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其實印度政府和軍方高層從一開始就很清楚這樣一旦東南亞完蛋了,接下來便是輪到印度了,也正是這樣,當初纔會派出印度東方派遣部隊和東方艦隊前來與東盟‘並肩作戰’。然而讓印度政府高層沒有想到的是正是因爲出兵東南亞纔給與了中國政府以藉口,從而導致了中隊出兵印控克什米爾與東部地區。雖然克什米爾等北部地區已經被中隊所攻佔,雖然自山南而出的中隊攻下錫金,同時會同自英帕爾一線而出的兩個集團軍的兵力會攻西里古裡,從而切斷了東西方向,但是印度人也很清楚,對於中國來說,有限的戰事才符合中國的利益,與印度之間的全面戰爭是完全不可能的。

這倒不是印度人完全很是自信,而是他們很清楚中隊現在完全就是強弩之末了,沒有能力去和印度進行一場全面的戰爭,從朝鮮半島到日本,從越南到印尼,中國人此時就如同一把鋒利的尖刀一樣,足夠切開任何在他們面前的‘食物’,可是這把利刃太過於鋒利了,也不是什麼好事,也許只是輕輕的一個磕碰,便是會導致這把利刃折斷,而這也就是所謂的‘刃極必斷’。印度人很清楚這一點,他們並不是笨蛋。

新德里的先生們很清楚這一點,他們甚至判斷正確了中國政府的意圖,但是他們卻並沒有能夠按照這個正確的判斷意圖去部署,新德里高層認爲中隊的攻勢目標應該是在印度洋方向,這一點倒是沒錯,加強安達曼羣島和尼科巴羣島的防禦也沒有錯,可是錯誤的是,因此而放鬆了在東、北兩個方向的使用力量。這完全是一個致命的大錯誤,另一個最致命的錯誤則是在東南亞戰場上的兵力使用方面。

其實印度人要在東南亞這片地區過多的參與事務,很大程度還是因爲中國力量的存在,從一直以來,印度人就將中國看作是最大的敵人,這也難怪,畢竟1962年,讓印度從‘不結盟運動’的領袖神壇上掃下來的不是別人,正是中國人,讓印度陸軍精銳葬沒在崇山峻嶺的不是別人,正是中隊,長期以來在經濟發展上搶盡了印度風頭的不是別人,還是中國人,這樣的一切怎麼能夠不讓印度人咬牙切齒。

向來印度都不甘使得自己成爲有一個第三流的國家,從尼赫魯時期開始,印度人始終都是有一個目標,那便是成爲一個世界大國,可是作爲唯一的一個非西方國家的中國已經‘奪走’了印度‘本該’具有的一切,這樣的情況下,印度怎麼不積極以封鎖中國爲目的呢?可是這種封鎖並不是印度這樣的國家能夠做到的,或者說新德里並沒有那樣的資本來去‘鎖住’中國這條欲想飛翔九天之外的蒼龍,有的時候,錯誤的決定只會引火燒身。

印度人倒不是一心想要將這場火引到自己身上的,但是當中國人有‘龍出印度洋’的打算的時候,印度人坐不住了。“印度洋是印度的印度洋”,雖然這樣的思想一直是印度政府所信奉的,但是那些軍事大國卻是從來不感冒,無論是想到溫暖的印度洋來洗刷軍靴的俄國熊,還是向來就是橫行印度洋的英國人,或者後來者居上的美國鷹都是對印度人的這個“印度洋是印度的印度洋”的說法很是嗤之以鼻,畢竟在列強的眼裡,印度人所謂的“印度洋是印度的印度洋”只是他們的一廂情願而已,可是當面對西方列強無能無力、只能屈辱忍受的印度人在看到中國人也在想讓自己的腳步進入印度洋時,新德里的先生們坐不住了。

從2008年,中國海軍開始印度洋護航任務開始,印度便是一直認爲這是中國人侵犯了自己的印度洋,這是不能容忍的,而現在,當北京越來越是強烈的表現出想要打通‘南中國海-馬六甲海峽-印度洋-非洲’這個節點的時候,新德里的那些官僚們開始認爲這是中國人對印度的挑釁,也是觸及到了印度的國家安全核心利益,這樣的情況下,印度自然也就會讓自己身不由己的陷入到這場東南亞的戰事中來。

可是對於北京的高層來說,事情卻並不是這樣簡單,因爲這個時候的東亞乃至亞洲的局勢對於北京來說,已經變得是那樣的錯綜複雜,雖然中國主導了東北亞,並開始將勢力延伸到東南亞方向,但是放棄了東進中東太平洋之後,中國的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西進,出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這一條路線是1990年代末期中國領導高層所確立下來的一條‘生命之路’,因爲北京很清楚,如果進入中東太平洋這個美國的傳統勢力區,則是勢必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一樣,註定了需要和美國發生一次事關兩國未來命運的生死之戰,中國沒有與美國人鏊兵大洋的能力,而美國人也同樣清楚,就算是將東方龍扼殺在廣域的太平洋上,那麼強大的美隊勢必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根據零和效益的規則,中美兩國因爲對戰的削弱則勢必是第三國勢力強大的開始,這不符合美國人的利益。畢竟美國人也很清楚,一個知道遊戲規則的敵人總比一個不按規則遊戲的朋友更符合美利堅合衆國的利益。

可是對於中國來說,西出印度洋雖然沒有美國海、空軍這樣強大的對手,但卻勢必是需要‘過五關斬六將’,東盟、印度,甚至是歐洲,只有一層層的打開突破口,那麼纔有可能保持這個生命線的暢通。這其中,無論是東盟還是印度,雖然都不能夠算是一個強勁的對手,但絕對是個難纏的敵人。其實從21世紀初,中國就開始爲‘南中國海-馬六甲海峽-印度洋-非洲’這條道路在鋪路了,並也做好了和這些難纏的對手發生碰撞的準備。

無論是打造‘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並加緊出資和建設‘中國-東盟公路網’,還是海軍印度洋護航,又或者建立中緬鐵路、中緬公路並在緬甸建立海港,或者召開中非論壇,這一切都是爲了鋪就‘南中國海-馬六甲海峽-印度洋-非洲’這條道路。而這一系列的動作自然也就會引起歐洲、印度的警惕,無論是2008年歐洲對於北京奧運會的小動作,還是印度軍隊增兵中印邊界其實都是爲了牽制北京的‘南中國海-馬六甲海峽-印度洋-非洲’戰略

也正是因爲這些種種原因,此時安靜這個丫頭纔會說出這樣一句來,不過從安靜的這個口氣中,我似乎感覺到了中央要對印度全面開戰的決心,但是我們有能力和印度爆發一場全面性的戰爭嗎?我自己都感到似乎有些太瘋狂了,畢竟印度就算是太不堪,那畢竟也是一個大國,一個有核武器的大國。如果全面爆發戰爭,那麼我國、我軍有能力去戰勝一個有着核子武器的大國嗎?

雖然核武器的最大作用不過是豎立在發射臺上充當一個戰略威懾武器,但是誰也不能夠否則這種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一旦被投在某個城市後,不會帶來巨大的破壞作用和毀滅力量。也正是如此,我纔對安靜這個丫頭說這樣的話語感到驚訝。和印度之間的全面戰爭會是怎麼樣的,這個問題,我的確沒有很好的想過,可是丫頭他們這些人呢?她們是怎麼想的呢?和印度的全面戰爭是什麼樣子的。

“怎麼樣?在想什麼?”一直看着窗外的安靜不知道什麼時候收回了目光,看着我問道。全副武裝的丫頭顯得是那樣的英姿颯爽,這個時候的她更像是一個純粹的軍人,而很少帶有那樣的神秘色彩。

我苦笑了一下,扶了扶頭盔的盔沿,湊過身去,低聲對丫頭說道“我還能夠想什麼,又不是如同你這樣一般,對什麼都瞭解。”這話倒不是在對安靜在開玩笑,而是卻是是說這個意思,畢竟我對安靜一直搞不清的是,爲什麼她總是知道那麼多的東西,甚至有些出乎我的想象,還有,爲什麼她這麼瞭解東南亞和南亞大陸,譬如這會兒在雅加達城內,她就彷彿知道這個城市的大街小巷一樣。

看着被遠處的火光襯映得面龐微微薰紅的安靜,我不由得覺得她所具有的神秘色彩甚至遠要比以前我所想象過的還有濃郁。我不知道她爲什麼這樣瞭解一切,甚至連可能會對印度全面開戰這樣的情勢都瞭如指掌一樣。不過我想,就算是和印度全面開戰,恐怕丫頭這樣的具有着‘神秘外衣’的隱蔽工作者都不會太瞭解太多的細節,但是我也在猶豫了下,安靜會是隻知道支離破碎的一點點嗎?

第130章第193章第137章第93章第67章第188章第262章第298章第75章第233章第127章第148章第162章第7章第41章第252章第175章第250章第99章第51章第191章第20章第142章第114章第285章 節第221章第246章第200章第248章第277章第206章第63章第270章第141章第303章第235章第239章第301章第245章第100章第46章第84章第286章第17章第50章第40章第16章第175章第214章第280章第248章第27章第197章第177章第245章第195章第282章第17章第135章第215章第89章第190章第142章第91章第198章第65章第170章第108章第105章第138章第20章第294章第204章第44章第127章第111章第291章第242章第285章 節第89章第26章第116章第196章第90章第37章第214章第254章第50章第212章第92章第262章第58章第92章第138章第184章第222章第206章第308章第260章第43章
第130章第193章第137章第93章第67章第188章第262章第298章第75章第233章第127章第148章第162章第7章第41章第252章第175章第250章第99章第51章第191章第20章第142章第114章第285章 節第221章第246章第200章第248章第277章第206章第63章第270章第141章第303章第235章第239章第301章第245章第100章第46章第84章第286章第17章第50章第40章第16章第175章第214章第280章第248章第27章第197章第177章第245章第195章第282章第17章第135章第215章第89章第190章第142章第91章第198章第65章第170章第108章第105章第138章第20章第294章第204章第44章第127章第111章第291章第242章第285章 節第89章第26章第116章第196章第90章第37章第214章第254章第50章第212章第92章第262章第58章第92章第138章第184章第222章第206章第308章第260章第4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