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其實如果按照一般對於敵人的認識,這個時候我軍的確是認爲這個時候的高地上已經沒有敵人在能夠抵抗了,因爲在炮火之下,這個臨時間被倉促構建的防禦陣地已經被能再被稱爲陣地了,整個高地之上此時已經是一片狼藉,原本綠草蔥蔥的山坡地面上此時已經是一片的焦黑,挖掘得並不是很深的戰壕給炮彈和航空炸彈給摧毀殆盡,到處都是被炮彈給炸出的彈坑,那些用來堆壘起胸牆的沙袋則是被掀得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掩蔽體此時都已經被炸燬,多處的火力支撐點已經蕩然無存了,那些被壓沒在碎土之中的屍體無不是面目全非,整個山坡上的植被此時已經在烈火中被燒的得一乾二淨,充斥着火藥味的空氣中彌散着燒焦樹木的焦臭味,星星點點的零火還在殘木上噼裡啪啦的燃燒着。

不過就算是這樣,還有十餘名的印度士兵退守在最後一個小小的堡壘中,與推進上來的我軍部隊做對峙,此時這個場景讓許多我軍官兵都產生了錯覺,認爲這是不是印度軍隊,因爲這的確是有些出乎我軍官兵的認識之外了。

而此時圍繞着便橋方向,一場同樣是甚爲激烈戰鬥卻是依然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着,圍繞着增援河西高地和阻止敵人增援,戰鬥就那樣的展開。雖然整個河西高地此時已經是失守了,雖然整個河西高地之下、便橋附近都已經被戰火給摧毀得一塌糊塗,但印度第1機步旅的兩個機步營還在不斷往前推進,儘管在中隊的頑強阻擊下,部隊的前進受到了阻滯,雖然中隊的反坦克火力甚是炙熱,甚至使得戰車的前進很是困難,但是印度人還是在前進。

不斷升騰起的照明彈啪啪的炸開,吊懸在降落傘下的照明體散發出的亮灼照亮夜空。此時雨已經很小了,迷迷離離的散在臉上,涼颼颼的。可是當那些冰雹樣的大口徑炮彈從天而降的時候,這份涼意卻隨着火光的膨脹而開而消失不見,在炮火中整片大地一次次沸騰起來,那一團團膨脹而開的火光撕裂夜空,如同利劍樣的刺破黑幕,照亮了夜幕,這樣絢爛綻放的火光是那樣讓人感到刺眼,就彷彿天地之間似乎的只剩下那此起彼伏炸開的火球。

炮火併沒有阻滯得了印度人前進的步伐,爲了增援河西高地印度第1機步旅的兩個機步營衝出戰火硝煙,猛烈的攻擊着防禦陣地,試圖突破防禦,接應一下河西高地的守軍。

看着遠處紅黑間繞的煙柱翻滾着騰卷而起,看着那夜空都彷彿被肆虐的戰火硝煙給點燃,坐在車內的我不禁有些愕然。這是印度人嗎?其實這樣的疑問不僅僅我一個人具有,反倒是安靜這個丫頭,似乎並不那麼驚訝。

“沒有什麼可以稀奇的。”安靜看着我,繼而淡淡的說道,在她眼裡似乎我所有的心思她都一目瞭然一樣,“這樣瘋狂的作戰,爲什麼不能夠是印度軍隊?”安靜反問到。

“別忘記了,印度人同樣也是一個有着民族與國家驕傲感的”安靜笑了一下,指了指遠處那片火光閃動之處對我說道“當然了,這首先跟印度人的心態有關,印度人從來都是認爲自己可以成爲一個強國,而政府頻頻不斷向鄰國、遠洋甚至外太空展示‘印度肌肉’也滿足了其國民的這種心態。印度人想要做到這些,而印度政府也希望看到這些,藉助着其在大國之間的左右逢源,印度的國力蒸蒸日上,經濟發展迅速,防務實力增強,這些都是其最足自豪的一環,躊躇滿志的印度領導人自然要去忙着折衝樽俎。這樣的心態下,印度人自然在某些時候總是讓自己產生着強烈的民族自尊感。”

其實安靜這樣的說法我也曾經聽說過,始終以來,關於‘新興的印度將在重建國際秩序中扮演怎樣的重要角色’一直是世界各大國討論的話題,而這也是印度人最想要弄清楚的事情,導彈、航母、核潛艇、戰鬥機,這些都是印度最希望讓全世界感受到印度“大國本色”,印度要做全球大國,這是所有印度人的目標,而在很多印度人看來,印度最終能夠也會成爲一個大國,而成爲一個大國也是印度自獨立以來,國力發展的自然結果,這是一個必然結果。

所有的印度人都認爲自己在經濟、軍事、政治等諸多領域都取得了長足進展,也正是因爲這樣,在國際事務中印度才頻頻積極參與,人爭取成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印度看來,也理應是水到渠成的事,總之印度要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世界舞臺上。可是印度人忘記了,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地位並不是空口而來的。中美英法蘇的五常地位,哪個不是在二戰中靠死人堆出來的,哪怕中國國民黨政權對日作戰是一敗再敗,那怕法國政府已經投降,僅有自由法國還在努力。但至少這五大國的地位都是打出來的,而新中國取代國民政府成爲五常之一,原因也很簡單,就一場朝鮮戰爭就足夠證明這個國家有資格。可印度呢?他有什麼?唯一能夠解釋的就是,印度有大國夢。

我能夠理解,至少當安靜告訴我她所認識的印度的時候,我絲毫並沒有太多的驚訝,或許這個時候只是一個疑團的解開。“每個國家均會在其對外關係中表現出其政治價值和政治行爲取向,這與各國的政治文化資源的差異有重大的關係。印度憑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明,曾處於文明中心的位置,這種文化優越感使印度人有大國的潛意識。印度跟中國一樣是一個文明古國,擁有多種文化、社會結構、對歷史的認識有其獨特的見解。這些特點使印度國民自有一套獨特的價值觀、印象觀和世界觀,他們認爲印度具有深邃的思想和獨特的價值觀,印度和印度人在世界上擁有對其他國家指手畫腳的資本。”當安靜說這些的時候,我忽然發現我對這個丫頭的認識實在是太膚淺了。

或者說,眼前的這個安靜似乎並不是我認識的哪個簡單的丫頭,她有着太多太多的爲我所不知,不過從她對於印度這個國家的深層次的瞭解來看,似乎她對印度很是瞭解,而且這種瞭解並不是我們常說的那種‘瞭解’。

安靜似乎並沒有發現我的心思已經在琢磨她,而是看着遠處的窗外,繼續在說着“長期的殖民地歷史並沒有泯滅印度人的這種自我定位,相反,反英爭取獨立的勝利及英屬印度時期奠定的經濟與政治基業,更使印度人以世界大國自居。印度人就是帶這種情結步入了現代。印度的大國目標可謂是數代人的理想。根據印度第一任總理尼赫魯的自傳,早在獨立前他在英國學習活動時期,就已把蘇聯奉爲敢於和西方大國對陣的典範,並對帝國主義強權傷害印度深惡痛絕,但在尼赫魯的心目中,抵制西方強權的唯一途徑是以強權制強權,印度也要成爲一流大國,才能從根本上擺脫屈辱的地位。於是這種根本性使得印度開始變得目空一切。”

的確這個丫頭對於印度很是瞭解,可是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她對印度、印尼似乎都很瞭解,難得丫頭對於東南亞、南亞地區都很清楚嗎?我在想,

“你還記得2008年的英印外交事件嗎?”就在我想着安靜爲什麼對於印度那麼瞭解的時候,安靜忽然問道。

“我當然知道”我回答到,那是2008年,在印度獨立五十年之際,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懷着美好願望對印度進行爲期一週的國事訪問。然而,當女王隨訪的英國外交大臣羅賓-庫克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的記者招待會上說,英國已作好準備,在女王訪印時,將在克什米爾問題上提供“公正合理的解決方案”。庫克出言惹禍。當時正在埃及訪問的印度總理古傑拉爾理聽到這一消息後,居然大發雷霆。他對埃及人士說,“英國現在只不過是個‘三流國家‘,還仍然錯誤地自以爲是。五十年前,英國製造了克什米爾問題,現在,它又來提供解決辦法。這事已與它沒有任何關係。”而這件事對於印度與英國的外交關係影響很大

“印度敢於視英國爲三流國家,這也只是其國民性的一部分,而這種國民性在某種程度上又支撐起了其軍隊,也正是因爲這樣,當1962年慘敗給中國之後,印度人才念念不忘。一來是認爲中國給與了印度大國夢一個巴掌,二來是因爲印度人也知道只有打敗中國,方纔能夠圓滿其大國之夢。”安靜看了我一眼,這樣說道。不過讓我感到驚訝的是,安靜接下來說出的那麼一句,這是一句讓我驚愕不已的話語……

第171章第177章第68章第74章第1章第16章第174章第111章第92章第74章第260章第293章第201章第156章第11章第32章第255章第239章第35章第84章第201章第155章第151章第249章第257章第202章第146章第113章第188章第302章第123章第43章第11章第83章第164章第46章第171章第162章第228章第279章第192章第147章第277章第24章第223章第226章第71章第13章第20章第202章第280章第309章第234章第200章第272章第22章第166章第217章第272章第84章第24章第11章第223章第97章第124章第116章第168章第155章第306章第112章第11章第263章第49章第109章第245章第111章第294章第153章第205章第160章第272章第59章第168章第159章第50章第227章第271章第159章第298章第176章第99章第210章第12章第5章第140章第72章第235章第266章第160章第58章
第171章第177章第68章第74章第1章第16章第174章第111章第92章第74章第260章第293章第201章第156章第11章第32章第255章第239章第35章第84章第201章第155章第151章第249章第257章第202章第146章第113章第188章第302章第123章第43章第11章第83章第164章第46章第171章第162章第228章第279章第192章第147章第277章第24章第223章第226章第71章第13章第20章第202章第280章第309章第234章第200章第272章第22章第166章第217章第272章第84章第24章第11章第223章第97章第124章第116章第168章第155章第306章第112章第11章第263章第49章第109章第245章第111章第294章第153章第205章第160章第272章第59章第168章第159章第50章第227章第271章第159章第298章第176章第99章第210章第12章第5章第140章第72章第235章第266章第160章第5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