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撤兵

bookmark

雖然丘吉爾對於陳鋒提出的一些問題很是抵制,但是英國線的情況很不好,尤其是在亞洲,英國需要陳鋒的支持,所以回憶還是達成了不少共識。

10月10日,中美英蘇四國共同發表宣言:“我四大盟國決心以不鬆弛之壓力,從海陸空諸方面加諸敵人,將堅持進行對德意日法西斯國家長期作戰,直至無條件投降。此次進行戰爭之目的,在於制止及懲罰德意日對世界各國之侵略......四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後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佔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寶島、澎湖列島、琉球羣島、南庫頁島等,歸還中華民國......”。

參加此次對於中國以及陳鋒本人都很重要,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近100多年中在西方各國眼中都是一個大而弱的國家,大小會議要麼不通知不邀請中國參加,要麼來了當個看客,即便是一戰後的巴黎和會中國是以戰勝國的身份參加,並且提出了正當的要求,但依然被列強所拒絕。

因此,這次會議是中國首次以世界大國身份參加的世界大型會議,在事實上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尤其是當宣言的內容經宣教部門大力宣傳之後,國內民衆的凝聚力和民族自尊心爆棚,抗日情緒高漲。

10日到13日之間,陳鋒相繼與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進行了單獨會談,內容涉及領土爭端,經濟合作、文化交流、軍事互補等領域。同時陳鋒關於南洋領的合法地位與美蘇英等國的首腦進行了交流。雖然英國和法國對於澳大利亞私自處理新幾內亞島的所有權很是不滿,但是他們也知道陳鋒以及他身後的整個陳氏家族爲了那個貧窮落後的島嶼確實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再三考慮,皆同意正式將南洋領列爲世界政治勢力之一。

但是羅斯福和丘吉爾卻要求陳氏家族一定要恪守與澳大利亞之間的協議,不管在何種情況下南洋領都只是一個私人領地。永不建國。其次,南洋領只屬於陳氏家族,而不屬於中國。這就好比一箇中國人在美國買了一塊土地,這塊土地屬於中國人的,但是卻不是中國的。

10月15日,陳鋒載譽而歸。返回重慶的當天。數萬民衆在重慶街頭迎接陳鋒,聲勢極爲壯觀。

開羅會議一共進行了9天,旗艦中日之間的對決依然在進行,不過日軍在江南地區的攻勢雖然看似凌厲,但是卻依然不能取得突破性進展,反而被中國各個戰區的部隊打的節節後退。其在長江上的那支分艦隊在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裡愣是被陳鋒的轟炸機羣全部送進了長江江底。

與此同時,在北方的中蘇聯軍則是屢次在重要戰場重創日軍,截止10月15日,日本關東軍和華北方面軍所控制的地盤只剩下北平、奉天以及通化一帶了,總面積不足38年的5分之1。

10月16日,中蘇聯軍發東通丹戰役,目的是奪取通化和丹東。截斷日軍撤往朝鮮的最後通道。

這一次,中蘇聯軍不但有陸軍和空軍參戰,而且還有大批的海軍加入戰團,中國海軍黑龍江艦隊以及蘇聯海軍遠東艦隊分別對朝鮮各個海岸城市進行襲擊,同時對往來於中國和日本、朝鮮和日本、朝鮮和中國的日本商船進行攔截。

中蘇聯軍近兩百萬以及數百艘艦艇擺出碾壓式的進攻態勢,直接令關東軍方面和華北方面軍各部面臨巨大的壓力。

綜合各方面的實力,岡村寧次和梅津美治郎大將都認爲現在的關東軍和華北方面軍即便是合併了,也不可能是中蘇聯軍的對手,因此岡村和梅津同上上報大本營,請求立即撤兵朝鮮。

用岡村寧次的話說。撤兵朝鮮雖然丟了滿州和麪子,但是卻可以保住大日本帝國在亞洲大陸上最後一個支點,以後以朝鮮半島爲跳板再圖中國也不是不可能。但如果死要面子繼續同中國人打下去,那麼結果就是上百萬大軍被就地殲滅,大日本帝國失去最精幹的有生力量。最後不但保不住朝鮮,恐怕連日本本土也守不住。

岡村寧次的電報引起了大本營方面的震驚,他們雖然清楚中國戰場的局勢已經惡化到了一定程度,但是包括裕仁天皇在內的所有高級軍官始終認爲中國是一個弱國,傳統的弱國是不具備與強大的大日本帝國扳手腕的能力。

即便是局勢再惡化也有一個度一個底線,而這個底線就是將中日的事態恢復到昭和12年之前,也就是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前那個樣子。

然而現在他們明白了,中國的崛起絕對不是一個口號,也不是好事者的吹捧,而是實實在在的強大起來了,其強大的軍事力量已經完全具備了消滅甚至是摧毀大日本帝國國防力量的實力。

儘管知道這些事情,然而撤兵卻不是任何人都有這個魄力的,畢竟走到今天日本全體國民所付出的代價是慘重的,就這樣灰溜溜的撤回朝鮮,恐怕這會動搖大日本帝國的國際地位。

但是如果堅持不撤兵的話,那麼正如岡村寧次說的那樣,全軍集體玉碎,最後朝鮮還是不保,說白了着就是一次冒險,賭對了不但可以平安度過眼前的困境,同時還能取得重大突破,但如果賭錯了,那不單單是日軍在中國的佔領區全部喪失,甚至於連朝鮮半島也保不住。

更重要的是,從中國南方的戰局來看,想要依靠華中的部隊奪取重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就是說煙俊六大將的“勇”字號作戰計劃完全徹底的失敗了,根據之前制定的戰略設想,一旦這次作戰計劃失敗,那麼皇軍立即從中國戰場撤兵,力保南太平洋戰場。

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守着北平和南滿已經沒必要了,只會給支那政府進攻的接口和機會,還不如一次性全部撤走。

經過三天兩夜的研究,最終經裕仁天皇簽署命令,從10月25日開始,大日本皇軍立即有秩序的從中國戰場撤兵,最先撤兵的是北方戰場。

根據大本營方面的命令,華北方面軍併入關東軍,依然由梅津美治郎大將擔任最高司令官,岡村寧次擔任副司令官,岡部直三郎大將擔任參謀長,所部67萬日軍以及26萬僞軍全部撤往朝鮮,並且在長白山一線組織防禦陣地,之際中蘇聯軍進入朝鮮。

在北支那大軍撤退的同時,中國派遣軍司令部遷往上海,各部隊交替掩護,通過海陸運輸撤往上海。

根據大本營的戰略設想,這些部隊除了一部分撤往日本本土以外,絕大多數的部隊是通過中國與印度支那之間的陸上通道撤往中南半島,並且在涼山、鎮南關一線佈置防禦陣地,阻止中國部隊南下法屬印度支那。

鑑於中國海軍已經崛起,日軍還決定在港島和寶島以及海南島修建一批大型海軍港口,用於對付中國海軍。

日軍撤軍是戰局所迫,彈丸之國,區區七千萬人口就想撬動大半個地球,真的是不自量力。單單一箇中國戰場就已經領整個日本泥足深陷了,不知悔改的混蛋竟然還在擴大戰爭的規模,除了西亞和南亞日本鞭長莫及以外,東亞、東南亞、東北亞都被日軍捲入了戰爭的漩渦。

現在日本的國力、軍力已經不足以支撐如此龐大的戰爭了,所以撤軍成了最終的選擇。而撤兵也是有講究的,正如前文所說,日軍如果是從東南亞撤兵,然後繼續同中國作戰的話,那麼其結果就是將這次戰爭無限期延長,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兩敗俱傷。

況且日本正是因爲沒辦法和中國繼續打下去了才發動的太平洋戰爭,如果從東南亞撤兵的話,日本根本就沒有繼續戰鬥下去的本錢了,所以唯一的選擇就是從中國戰場撤兵,投入對東南亞各個地區的進攻,保證日本對這些新殖民地的統治,然後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日軍的速度很快,隨着大本營方面命令的下達,前線的各部隊開始有組織的進行反擊,隨即大批的僑民和企業通過公路和鐵路撤往朝鮮,同時華北地區的日軍中樞機關也從北平前往奉天。

日軍要從中國戰場撤兵的消息雖然做得非常隱秘,但是卻瞞不過陳鋒的情報機關,很快關於日軍可能從中國戰場撤兵的分析報告就上呈到了陳鋒的書桌上。

分析報告是情報部門的三大巨頭商討之後得出的結論,是通過這段時間對日軍在各個戰場上的表現得出的最終的結論,而戴笠等人堅信日軍從中國戰場撤兵的可能性高達80%以上。所以他們緊急將這份分析報告送到陳鋒手裡,請陳鋒早作對策。

第462章 6.8大空戰(中)第532章 岡村的三件事第7章 軍火買賣第55章 喋血孤城之兵臨城下第398章 談判與重任務第501章 激戰新牆河第355章 南洋領第436章 日泰勾結第266章 諜戰風雲(二)第131章 抉擇第277章 第一軍的戰略部署第694章 本土決戰第320章 結盟第175章 抵達開封第147章 五條殺令第286章 空降作戰第428章 問罪第113章 救援第149章 戰車第386章 各有算計第255章 談判1第210章 收復熱河的機會第290章 一:要升級了第674章 戰前部署第333章 購島計劃與驚喜第290章 三:戰鬥總結第87章 摘桃子與摻沙子第688章 登陸棉蘭老島和西西里第305章 大整編第347章 成功購島第143章 神兵天降第686章 1943—建設之年第205章 解除警報第412章 日本要和談第290章 五:婚前的瑣事第5章 屯兵大青山第76章 日軍的報復第43章 再添一個老婆第349章 大戰落幕第314章 戰雷(八)第244章 宣戰(3)第138章 自食惡果第232章 拉美國下水第401章 要當爹了第304章 洞房花燭夜第83章 破局(一)第333章 購島計劃與驚喜第504章 美國國務卿的口頭聲明第142章 不靠譜的第四師團,第416章 逼蔣抗日(下)第205章 解除警報第102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643章 大東北戰略——東京大轟炸第436章 日泰勾結第310章 戰雷(四)第267章 諜戰風雲(三)第242章 宣戰第593章 空戰第174章 南下第628章 大東北戰略——美菲軍投降與不期而遇的精銳第364章 土着部落的臣服第270章 諜戰風雲(六)第131章 抉擇第325章 全殲(一)第81章 死局(五)第494章 阿南惟幾第59章 喋血孤城之瘋狂地進攻第312章 戰雷(六)第226章 整編師第203章 急劇上升的死亡率第251章 許大壯第229章 交易(二)第487章 取名第66章 喋血孤城之名將之花凋謝在無名第338章 嚴重的問題第186章 陳鋒的憂慮(1)第245章 獎勵與御前會議第一百二百章 一線生機求各種第84章 破局(二)第453章 鋼鐵洪流的碰撞第290章 六:塞北軍政大學的畢業禮第399章 收穫與移民第68章 天下名揚(一)第101章 四子王部落的厄難第37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561章 海軍雄起(二)第150章 朝野震動第378章 序幕——被打臉了第433章 佈局蘇聯第93章 國軍的精銳第198章 疫情初現第617章 盟軍痛苦的一天(下)第312章 戰雷(六)第590章 蔣陳談話第177章 韓復渠伏法、、求各種第678章 賭博第18章 二次交易第471章 血戰烏蘭巴托(上)第574章 花園口危機第20章 空手套白狼
第462章 6.8大空戰(中)第532章 岡村的三件事第7章 軍火買賣第55章 喋血孤城之兵臨城下第398章 談判與重任務第501章 激戰新牆河第355章 南洋領第436章 日泰勾結第266章 諜戰風雲(二)第131章 抉擇第277章 第一軍的戰略部署第694章 本土決戰第320章 結盟第175章 抵達開封第147章 五條殺令第286章 空降作戰第428章 問罪第113章 救援第149章 戰車第386章 各有算計第255章 談判1第210章 收復熱河的機會第290章 一:要升級了第674章 戰前部署第333章 購島計劃與驚喜第290章 三:戰鬥總結第87章 摘桃子與摻沙子第688章 登陸棉蘭老島和西西里第305章 大整編第347章 成功購島第143章 神兵天降第686章 1943—建設之年第205章 解除警報第412章 日本要和談第290章 五:婚前的瑣事第5章 屯兵大青山第76章 日軍的報復第43章 再添一個老婆第349章 大戰落幕第314章 戰雷(八)第244章 宣戰(3)第138章 自食惡果第232章 拉美國下水第401章 要當爹了第304章 洞房花燭夜第83章 破局(一)第333章 購島計劃與驚喜第504章 美國國務卿的口頭聲明第142章 不靠譜的第四師團,第416章 逼蔣抗日(下)第205章 解除警報第102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643章 大東北戰略——東京大轟炸第436章 日泰勾結第310章 戰雷(四)第267章 諜戰風雲(三)第242章 宣戰第593章 空戰第174章 南下第628章 大東北戰略——美菲軍投降與不期而遇的精銳第364章 土着部落的臣服第270章 諜戰風雲(六)第131章 抉擇第325章 全殲(一)第81章 死局(五)第494章 阿南惟幾第59章 喋血孤城之瘋狂地進攻第312章 戰雷(六)第226章 整編師第203章 急劇上升的死亡率第251章 許大壯第229章 交易(二)第487章 取名第66章 喋血孤城之名將之花凋謝在無名第338章 嚴重的問題第186章 陳鋒的憂慮(1)第245章 獎勵與御前會議第一百二百章 一線生機求各種第84章 破局(二)第453章 鋼鐵洪流的碰撞第290章 六:塞北軍政大學的畢業禮第399章 收穫與移民第68章 天下名揚(一)第101章 四子王部落的厄難第37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561章 海軍雄起(二)第150章 朝野震動第378章 序幕——被打臉了第433章 佈局蘇聯第93章 國軍的精銳第198章 疫情初現第617章 盟軍痛苦的一天(下)第312章 戰雷(六)第590章 蔣陳談話第177章 韓復渠伏法、、求各種第678章 賭博第18章 二次交易第471章 血戰烏蘭巴托(上)第574章 花園口危機第20章 空手套白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