迎敵化勁借力打力,尤其利於羣戰,端的神妙異常。歷史上岳飛北伐時城大戰之後,背嵬軍統制王貴領着數十名使臣就能殺敗敵軍精騎三千,靠地就是這大槍的功夫。這功夫演變到後來,稱爲內家槍法,都以岳飛爲始祖,便是肇因在此,惟其難學難精,故而漸漸湮沒不傳。

史文恭到了遼東之後,從來沒有人能抵擋他幾個回合,因此直到今天,這一套槍法才發揮的淋漓盡致,這一身殺氣是越戰越勇,直往人多處殺去。堪堪突出重圍,這才勒住了馬匹,回首看時,卻見身後只得曾塗百十騎跟着,餘衆都被衝亂了,這裡一蔟那裡一堆地散在一處。

他殺地起性,振臂高呼道:“同生共死,豈可獨活!兒郎們,隨我再殺回去!”有道是將是兵之膽,有這樣勇武的將領,部下自然也是狼虎之兵,衆兵士發一聲喊,翻身跟着史文恭又向回殺。

衆敵兵羣龍無首,本已被史文恭殺的膽寒,見他又殺了回來,竟是無人敢攖其鋒芒,紛紛退避,史文恭走馬陣中,不片時已經將散在各處地部屬都收攏了來,連那女真溫都部地族人,竟也救出大半,只是原先抓的那些俘虜俱都趁亂逃了。

所謂得理不饒人,史文恭雖是兵少,此時氣勢卻盛,悍然槍指敵陣,喝道:“爾等賊兵聽了!無端劫我於道路,又奪了我馬匹,是何道理?快快還我良馬五百匹,方消我心頭之恨!”

衆敵兵本是折損甚重,倘若他這麼揚長而去了,也無人敢追躡於他。偏生史文恭這幾句話欺人太甚,這些熟女真兵亂世從軍,也都是有血氣的,如何能忍?也不知誰喊了一聲,衆兵士如同野獸一般齊聲大吼,又殺了過來。

史文恭這下可是用力過猛了,料不到女真人生性兇悍堅韌,被殺敗了一陣又沒有統兵官,居然還能再戰,若單是他一人,只須馬力不衰,敵兵再多他也不懼,只是現在身後還有數百軍士,更有此行務必要接應回去的生女真近百人,這便如何是好?

正要奮力再殺一陣,忽聽側畔一陣鼓角聲鳴,一人聲如洪鐘,大聲喝道:“常勝軍大忭在此,降者免死!”說話間馬蹄聲隆隆如悶雷般作響,左右俱是大隊騎兵殺到,如林地槍刺只把天空都遮了一半去,端的聲勢驚人。

那些兵士原本也是鼓起餘勇,忽見敵人大隊合圍,人馬驍勇,士氣頓時跌去大半,縱有些兇頑地,被大忭揮軍一衝,也多半被殺落馬下,餘衆盡皆膽裂,紛紛下馬求饒,不消半個時辰,這幾千熟女真人組成的遼兵便盡數被殲,俘虜地倒有兩千多人。

大忭唯恐又生枝節,命俘虜們用皮條將雙腳綁在馬腹上,大隊一同南返,一路疾馳近百里,直到進了復州地界,這才定下心來,號令全軍緩轡而行,以舒馬力。

史文恭得他援手,到這刻才撈到機會致謝,大忭笑道:“某到之時,正見史大人大顯神威,獨闖重圍,某隻顧看史大人神槍,還道不須某家出手哩。”

史文恭撓了撓頭,苦笑道:“倒不意這些女真人如此強悍,一無主將二遭新敗,居然還有士氣再戰,我原意只是威嚇一番,今次可料得差了,若非大人及時出戰,我雖不懼,這些兒郎卻要折損不少。”大忭姓大,因此史文恭見了他只叫大人,不稱其姓,大大人,聽上去何等彆扭?

大忭點頭道:“史大人不是此間人,這也難怪,自來女真用兵,與別族不同,最是堅韌敢鬥,每戰輒往復數十個回合才分勝負,常自誇說什麼,不能戰百十個回合,如何算得騎兵?今次若不是史大人先挑了他家主將,餘衆乏人統率,我雖以大軍突襲,也未必能勝的這麼輕快。聽說那北地完顏部用兵,軍法更酷,一軍主帥若死於陣中,全軍都要受罰,其扎也更盡皆斬首,他日史大人若在陣前遇上了,切不可這等輕敵。”所謂扎也,乃是女真話親衛的意思,類似於宋軍的牙兵。

史文恭連連點頭稱是,忽然想起自己所挑的那員敵將來,忙命曾塗去問。少停曾塗轉來,身後兩匹戰馬中間用繩網連着,上面臥着一人,半身都是鮮血,閉着眼睛一動不動,不知死活,正是那被挑落馬下的張暉。

史文恭問過隨軍地郎中,才知道這人幸虧戴着護心鏡,又穿着細甲,再加上槍尖臨身時向後仰了一下,幾樣加了起來,槍尖入體不深,故而沒有當時喪命,已然用藥包紮了,至於能否活命,端看他地造化了。饒是如此,那精鐵護心鏡被史文恭那一槍從正中挑了個四分五裂,足見槍力驚人。

問罷郎中,大忭卻向史文恭笑道:“史大人,你這可是立了一大功勞了,此人看情形必是熟女真中有名望的人物,若是能將他救活,令他投入我軍,對於招諭熟女真之事大有裨益。”

第8章 學術第37章 邀援(下)第19章 鐵牛(下)第3章 回京(上)第65章 招安第6章 建策(上)第四十一章第21章 驚變第33章 詭譎(下)第65章 招安第6章 心戰(下)第7章 收服(上)第2章 黑白第三十五章第3章 回京(下)第12章 燕京(下)第四十四章第五十九章第3章 林沖第十四章第64章 張叔夜第5章 刑訊(上)第9章 索索(上)第20章 設伏(下)第七章第三十七章第26章 种師道(上)第9章 傑肯(下)第十章 下第42章 虛位第五十章第四十二章第6章 建策(上)第5章 見童(上)第3章 邀約第1章 清溪銀(上)第3章 羽翼(上)第40章 結局(下)第35章 動員(下)第26章 對箭(上)第十章第14章 算帳(上)第19章 河水(下)第10章 心曲第三十章第2章 冤案(下)第30章 內事第十二章第2章 交易(上)第17章 拔刀(上)第12章 審李(上)第十二章第五十四章第2章 叔賊第3章 回京(下)第14章 掌錢第四章 上第64章 張叔夜第36章 關撲(上)第5章 圖謀第二十一章第三章第十章 下第34章 上第16章 遺篇(下)第20章 起航第13章 右京(上)第27章 結盟(上)第3章 上第五十七章第二十二章第16章 劉公島(下)第四十七章第九十六章第34章 反目(上)第18章 李逵(上)第六十章第三十八章第24章 傳訊(上)第2章 風起第二十六章第四十七章第2章 上第四十章第17章 三問(上)第5章 刑訊(下)第36章 關撲(下)第35章 上第38章 夜襲(下)第22章 民反第60章 賭箭第四十一章第33章 奔襲第四十八章第35章 受降(下)第11章 出使(上)第三十九章第三十章第28章 鬼臉(上)第28章 迎宗澤(下)
第8章 學術第37章 邀援(下)第19章 鐵牛(下)第3章 回京(上)第65章 招安第6章 建策(上)第四十一章第21章 驚變第33章 詭譎(下)第65章 招安第6章 心戰(下)第7章 收服(上)第2章 黑白第三十五章第3章 回京(下)第12章 燕京(下)第四十四章第五十九章第3章 林沖第十四章第64章 張叔夜第5章 刑訊(上)第9章 索索(上)第20章 設伏(下)第七章第三十七章第26章 种師道(上)第9章 傑肯(下)第十章 下第42章 虛位第五十章第四十二章第6章 建策(上)第5章 見童(上)第3章 邀約第1章 清溪銀(上)第3章 羽翼(上)第40章 結局(下)第35章 動員(下)第26章 對箭(上)第十章第14章 算帳(上)第19章 河水(下)第10章 心曲第三十章第2章 冤案(下)第30章 內事第十二章第2章 交易(上)第17章 拔刀(上)第12章 審李(上)第十二章第五十四章第2章 叔賊第3章 回京(下)第14章 掌錢第四章 上第64章 張叔夜第36章 關撲(上)第5章 圖謀第二十一章第三章第十章 下第34章 上第16章 遺篇(下)第20章 起航第13章 右京(上)第27章 結盟(上)第3章 上第五十七章第二十二章第16章 劉公島(下)第四十七章第九十六章第34章 反目(上)第18章 李逵(上)第六十章第三十八章第24章 傳訊(上)第2章 風起第二十六章第四十七章第2章 上第四十章第17章 三問(上)第5章 刑訊(下)第36章 關撲(下)第35章 上第38章 夜襲(下)第22章 民反第60章 賭箭第四十一章第33章 奔襲第四十八章第35章 受降(下)第11章 出使(上)第三十九章第三十章第28章 鬼臉(上)第28章 迎宗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