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開羅會議

關於此次會議討論的問題,在吃飯的時候羅斯福便和陳鋒溝通了一下,共有兩個,一個是儘快結束戰爭,另一個就是戰後世界的政治安排。

由於有了陳鋒這個生力軍,很多事情的發展都有利於盟軍方面,就拿蘇聯來說吧,因爲有了陳鋒的支持,蘇聯軍隊雖然在開戰初期依然損失慘重,小三百萬軍隊被殲滅,但是隨着陳鋒同蘇聯方面的合作,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被添置到了前線的蘇軍部隊中,尤其是t34坦克的使用,更是讓蘇軍如虎添翼。

此時蘇軍已經在蘇德戰場上站穩了腳跟,局部戰場甚至已經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形勢大好。

就整個世界而言,盟軍的實力正在快速增長,而法西斯勢力卻在下降,尤其是主導亞洲戰場的日本,其陸海空三軍都遭到了前所未有之打擊,就連本土也頻頻遭到中國戰略轟炸機羣的襲擊,每一次大轟炸過後,日本的國力就會有所下降。

此消彼長,盟國的各國領導對於取得戰爭的勝利沒有任何疑問,但是隨着長時間的戰爭,各國的經濟下滑十分嚴重,出了巨大的人口傷亡令各國高層頭疼之外,與日俱增的失業率和人口貧窮化也是擺在各國政府面前的一個難題,必須解決。

然而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需要一個安定的發展環境,只有這樣經濟才能發展起來,因此各國領導人迫切的希望能夠儘快結束戰爭。

結束戰爭誰都想,但是誰有這個能力盡快結束戰爭,羅斯福沒有、斯大林沒有、丘吉爾和陳鋒同樣沒有,這需要世界各國通力合作才行。

儘管大西洋憲章之後。各國的聯繫也在加強,但是想要形成親密無間的關係還存在諸多問題,因此這次會議也可以說是解決問題來的。

會議開始後,羅斯福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希望各國放棄之前的各種成見。齊心協力一起應對德意日邪惡軸心,還世界一個和平。

對於羅斯福提出的這個問題陳鋒原則上是同意的,但是他卻提出了自己的一些“顧慮?,什麼顧慮呢?還是中國與周邊各國的領土爭端,首先是中蘇領土問題,儘管中蘇之間關於領土問題有了最終的協議。但是那畢竟是在蘇聯面對強大外患的時候簽訂的,在蘇聯取得衛國戰爭勝利之後還承不承認之前簽訂的協約還是個未知數,因此陳鋒需要斯大林代表蘇聯政府再次確認之前簽訂的中蘇領土決議的法律地位。

其次是中英和中法領土爭端,中英領土爭端涉及的地方包括香江、九龍、緬甸以及藏南邊界,英國在此之前已經答應中國政府將香江以及九龍司歸還給中國,但是卻沒有說明歸還的時間。另外英國政府之前迫於戰爭的壓力主動放棄了緬甸的所有權,承認中國對緬甸宗主國的地位。

現在陳鋒需要英國政府作出明確答覆,英國必須在戰爭結束的同一時間將香江等地歸還給中國,同時從緬甸撤兵,以後的緬甸將會成爲中國的一個省。另外英國必須停止對中國藏南地區的滲透,中國政府從來都不承認什麼狗屁麥克馬洪線,中國的領土不需要一個外國人指手畫腳。

中法領土爭端涉及的地方只有一個。那就是安南(越南),中國對於安南的宗主國地位一直持續了幾百年,是因爲法國人的到來才迫使中國放棄了對安南的所有權,另外法國在殖民安南的時候還搶奪了大片的中國領土,這些都必須歸還。

最後是中日領土爭端,中日之間是個大問題,因爲中國現在尚有大片的領土被日本人控制着,包括華北、東北、華中以及華南,除此之外還有寶島極其附屬島嶼。這些地方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固有的領土,中國對其所有權毋庸置疑。不需要大會討論。

但是日本現在還控制了朝鮮半島和琉球羣島,朝鮮半島從幾百年前就奉中國爲其宗主國,每年朝貢,在甲午戰爭之前,中國還在朝鮮駐有常備軍。因此中國和朝鮮的關係是主與僕君與臣的關係,因此在擊垮日本人之後中國必須享有朝鮮的所有權。

而琉球羣島自古以來都不是日本的固有領土,根據中國大清時代的堪輿圖標明,在1609年以前,奄美羣島、沖繩羣島、宮古羣島、八重山羣島屬於琉球王國。中國和西洋各國包含1609年以前的奄美羣島作爲“琉球羣島“。1609年日本薩摩藩入侵琉球,割奄美羣島予薩摩。

明治維新後,日本出兵佔領琉球羣島,於1871年先強制“冊封”琉球國王爲藩王,而當時琉球國尚屬清日兩國的附屬國,使琉球成爲日本的令制國,1872年改置琉球藩,1879年琉球藩被廢除,先編入鹿兒島縣,後又改置沖繩縣,原琉球藩奄美羣島除外的其餘島嶼羣均納入沖繩縣管轄,奄美羣島則分屬鹿兒島縣轄下。大清政府雖對此於1877年至1880年提出交涉,但隨着清朝國勢的衰弱而無疾而終。

陳鋒代表中國政府對於琉球羣島的歸屬提出異議,要求戰後日本政府必須歸還中國境內所有領土、寶島、朝鮮半島、琉球羣島。

陳鋒很清楚中國現在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所處的地位有多麼重要,美國無力東顧,爲了保護他們的太平洋的夏威夷羣島和西海岸,美國人必須要仰仗中國;蘇聯人同樣如此,要不是陳鋒慷慨相助,蘇聯現在恐怕還在被動挨打;英國人要是想保住印度這顆女王王冠上最漂亮的珍珠,就必須和中國政府合作,不然的話大日本帝國的皇軍會將那些印度阿三們統統撕碎了的。

歷史上的開羅會議老頭子以弱國領導人的身份取得“使滿洲(中國東北)、臺灣、澎湖羣島等歸還中國”的成績,陳鋒不相信以中國現在的實力還不能讓美蘇英等國同意以上的條件。

況且歷史上老頭子參加開羅會議因爲一些顧慮,在一切很重要的問題上產生了判斷失誤,例如在談到剝奪日本在太平洋侵佔的島嶼時,羅斯福想到了琉球羣島,並對蔣說:“琉球系列許多島嶼組成的弧形羣島,日本當年用不正當手段搶奪該島的,也應予剝奪。我考慮琉球在地理位置上離貴國很近,歷史上與貴國有很緊密的聯繫,貴國如想得到琉球羣島,可以交給貴國管理”。

斯福突然提出將琉球羣島交給中國,大大出乎蔣的預料,蔣不知道如何回答。過了一會,他纔對羅斯福說:“我覺得此羣島應由中美兩國佔領,然後兩國共同管理爲好。”蔣這麼一說,羅斯福覺得蔣不想要琉球羣島,故未再往下說。

陳鋒這次來就是要將這些遺憾全部解決掉,是我的必須給我,不是我的儘量爭取,況且陳鋒說的那些地方之前確實都是中國的屬國,以前中國是弱國,弱國無外交,這個政府就算是有什麼想法也沒人在意。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中國的海陸空三軍在很短的時間內發展成爲了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陸軍已經在整個中國戰場上對日軍展開了全面反擊,成爲了盟軍最先進入反攻的戰場。其海軍更是差一點滅了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取得了空前的戰績。而中國的遠程轟炸機羣早就實現了對日本本土的大規模轟炸,從各種跡象看來,中國政府已經崛起來了,就像拿破崙說的那樣,東方的獅子已經醒了過來。

陳鋒提出的這些問題很快就被拿到了大會上討論,儘管很敏感很尖銳,有些問題蘇聯和英國確實不想面對,丘吉爾甚至在大會上怒吼,並且拒絕討論任何有關遠東英國殖民地的前途問題,並且拒絕交還中國的香港與九龍。

因爲根據英國與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英國對香江的租期高達99年,在此之前英國雖然承認中國對香江的所有權,但是卻不會提前將香江歸還中國。

其次是緬甸問題,英國人爲中國和緬甸的宗屬關係十分模糊,戰後的緬甸或是保持獨立,或者加入英聯邦,但是絕不允許中國吞併緬甸。

由於丘吉爾的抵制,陳鋒的提出的諸多問題只有對日領土爭端得到了通過,對蘇、對英、對法陷入了僵局。

不過陳鋒並不在意,有些事情不是在談判上就能解決的,英、蘇、法三國中蘇聯態度並不強硬,因爲他們見識過中國陸軍的厲害,況且兩國之前就有約定,只是有些細節方面還需要商討,大方向上沒有問題。

而法國現在連政府都沒了,維西政權根本就代表不了法國,流亡政府則是人在屋檐下,必須跟着英國人的腳步走,所以所有問題的關鍵就在英國人這裡。

對於英國人,陳鋒認爲完全不需要自己動手,等日本人找上他們的時候,這些盎格魯人就會主動屈服的。

第242章 宣戰第361章 日本的動作第219章 輿論戰和伍連德第349章 大戰落幕第584章 美日開戰前奏(二)第542章 日本航空兵的犀利反擊第565章 海軍雄起(五)第37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493章 第九戰區的求援第365章 掃尾第576章 南下河南第244章 宣戰(3)第160章 這次系統沒坑爹第368章 激烈的反應第589章 南下重慶第544章 火箭筒發威與陳鋒下套第455章 開啓支線任務——“消滅蘇聯”第66章 喋血孤城之名將之花凋謝在無名第23章 摸底保安團第125章 刺殺進行時(五)第137章 殃逝第535章 代號“元宵”第232章 拉美國下水第243章 宣戰(2)第476章 妥協第359章 南洋領發展大綱以及實施辦法細則第527章 御前會議前的垂詢第491章 中美談判與陳鋒眼中的美國第655章 大東北戰略——黨國繼承人第2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暴怒的東條英機第363章 猶太人的遷徙之路第391章 重創戰車第三師團第45章 豐厚的獎勵(二)第182章 《察哈爾省發展綱要》(1)第141章 請君入甕第549章 唯一的辦法第385章 收復保定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97章 教導旅第569章 海軍雄起(九)第574章 花園口危機第442章 反應不一(下)第71章 公祭(一)第646章 大東北戰略——大起義第302章 小姨子的三個條件第354章 瘋狂的“奴隸”貿易第519章 美日動態——近衛文磨致羅斯福的電文第251章 許大壯第457章 進軍庫倫第478章 外蒙風雲(中)第487章 取名第300章 1938年實力評估第391章 重創戰車第三師團第438章 日本的《基本國策綱要》第26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戰前部署第307章 戰雷(一)第20章 空手套白狼第552章 拉開蘇德戰爭的大幕第132章 部署反擊第408章 第八戰區的“脫光”行動第514章 棒子們的屈服第389章 秦逸武第104章 狡猾的後宮淳第165章 宣教部第67章 一日雙捷第329章 以華制華第250章 陳鋒的驚訝第73章 公祭(三)第519章 萬分期待的1941年第91章 糖衣來襲(三)第538章 岡村的“戰果”第282章 反撲的蟬第676章 收復天津第608章 頭腦發熱的阿南惟幾第476章 妥協第254章 劉莉的愛情第321章 鏖兵山西第643章 大東北戰略——東京大轟炸第683章 開羅會議第348章 武漢淪陷第662章 兩個方案第669章 視察海軍第219章 輿論戰和伍連德第212章 反攻(1)第10章 作戰部署第576章 南下河南第111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522章 豬一樣蠢的隊友第102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444章 衝突第284章 佔井陘第634章 大東北戰略——捷報與風靡世界第182章 《察哈爾省發展綱要》(1)第316章 大華夏風暴第181章 紅藍對抗訓練第111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498章 戰鬥升級第574章 花園口危機第617章 盟軍痛苦的一天(下)第534章 審判—死刑
第242章 宣戰第361章 日本的動作第219章 輿論戰和伍連德第349章 大戰落幕第584章 美日開戰前奏(二)第542章 日本航空兵的犀利反擊第565章 海軍雄起(五)第37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493章 第九戰區的求援第365章 掃尾第576章 南下河南第244章 宣戰(3)第160章 這次系統沒坑爹第368章 激烈的反應第589章 南下重慶第544章 火箭筒發威與陳鋒下套第455章 開啓支線任務——“消滅蘇聯”第66章 喋血孤城之名將之花凋謝在無名第23章 摸底保安團第125章 刺殺進行時(五)第137章 殃逝第535章 代號“元宵”第232章 拉美國下水第243章 宣戰(2)第476章 妥協第359章 南洋領發展大綱以及實施辦法細則第527章 御前會議前的垂詢第491章 中美談判與陳鋒眼中的美國第655章 大東北戰略——黨國繼承人第2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暴怒的東條英機第363章 猶太人的遷徙之路第391章 重創戰車第三師團第45章 豐厚的獎勵(二)第182章 《察哈爾省發展綱要》(1)第141章 請君入甕第549章 唯一的辦法第385章 收復保定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97章 教導旅第569章 海軍雄起(九)第574章 花園口危機第442章 反應不一(下)第71章 公祭(一)第646章 大東北戰略——大起義第302章 小姨子的三個條件第354章 瘋狂的“奴隸”貿易第519章 美日動態——近衛文磨致羅斯福的電文第251章 許大壯第457章 進軍庫倫第478章 外蒙風雲(中)第487章 取名第300章 1938年實力評估第391章 重創戰車第三師團第438章 日本的《基本國策綱要》第26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戰前部署第307章 戰雷(一)第20章 空手套白狼第552章 拉開蘇德戰爭的大幕第132章 部署反擊第408章 第八戰區的“脫光”行動第514章 棒子們的屈服第389章 秦逸武第104章 狡猾的後宮淳第165章 宣教部第67章 一日雙捷第329章 以華制華第250章 陳鋒的驚訝第73章 公祭(三)第519章 萬分期待的1941年第91章 糖衣來襲(三)第538章 岡村的“戰果”第282章 反撲的蟬第676章 收復天津第608章 頭腦發熱的阿南惟幾第476章 妥協第254章 劉莉的愛情第321章 鏖兵山西第643章 大東北戰略——東京大轟炸第683章 開羅會議第348章 武漢淪陷第662章 兩個方案第669章 視察海軍第219章 輿論戰和伍連德第212章 反攻(1)第10章 作戰部署第576章 南下河南第111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522章 豬一樣蠢的隊友第102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444章 衝突第284章 佔井陘第634章 大東北戰略——捷報與風靡世界第182章 《察哈爾省發展綱要》(1)第316章 大華夏風暴第181章 紅藍對抗訓練第111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498章 戰鬥升級第574章 花園口危機第617章 盟軍痛苦的一天(下)第534章 審判—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