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帝王心學宗師王闓運

“股票交易所?”虞立民更加大吃一驚,他吃驚的不是曹躍提出股票交易所,而是曹躍居然知道股票交易所這東西。如今大清國只有一個股票交易所,那就是上海的平價股券交易所,沒想到曹躍想在西安建立股票交易所,實在太匪夷所思了。一個操刀子殺人的將軍,居然知道股票交易,居然知道股份制,居然提出在西安建立股票交易所——今天的信息量有些太大,弄得虞立民不知所措。

曹躍反倒是越說越興奮,不住地揮着手說道:“對啊,我們爲什麼任憑別人建立股票交易所,爲什麼自己不建立股票交易所——你有懂得股票交易的人才可以推薦嗎?”

“我有一個遠房親戚叫做虞洽卿,他在上海做生意,這個人不但自己開公司做老闆,還給兩家洋行一起做買辦,又是上海工商聯繫會成員之一。”虞立民道,“或者可以請他來西安一見。”

虞洽卿?曹躍震驚道,你的親戚叫做虞洽卿?

“是啊,他很有名嗎?”虞立民反問。

何止很有名,他簡直太有名了,曹躍心說,虞洽卿是什麼人,那人是上海總商會會長,人稱上海財神爺,同時他擔任浙商董事會主席,與蔣介石八拜之交,支持蔣介石最終成爲中華民國委員長,他不牛纔怪。

曹躍立即說道:“無論如何,請虞洽卿前來一序。”

“好,我給他發電報。”虞立民道,“至於創辦西北重武器集團,我想需要和家人商議一下。”

“也好。”曹躍道。

很快,虞洽卿就做出迴應,他帶着一衆浙商立即動身乘船前往武漢,在武漢向西北前往陝西。虞洽卿只是買辦之一,雖然牛氣的很,但畢竟只是洋人的奴才。但如果讓他掌控一個股票交易所,貨券交易中心,那麼就是讓他做真正的西北金融話事人。同時虞洽卿也知道曹躍這個人,此人坐擁西北地利,平息西北多年的匪患和叛亂,發展西北民生民計,更重要的是,曹躍建立了一支讓洋人聞風喪膽的軍隊。

所以虞洽卿想要看看曹躍這個人,先看一看這個人如何,再決定是否在西北發展。但是虞洽卿對虞立民提到的煤礦、鐵礦、兵工廠很有興趣。電報之中的內容不甚詳細,但虞洽卿還是從中聞到了一絲絲苗頭來,西北未來要火啊。

此時,曹躍舉行的第二次西北聯合武裝力量大會在推遲了兩個半月之後,終於姍姍來遲了,曹躍依舊精力充沛,神采飛揚。這次大會比上次圓滿得多,前一次還有人心裡揣着小心思,可是現在的曹躍哪裡是他們螳臂當車能夠抗拒的了的。整個西北地區包括蒙古和部分新疆地區都派遣代表來了。

曹躍代表西北聯合武裝力量聯盟簽署《西北地區保境安民告示》,宣佈西北各部各山寨不在內鬥,民團也將逐漸取締,很多人充斥進入警察隊伍中,不但警察人數多了,而且民團的人也有了安置。

曹躍知道這件事處理得並不完美,起碼現代的警察制度只是骨架搭好了,警察隊伍中也是魚龍混雜,將來也會出現一些問題。可是能夠通過第二次西北會議將西北所有的武裝力量真正整合統一在自己的手中,曹躍還是覺得值得的。但曹躍重視覺得少了一些什麼,忽略了一些什麼,他向手下幕僚詢問,幕僚們也對此給與不出答案來。

西北武裝力量聯盟第二次大會,即灞橋大會圓滿結束,曹躍沒有來得及休息,次日王宇與楊度的恩師王闓運以及師兄宋育仁、吳之英也到了西安。他們來的這一天難得下起了小雨來,王宇將恩師師兄接到了西安的王府中居住。

雖然王闓運想低調一些,但他畢竟太有名了,著名教育大師經學學者長沙思賢講舍座師王闓運就在西安城這個消息立即讓整個陝西的文壇都震動了起來。正所謂樹的影人的名,王闓運的學生有上千人之多,個個都是社會棟樑。

王闓運和另一位門徒甚多的國學大師翁同龢不同,翁同龢是因爲擔任軍機大臣,人稱翁相,多次負責科舉考試選題,所以號稱弟子布海內。但實際上翁同龢的師傅與弟子之間的關係都只是舊時代官場上的潛規則關係,而王闓運的弟子們可都是他教授出來的,有的在他門下學習,有的則聽過他的講課,這小老頭雖然身材不高但身體健碩,歷史書一直到了民國(到1916年),活了八十四歲。

陶模作爲甘陝總督,同時也是進士出身的文人,自然代表着陝西文壇宴請王老爺子,一番客氣之後,陶模詢問王老爺子來的意思。王闓運說來西北有兩個原因,第一就是看看自己那個多病的徒弟王宇最近有沒有恢復身體,二來去甘肅看一看大好風景。

陝西名士們招待王闓運完畢之後,送他住進了弟子王宇的家裡,休息一日之後,王宇纔將曹躍引薦給老師王闓運。曹躍雖然對這個人不熟悉,可是卻明白這個人的弟子遍佈天下,必定有非常之本領。所以曹躍也對王闓運這個人很感興趣,非常有禮貌地執弟子禮拜訪,並請教維新變法失敗的問題。

王闓運作爲曾經秘密奉勸曾國藩推翻滿清帝國的重要幕府幕僚,雖然三十年來一直以教育學家的姿態出現,但他時時刻刻都在注意天下朝廷。正所謂學成文武藝賣於帝王家,讀書人最渴望的就是被人尊重和得到信任。王闓運見西北宣撫使對自己禮遇有加,更是抖擻了一百二十個精神,開始逐次分析起來這次維新變法的利弊與失敗的原因。

而陪同的學生宋育仁和吳之英更是維新變法失敗的官員,切身體會地剖析起來維新變法失敗,再加上王宇和楊度一個鬼才一個天才的分析,幾個人逐次推演起來。若是變法該怎麼變,才能不至於引起更大的反應。變法失敗的原因很多,急和用錯人事其中很大的原因,就連胡聘之也急切地在陝西實行變法。且看將捕頭捕快整編爲現代警察制度,但清朝只有捕頭纔有薪俸,算是國家公務員,捕快們和雜役們救得喝西北風去。而且成立警察制度之後,這警察聽誰的?還聽不聽各地大員的了?等等問題需要一一解決,可光緒皇帝太急了。

在陝西省還好,曹躍早就計劃好了,胡聘之一提出來,曹躍借坡下驢而已,將整個陝西的完美的警察制度鋪墊開來,沒有造成過多的麻煩。可惜在其他身份就不一樣了,誰聽誰的都不知道,還造成很多冤假錯案。

現在太后在京師設立巡捕房,就是逐漸將衙門捕快過度到西方警察制度的一步重要舉措,也是平安過度的一個必須過程,可以說慈禧在某些方面也是支持變法的。

隨後衆人又討論到科舉改革,到底科舉該不該繼續。

西方國家沒有科舉制度,但西方國家更加強大,中國需要科舉制度嗎?

爲此,六個人展開了大辯論,王闓運和楊度兩人是支持保留科舉制度的,而吳之英和宋育仁則反對科舉制度,甚至提出取締科舉制度。吳之英早年參加鄉試的時候,因爲不慎將一滴墨水滴在卷子上,結果被取消了當年鄉試成績。從此之後吳之英發誓再也不參加科考,並對科舉考試深惡痛絕。而宋育仁因爲曾經擔任過英法意比四國的領事參贊,對西方教育顯然更加推崇。

雙方再一次脣槍舌戰,就該不該繼續科舉考試這一話題旁徵博引,講得是天花亂墜口沫橫飛。

曹躍和王宇完全插不進話去,曹躍是因爲古文知識水平有限,貿然插話反倒是讓人笑話,王宇最有意思,他的觀點是:“你們誰贏了,我就聽誰的。”完全是一副看熱鬧不怕事兒大,搬凳子喝杯茶的態度。

一直爭論到大家肚子餓了,曹躍才說:“鴻鸞,叫人準備一些吃喝吧,王老先生和諸位大人都餓着了。”

“早就準備好了。”王宇笑嘻嘻地說,拍了拍手,又讓下人上了火鍋,一起吃着火鍋繼續討論。不過一般吃起來的話,誰要是說話誰吃虧,雙方還在說着,反倒讓曹躍和王宇吃的肚皮滾圓。終於他們四人發現不對勁了,這纔開始吃喝起來,只是剩下的都是素菜了,鬧的四人看着他們倆很是幽怨。

王宇道:“諸位,取消科舉有取消的進步意義,但保留科舉也有保留的好處。”

“你說和好處?”吳之英問道。

“科舉無非是皇帝培養忠誠於他的官員而已,若是國家還是帝制,科舉存在有道理,除非效仿美國和法國,不用帝制了改用什麼共和鬼玩意。”王宇哂笑道。“這兩個無君主無忠誠的國家,必定人心狡詐險惡異常。”

王宇的話給大家打開了一條新的思慮,是啊,科舉不就是給皇帝養忠臣的地方嗎?未必忠臣就是清官好官,但對於皇帝來說,他寧可要一個昏官忠臣,也不會要一個清官叛逆做手下的官員。

這麼一想,如果能出現一個取代科舉培養忠臣的方式,還需要科舉嗎?。

第218章 灞橋大會召開第527章 打狗第436章 奇怪的新軍番號第162章 鎮西北(九)第183章 安西叛軍覆滅(三)第551章 狀元辭官第351章 激戰李尼維支聯隊(五)第172章 血戰烏金灘(二)第439章 大清外交部第451章 袁世凱死亡之謎第281章 曹躍的連環套套死了誰第762章 1000萬美元的生意第720章 第二軍團被迫撤軍第249章 拎着人頭搞外交第449章 三相共國第582章 斬草第791章 溫水煮青蛙第279章 股票連環計(五)第216章 張之洞的軍火支援第511章 理藩院不可妄動第475章 天津城破與屠殺第451章 袁世凱死亡之謎第480章 兵圍天津第214章 蠱惑人心第544章 《曹郎傳》第661章 俄國的反應第779章 炸燬橫須賀軍港第575章 士官的力量第107章 毒士王宇第527章 打狗第618章 神的懲罰第201章 楊度來投第594章 戰爭準備第810章 萬民祈福第122章 榮祿第428章 最適合曹躍的職務第808章 逼迫光緒退位(中)第749章 宮內的陰謀第421章 曹李暗鬥第555章 大太監徐雁(下)第419章 六國友好經濟專區第532章 曹躍主持政改第578章 平叛(三)第588章 兩位姑娘的消息第153章 和成俊的交易第549章 新科舉考試(下)第135章 莫非將軍喜歡走後門?第35章 分期付款佔便宜第118章 魚敢死網不敢破第446章 推行新政的最佳人選第203章 “newmoney”第431章 在東北給法國人租塊地第469章 科技改變戰爭方式第816章 封侯拜爵第727章 甦家屯伏擊戰(五)第64章 不如反了第192章 將軍危險第735章 辛洛歸來第351章 激戰李尼維支聯隊(五)第711章 塞門刀車(一)第685章 唐努烏梁海之矛(四)第69章 親兵統領第546章 康有爲被判刑第657章 世紀大騙局(中)第156章 鎮西北(三)第384章 中國主動讓步第45章 屯兵不進第772章 搶t字頭第729章 臨陣換帥第372章 兵變——真假救光緒第171章 血戰烏金灘(一)第367章 兵變——佈局第276章 股票連環計(二)第216章 張之洞的軍火支援第392章 狙擊第五師團(一)第278章 股票連環計(四)第606章 趕走日本顧問第524章 一月期限第448章 反曹聯盟(下)第274章 浙財團第745章 歡慶第431章 在東北給法國人租塊地第579章 平叛(四)第513章 諸葛先生第313章 曹躍娶親第454章 新政改革(二)第427章 西北官員集體入京第774章 決死的俄國人第606章 趕走日本顧問第338章 全殲西摩爾聯隊(四)第758章 松花會戰(四)第177章 血戰烏金灘(六)第154章 鎮西北(一)第220章 Duang賺銀子(一)第585章 藍祺兒重掌恭王府第706章 戰鬥在哈爾濱(一)第108章 夏普林的用處第813章 曹躍龍袍加身第50章 定邊之戰(二)第5章 比武
第218章 灞橋大會召開第527章 打狗第436章 奇怪的新軍番號第162章 鎮西北(九)第183章 安西叛軍覆滅(三)第551章 狀元辭官第351章 激戰李尼維支聯隊(五)第172章 血戰烏金灘(二)第439章 大清外交部第451章 袁世凱死亡之謎第281章 曹躍的連環套套死了誰第762章 1000萬美元的生意第720章 第二軍團被迫撤軍第249章 拎着人頭搞外交第449章 三相共國第582章 斬草第791章 溫水煮青蛙第279章 股票連環計(五)第216章 張之洞的軍火支援第511章 理藩院不可妄動第475章 天津城破與屠殺第451章 袁世凱死亡之謎第480章 兵圍天津第214章 蠱惑人心第544章 《曹郎傳》第661章 俄國的反應第779章 炸燬橫須賀軍港第575章 士官的力量第107章 毒士王宇第527章 打狗第618章 神的懲罰第201章 楊度來投第594章 戰爭準備第810章 萬民祈福第122章 榮祿第428章 最適合曹躍的職務第808章 逼迫光緒退位(中)第749章 宮內的陰謀第421章 曹李暗鬥第555章 大太監徐雁(下)第419章 六國友好經濟專區第532章 曹躍主持政改第578章 平叛(三)第588章 兩位姑娘的消息第153章 和成俊的交易第549章 新科舉考試(下)第135章 莫非將軍喜歡走後門?第35章 分期付款佔便宜第118章 魚敢死網不敢破第446章 推行新政的最佳人選第203章 “newmoney”第431章 在東北給法國人租塊地第469章 科技改變戰爭方式第816章 封侯拜爵第727章 甦家屯伏擊戰(五)第64章 不如反了第192章 將軍危險第735章 辛洛歸來第351章 激戰李尼維支聯隊(五)第711章 塞門刀車(一)第685章 唐努烏梁海之矛(四)第69章 親兵統領第546章 康有爲被判刑第657章 世紀大騙局(中)第156章 鎮西北(三)第384章 中國主動讓步第45章 屯兵不進第772章 搶t字頭第729章 臨陣換帥第372章 兵變——真假救光緒第171章 血戰烏金灘(一)第367章 兵變——佈局第276章 股票連環計(二)第216章 張之洞的軍火支援第392章 狙擊第五師團(一)第278章 股票連環計(四)第606章 趕走日本顧問第524章 一月期限第448章 反曹聯盟(下)第274章 浙財團第745章 歡慶第431章 在東北給法國人租塊地第579章 平叛(四)第513章 諸葛先生第313章 曹躍娶親第454章 新政改革(二)第427章 西北官員集體入京第774章 決死的俄國人第606章 趕走日本顧問第338章 全殲西摩爾聯隊(四)第758章 松花會戰(四)第177章 血戰烏金灘(六)第154章 鎮西北(一)第220章 Duang賺銀子(一)第585章 藍祺兒重掌恭王府第706章 戰鬥在哈爾濱(一)第108章 夏普林的用處第813章 曹躍龍袍加身第50章 定邊之戰(二)第5章 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