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重創戰車第三師團

僞軍的突然叛變以及正定縣城的失守令日軍極爲憤怒,擺在彬山元等人面前一個極爲棘手的難題是,僞軍還能不能用?儘管一直以來日軍對於僞軍都談不上信任,從武器裝備以及編制上一直都限制着僞軍,而且還在每個團級以上的編制上設立日軍顧問,實際上相當於監軍,負責監視督促僞軍作戰。

然而如此多的措施依然遏制不住僞軍叛變,而且還是整個師整個師的叛變,於是僞軍能不能用就成了日軍高層急需考慮的事情了。如果不能用,那華北地區十幾萬僞軍該怎麼處理,整個中國四五十萬僞軍又該怎麼處理?如果還能用的話,那又該怎麼用才能避免僞軍叛變?

以往雖然也有僞軍叛變,但是規模遠沒有這次這麼大,造成的後果也遠遠比不上這次。於是引爆了日軍高層關於僞軍的討論。

絕大多數的軍官還是認爲僞軍能用,畢竟僞軍的作用還是很大的,在兵力有限的情況下,僞軍負責後方的治安,可以節省出大量的兵力用於進攻。不然的話單單就日軍的這點兵力,搞治安就得耗去一多半,還談個屁的進攻。因此80%的日本軍官認爲僞軍能用,而且還必須用,不過得選擇性使用,而且不應該給僞軍軍官絕對的自主權。

於是華北方面軍司令部緊急下達命令,從即日起所有皇協軍團以上的編制增加一個副職,而這個副職將會由日軍擔任。副職軍官同時兼任一個直屬戰術單位的最高指揮官,也就是說以後僞軍團以上的單位除了有一個顧問以外。還要增加一個副職,即副團長、副旅長、副師長。

與顧問不一樣的是,這個副職可不是虛職,而是實職,要擔任直屬營、團等最高指揮官。這樣一來僞軍的自主權再次縮減,日軍對僞軍的控制進一步加強了。

不談日軍怎樣控制僞軍,整個北方的戰局隨着陳鋒的那幾個命令再度發生了變化,第八戰區各個部隊全軍似乎一下子打了雞血。在接下來的進攻中勢頭更猛。最北方的第61集團軍在八路軍的配合下順利拿下了承德城,日軍第14師團以及混成第5旅團在傷亡過半的情況下向東突圍,而關東軍第八師團、第二師團緊急南下作戰。經過五天午夜的戰鬥,第61集團軍雖然打退了日軍的反撲,但是也無力追殲日軍第14師團,雙方隔着青龍、遷安一線對峙這。

而忻口方向的戰鬥進展更是順利,雖然駐山西第一軍有近十萬日僞軍。但是在前段時間的戰鬥中已經損失了一萬四千餘人,再加上他們除了要應對第40集團軍近十萬大軍的進攻,同時還有應對第二戰區近20萬大軍的圍攻,所以截止12月11日,駐山西第一軍已經喪失了晉中一半以上的治安區,除了太原以外。還控制在第一軍手裡的城市只有古交、壽陽、陽曲、陽泉十餘個縣市了,處境十分艱難。

石門方向的戰鬥最是驚心動魄,在攻下正定縣城之後,楊毅命令部隊連夜出發,趕往石門。很快就兵臨石門城下。接着馬操所部也迅速南下,與楊毅所部匯合。並且於12月11日對石門展開了全面進攻。

木村兵太郎儘管狂妄殘暴,但是此人還是有些手段的。任憑楊毅、馬操所部怎麼進攻,第三十二師團以及混成第三旅團就是龜縮在城裡不出戰,數萬大軍守着城防工事與第八戰區十餘萬大軍對峙。同時,爲了防止第八戰區空襲以及可能出現的空降兵,木村兵太郎竟然將上萬中國老百姓趕上城頭,將他們一排一排地用鐵絲綁好。

木村兵太郎與彬山元通過電報,彬山元告訴木村兵太郎,他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拖延時間,能拖延多長時間算多長,最多一個星期石門之危就解了。正因爲如此,木村兵太郎纔想出了如此齷蹉的招數。

眼看石門久攻不下,而日軍現在還不知道在醞釀什麼陰謀,考慮了一段時間之後,陳鋒決定先放開石門不管,而是派特戰隊迅速搶佔了井陘關,同時派大軍出井陘關,直接殺往陽泉,而石門地區只留守了一個步兵師和一個戰車旅團。用陳鋒的話說,這次的作戰目的是圍殲華北方面軍駐山西第一軍,進攻石門是一個輔助措施,現在攻不下來也沒關係,只要將正太鐵路截斷,那麼筱冢義男所部就完了。

當10萬機械化步兵越過井陘山區出現在陽泉之時,日軍徹底慌了,筱冢義男不得不再度收縮兵力,以防被陳鋒所部各個擊破。儘管如此,第一軍已經在戰略上處於了絕對的下風,在山西戰場日軍與中國/軍隊的兵力之比達到了1:4,火力更是相差懸殊,處境更是相差很遠。

原本按照筱冢義男的想法,第一軍現在已經失去了與中國軍隊抗衡的資格,最明智的選擇就是突圍,由東或者晉東南突圍。這樣做的後果雖然會丟掉地盤,但是卻能保住部隊。但是很可惜筱冢義男的這個建議被彬山元大將拒絕了,因爲彬山元對於虎烈拉很有信心,一旦虎烈拉病菌爆發,那麼陳鋒所部肯定會撤軍的,現在多堅持幾天,對於帝國的好處也遠大。因此彬山元命令駐山西第一軍不惜一切代價固守山西!最起碼要把太原守住。

昌平方向的戰鬥則是最爲激烈,原本在11日的時候第五十二集團軍就已經摧毀了日軍的城防工事,可惜12日日軍突然派出600多輛戰車參戰,猝不及防之下第五十二集團軍損失不小,之前取得的戰果也全部回到了零點。

憤怒的徐虎將手中唯一的一個坦克旅放了出來,以350對陣600。雙方在昌平城下展開了一場屬於裝甲部隊的決戰。這一戰整整進行了4個小時,最終的結果是日軍戰車第三師團慘敗。600輛戰車被摧毀419輛,逃回城202輛。而第五十二集團軍的裝甲旅只損失了187輛坦克,其中142輛是繳獲的日軍九五式輕戰車。

其實日本早在1927年就開始生產坦克,但是由於對裝甲戰術的認識有限,在很長時間內日軍一直將坦克聯隊分割配屬於各野戰師團,只是將其作爲步兵衝鋒的大型掩體。侵華戰爭爆發後,日軍大規模進攻作戰均有坦克部隊參戰。

1934年關東軍首先成了獨立混成第一機械化旅團。在後來的徐州會戰、南昌會戰、諾蒙坎戰役中,日軍都集中採用坦克突擊戰術。幾個月前岡村寧次在南昌戰役中使用戰車巨炮戰術。僅僅用了7天時間就攻佔了南昌,再加上得過閃電戰二十餘天就滅亡波蘭這讓日軍極爲震驚,於是日軍大本營下令組成機甲軍,由吉田德充任司令官,下屬戰車第一、第二、第三師團和戰車教導旅團。其中戰車第一、第二師團和戰車教導旅團均隸屬關東軍戰鬥序列,唯獨戰車第三師團配屬在中國派遣軍。

日軍戰車第三師團師團長爲西原一策中將,該師團下轄戰車第五旅團、戰車第六旅團、機動步兵第3聯隊、師團直屬速射炮隊、搜索隊、機動炮兵第3聯隊、防空隊、工兵隊、整備隊和輜重隊。

儘管日軍的戰車師團建制完備。兵員衆多,但是戰鬥力卻並不是很強,這與日本的工業水平以及裝甲戰車的性能有極大的關係。裝甲部隊和步兵不一樣,步兵的兵員素質和戰術運用對戰役的影響很大。

而裝甲部隊的戰鬥力主要是取決於戰車的性能和數量,日軍戰車第三師團主要裝備的是九五式輕戰車和九七式中戰車以及九七改中戰車。九五式輕戰車是日軍在八九式戰車投入列裝後根據侵華戰場的實際需要設計研製的輕戰車。該戰車乘員3人,裝備九四式37MM戰車炮1門或九八式37MM戰車炮1門。另有2挺機關槍。每小時速度40公里,最大航程250公里。九七式中戰車乘員4人,裝備九七式47MM炮一門,另有九七式機槍兩挺。

與之相比,陳鋒所部現在裝備的主力坦克可就強大太多了。T34坦克全重32噸,乘員4人。主武器爲一門76.2毫米F-34主炮,副武器爲兩挺7.62毫米DP/DT機槍,В-2-34水冷柴油發動機、功率373千瓦、最大行駛時速55公里、最大行程468公里,通過障礙高0.75米、越壕寬2.49米、爬坡30度、裝甲厚18-60毫米。

可以說這是二戰史上最爲經典的一款坦克,即便是放到二戰後期也是一頂一的主力。雖然在單兵對抗上面比不過德國的虎式坦克,但是其繼承了蘇式武器慣有優點,結構簡單易操作,並不需要多高文化程度的士兵就能操作,其次這種坦克皮實,遠沒有虎式坦克那麼嬌氣。

而T34在歐洲雖然只能是一款中戰車,但是放在亞洲,與日本人的豆戰車相比,體型龐大的T34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一款很成功的重型坦克了,這一仗日軍坦克雖然在數量上多於第五十二集團軍,但是在質量上卻差了老遠。要不是第五十二集團軍的裝甲旅只裝備了不到200輛T34,剩下的全都用繳獲的日本九五式戰車代替,否則的話,單單這一仗就足以讓日軍的戰車第三師團出師未捷身先死。

儘管如此,日軍戰車第三師團也算是遭到了毀滅性打擊,沒有半把年別想恢復戰鬥力,況且以日軍那些破爛玩意,即便是讓戰車第三師團恢復了戰鬥力也沒多大用處,遇上陳鋒所部的裝甲部隊照樣死無葬身之地。隨着各個戰場的迅速推進,陳鋒所部的這次南下作戰也進入了倒計時!

第403章 意外之喜第629章 大東北戰略——一觸即發第108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184章 粉墨登場的康兆民第620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下)第625章 大東北戰略——日軍反擊策略第36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對戰新平堡第390章 驚聞“虎烈拉”第604章 擴兵備戰第180章 貨賣三家第306章 嫦曦赴美第61章 喋血孤城之大青溝伏擊戰第627章 大東北戰略——日美巴丹之戰第159章 撤退第525章 歷史的慣性第606章 畑俊六的表現機會第618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上)第125章 刺殺進行時(五)第171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二)第48章 基地發展戰略(一)第93章 國軍的精銳第561章 海軍雄起(二)第223章 亨利第424章 華夏軍火公司的春天第607章 大本營的殺手鐗第251章 許大壯第631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中)第283章 黃雀在後第380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上)第655章 大東北戰略——黨國繼承人第507章 無恥的木村與無恥的日本媒體第395章 天理昭彰 報應不爽第216章 徐州變局第173章 齊人之福不好享第328章 憤怒的日本第162章 必須死第268章 諜戰風雲(四)第180章 貨賣三家第310章 戰雷(四)第104章 狡猾的後宮淳第344章 會議2第11章 決戰黃石崖第61章 喋血孤城之大青溝伏擊戰第69章 天下名揚(二)第310章 戰雷(四)第412章 日本要和談第421章 小鬍子的“惡魔鐮刀”第415章 逼蔣抗日(中)第110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333章 購島計劃與驚喜第490章 美國激烈的反應第344章 會議2第662章 兩個方案第661章 更深層次的合作第633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第221章 獎勵與催婚第505章 冀南戰區第349章 大戰落幕第167章 投桃報李緩和關係第278章 激戰雁門關第162章 必須死第424章 華夏軍火公司的春天第490章 美國激烈的反應第316章 大華夏風暴第6章 小姨子要參軍第72章 公祭(二)第611章 長沙城外的戰鬥第62章 喋血孤城之甕中捉鱉第452章 一面倒的空戰第353章 猶太人的希望第663章 秀肌肉與大整編第131章 抉擇第489章 松岡外相的預言第108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542章 日本航空兵的犀利反擊第500章 戰場新變化第577章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第21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47章 瘋狂擴編(二)第429章 煙俊六的決定第539章 敲定作戰計劃第367章 汪僞政權的成立第522章 豬一樣蠢的隊友第509章 陳某人的報復第603章 莫斯科條約與二號人物第462章 6.8大空戰(中)第135章 各有打算第519章 美日動態——近衛文磨致羅斯福的電文第164章 姐妹交心第153章 光桿司令陳紹寬第53章 抗命第391章 重創戰車第三師團第454章 蘇蒙聯軍投降第80章 死局(四)第345章 冀南大捷第162章 必須死第206章 系統再獎勵第216章 徐州變局第262章 缺糧了第590章 蔣陳談話
第403章 意外之喜第629章 大東北戰略——一觸即發第108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184章 粉墨登場的康兆民第620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下)第625章 大東北戰略——日軍反擊策略第36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對戰新平堡第390章 驚聞“虎烈拉”第604章 擴兵備戰第180章 貨賣三家第306章 嫦曦赴美第61章 喋血孤城之大青溝伏擊戰第627章 大東北戰略——日美巴丹之戰第159章 撤退第525章 歷史的慣性第606章 畑俊六的表現機會第618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上)第125章 刺殺進行時(五)第171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二)第48章 基地發展戰略(一)第93章 國軍的精銳第561章 海軍雄起(二)第223章 亨利第424章 華夏軍火公司的春天第607章 大本營的殺手鐗第251章 許大壯第631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中)第283章 黃雀在後第380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上)第655章 大東北戰略——黨國繼承人第507章 無恥的木村與無恥的日本媒體第395章 天理昭彰 報應不爽第216章 徐州變局第173章 齊人之福不好享第328章 憤怒的日本第162章 必須死第268章 諜戰風雲(四)第180章 貨賣三家第310章 戰雷(四)第104章 狡猾的後宮淳第344章 會議2第11章 決戰黃石崖第61章 喋血孤城之大青溝伏擊戰第69章 天下名揚(二)第310章 戰雷(四)第412章 日本要和談第421章 小鬍子的“惡魔鐮刀”第415章 逼蔣抗日(中)第110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333章 購島計劃與驚喜第490章 美國激烈的反應第344章 會議2第662章 兩個方案第661章 更深層次的合作第633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第221章 獎勵與催婚第505章 冀南戰區第349章 大戰落幕第167章 投桃報李緩和關係第278章 激戰雁門關第162章 必須死第424章 華夏軍火公司的春天第490章 美國激烈的反應第316章 大華夏風暴第6章 小姨子要參軍第72章 公祭(二)第611章 長沙城外的戰鬥第62章 喋血孤城之甕中捉鱉第452章 一面倒的空戰第353章 猶太人的希望第663章 秀肌肉與大整編第131章 抉擇第489章 松岡外相的預言第108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542章 日本航空兵的犀利反擊第500章 戰場新變化第577章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第21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47章 瘋狂擴編(二)第429章 煙俊六的決定第539章 敲定作戰計劃第367章 汪僞政權的成立第522章 豬一樣蠢的隊友第509章 陳某人的報復第603章 莫斯科條約與二號人物第462章 6.8大空戰(中)第135章 各有打算第519章 美日動態——近衛文磨致羅斯福的電文第164章 姐妹交心第153章 光桿司令陳紹寬第53章 抗命第391章 重創戰車第三師團第454章 蘇蒙聯軍投降第80章 死局(四)第345章 冀南大捷第162章 必須死第206章 系統再獎勵第216章 徐州變局第262章 缺糧了第590章 蔣陳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