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成功購島

波蘭投降了,這個在十年前敢同德國以及蘇聯開戰的東歐軍事強國就這樣滅亡了,而距離德國向波蘭發起進攻的日子僅僅只有一個月,德國軍隊表現出來的強悍戰鬥力讓歐洲各國驚訝的同時,更多的卻是恐惶,他們似乎又看到了一戰時的那個德意志帝國了。

但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儘管英法都深知德國的威脅,然而他們卻在波蘭遭受德國進攻的時候卻在西線按兵不動,尤其是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強大陸軍的法國,上百萬大軍靜悄悄的看着與之相對峙的26個德國師,這樣巨大的優勢下,法國軍隊非但沒有把握住機會,反而卻躲在鋼骨水泥的工事背後靜靜地坐着,眼看着一個唐.吉訶德式的英勇的盟國就這樣被德國人消滅了。

英法的不作爲令東歐各國極爲驚慌,他們國力不如波蘭,軍隊更少的可憐,如果德國向他們動手的話,那麼可以預見結果將會是什麼,因此還沒等德國有新動向,東歐以及南歐的一些小國就紛紛向德國拋出了橄欖枝。

其實,不單單是東歐的那些小國慌了,英法現在也害怕了,別看他們此時一個個貌似很強大,但是實際上自己家的情況自己知道,尤其是號稱擁有世界第一陸軍的法國。在此之前,法國政府曾在法波軍事協定中明確向波蘭政府作出保證,一旦波蘭遭到德國以及其他國家的共計,法國方面將“在總動員令下達後不出3天的時間內逐步對有限目標發動攻勢”。該條約還進一步規定:“一旦德國以主力進攻波蘭,法國將從法國總動員開始後第15天起,以其主力部隊對德國發動攻勢”。

當時波蘭副參謀總長雅克林茲上校問到法國能夠派出多少部隊參加這一大規模的進攻時,法國的甘末林將軍曾經告訴他。法國屆時大約可以派出35個到38個師。

但是事實上,法國根本就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或者說英法,尤其是法國,在軍事上處於毫無準備的狀態。這樣說不是毫無根據的,首先在德國向波蘭發起進攻的時候。作爲波蘭的盟友,法國的軍事工業根本沒有跟上時代的節奏,甚至經濟上沒有轉入戰時軌道,物質上缺乏準備。

當時法國每月只能生產飛機三十八架,而德國月產已超過一千架。開戰時,法國前線的反坦克炮。高射炮,輕機槍都很缺乏,甚至將官們佩帶的手槍也難買到。大敵當前,很多軍火工廠的熟練工人卻被調離公廠“去打掃花園或剝山芋”幹些雜工;在工廠裡的也照樣“按和平時期的速度去進行工作”並不加班生產。一切軍火定貨和建立新廠都按1942年纔打仗的計劃去做。但是戰爭終於不按其主觀願望提早爆發了,軍民勉強被拉進戰爭,然而卻缺乏戰鬥激情。有的人甚至連但澤在那裡都不知道,更感到沒有必要去“爲但澤而死”。上述這些亂糟糟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國既參戰而又在物質上,精神上缺乏準備的現實。

不過德國乾淨利落的攻佔波蘭,卻給陳鋒創造了一個不小的機會。德國的強勢崛起令英法感到心驚恐惶,英國急忙向其殖民地以及聯邦成員國抽調兵力返回歐洲,同時抽調錢物準備戰爭。作爲英聯邦最大的成員國,澳大利亞當然也接到了英國政府的請求,按照英國政府的意思,澳大利亞要爲英國提供至少30億英鎊的資金以及5萬以上的軍隊。

軍隊還好說,畢竟澳大利亞現在已經有9萬軍隊了,儘管這9萬軍隊裡面只有1萬是正規軍,其他的都是非正規部隊,但是澳大利亞政府卻相信,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集訓,湊齊五六萬軍隊還是沒問題的。

但是這個30億英鎊的金錢可就不是一個小數字。要知道30億英鎊相當於135億美元。而此時澳大利亞全國只有不到七百萬人口,全國一年的財政收入也不足150億美元,這還不算政府的正常的預算,每年世紀餘額不足25億美元。要是說整個澳大利亞全國湊不齊30億英鎊當然不可能,但是一旦將如此龐大的一筆資金交給英國政府的話。那麼澳大利亞就要面臨極爲嚴重的財政危機。

正在澳大利亞政府危急之際,其財政部長亞瑟.蓋達爾向政府提議,可以考慮重啓與中國大軍閥陳鋒的談判,只要雙方達成協議,那麼澳大利亞政府就會在短期內得到大筆的資金,既可以幫助母國度過危機,同時又可以讓自己免遭財政危機。

更重要的是,亞瑟認爲世界大戰已經不可避免,因此可以治療刀槍傷口的青黴素藥物必將成爲各國爭相搶奪的戰爭資源,到時候青黴素藥物的價格肯定還會再度提高,因此,如果在戰爭大規模爆發前得到青黴素藥物的配方以及生產工藝,這無疑與得到了一顆搖錢樹,到時候政府除了可以得到大量的財政收入,同時還可以得到更多金錢之外的東西。

亞瑟的提議得到了時任澳大利亞總理孟席斯的認可,很快內閣便召開了緊急會議,96%的內閣成員贊同與陳鋒重啓談判。

很快澳大利亞政府便與陳鋒的四姨太閻嫦曦取得了聯繫,希望雙方重新展開購島談判,對此閻嫦曦表現的並不是很積極,此外從美國傳來的消息令澳大利亞政府很是沮喪,美國政府似乎正在和陳鋒進行談判,有意將菲律賓附近的包括呂宋島在內的幾個大島出售給陳鋒,而且價格僅需要不到百億美元。

幸好他們之間並沒有達成最終的協議,而澳大利亞政府對於新幾內亞島以及塔斯馬尼亞島還是很有信心的,畢竟新幾內亞島巨大的面積優勢不是任何國家的任何島嶼都能相比較的,因此孟席斯急忙派出以財政部長牽頭的談判團前往美國。

他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閻嫦曦同意雙方正式重啓談判,澳大利亞這次也知道形勢對他們很不利,因此一上來主動變降低了出售價格,願意以200億美元的現金以及青黴素藥物的專利授權出售新幾內亞島以及塔斯馬尼亞島。

不過這個價格並沒有被閻嫦曦的談判團隊接受,理由當然是澳大利亞雖然擁有新幾內亞島以及塔斯馬尼亞島的主權,但是卻幾乎沒有在島上進行任何的基礎建設,現在這兩個島幾乎荒蕪的不毛之地,陳氏家族即使是買了這兩個島還需要大量的金錢進行基礎改造,所花費的金錢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因此不如購買一個面積較小但是卻經過全面建設開發的島嶼,最後閻嫦曦的談判團隊給出的購買價格是100億美元以及青黴素藥物的專利授權,或者是200億美元的現金。

當然這個價格澳大利亞政府根本接受不了,這與一個月前的價格相差了三分之一,儘管他們也知道即便是這個價格他們也賺翻了,但是他們也清楚這肯定不是陳氏家族的價格底線,因此不同意這個價格。

直到10月8日雙方纔最終敲定交易的金額,陳氏家族最終以140億美元的金錢以及青黴素藥物的專利授權的價格將原屬於澳大利亞的新幾內亞島和塔斯馬尼亞島買了下來,不過與澳大利亞在售島之前的那些附屬條件一樣,陳鋒在買島之前也提出了4條附屬條件。

:澳大利亞所生產的青黴素藥物不能出售給日本,也不能假借其他國家的手賣給日本。

:在新幾內亞島上的礦產資源沒有開發之前,澳大利亞要與陳氏家族建立和平友好的貿易關係,爲新幾內亞島的發展提供必要的資源,例如鐵礦石、銅礦石等。

:在交易完成後,陳氏家族的護衛隊便會進駐新幾內亞島,在3年內澳大利亞有責任有義務保護新幾內亞島和塔斯馬尼亞島,不管是私人勢力還是國家勢力來犯,澳大利亞必須全力保護陳氏家族在島上的投資!

:自協議簽訂之後,島上所有的資產封存,原隸屬於澳大利亞的產業全部歸屬於陳氏家族,同時島上的所有私人財產不能包含有土地、礦山以及森林河流湖泊等,除居民正常的房屋用地外,兩個島上的所有土地資源全部是陳氏家族的。

這4個附屬條件也就第三個讓澳大利亞考慮了幾天,前兩個澳大利亞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他們知道中日之間的關係,也知道其中的規矩,這麼重要的戰爭物資當然不能讓敵對國得到。

不過讓澳大利亞保護這兩個島,這讓澳大利亞政府很是爲難。陳鋒作爲中國的抗日名將,他與日本之間的仇恨是可以想象得到的,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想象得到,陳鋒將這兩個大島購買下來之後,肯定要修建一些軍事設施,要是日本以此爲藉口攻打這兩個島的話,那麼也是名正言順的,畢竟雙方現在還處於戰爭狀態!

但是想到中間還隔着美國的菲律賓以及諸多的島嶼,澳大利亞政府認爲日本爲了避免與世界各國鬧僵,應該不會派兵來攻打這兩個島,再加上這次交易對他們很重要,因此澳大利亞政府在經過慎重的考慮之後還是答應了陳鋒的這四個條件!(未完待續。。。)

第413章 陳鋒的擔心第211章 聯合指揮部第153章 光桿司令陳紹寬第167章 投桃報李緩和關係第55章 喋血孤城之兵臨城下第450章 蘇聯援兵第524章 豬一樣蠢的隊友第167章 投桃報李緩和關係第523章 豬一樣蠢的隊友第612章 亞洲—只有中國在抵抗第403章 意外之喜第116章 改變世界的利器第232章 拉美國下水第124章 刺殺進行時(四)第78章 死局(二)第267章 諜戰風雲(三)第559章 視察南洋領(三)第517章 1940—豐收之年第502章 老蔣的抗戰策略第503章 組建美國援華志願航空隊第254章 劉莉的愛情第260章 第八戰區第460章 迫在眉睫的大空戰第642章 大東北戰略——陳大司令要報復第110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270章 三:戰前會議第499章 日軍的反擊計劃第434章 駐軍秋明第128章 刺殺進行時(八)第133章 強勢處理第538章 岡村的“戰果”第331章 地質專家的到來第159章 撤退第286章 空降作戰第570章 海軍雄起(十)第67章 一日雙捷第613章 長沙大捷與新加坡淪陷第650章 大東北戰略——生死未卜第637章 大東北戰略——東北亞戰區第114章 重傷瀕死第185章 達成共識第199章 鼠疫危機第439章 “大東亞戰爭”的準備第593章 空戰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270章 一:諜戰風雲第11章 決戰黃石崖第77章 死局(一)第153章 光桿司令陳紹寬第281章 螳螂捕蟬第321章 鏖兵山西第592章 莫斯科第155章 揚帆遠航第626章 大東北戰略——誘敵增援第340章 提前出現的零式戰鬥機第178章 交易第449章 陳鋒的想法第656章 天上掉餡餅第195章 強大的裝備方陣第607章 大本營的殺手鐗第69章 天下名揚(二)第228章 交易(一)第458章 攻佔扎門烏德第385章 收復保定第277章 第一軍的戰略部署第72章 公祭(二)第202章 夾擊徐州第580章 血戰鄭州(三)第88章 軍校建設令第213章 反攻(2)第553章 小夥伴們都笑了第588章 南下重慶第438章 日本的《基本國策綱要》第689章 蟄伏一年後的大動作第89章 糖衣來襲(一)第251章 許大壯第52章 整合情報網第599章 珍珠港是個陰謀第120章 捧殺(三)第202章 夾擊徐州第193章 震撼閱兵第303章 婚禮進行時第145章 寺內壽一的決定第502章 老蔣的抗戰策略第282章 反撲的蟬第654章 大東北戰略——重慶方面的消息第98章 小團體第129章 中彈第133章 強勢處理第308章 戰雷(二)第684章 撤兵第501章 激戰新牆河第212章 反攻(1)第22章 戰爭的號角第379章 打回來第593章 空戰第150章 朝野震動第696章 謀劃隆美爾第169章 人才第581章 血戰鄭州(四)
第413章 陳鋒的擔心第211章 聯合指揮部第153章 光桿司令陳紹寬第167章 投桃報李緩和關係第55章 喋血孤城之兵臨城下第450章 蘇聯援兵第524章 豬一樣蠢的隊友第167章 投桃報李緩和關係第523章 豬一樣蠢的隊友第612章 亞洲—只有中國在抵抗第403章 意外之喜第116章 改變世界的利器第232章 拉美國下水第124章 刺殺進行時(四)第78章 死局(二)第267章 諜戰風雲(三)第559章 視察南洋領(三)第517章 1940—豐收之年第502章 老蔣的抗戰策略第503章 組建美國援華志願航空隊第254章 劉莉的愛情第260章 第八戰區第460章 迫在眉睫的大空戰第642章 大東北戰略——陳大司令要報復第110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270章 三:戰前會議第499章 日軍的反擊計劃第434章 駐軍秋明第128章 刺殺進行時(八)第133章 強勢處理第538章 岡村的“戰果”第331章 地質專家的到來第159章 撤退第286章 空降作戰第570章 海軍雄起(十)第67章 一日雙捷第613章 長沙大捷與新加坡淪陷第650章 大東北戰略——生死未卜第637章 大東北戰略——東北亞戰區第114章 重傷瀕死第185章 達成共識第199章 鼠疫危機第439章 “大東亞戰爭”的準備第593章 空戰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270章 一:諜戰風雲第11章 決戰黃石崖第77章 死局(一)第153章 光桿司令陳紹寬第281章 螳螂捕蟬第321章 鏖兵山西第592章 莫斯科第155章 揚帆遠航第626章 大東北戰略——誘敵增援第340章 提前出現的零式戰鬥機第178章 交易第449章 陳鋒的想法第656章 天上掉餡餅第195章 強大的裝備方陣第607章 大本營的殺手鐗第69章 天下名揚(二)第228章 交易(一)第458章 攻佔扎門烏德第385章 收復保定第277章 第一軍的戰略部署第72章 公祭(二)第202章 夾擊徐州第580章 血戰鄭州(三)第88章 軍校建設令第213章 反攻(2)第553章 小夥伴們都笑了第588章 南下重慶第438章 日本的《基本國策綱要》第689章 蟄伏一年後的大動作第89章 糖衣來襲(一)第251章 許大壯第52章 整合情報網第599章 珍珠港是個陰謀第120章 捧殺(三)第202章 夾擊徐州第193章 震撼閱兵第303章 婚禮進行時第145章 寺內壽一的決定第502章 老蔣的抗戰策略第282章 反撲的蟬第654章 大東北戰略——重慶方面的消息第98章 小團體第129章 中彈第133章 強勢處理第308章 戰雷(二)第684章 撤兵第501章 激戰新牆河第212章 反攻(1)第22章 戰爭的號角第379章 打回來第593章 空戰第150章 朝野震動第696章 謀劃隆美爾第169章 人才第581章 血戰鄭州(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