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忽見女官隔着簾子向裡邊兒探望。
我與沈小姐都察覺到了來人,她側首對那女官一笑,投了一抹示意的目波。
這女官便進來,對我二人伏一伏身,旋即道:“正殿那邊有了傳話兒,說太后娘娘馬上便要過來了。”
沈小姐聞言後點點頭,瞭然在了心裡。
我心絃略撥,思量着太后她知不知道我來了這偏殿處?她這遭過來是隻爲了來看沈挽筠,還有有着別的指向?
思量間這女官已退出去,幾乎就在同時,聽得進深口處傳來公公尖利的唱喚:“皇太后駕到——”
我一定心,與沈挽筠相視一眼後,忙把身子迎上去準備接駕。
這時思緒一動,我忖度着,看來太后是知道我來了偏殿纔過來的,因爲若只是來看挽筠,又何至於如此大費周章的叫人宣告駕到?這樣未免太疏遠些,顯然是顧忌到我的緣故。
餘光微瞥這沈挽筠,她目色明慧,想來也是明白了。雖然我不知道她究竟對這宮裡的局勢、對太后與我之間變化錯綜的關係知道多少,太后又對她說了多少,但我知道太后真正信賴與器重的人其實一直都是她。這也是難怪的事情,畢竟她與皇上自小結識,情分放在那裡,又是日後真正的皇后。對皇后的支持,是關乎正統的匡扶,太后當然會心向沈挽筠了。
這時皇太后貼身伺候的女官打起了簾幕,迎面撲來一陣淡淡的伽藍香,並着有細微足步聲篩篩的波及耳廓。
我心中一動,知道是太后進來了,悄悄的把眼瞼微擡起來,果然窺探到這一張不怒自威、粉面含春的臉,那滿頭的珠翠與通身的華貴與她近於皇者的一種氣勢相輔相合、分外妥帖。好吧,興許這個比喻其實也是不恰當的。
“給太后娘娘請安。”壓住跳動的心,我不敢怠慢,與身旁沈小姐一起落身。
“都免了吧!”太后似是含笑的免了這禮,也並不虛扶我們,“哀家來瞧瞧筠兒。呦,榮妃也在?”聽來隨心的一句,旋即她隔過我們,徑自走進去落座下來。
應聲時我們起了身子,後轉過足步也跟進去。
太后那雙高挑的鳳眸往我與挽筠身上一打量,脣畔微勾笑意:“別拘着了,快坐吧!”許是沈小姐在這裡的緣故,眼下這太后與以往看起來有些不一樣,慈意難得流露的這般涓濃。
我們道了句“謝恩”,後便應聲落座。
太后對一側侍立的女官使了眼色命令:“去把東西呈上來。”女官領命後便去擺弄手中託着的食盒,這時太后接過小宮娥遞來的茶小口抿着,閒然又道,“哀家帶來了些點心,本是給挽筠的,榮妃也在便一併用些吧!”是隨心隨意的調子。
女官已經將精緻紅木盒打開,把裡邊兒兩盤點心逐一的取出來。但她似乎是有所準備的,這兩盤點心一盤放在了我的面前,一盤放在了沈挽筠的面前。
我偷眼去瞧瞧太后,愈發篤定了她是知道我在這裡後纔過來,且心中隱有微妙的預感,感覺眼下這點心裡有着古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