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老蔣的抗戰策略

國民政府的強勢反擊不但有效遏制住了日軍的瘋狂進攻,同時也爲國民政府在國際上贏得了不少讚譽,尤其是美國方面對此極爲欣慰。美國國會緊急批准議案,短期內爲國民政府提供2000萬美元的軍火,爲國民政府裝備4個美械師。

接到美國方面發來的電報之後,老蔣大喜,雖然這次援助只有2000萬美元,與之前美國答應的五億美元相差甚遠,但是美國如此爽快地答應給國民政府提供援助這是一個極好的信號,透露出來的信息令人欣喜。這也讓老蔣個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空前膨脹,這兩日連續接見了何應欽、陳誠等人,大談他的抗戰策略。

關於老蔣對於這場戰爭有沒有通盤的考慮,是不是有詳細的實施戰略何應欽等人是很清楚,在抗戰全面爆發之前百里先生曾牽頭制定過一份關於抗日的詳細作戰計劃,盧溝橋事變之後老蔣也向他們說過自己的抗戰設想,此後也成爲了八年抗戰中國的國家戰略。

老蔣雖然是個二流軍事指揮官,其軍事指揮能力也就相當於個普通的步兵營長,但是其政治手腕卻極爲高明的。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又該怎樣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在西方國家看來,中國的抗日戰爭是從37年開始的,但是事實上中國的抗日戰爭早在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之後就開始了。

老蔣在很早之前就考慮過抗日問題了,但是他這個人權力慾望比較重,而且戰略眼光還比較準,所以很早之前就看到真正能威脅到他的統治的並不是日本人,而是另有其人,所以老蔣在制定抗日戰略方針時最先從個人或者是其政治黨派執政的角度來考慮。

正如美國當代著名歷史學者兼政治傳記作家布萊恩說的那樣:“作爲一個政治家和政治領袖,蔣是一個戰術家而不是一個戰略家。他比他的競爭對手們略高一籌並善於控制他們。但是,儘管他統治了中國人口的大多數。但他實際上不了解整個政權的社會基礎。對蔣的一生進行總結。蔣介石有自己的勇氣、精力和領袖品質,他不僅是一個有很大缺陷的人物。而且從希臘悲劇的意義上講。他也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他的悲劇是他個人造成的!”

“蔣屬於那種少見的、非同小可的人物:這種人的勇氣、工作能力、個人意志及其精力——全部耐力——是一般人所想象不到的。這種人對他們的時代和後世的不同影響取決於他們從事活動的政治背景、他們所繼承的歷史遺產以及他們國家的大小、國力或重要性。我們大家今天還受到列寧和斯大林的影響。希特勒曾給他那一代人帶來過巨大的災難。丘吉爾由於打敗希特勒這一貢獻使他在未來的歲月裡留下了烙印。佛朗哥和鐵托改變了他們國家的面貌,就象穆斯塔法.基馬爾從前改變了一代人一樣。”

正因爲不瞭解社會的基礎,也正因爲老蔣從事活動的政治背景以及他所繼承的歷史遺產,所以老蔣在考慮對日關係時出現了與民衆願望極不相符的結果。事實上國民政府面對日本的侵略早就有了應對策略,這種應對策略共有四步,第一步是以確保本政黨絕對統治爲第一目標以及在此目標下的對日妥協。

自31年開始,在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中,國民政府一直以確保本政黨的統治爲第一目標。尤其在七七事變前,以“攘外必先安內”爲宗旨,對內全力壓制中共政權,對外則儘量實行妥協政策,避免與日作戰。

第二步是積極改革,完善國防體系,整編軍隊。面對日軍的全面侵華的企圖,國民政府一邊上訴國聯,一邊積極備戰。1936年7月的國民黨五屆二中全會,通過了《國防會議條例》,1937年2月的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上又通過《國防委員會條例》,並依據條例成立了國防委員會。國防委員會是爲中國最高軍事機構,統一處理中國的國防作戰方針、國家兵力調集、國防財政預算等,並有權利要求各級行政配合其執行所有決議。

自1936年起,改變以往師一級的編制,軍隊內部各式武器或配合或集中使用,增強各單位的戰鬥力,至1936年底共完成改編師20個。同時對各地派系武裝統一整編,整編東北軍10個師,桂系軍隊10個師等。

同時收編各地軍閥勢力,整編全國軍隊,以求做到:全國軍隊統一編制,調整各層作戰單位的部署和兵種的調配,各部隊的人事調動劃歸中央統一管理。其中最重要的是對四川軍閥的整編,從1937年5月到1937年9月,國民政府在舉國抗戰的背景下,成功的對四川軍閥進行整編。此次整編川軍16萬餘人,不僅結束了四川的軍閥內亂的局勢,也爲抗日提供了一支生力軍,川軍幾乎參加了日後的所有大型會戰,共計傷亡60餘萬人,爲抗日做出不朽的貢獻;此次整編的成功也爲日後國民政府遷都重慶領導全國抗戰打下基礎。四川人口縱多,物產豐富,緊靠兩廣,兩湖,雲南等省份,爲西南地區的中心位置,非常適合建設成爲戰略退守和反攻之地。

劃清各兵種之間的關係,完善各兵種的作戰方針。對現有國家戰備資源進行整合,積極購買先進武器裝備,發展特種作戰力量,組建了大量的德械師。同時大力發展中央直屬軍隊,引進國外的訓練模式。裝備中央軍70個師,其中40個師是以黃埔軍校生爲軍官組建的,並聘請德國的教官予以訓練。

另外就是統一武器制式,這一點很重視,當時各地武裝的槍支配備五花八門。比如桂系是英國裝備,滇軍是法式裝備,東北軍是日式裝備等。各地的兵工廠生產的槍支彈藥也是五花八門,給前線補給帶來很大的不便。因此決定統一幾種戰時使用率最高和用途最廣泛的兵器的制式,尤其是統一了步槍,機槍,迫擊炮等制式。積極擴大軍工的產量,提高軍工質量。對國外先進的武器裝備進行積極仿製。,比如輕重機槍方面對德國和捷克的裝備進行了仿造,戰爭開始後,對日本的擲彈筒進行了仿造。

第三步是執行以空間換時間,積小勝爲大勝,實行持久戰戰略。

在抗戰前夕蔣百里出版了他的《國防論》,他在《國防論》和其他着作中闡述的對日戰略,歸納起來有三:第一,中國對日不懼鯨吞,乃怕蠶食,故對日不應步步後退,而要主動地實施全面抗戰,化日軍後方爲前方,使其無暇消化佔領區,從而使日本無法利用佔領的地區提高戰力;第二,主動出擊上海日軍,迫日軍主力進攻路線由東北-華北-華中-華南的南北路線改爲沿長江而上的東西路線,從而充分利用沿江的山地與湖沼地利,抵消日軍兵器訓練方面的優勢;第三,以空間換時間,行持久戰,通過時間的消耗拖垮日本。具體做法爲將日軍拖入中國地理第二棱線,即湖南、四川交界處,和日軍進行相持決戰。

事實上,蔣百里雖然在1938年早逝,但是中日的戰爭發展,恰恰按照他的預料進行,反映了他對兩國實力與戰略態勢的準確把握。他在逝世前不久發表的文章中,更擲地有聲地提出了今後中國對日戰略的指導方針——“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同它講和!”

全面抗戰開始後,中日之間的實力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在經濟和工業上,1937年時,日本的工業產值爲60億美元,而中國爲13.6億美元;日本鋼產量爲600多萬噸,而中國爲50餘萬噸;日本擁有世界前列的軍工製造業,中國只能製造基本的槍支和小口徑火炮。軍隊方面:1937年中旬時,日軍擁有陸軍兵力60萬人,經過訓練的後備兵力160餘萬人。中國擁有陸軍200萬人,預備役50萬人。雖然兵力差距不大,但日軍每師的裝甲數量和炮兵數量都遠大於國軍。日軍海軍擁有大型艦艇200艘,中國僅有66艘;日軍陸海軍擁有作戰飛機2625架,中國僅有作戰飛機305架。

鑑於中日軍事和國力的巨大差距,以及中國大縱深,人口多的特點,國民政府制定來以空間換時間,積小勝爲大勝爲大勝的戰略方針。以空間換時間,就是利用中國廣闊的國土,於敵進行持久戰,等待國際國內時機的轉變。積小勝爲大勝,就是在每一場戰役中,逐步消滅敵人,消耗敵人,以量變完成質變。RS

第680章 宜昌保衛戰和大庸爭奪戰第529章 閒院宮載仁親王第487章 註定不成功的美日談判 二合一第324章 送上門來的第12師團第261章 營救失敗第308章 戰雷(二)第77章 死局(一)第323章 戰事升級第257章 談判3第107章 奇襲錫林浩特第363章 猶太人的遷徙之路第581章 血戰鄭州(四)第203章 急劇上升的死亡率第33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偷襲軍火庫第290章 五:婚前的瑣事第512章 棒子和鬼子同樣可恨第603章 莫斯科條約與二號人物第367章 汪僞政權的成立第218章 克萊兒的震驚第60章 喋血孤城之圍點打援第103章 大北溝鎮第125章 刺殺進行時(五)第136章 驅民攻城第266章 諜戰風雲(二)第555章 一條不一樣的路(二)第308章 戰雷(二)第56章 喋血孤城之炮戰第638章 大東北戰略——進攻還是防守第33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偷襲軍火庫第76章 日軍的報復第376章 序幕——聲東擊西第523章 豬一樣蠢的隊友第683章 開羅會議第126章 刺殺進行時(六)第546章 第九師團——甕中之鱉第328章 憤怒的日本第584章 美日開戰前奏(二)第602章 組建文工團第16章 剽悍的老孃第330章 花錢買兒子第210章 收復熱河的機會第692章 絕路第345章 冀南大捷第413章 陳鋒的擔心第137章 殃逝第266章 諜戰風雲(二)第535章 代號“元宵”第27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偷襲日軍炮兵陣第631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中)第529章 閒院宮載仁親王第264章 陳鐵豹的春天第610章 不聽話的阿南第406章 德國侵佔挪威第219章 輿論戰和伍連德第262章 缺糧了第654章 大東北戰略——重慶方面的消息第126章 刺殺進行時(六)第65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第47章 瘋狂擴編(二)第644章 大東北戰略——梅津上任第250章 陳鋒的驚訝第573章 孫殿英投敵第395章 天理昭彰 報應不爽第112章 尋找塔娜第137章 殃逝第499章 日軍的反擊計劃第399章 收穫與移民第570章 海軍雄起(十)第569章 海軍雄起(九)第546章 第九師團——甕中之鱉第580章 血戰鄭州(三)第526章 楊毅等人的極限震撼第504章 美國國務卿的口頭聲明第308章 戰雷(二)第673章 驚雷行動第669章 視察海軍第535章 生存的“希望”第139章 意外的驚喜第587章 夫妻夜話第340章 提前出現的零式戰鬥機第84章 破局(二)第280章 悲催的第四集團軍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8章 系統獎勵第527章 御前會議前的垂詢第212章 反攻(1)第515章 大戰落幕與希特勒的請求第324章 送上門來的第12師團第355章 南洋領第42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610章 不聽話的阿南第245章 獎勵與御前會議第612章 亞洲—只有中國在抵抗第210章 收復熱河的機會第97章 教導旅第332章 趕赴西西伯利亞盆地第514章 棒子們的屈服第659章 贖買方案第61章 喋血孤城之大青溝伏擊戰
第680章 宜昌保衛戰和大庸爭奪戰第529章 閒院宮載仁親王第487章 註定不成功的美日談判 二合一第324章 送上門來的第12師團第261章 營救失敗第308章 戰雷(二)第77章 死局(一)第323章 戰事升級第257章 談判3第107章 奇襲錫林浩特第363章 猶太人的遷徙之路第581章 血戰鄭州(四)第203章 急劇上升的死亡率第33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偷襲軍火庫第290章 五:婚前的瑣事第512章 棒子和鬼子同樣可恨第603章 莫斯科條約與二號人物第367章 汪僞政權的成立第218章 克萊兒的震驚第60章 喋血孤城之圍點打援第103章 大北溝鎮第125章 刺殺進行時(五)第136章 驅民攻城第266章 諜戰風雲(二)第555章 一條不一樣的路(二)第308章 戰雷(二)第56章 喋血孤城之炮戰第638章 大東北戰略——進攻還是防守第33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偷襲軍火庫第76章 日軍的報復第376章 序幕——聲東擊西第523章 豬一樣蠢的隊友第683章 開羅會議第126章 刺殺進行時(六)第546章 第九師團——甕中之鱉第328章 憤怒的日本第584章 美日開戰前奏(二)第602章 組建文工團第16章 剽悍的老孃第330章 花錢買兒子第210章 收復熱河的機會第692章 絕路第345章 冀南大捷第413章 陳鋒的擔心第137章 殃逝第266章 諜戰風雲(二)第535章 代號“元宵”第27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偷襲日軍炮兵陣第631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中)第529章 閒院宮載仁親王第264章 陳鐵豹的春天第610章 不聽話的阿南第406章 德國侵佔挪威第219章 輿論戰和伍連德第262章 缺糧了第654章 大東北戰略——重慶方面的消息第126章 刺殺進行時(六)第65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第47章 瘋狂擴編(二)第644章 大東北戰略——梅津上任第250章 陳鋒的驚訝第573章 孫殿英投敵第395章 天理昭彰 報應不爽第112章 尋找塔娜第137章 殃逝第499章 日軍的反擊計劃第399章 收穫與移民第570章 海軍雄起(十)第569章 海軍雄起(九)第546章 第九師團——甕中之鱉第580章 血戰鄭州(三)第526章 楊毅等人的極限震撼第504章 美國國務卿的口頭聲明第308章 戰雷(二)第673章 驚雷行動第669章 視察海軍第535章 生存的“希望”第139章 意外的驚喜第587章 夫妻夜話第340章 提前出現的零式戰鬥機第84章 破局(二)第280章 悲催的第四集團軍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8章 系統獎勵第527章 御前會議前的垂詢第212章 反攻(1)第515章 大戰落幕與希特勒的請求第324章 送上門來的第12師團第355章 南洋領第42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610章 不聽話的阿南第245章 獎勵與御前會議第612章 亞洲—只有中國在抵抗第210章 收復熱河的機會第97章 教導旅第332章 趕赴西西伯利亞盆地第514章 棒子們的屈服第659章 贖買方案第61章 喋血孤城之大青溝伏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