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初掌幷州(下)

掌控幷州除了需要那些官場人物的支持以外,民衆的擁護以及具有威懾力的武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必備條件。曹鑠還記得當年在老虎嶺旁邊的那個無名的小山上,他講過的那些話,也許大家可能覺得有點假,但是那確實是自己的心聲,現在終於有實現的機會了。

幷州古屬冀州之域,虞舜以冀州南北太遠,分置幷州。應邵曰:“地在兩谷之間,故曰幷州。”夏仍爲冀州地,周曰幷州。《周禮?職方》:“正北曰幷州,其山鎮曰恆山,藪曰昭餘祁,川曰滹沱、嘔夷;浸曰淶、易。”它是一個窮地方,但是也是一個有發展前途的地方。此時的幷州並沒有經過後世千百年的過度開發,還可以看到遍地綠樹、河流密佈的好好景緻,水土流失更沒有後世那樣嚴重。在這幷州這片尚屬富饒的土地上,有着沱河、汾水、涅水、沁水、清漳水等大大小小數十條河流,不斷爲這片土地輸送着養料,也養育着幷州的人民。

而幷州人民身上有着沉重的包袱,他們要叫越來越多的田賦,還要交納口賦、算賦等人頭稅,還要定期或不定期服徭役,這樣的局面下,人民就像被榨乾了血液的行屍走肉,只是勉勉強強活着而已。對於這種情況,曹鑠非常擔心,他廣泛徵集大家意見,不但和南華囚仙、高柔等人商議,還廣泛聽取鄉老、小吏等基層人士的意見,最終決定開始減負,他的第一步就是減輕田賦的份額。

田賦即田租,是國家向土地所有者徵收的土地稅,屬收益稅性質。田賦地徵課範圍。爲土地的出產物,包括粟米和芻稿,均以實物交納。田賦的徵課方法:田賦的徵課依據是土地冊籍。覈實土地數量的方法,是“令民得以律佔租”,是指農民自己申報。報告的內容包括耕地面積,大小人丁。土地產量等;經鄉一級主管官吏三老、嗇夫審查覈實,統一評定產量後,再根據實有田畝數,評定地畝產量和國家規定的稅率,求出應納稅額。登記入冊,按戶彙編,上報到縣,經批准後,由鄉佐組織徵收。

後來,因國家無事,社會穩定,在土地稅收變化不多的情況下。爲簡化徵收手續,就根據連續幾年的徵收情況,規定一個固定的稅額,據以徵收。把全國地土地。按照土地的肥瘠分爲上、中、下三等,每一等根據連續幾年的生產情況,確定一個平均收穫量,對上、中、下三等不同的土地課以同一稅率,這樣,稅率雖然一樣,但每畝土地繳納的稅額不一樣。

在漢代,田賦的徵收,除了粟米之外,還有芻稿。芻稿是農作物的秸杆。用以充當飼料、燃料和建築材料之用。有人認爲芻稿是一種附加稅。其實。從秦到漢,芻稿都是同粟米同時徵收的。都應屬於田賦收入地範圍。如秦二世皇帝元年公元前209年用度不足,“下調郡縣轉輸菽粟芻稿”。東漢光武帝中元元年公元56年令“勿出今年田租芻稿。東漢和帝初元十四年公元162年因災減免。兩者都是結合在一起進行的,芻稿屬於田賦無疑。

大體情況瞭解以後,曹鑠確定了一條還兵於農、恢復生產、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方針具體到田賦,其徵收原則是:“量吏祿,度官用,以賦於民”。田租一律用實物交納,且實行輕稅政策:實行三十稅一制,廢除邊境的十五稅一制。這樣一來,就極大地減輕了農民地負擔,曹鑠的第二步就是削減人頭稅。

新抵晉陽的曹鑠顧不上休息,就一頭扎進幷州刺史部的戶籍檔案所在地,瞭解幷州的情況。幷州共有九個郡縣,九十八個縣邑以及侯國,在籍的共計有民十一萬五千零一十一戶,七十萬三千六十五口人。這個數目也太少了,曹鑠還記得小時候跟曹操翻看司隸戶籍,那裡有六十一萬戶,約三百一十萬六千人;而後來在兗州跟從義父曹操學習處理政事時,他清楚地記得兗州有七十九萬九千戶,約四百零五萬兩千人,足足是這幷州的六倍左右!

幷州一方面直接面對外族的入侵,戰事頻繁,另一方面賦稅徭役太重了,許多平民百姓不堪重負,紛紛逃亡。留在原地的百姓就要分擔更重的徭役,不久也跟着逃亡了。這種惡性循環就像一個大大地毒瘤,不斷抽取幷州地生命潛力。那麼有什麼辦法呢?曹鑠待在書房裡一想就是一整天,可是什麼頭緒也沒有,因爲他對這大漢的賦稅、徭役瞭解地不多,閉門造車當然想不出什麼好想法。

第二天,曹鑠專門從晉陽找來幾個熟知這些事物的老吏,聽他們解說。這才知道原來過去人是要叫人頭稅地,又稱口賦、算賦。漢代的口賦又叫口錢,徵收對象是七歲至十四歲的少年兒童。漢代規定,凡適齡的少年兒童,不論男女,每人每年要交納口賦錢二十,充作皇室收入。而算賦,是對成年人徵收的人頭賦。算賦的開徵始於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當時規定:凡年齡在十五歲以上至五十六歲的成年男女,每人每年需要向國家交納算賦一百二十錢,叫一算,作國家購置車馬兵器之用。

另外,爲限制商賈謀取暴利,在賦稅上對商人加重征斂,每人每年兩算,即納二百四十錢;爲保障農業生產有足夠的勞力,鼓勵人口增殖,對家有奴婢課重稅,每人每年兩算,佔有奴婢越多,納稅越多。爲了鼓勵生育,對晚婚者課重稅,凡女子十五歲不結婚,到三十歲,分成五等,每升一等,加徵一算。到三十歲加到五算,即一年要交六百錢。這種累進課稅法,在稅制上說來,倒也是一種進步。

曹鑠自己拿了個草棍。自己在地上列了個算式:幷州現在約有七十萬三千人。其中成年人約站六成。每人按一年一算一百二十錢計算地話要交五千零六十一萬六千錢;老年人免稅。不用交錢;少年人約佔兩成。每人每年交二十錢。要交二百八十一萬兩千錢。這樣一來幷州光每年地口算錢就要交五千三百四十二萬錢!

周圍那些個拿着算籌地老吏用崇拜地眼光看着曹鑠。天呢。刺史大人這麼厲害。在地上隨便花了幾個彎彎曲曲地小圖就把數字推算出來了。既快捷又準確。難道這就是傳說中地河圖洛書?要知道當年刺史大人可是從皇宮之中協助蔡琰搶了不少圖書出來。一時傳爲天下佳話。保不齊裡面就有那被藏匿許久地河圖洛書。

大家看着曹鑠。心裡越發敬服。可是曹鑠根本就沒有心情注意這些。他在心裡暗暗感嘆:怎麼會有這麼大地數目啊!自從洛陽戰事頻繁以後。雖然這些錢款招收。可是並沒有再押解出幷州。而是一直放在府庫之中。要不是曹鑠臨時起意。這筆錢可能就要不明不白地流失了。現在該怎麼辦?全免了?幷州可沒有這麼富裕。何況這筆錢中有八成是要劃歸幷州。作爲討伐胡人地軍費地;可是如果不免除。居民地負擔也太重了。他們不但要按十稅一叫田賦(佃農還要拿出更多份額交田租)。還要承擔這部分人頭錢。而且還要定期服徭役。怪不得好多人逃匿呢。

曹鑠想了很久。最後他一咬牙。下了決斷。他在心裡想着:反正我回到這漢末。老天不是讓我來收稅地。如果那樣地話還不如讓個地稅、國稅地人員來穿越呢。起碼他們業務熟練。既然坐上了刺史這個位子。就要爲百姓謀好處。替自己揚美名。

曹鑠下令:從即日起。幷州廢除口賦。所有七歲至十四歲兒童不用再交一枚銅板。不但不用交錢。從今日起。凡是生男孩地。賞酒一罈、豬一隻;生女孩地。賞酒一罈、羊羔一隻;如生子女四人以上者。加賞牛犢一頭。不但如此。從今日起。商人、贅婿所交算賦與常人同。而且一律降至一百錢。而且待幷州財政有結餘時這數目將會逐漸降低直至免除。這樣一來。雖然交地錢地總數少了。可是由於不用往京城押解。幷州實際所得錢數與往常所分地大致相等。並沒有降低。

同時。繼續實施累計課稅法:爲保障農業生產有足夠地勞力。鼓勵人口增殖。對家有奴婢課重稅。每人每年兩算。佔有奴婢越多。納稅越多。但是家有中外族奴隸不受此稅限制;爲了鼓勵生育。對晚婚者課重稅。凡女子十五歲不結婚。到三十歲。分成五等。每升一等。加徵一算。到三十歲加到五算。即一年要交六百錢。

此令一下,幷州歡聲雷動,那些個平民百姓每家只是要少交六七十錢,雖然數目不多,但對於窮苦百姓還是一個不小的減負之舉。尤其是關中連年征戰,賦稅也越來越重,開始有些人悄悄跑到幷州來討生活。對這些人,曹鑠自然舉雙手歡迎,並且出臺了一系列移民優惠政策,規定凡是移民至幷州的,免除十年算賦及徭役,租種榮軍農場田地的,由當地榮軍農場借給種子及口糧,並免除三年田賦。此令一下,遷移地幅度更大了,尤其是關中、司隸一帶的窮苦百姓,往往整村整縣地往幷州跑。

曹鑠看着戶籍上越來越多的名字,欣慰地笑了,想要在漢末稱雄實現自己的夢想,就要手上有兵,而這兵源如果沒有雄厚地物質基礎,沒有廣泛的人員基礎只會越來越少,逐漸枯萎。實行削減田賦,減免人頭稅,正是爲此,初掌幷州,幹得還不錯!不過接下來,他的任務更重了,難度也更大了,因爲他將要挑戰的,是那越來越沉重的徭役!

第7章 千里救曹操(上)第8章 黃忠賭鬥孟達(下)第80章 連環計(三)第21章 逢紀,戰鬥在袁紹謝幕後(上)第2章 袁紹的野望(上)第89章 化裝偵察(下)第28章 唐小井第10章 槍挑許褚 馬踏牧府(上)第41章 那一劍的風情(完)第47章 閻行之死(上)第17章 代郡風雲動第31章 新仇第21章 親射虎,孫權的絕唱(上)第22章 親射虎,孫權的絕唱(下)第3章 玄武營,戰鬥在河東(二)第54章 審配刺曹操第28章 脫手斬得軻比能(五)第19章 青州黃巾作亂忙(上)第49章 河池屠竇茂第37章 那一劍的風情(二)第41章 羅縣密謀第47章 大破關家軍(上)第54章 欠債不還錢(下)第48章 擒孫堅(四)第39章 那一劍的風情(四)第40章 併吞代郡(下)第65章 蔣幹戲關羽第59章 夷洲大海戰!(下)第45章 夜襲鬥智第22章 京師之亂(二)第33章 馬超戰顏良(中)第65章 蔣幹戲關羽第29章 山谷明志第1章 半餅之恩!?第26章 董卓新政第4章 諸葛亮入蜀第10章 賭鬥馬超(下)第76章 潛入長安(中)第24章 王懿的報復(上)第96章 蓋竹之夜第24章 進軍青州第26章 新兵蛋子司馬懿第22章 所謂名士第88章 決戰紫禁之顛第5章 陳縣大起義(上)第54章 審配刺曹操第91章 朱桓的決死攻擊(上)第63章 臧霸是個保皇黨第8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下)第79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上)第62章 迴光返照(上)第74章 困境中的張頜、曹林第22章 義士閻溫第24章 董卓進京(上)第66章 滎陽之戰(四)第56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第53章 延津渡口的逆襲(上)第9章 合肥城下戰孫策(上)第70章 首山之役第56章 反骨仔蔡瑁?!第33章 關羽的抉擇第40章 決死衝鋒!(上)第37章 易京鬧劇(下)第3章 袁紹的野望(下)第31章 廢帝第54章 雪中奮短兵(中)第3章 拼命三郎第43章 討伐白波(五)第19章 步度根:俺冤枉啊!第36章 那一劍的風情(一)第31章 廢帝第65章 袁術稱天子第50章 初戰陽平關第4章 諸葛亮入蜀第2章 袁紹的野望(上)第66章 滎陽之戰(四)第78章 壽春多有傳奇事第5章 劉備的博望坡(下)第53章 延津渡口的逆襲(上)第25章 董卓進京(下)第3章 拼命三郎第6章 長社之戰第28章 脫手斬得軻比能(五)第90章 奇襲吳興城第56章 箭毒!?第26章 征戰徐州(上)第5章 界橋前哨戰——關羽戰顏良(下)第53章 雪中奮短兵(上)第72章 悶酒悲歌第58章 諜戰風雲第18章 香囊事件(下)第10章 西征的開始第26章 蔣幹獻策除陸遜第22章 京師之亂(二)第68章 刺殺孫尚香!(下)第24章 曹安民那該死的溫柔(下)第76章 高句麗的滅亡第55章 辛毗的復仇第51章 刺殺劉備!(下)
第7章 千里救曹操(上)第8章 黃忠賭鬥孟達(下)第80章 連環計(三)第21章 逢紀,戰鬥在袁紹謝幕後(上)第2章 袁紹的野望(上)第89章 化裝偵察(下)第28章 唐小井第10章 槍挑許褚 馬踏牧府(上)第41章 那一劍的風情(完)第47章 閻行之死(上)第17章 代郡風雲動第31章 新仇第21章 親射虎,孫權的絕唱(上)第22章 親射虎,孫權的絕唱(下)第3章 玄武營,戰鬥在河東(二)第54章 審配刺曹操第28章 脫手斬得軻比能(五)第19章 青州黃巾作亂忙(上)第49章 河池屠竇茂第37章 那一劍的風情(二)第41章 羅縣密謀第47章 大破關家軍(上)第54章 欠債不還錢(下)第48章 擒孫堅(四)第39章 那一劍的風情(四)第40章 併吞代郡(下)第65章 蔣幹戲關羽第59章 夷洲大海戰!(下)第45章 夜襲鬥智第22章 京師之亂(二)第33章 馬超戰顏良(中)第65章 蔣幹戲關羽第29章 山谷明志第1章 半餅之恩!?第26章 董卓新政第4章 諸葛亮入蜀第10章 賭鬥馬超(下)第76章 潛入長安(中)第24章 王懿的報復(上)第96章 蓋竹之夜第24章 進軍青州第26章 新兵蛋子司馬懿第22章 所謂名士第88章 決戰紫禁之顛第5章 陳縣大起義(上)第54章 審配刺曹操第91章 朱桓的決死攻擊(上)第63章 臧霸是個保皇黨第8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下)第79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上)第62章 迴光返照(上)第74章 困境中的張頜、曹林第22章 義士閻溫第24章 董卓進京(上)第66章 滎陽之戰(四)第56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第53章 延津渡口的逆襲(上)第9章 合肥城下戰孫策(上)第70章 首山之役第56章 反骨仔蔡瑁?!第33章 關羽的抉擇第40章 決死衝鋒!(上)第37章 易京鬧劇(下)第3章 袁紹的野望(下)第31章 廢帝第54章 雪中奮短兵(中)第3章 拼命三郎第43章 討伐白波(五)第19章 步度根:俺冤枉啊!第36章 那一劍的風情(一)第31章 廢帝第65章 袁術稱天子第50章 初戰陽平關第4章 諸葛亮入蜀第2章 袁紹的野望(上)第66章 滎陽之戰(四)第78章 壽春多有傳奇事第5章 劉備的博望坡(下)第53章 延津渡口的逆襲(上)第25章 董卓進京(下)第3章 拼命三郎第6章 長社之戰第28章 脫手斬得軻比能(五)第90章 奇襲吳興城第56章 箭毒!?第26章 征戰徐州(上)第5章 界橋前哨戰——關羽戰顏良(下)第53章 雪中奮短兵(上)第72章 悶酒悲歌第58章 諜戰風雲第18章 香囊事件(下)第10章 西征的開始第26章 蔣幹獻策除陸遜第22章 京師之亂(二)第68章 刺殺孫尚香!(下)第24章 曹安民那該死的溫柔(下)第76章 高句麗的滅亡第55章 辛毗的復仇第51章 刺殺劉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