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又見報紙

各種求,能求的都求,持續狀態中……

————————————————

“賣報啦!賣報啦!‘奇女’要開錢莊啦,存錢不要錢,還有利息拿咧!都來瞧一瞧,看一看……”

“號外!號外!思奇超市多款商品感恩回饋大降價了……”

在一個普通而又不平凡的日子裡,金陵城的大街小巷的乞丐孤兒都消失的無隱無蹤,取而代之的則是統一穿着印有金陵晚報馬甲的報童,他們穿梭在金陵的每個旮旯,扯着嗓子喊着一些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意思的話語,手裡還揮舞着一大疊寫滿黑字的白紙。

“小孩,你們手裡面拿的什麼?”報童們的表演終於引起了路人的關注,一些人拉住他們開始搭訕。

“先生您好!這是我們金陵晚報出的第一期報紙,上面寫了金陵附近的大事小情,一目瞭然,您要不要來一份?”

“多少錢?”

“不要錢,您隨便看!”報童扯過一張報紙塞到了路人手裡。

“不要錢?哄人的吧?”路人摩挲着手上的紙張,一臉不信的表情,就這紙張比好多書的質量的都好,肯定得不少錢,看着滿大街的報童,這一天得撒出去多少銅板,張家果然是大戶人家,有錢就是這麼任性。

“真的,比真金還真!你放心看吧,沒人管您要錢。”報童朝他扮了鬼臉,又撒丫子跑去找其他人賣報紙,準確地說應該是發報紙。

鑑於有皇家時報在前面墊底,大家對於這個金陵晚報的接受還是比較快。更何況,以時報一文一份的價格對於普通老百姓也不是個小數目,平時也就有點閒錢的讀書人會買,老百姓可不管你啥報紙不報紙的。

但這個金陵晚報可不一樣,不要錢白送,管他識字不識字,報童衝上去都都給他塞一張。老百姓是不識字,可他們一知道這個紙金貴,拿回去當個念想也是不錯滴。這不,金陵晚報來了個後來居上,雖然發行比皇家時報晚,但要說在金陵地界的影響力可是甩了皇家時報好幾條街。

“王兄,您說董事長這回搞這個錢莊是不是有點太離譜了啊?歷來都存錢的給咱錢,董事長這麼聰明怎麼會做虧本生意呢?”

“你們吶!就是沉不住氣,你也說了董事長聰明,你都明白的事她能不明白嗎?董事長哪次不是賺得盆滿鉢滿,嗯,當然了開藥房的事不算,那純粹是做慈善事業,一來積德,二來也是響應皇太后的號召嘛!老夫覺得你們都該學着點,別整天老想着掙錢,錢又掙不完……”雖然王有財自己也想不明白張家小姑娘這是唱的哪一齣,卻絲毫不妨礙他在其他老夥計面前端架子。

其實,自打張柔開始搗鼓錢莊,不僅別人不明白張柔要搞賠本生意,就連她的商業合作伙伴也想不明白。

在宋朝會存錢的基本上只有一種人,那就是有錢人,還是巨有錢的那種。因爲一般有錢和小有錢的都只會把錢埋自個家裡面,但由於銅錢埋久了還是會生鏽的,畢竟這時候的提純工藝也就那個水平,所以這些有錢人過一段時間就得把錢拿出來曬一曬,這是個很嚴肅的事,而不是在曬富!

因此也就只有巨有錢的人家懶得費這個神,寧願出點保管費讓錢莊代爲保管,當然也有安全方面的考慮。

金錢的價值在於流通,流通才能創造價值,可勤勞的大宋人民卻喜歡把錢埋起來,還有些一埋就買幾千年的。這種事情誰都能忍,但有一個人忍不了,沒錯,就是這位來自二十一世紀的金融人才——張柔女士。

以前她的勢力範圍只覆蓋了金陵城,辦錢莊意義並不大,但近來的高速擴張,讓思奇集團的觸角得以延伸到東南四路之地,也算是佔了大宋五六分之一的地盤了,她覺得時機差不多成熟了。再加上王先由無意之間造就的誤會,讓這位張柔姑娘提前進入了更年期,當她覺得皇宮裡面那位不是自己的那位時,她心裡就開始有了牴觸情緒:“同樣是穿越,憑啥別人當皇上,自己卻是個小屁民,不能夠,姐姐就讓你見識一下什麼叫知識就是力量,等姐把全大宋的錢都賺光了,看你當個皇帝還有啥勁,到時候還不得求着姐賞你點零花錢……哼!”

女人不能惹,充滿怨念的女人更是不能惹,不過趙禎此刻正在憧憬自己的大海軍橫掃四海的壯麗景象,還不知道他啥也沒幹就把一個不能得最的人給惹了,那些跪搓衣板的同胞對他深感同情。

這不,趙禎搞皇家時報,她搞不了全國的,但整個金陵晚報還是毫無壓力,反正這對臺戲是唱定了。不會活字印刷術?這也算是個事,沒見過豬跑,還沒吃過豬肉麼!有她超越千年的知識,加上墨家磚家的配合,整個活字印刷發附加明個紙張什麼的,那還不是灑灑水啦!

沒有新聞?這就更不算個個事了,誰不知道丐幫就是天底下最好的狗仔隊,還有他們不知道的消息。

那金陵的丐幫誰養活的?這話問得,太沒水平了,除了張大善人還有誰!換句話說,張柔就是那個不會武功的黃蓉,丐幫名譽幫主非她莫屬。她一句話,狗仔報童什麼的全齊活。

說起來,她辦這個晚報更像是商報和故事報的結合體,就三個板塊:故事、傳聞、廣告。

故事版的版主當然是非張柔莫屬了,誰讓她從小哄妹妹幹得就是講故事的活呢!像《嘻遊記》這種打怪升級還帶拉人助陣的低端小說也就不說了,免得把大宋百姓教得太天真。咱要玩就玩點高端大氣……不上檔次的,比如《一個女人和七個男人的故事》、《一個男人和一羣女人的故事》……等等,一看這名字就引人入勝,留戀往還啦。

“某某店今天又打折了,你們買了嗎?”這是一羣敗家娘們在嘮嗑。

“可愛的靖哥哥,人家好耐你喲!”一看就是個犯了花癡的可憐娃,捧着報紙在那自怨自艾。

“丫丫個呸的,這玩意誰寫的,大喬小喬是多麼可人的美人,怎麼讓孫策和周瑜這兩玩意給糟蹋了,怎麼也要本衙內這種玉樹臨風的偏偏公子纔對嘛!去查一查這個叫佚名的傢伙,嘛玩意,讓他把本衙內也給寫進去……啥,怕他不答應?給本衙內狠狠削他,削到他答應爲止,嘖嘖……可愛的美人兒,哥哥我來也!”

“王哥,您消消氣,小弟我這就派人去找叫佚名的玩意,保證讓讓把您寫的玉樹臨風,英俊瀟灑,來來,先喝酒……”陳瀟耬一邊點頭哈腰地迴應王宣恩,一邊像旁邊的歌姬使眼色。

金陵晚報紅了,毫無懸念,但取得的效果卻與張柔預期的相去甚遠,她本意是以此打造一個廣告平臺,通過收取廣告費來擴大報紙的發行,不然老是撒錢也心疼。

沒想到,最先受到影響的不是那些本應該有着敏銳頭腦的商賈,反而是家庭主婦。她們不識字?這都不是事,誰還沒個老公啥的,再說了,街坊四鄰只要有一個知道,那就是一呼百應。只要哪個商家敢打折,不消說,保證半個時辰之內給你圍得水泄不通。

宋人都太實誠了,就連商賈都收到了嚴重的影響,在他們看來賣東西就是賣,哪來那麼多花花腸子。對此,張柔只是感到深深的愧疚和懺悔,希望以後世人不要怪自己帶壞了風氣纔好。

緊隨狂購團步伐的是狂熱的追劇團,只不過他們追的不是電視劇,而是連載小說。自從出了金陵晚報,有一個叫佚名的傢伙那是徹底的火了,火到什麼程度呢?只要提起他的名字,下到聽得懂話的小孩,上到聽得見聲的老人,無一不知道他的存在。但怪就怪在從來沒人見過他,就連那個想找他開後門的王宣恩,也不得不在苦苦搜尋半個月後無奈地放棄。

當然還有更多人是對他滿懷怨念:“腫麼能有這麼賤的人呢?你說你寫個小說就好好寫嘛!爲嘛老是在關鍵的時候就太監了呢?連載也就算了,可不可以不要每次都換個故事,咱們什麼時候才能完整看完一個故事,要不是沒有其他可玩的,我發誓再也不看了……大大,我錯啦,快更新吧……”

缺乏娛樂項目的宋朝人民很悲哀!

晚報三個板塊,都取得了金陵百姓的廣泛關注。故事板塊就不用說了,只要能看懂字的,肯定是人手一份,更惡劣一點的土豪官二代們還會搞角色扮演,爲爭奪自己的角色甚至不惜大打出手。這讓張柔都有轉行搞服裝設計的念頭,爲了不拉低自己的智商線,只好作罷。

“你們都聽說了嗎?木家糧棧居然在米里面參沙子,而且還把陳糧當新糧賣,太沒良心了!”

“切,你這消息都過時了,木家糧棧昨天就關門大吉了。看看今天的報紙上登了什麼吧!”

“讓我瞧瞧,哎呀!‘傳聞謝家肉鋪居然賣死豬肉’,完啦,我剛在他那買了肉……不行,我去找他去!”

“快去吧!去晚了說不定人家也關門大吉了。”

像這種賣假貨或是大戶人家爲富不仁之類不道德的事情,一旦出現在傳聞板塊,那不用說,肯定紅極一時,妥妥的。別看這個傳聞板塊是裡面最小的,但它的影響力絕對不小,宋朝言論還算自由,基本上想說啥就說啥,只要不造反,都好說。

退一萬步來講,真要有人放得下自己的臉來找茬,張柔會讓他們看看報紙底部一行很小很小的小字:“特此聲明:本報所刊一切內容均爲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報社無關,所有解釋權歸本報社所有。”

還別說,出了幾次事之後,金陵的商家和大戶人家都收斂了許多,起碼沒有人敢明目張膽地賣假貨,大戶人家的老爺也和藹慈祥了不少,再也沒有當衆欺負下人的事情發生。

當然也有“居安思危”之輩,悄悄地給張家送來了那種金黃色的土特產,亦或是沒用的瓶瓶罐罐,嗯,確實沒用,就像這種據說是漢武帝用過的酒杯,這玩意能幹啥,難道還有人用它喝酒麼,真是太不講究了……

也不是沒人想把這個署名佚名的傢伙翻出來暴揍一頓,但他們都跟王宣恩一樣,翻遍了整個金陵也一無所獲。

而這位讓大家又愛又恨佚名,哦不,張柔大美女卻絲毫不顧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的金陵百姓。因爲她此刻正在糾結另外一件事情,眉頭都快奏到一塊了:“別人穿越搞個報紙,大家都擠着來送錢,咋到自己這就不靈了呢?這都開業個把月了,生意還沒開張,報紙的錢,寫手的稿費,報童的工資……這麼多地方都要錢啊!喔,買噶的,難道是最近人品用完了,還是二丫這掃把星光環在作怪?

這麼下去可不行,得想個法子!

突然靈感一閃,張柔唰地站起身,惡狠狠地對着空氣說道:“老天爺,是你逼我的,可不要怪我出絕招!”

第86章 憲政雛形第72章 光明計劃第40章 天聖軍演上第33章 北野整編第62章 大宋皇家研究院第82章 奇怪的風輪船第70章 三方和談第70章 水泊梁山第59章 喜事連連第84章 偶遇海盜第90章 龜船第15章 衛樸拉投資第74章 武爲止戈第87章 海運籌備第111章 採訪第14章 落鷹坡第13章 千里復仇第80章 開外掛的兄妹倆第50章 張柔的煩惱第41章 收買軍心第55章 張柔的陽謀第72章 元昊反攻第22章 新軍整訓第7章 皇后找着了第59章 水晶頭骨之秘第23章 視察工作第47章 養殖中心第62章 基裡瓜戰役第57章 美洲風光第92章 神藥現世第96章 瘟神走了第18章 三關戰役14第53章 夢想地產第109章 張氏藏寶第74章 武爲止戈第96章 瘟神走了第58章 海洋學院第86章 憲政雛形第86章 憲政雛形第14章 落鷹坡第32章 裁軍伊始第120章 千年等一回第39章 殿試軼事第10章 找小三第51章 偶遇夏人第67章 取長補短第8章 論國策第29章 偷書第70章 三方和談第117章 抗震救災第26章 三關戰役22第2章 揚州之旅第5章 三關戰役1第48章 道路與海鹽第28章 一切爲了和平第23章 視察工作第6章 三關戰役2第60章 挖坑中美洲第46章 脫思麻部的危機第13章 三關戰役9第8章 三關戰役4第32章 功畢一役第39章 金花送禮第36章 應對之策第56章 超級臨時工第101章 狩獵行動第3章 做人要講道理第14章 大牛來襲第15章 衛樸拉投資第56章 五年計劃第78章 偷天換日第58章 暗流涌動第113章 年度總結第31章 延州特戰第43章 拍賣會上第38章 沒有狀元的科舉第79章 保安局第37章 送行引發的後果第61章 手雷問世第97章 不作就不會死第26章 島國來人第74章 意外發現第73章 偷樑換柱第69章 全面剿匪第70章 水泊梁山第96章 初見端倪第8章 論國策第25章 大練兵一第84章 偶遇海盜第28章 三關戰役24第99章 邊疆挑釁第26章 大練兵二第98章 興華兩案第48章 道路與海鹽第75章 金陵船舶研究所第48章 三黨構思第44章 拍賣會下第3章 趙禎封妃第60章 挖坑中美洲第87章 海運籌備
第86章 憲政雛形第72章 光明計劃第40章 天聖軍演上第33章 北野整編第62章 大宋皇家研究院第82章 奇怪的風輪船第70章 三方和談第70章 水泊梁山第59章 喜事連連第84章 偶遇海盜第90章 龜船第15章 衛樸拉投資第74章 武爲止戈第87章 海運籌備第111章 採訪第14章 落鷹坡第13章 千里復仇第80章 開外掛的兄妹倆第50章 張柔的煩惱第41章 收買軍心第55章 張柔的陽謀第72章 元昊反攻第22章 新軍整訓第7章 皇后找着了第59章 水晶頭骨之秘第23章 視察工作第47章 養殖中心第62章 基裡瓜戰役第57章 美洲風光第92章 神藥現世第96章 瘟神走了第18章 三關戰役14第53章 夢想地產第109章 張氏藏寶第74章 武爲止戈第96章 瘟神走了第58章 海洋學院第86章 憲政雛形第86章 憲政雛形第14章 落鷹坡第32章 裁軍伊始第120章 千年等一回第39章 殿試軼事第10章 找小三第51章 偶遇夏人第67章 取長補短第8章 論國策第29章 偷書第70章 三方和談第117章 抗震救災第26章 三關戰役22第2章 揚州之旅第5章 三關戰役1第48章 道路與海鹽第28章 一切爲了和平第23章 視察工作第6章 三關戰役2第60章 挖坑中美洲第46章 脫思麻部的危機第13章 三關戰役9第8章 三關戰役4第32章 功畢一役第39章 金花送禮第36章 應對之策第56章 超級臨時工第101章 狩獵行動第3章 做人要講道理第14章 大牛來襲第15章 衛樸拉投資第56章 五年計劃第78章 偷天換日第58章 暗流涌動第113章 年度總結第31章 延州特戰第43章 拍賣會上第38章 沒有狀元的科舉第79章 保安局第37章 送行引發的後果第61章 手雷問世第97章 不作就不會死第26章 島國來人第74章 意外發現第73章 偷樑換柱第69章 全面剿匪第70章 水泊梁山第96章 初見端倪第8章 論國策第25章 大練兵一第84章 偶遇海盜第28章 三關戰役24第99章 邊疆挑釁第26章 大練兵二第98章 興華兩案第48章 道路與海鹽第75章 金陵船舶研究所第48章 三黨構思第44章 拍賣會下第3章 趙禎封妃第60章 挖坑中美洲第87章 海運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