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外蒙風雲(中)

外蒙古的第二次獨立建國是於1920年以後開始的,當時皖系軍閥段祺瑞下臺,外蒙古也進入混亂狀態。被蘇俄紅軍趕到外蒙古的沙俄“血腥男爵”恩琴白匪勾結外蒙古上層王公,向中國駐軍發難。中國駐軍寡不敵衆,被迫撤離庫倫,一部分返回內地,一部分轉移到買賣城,準備再戰。

俄國的十月革命,也傳染到外蒙古大草原。在蘇俄的支持下,牧民出身的蘇黑巴托爾和喬巴山組建了蒙古人民黨。隨後,蒙古人民黨的軍隊在蘇俄的大量武器裝備援助下,開始向買賣城的中國軍隊進攻。

中國軍隊內外交困,無心戀戰,節節戰敗,被迫撤出買賣城。從此中國軍隊再沒有進入外蒙古。

1921年3月19日,蒙古人民黨領導的“蒙古臨時人民政府”宣佈成立。這與在庫倫的蒙古上層王公和恩琴俄國“白匪”形成了對立,並展開戰鬥。由於實力相差懸殊,蒙古人民黨邀請蘇聯紅軍入蒙參戰。隨後,蘇聯紅軍進入外蒙古,在買賣城外打敗了恩琴的軍隊,挽救了危在旦昔的蒙古人民軍。隨即於7月佔領了庫倫。7月10日,蒙古上層王公與蒙古人民黨共同組建了“蒙古人民革命政府”。

在俄國的慫恿下,外蒙古再次宣佈“獨立”和建立“蒙古國”。消息傳到中國內地,一時間輿論大譁,國內各民間團體、民主黨派紛紛發表宣言,反對蒙古王公貴族分裂祖國的倒行逆施,譴責蘇俄對中國外蒙古的武裝佔領。

wωw ⊕тTk ān ⊕℃ O

北京政府的實權人物曹錕和吳佩孚,迫於人民的壓力,以中國政府名義發佈措詞嚴厲的聲明。譴責外蒙古企圖分裂中華民國的行徑,不承認外蒙古的“獨立”。

東北的張作霖也通電譴責俄國,對外蒙古的“獨立”異常憤慨。他不顧被其他軍閥吞併危險,獨自發兵外蒙,與外蒙和俄軍作戰。試圖以武力解決外蒙糾紛。然而,由於內戰原因,張作霖害怕曹錕、吳佩孚藉機出兵東北,奪回部分失地,就不敢再貿然行事。

而北京的曹、吳在北邊要對付張作霖,南邊要對付其它各省軍閥。生怕出兵外蒙會喪失自己在北京政府中的實權,因此只有隔岸觀火,除了口頭譴責蒙獨外,無可奈何。

自那時起,蘇聯紅軍就一直留在外蒙古。這期間,那些在蘇俄控制下、被剝奪了權力的蒙古上層王公開始醒悟。後悔分裂中國的行爲,紛紛逃到中國要求發兵收回蒙古主權,趕走俄國人。但是蘇聯不斷增加駐蒙軍隊規模,阻撓中國收回外蒙古主權的行動。

可以說陳鋒之前想要收復外蒙古有三個方面的壓力,首先是來自蘇聯方面,其次是蒙古國政府和軍隊,最後是來自於外蒙的普通民衆。

現在蘇聯方面的壓力雖然不存在了。但是其餘的兩個方面的壓力依然存在,尤其是以喬巴山爲首的蒙古國政府和軍隊。這次戰爭陳鋒所部雖然摧毀了蒙古人民軍一般的武裝力量,同時也佔領了蒙古國的首都烏蘭巴托。

但是這次戰爭陳鋒只是攻克了蒙古國二十多個省中的東戈壁省以及中央省的省會,所佔領的土地面積不足整個蒙古國的50分之一,在其他地區蒙古國政權體制依然存在,而且十分完整,而喬巴山手裡還有五六萬軍隊。

最重要的是喬巴山以及他手中的蒙古人民軍是以解放者的姿態進入蒙古,並且建國的。而且喬巴山在掌權以後確實做了一些有益於蒙古人民的事情,所以此人在民間的威望很高,甚至於相當於蒙古的斯大林。要是此人鐵了心要獨立。要建國,即便沒有蘇聯的支持,此人也可以在外蒙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馳騁。

雖然不至於給陳鋒所部造成什麼致命的威脅,但是卻可以對陳鋒所部徹底掌控外蒙造成巨大的困擾和壓力。

另外陳鋒對於喬巴山本人也是極爲顧忌的,喬巴山此人陳鋒一點也不陌生。此人是一個類似於斯大林的獨裁人物,是一個梟雄。雖然出生於貧賤,但是野心卻不小,同時此人還是蒙古人民黨創始人之一,蒙古獨立的領導人之一。

喬巴山出生在蒙古國車臣汗部的貧苦牧民家庭,幼年時當過牧童,13歲時被送進喇嘛廟。後還俗並在庫倫的俄羅斯領事館打雜,1914年由哲布尊丹巴的蒙古自治政府送往俄羅斯爲留學生,並且目睹紅軍的崛起與十月革命及蘇聯的建政。

1921年蘇聯紅軍進入蒙古並且成立蒙古人民政府後,喬巴山出任人民政府委員與人民軍政治委員;1923年蘇赫-巴托爾因不明原因死亡後,喬巴山成爲蒙古人民政府的實際首腦。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喬巴山一方面鞏固與蘇聯的關係,另一方面對於蒙古人民革命黨內部進行整肅與清洗以鞏固權力地位,並且推行計劃經濟。而且在喬巴山允許之下,蘇聯與蒙古訂立軍事同盟,蘇聯軍隊可駐紮於蒙古境內。

對於喬巴山這樣的梟雄以及那些支持喬巴山的人,陳鋒其實最想做的就是一網打盡,斬草除根以絕後患。但是這樣做的弊端很多,而且還會讓巴特爾等人生出兔死狐悲之感,因此怎樣處理這些人很重要。

相對而言,蒙古雖然麻煩,但是畢竟不是沒有辦法,陳鋒心中已經有了幾個解決的方案。但是唐努烏梁海就要麻煩的多,當初在外蒙古獨立的時候,在外蒙古的北邊,和俄羅斯交接的地方,有一塊麪積不小的國土,並沒有被劃給外蒙古。

也就是說在法律上仍屬於中國的國土,但是外蒙古獨立後,這片地方成了飛地。我國的行政沒辦法觸機到那裡。所以這片國土就被遺忘了,現在連地圖上也沒把這裡標識出來,那塊飛地就是唐努烏梁海!

唐努烏梁海地處外蒙古西北部,北靠薩彥嶺,南抵唐努山,是位於兩山之間的狹長地帶,總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沙俄從17實際開始,一直妄圖吞併我包括唐努烏梁海的蒙古地區,但直到19世紀中葉,由於大清王朝的強大。它的侵略和吞併陰謀都未能得逞。作爲邊界條約的一部分,《布連斯奇條約》基本上是一個平等條約,它規定了中俄中段邊界的走向。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長期受到沙俄威逼利誘的外蒙古王公乘機宣佈“獨立”,自立“大蒙古國”。本來叛亂集團準備佔領包括唐努烏梁海的整個外蒙古地區,但沙俄卻將唐努烏梁海排除在“大蒙古國”之外,聲稱沙俄在唐努烏梁海有特殊利益,必須對該地區進行直接控制。這樣,外蒙古叛亂集團在脫離祖國的罪惡活動中,又出賣了17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1912年,乘外蒙古叛亂之機,沙俄直接吞併了唐努烏梁海。

由於現在的唐努烏梁海依然處於蘇聯的控制當中,再加上外蒙爭端沒有解決,陳鋒所部根本無法抵達那裡,所以想要解決唐努烏梁海問題就必須先解決外蒙問題。

按照第八戰區其他高級軍官的意思,既然外蒙是第八戰區收回來的,那麼外蒙包括唐努烏梁海在內的廣大地盤還是自己佔了得了,想必也沒有人敢站出來說個不字。

但是陳鋒思考再三覺得自己佔了肯定是不行,首先這兩個塊地方地廣人稀,資源也不是很豐富,基礎設施以及工業生產能力都很弱,如果將這裡納入自己的管轄範圍只會將第八戰區現有的力量變的更加的分散。

其次經過這次戰爭,蘇聯對於他以及他的部隊肯定是又驚又怕,以斯大林的性格肯定會嚴加防範的,一旦第八戰區的部隊進駐蒙古,那麼遠東紅軍勢必會繼續增兵,以此來防備他,這樣一來他也得增兵以應對。

所以將這兩個地方納入塞北省的管轄範圍只會降低第八戰區的實力,而打完這一仗之後,陳鋒要集中兵力對付日本人,與蘇聯衝突並不符合他的利益,所以獨吞外蒙古是行不通的。

還有一個值得陳鋒考慮的是國內民衆以及國民政府的看法,原本第八戰區不聽國民政府號令,私自與蘇聯開戰已經引得國內民衆議論紛紛,像中.共等民主黨派對此更是頗有意見,畢竟在與日本進行民族戰爭的時候突然惹下蘇聯這個強敵本就是一件極其愚蠢的事情,更不要說蘇聯之前還沒少幫助中國。

第八戰區之前的做法儼然是一副軍閥做派,而塞北省更儼然是一個獨立王國,要是陳鋒突然間將外蒙以及唐努烏梁海劃歸自己的管轄範圍,不管是老蔣還是其他人都會有意見,國內民衆更會將自己視爲一個試圖復辟的狂人,這對第八戰區以後的發展極爲不利。

第127章 刺殺進行時(七)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145章 寺內壽一的決定第173章 齊人之福不好享第199章 鼠疫危機第425章 神秘的會議第652章 大東北戰略——入晉與報復第112章 尋找塔娜第494章 阿南惟幾第153章 光桿司令陳紹寬第498章 戰鬥升級第408章 第八戰區的“脫光”行動第409章 日本內部分歧第51章 魂祭作戰計劃(二)第549章 唯一的辦法第617章 盟軍痛苦的一天(下)第459章 不淡定的朱可夫第195章 強大的裝備方陣第343章 會議1第630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上)第516章 陳鋒的顧慮第696章 謀劃隆美爾第614章 大東北戰役的前奏第497章 冀南會戰第403章 意外之喜第592章 莫斯科第685章 大決戰第478章 外蒙風雲(中)第93章 國軍的精銳第436章 日泰勾結第574章 花園口危機第542章 日本航空兵的犀利反擊第666章 日軍方面的反應第401章 要當爹了第536章 大東北戰略第46章 瘋狂擴編(一)第160章 這次系統沒坑爹第236章 翻版珍珠港第205章 解除警報第277章 第一軍的戰略部署第290章 二:升級與獎勵第502章 老蔣的抗戰策略第136章 驅民攻城第541章 兵臨滿洲里第315章 戰雷第639章 大東北戰略——陸海軍部的妥協第592章 莫斯科第577章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第517章 1940—豐收之年第393章 被打悶棍了第659章 贖買方案第331章 地質專家的到來第331章 地質專家的到來第40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61章 喋血孤城之大青溝伏擊戰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515章 大戰落幕與希特勒的請求第223章 亨利第506章 破高邑第697章 希特勒之死第87章 摘桃子與摻沙子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447章 6月1日凌晨的突擊第614章 大東北戰役的前奏第659章 贖買方案第279章 互有算計第488章 決定日本命運的一步 二合一第387章 始料不及的僞軍起義第79章 死局(三)第586章 斯大林的邀請第281章 螳螂捕蟬第103章 大北溝鎮第193章 震撼閱兵第285章 波詭雲譎第467章 希特勒的機會第525章 歷史的慣性第113章 救援第63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一)第675章 戰爭中的變:化第605章 日本人的支那作戰計劃第699章 琉球登陸戰第698章 德國投降第681章 背地裡的陰招第698章 德國投降第425章 神秘的會議第282章 反撲的蟬第55章 喋血孤城之兵臨城下第549章 唯一的辦法第515章 大戰落幕與希特勒的請求第21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59章 撤退第604章 擴兵備戰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255章 談判1第64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二)第159章 撤退第659章 贖買方案第691章 登陸菲律賓第148章 國民政府的回報第213章 反攻(2)
第127章 刺殺進行時(七)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145章 寺內壽一的決定第173章 齊人之福不好享第199章 鼠疫危機第425章 神秘的會議第652章 大東北戰略——入晉與報復第112章 尋找塔娜第494章 阿南惟幾第153章 光桿司令陳紹寬第498章 戰鬥升級第408章 第八戰區的“脫光”行動第409章 日本內部分歧第51章 魂祭作戰計劃(二)第549章 唯一的辦法第617章 盟軍痛苦的一天(下)第459章 不淡定的朱可夫第195章 強大的裝備方陣第343章 會議1第630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上)第516章 陳鋒的顧慮第696章 謀劃隆美爾第614章 大東北戰役的前奏第497章 冀南會戰第403章 意外之喜第592章 莫斯科第685章 大決戰第478章 外蒙風雲(中)第93章 國軍的精銳第436章 日泰勾結第574章 花園口危機第542章 日本航空兵的犀利反擊第666章 日軍方面的反應第401章 要當爹了第536章 大東北戰略第46章 瘋狂擴編(一)第160章 這次系統沒坑爹第236章 翻版珍珠港第205章 解除警報第277章 第一軍的戰略部署第290章 二:升級與獎勵第502章 老蔣的抗戰策略第136章 驅民攻城第541章 兵臨滿洲里第315章 戰雷第639章 大東北戰略——陸海軍部的妥協第592章 莫斯科第577章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第517章 1940—豐收之年第393章 被打悶棍了第659章 贖買方案第331章 地質專家的到來第331章 地質專家的到來第40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61章 喋血孤城之大青溝伏擊戰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515章 大戰落幕與希特勒的請求第223章 亨利第506章 破高邑第697章 希特勒之死第87章 摘桃子與摻沙子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447章 6月1日凌晨的突擊第614章 大東北戰役的前奏第659章 贖買方案第279章 互有算計第488章 決定日本命運的一步 二合一第387章 始料不及的僞軍起義第79章 死局(三)第586章 斯大林的邀請第281章 螳螂捕蟬第103章 大北溝鎮第193章 震撼閱兵第285章 波詭雲譎第467章 希特勒的機會第525章 歷史的慣性第113章 救援第63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一)第675章 戰爭中的變:化第605章 日本人的支那作戰計劃第699章 琉球登陸戰第698章 德國投降第681章 背地裡的陰招第698章 德國投降第425章 神秘的會議第282章 反撲的蟬第55章 喋血孤城之兵臨城下第549章 唯一的辦法第515章 大戰落幕與希特勒的請求第21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59章 撤退第604章 擴兵備戰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255章 談判1第64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二)第159章 撤退第659章 贖買方案第691章 登陸菲律賓第148章 國民政府的回報第213章 反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