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日荷會談

送走了德力西之後,陳鋒又與日本特使方澤謙吉進行了會談,果然不出陳鋒所料,方澤謙吉這次來確實有講和的意思,而且日本政府還提出了一系列優惠條件。根據日本政府的意思,只要陳鋒所部放棄敵對日本政府的政策,停止向駐華北、東北的日軍進攻,日本政府願意與陳鋒所部單方面簽訂和平停戰合約。

只要陳鋒承認日本在東北的既得利益,日本政府可以從華北撤軍,並且將華北所有的地盤移交給陳鋒所部,包括北平、天津等重要城市,同時日本政府還可以對外宣佈只承認塞北省政府爲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陳鋒爲中國唯一的領導人。日本政府還會扶持陳鋒成爲中國的政府以及軍隊的首腦,在必要的時候日本甚至可以直接出兵幫助陳鋒爭奪國家政權。

日本政府開出的條件不可謂不優厚,表面上陳鋒所部甚至於不耗費一兵一卒就能得到河北、熱河、山東幾個省的地盤,只要陳鋒對外宣佈不與日本政府爲敵。

但是陳鋒卻知道這其中的陰謀,日本政府知道自己在全國民衆心目中的地位,是戰神、是英雄,更是中華民族四萬萬人民抗日精神的凝聚。如果連自己也因爲一己之私慾與日本政府媾和了,那對國人抗戰信心來說不亞於是毀滅性的打擊。而民族自信心一旦崩催,絕對不是三兩天就能重新恢復的。

而陳鋒一旦與日本政府單獨媾和,將會在第一時間由抗日英雄變成人人唾罵的賣國賊,不說別人,恐怕連自己家裡的那些大小老婆們也擺不平。更何況老孃其其格與日本人有着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這是真正的國仇家恨。所以陳鋒無論如何也不會更不能與日本政府媾和。

況且,日本政府所提出的條件中赤裸裸的誘惑,明溜溜的挑撥離間。陳鋒又不傻,而且陳鋒也沒有稱王稱霸的野心,之所以立杆子打鬼子。完全是因爲他是一個軍人,保家衛國還我中華是每一個軍人的責任。他只希望國泰民安,只希望人民可以安居樂業。與日本人打,與蘇聯人打都是被逼無奈。

日本人想要挑撥陳鋒與國民政府以及山西晉系軍閥之間的關係,壓根就是徒勞無功的,況且陳鋒深知歷史發展趨勢。即便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野心,但是又怎會會上日本政府這條快要沉默的小船呢?

陳鋒很明確地拒絕了方澤謙吉的提議,他義正詞嚴地對方澤謙吉說:“不管是東四省還是臺灣,再或者是被日本佔領的華北、華中、華南以及琉球羣島,這些都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任何人都別想把它們從中國的版圖上劃分出去。蘇俄人不行、英國佬不行,你們日本人同樣不行。不管日本政府提出的條件多麼誘人,但是作爲一名軍人,我和我麾下的軍隊,無論如何是不會與你們媾和的。”

隨後,陳鋒主動終止了這次和談,並且命人將方澤謙吉禮送出境。

送走日本政府特使之後。陳鋒迅速召集塞北省省政府的高級官員在歸綏召開會議,商討怎樣開發那些新併入塞北省的領土。

這次會議整整開了4天,會議的成果也很豐碩,根據塞北省政府高級官員一直商討的結果,在第八戰區的防護下,塞北省撤銷行政區的行政規劃,將全省分爲12市5盟共17個盟市級行政區劃,分別是歸綏市、包頭市、大同市、張家口市、承德市、赤峰市、興和市、伊克昭盟、烏蘭察布盟、巴彥淖爾盟、錫林郭勒盟、阿拉善盟、賽音山達市、東方市、宗莫德市、烏蘭巴托市、特爾勒吉市。

在省政府之下共設市(盟)、縣(區、旗)、鄉(鎮、蘇木)三級政府,詳細將第八戰區原本十分混亂的行政區劃進行了劃分,並且調整了一大部分行政官員的職務。

經過調整。原屬於陳鋒所部的政務官們的比例大幅度提高,而國共兩黨的政務官雖然數量沒有增加多少,但是級別和職務卻都有所提高,在所有的17個市級行政區劃裡面,國共雙方擔任政府一把手的就有12個。

三方可以說是各取所需。陳鋒需要控制全局,要求的是絕對的數量,尤其是基層官員的數量。而國共雙方要的是質量,他們也清楚在陳鋒的地盤上想要和陳鋒比人多顯然是一件愚蠢的事情,所以他們要求在絕大多數的盟市中要有自己的人。

商定行政區劃和官員調整之後,在陳鋒的主持下,塞北省省政府又制定了1940年下半年的工作計劃以及目標。陳鋒要求在1941年中國農曆大年前完成五重五輕四農牧一綜合的建設任務,即要求建設5個重工業區、5個輕工業區、4個農牧業區以及1個經濟文化政治綜合城市。

隨後陳鋒又召集第八戰區所有集團軍正副司令以及海空軍司令召開軍事會議,在總結了上半年的一些列的戰鬥之後,陳鋒給各部隊都下達了下半年的工作任務。陳鋒通知要各部隊,從下個月開始,戰區司令部將會陸續從各個部隊抽調一到兩個旅的部隊,但是要求各個部隊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在當地武裝部的協助下招募士兵,恢復戰鬥力。

根據參謀部統計的結果,現在第八戰區共有陸軍5個集團軍零10個整編步兵師、4個裝甲師、2個防空師、4個炮兵師、4個陸航旅。空軍戰鬥機3個師、轟炸機3個師、運輸機2個師、偵察機4個團、空降兵2個師。海軍3大艦隊148艘大小戰艦、3個海軍陸戰旅。總兵力已經達到了104萬人。

雖然兵力達到了百萬,但是由於分守兩地,所以陳鋒現在依然感覺到兵力捉襟見肘,再加上下半年很可能會開闢東北新戰場,所以陳鋒要求各部隊務必在半年內再擴建30萬人。

在軍事會議召開之際。陳鋒還宣佈了幾個決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原塞北省省主席、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葉赫莉娜中將從即日起不再擔任政府方面的職務,但是具體的工作調動的原因以及今後的安排陳鋒卻沒有對外宣佈,這引起了很多軍官的猜測。

另外。陳鋒決定於八月中旬爲戰區集團軍司令以及師旅級的高級軍官舉辦集體婚禮,按照集團軍爲單位逐一舉辦,要求各集團軍按照番號的大小順序做準備,屆時陳鋒將會親自去爲各個集團軍主持婚禮。

不說塞北省的一干軍政官員都忙這執行陳鋒的各項命令,轉過話題說說日本人的動作,長沙會戰日本人輸了。而且輸得還很慘,在薛嶽的天爐戰法面前日本人表現的實在太次了。這次國民政府尤其是老蔣的中央軍表現的極爲驚豔,在長沙會戰期間,國民政府連續調動了11個建制完整裝備齊全的日械師,這讓日本方面極爲震驚。

11個日械師雖然只有不到15萬人,但是令日本人費解的是國民政府哪來的那麼多的日製武器。是繳獲的還是支那人已經得到了帝國制式武器的生產技術。更重要的是,以日軍特高科的的強大的情報收集能力,他們竟然不清楚支那人什麼時候組建了這樣的日械部隊,更不知道這些新部隊有多少,難道只有十一個步兵師嗎?

消息傳回日本,大本營極爲重視,急忙命令上海的梅機關和菊機關不惜一切代價弄清楚此事。爲此,日本特高科與國民政府軍統局進行了多次暗中交鋒,一時間上海、重慶等地是諜影重重。

而長沙會戰日軍的失敗更讓日本政府認清楚了眼下的局勢,想要短時間內結束中日戰爭恐怕是不可能了。唯今之計,唯一的辦法就是固守現有的地盤,先考慮東南亞方面的事情,以確保日本戰爭資源的獲得。

日本政府連續召開了三次御前會議以及八次四相會議,統一了思想,包括日本首相近衛文磨在內的幾位重臣都一致認爲,只要大日本皇軍以最快的速度擊潰印度支那的法國軍隊以及駐守在緬甸的英國軍隊。另外還有駐紮在印尼以及東南亞其他島嶼上的荷蘭軍隊,那麼大日本帝國不但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大量的包括石油在內的戰爭資源,同時還可以切斷中國政府唯一的對外通道——滇緬公路。因此,日本政府認爲有必要與上述幾個國家談一談了。

根據前一段時間日本政府制定的《適應世界形勢演變的時局處理綱要》以及長沙會戰的失利,日本政府上下對解決中日戰爭的態度已決定轉入長期持久的態勢。日本政府把注意力集中到南方去了。

歐洲戰局這段時間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除了德英之間的空戰及潛艇戰激烈化以外,法國政府已經徹底投降了,至於戴高樂在英國組成的那個流亡政府,在日本人看來不過是個笑話。而逃往英國的荷蘭女王除了空喊幾句口號之外,對德國人半點威脅也沒有。比利時、盧森堡、丹麥、挪威等國依然沒有半點起色,整個歐洲基本上保持着暫時平靜的狀態,而這時日本朝野卻仍然沉浸在德國對法取得決定性勝利的興奮之中。

歐洲各國依然是半死不活的狀態,而德國也同樣沒有和談的意思,這讓日本人極爲興奮,再加上德國政府承諾過,他們無意插手亞洲事務,更不會染指東南亞,這無疑是給了日本人一個信號。於是日本人決定試試水深淺,看看歐洲人的態度。

日本政府接觸的第一個國家是荷蘭,荷蘭這個國家有過自己的輝煌時代,曾經的荷蘭號稱歐洲的海上馬車伕,曾經是一個經濟和海軍實力強大的國家,在荷蘭最強盛的時候,其在海外的殖民地的大小相當於其國土面積的數百倍,包括中國的臺灣曾經都是其殖民地。

即便是現在荷蘭已經沒落了,其在海外的殖民地絕大多數都被英法等國瓜分了,但是在亞洲尤其是東南亞,荷蘭依然有大量的殖民地,而這些殖民地統歸荷屬東印度公司管理。

日本打上荷屬東印度的主意是有原因的,荷蘭在亞洲的殖民地主要集中在後世的馬來西亞以及印度尼西亞。當然還包括文萊,所以那裡是橡膠和石油的王國,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這裡號稱東亞的石油寶庫,年產約800萬噸,大約相當於日本的20倍。

日本此時每年需要石油約500萬噸。但自給能力卻不足十分之一。爲了獲得大陸土地,爲了獲得更多的戰爭資源,爲了取得戰爭的勝利,日本對於荷蘭這個弱小的國家早就虎視眈眈了。沒落的荷蘭在日本看來和中國一樣,都是那種捧着黃金滿地爬的小屁孩,天生惹人犯罪。

不過一直以來荷蘭這個國家都很明智。在1939年戰爭爆發時,荷蘭的政策卻是明白無誤的,這個已經經歷了一百年和平的國家,決心實行“堅決的、不言而喻的中立政策”,它雖然是國際聯盟的成員,但已明確表示不受強制維護集體安全決議的約束。

儘管它的國民情感是偏向英國的。但是並不介意與德國做生意,這一點和一戰時期倒是一樣;荷蘭對德國的入侵可能高度警惕,並做了一些初步的準備,但同時它對英國的海上封鎖措施持續地表達着不滿,認爲這妨礙了中立國正常的貿易往來;荷蘭國內的黨派不少,但是謝天謝地,無論是在政治光譜最左端的共.產黨還是最右端的納粹主義。都處於基本無足輕重的地位。由於荷蘭在政策上的正確,所以直接導致其國力雖然不強,但是在國家上的地位卻不低,因此在沒有決心與英法開戰之前,日本人雖然眼饞,但是卻沒有對荷蘭下手。

然而現在不一樣了,半年前,在5天的戰鬥後陷落了,荷蘭迅速被德國征服。不過,從某種程度上看。荷蘭顯然是歐洲1940年除了盧森堡之外,被無辜捲入戰爭的國家的典型。原本在經過兩次入侵的驚恐,但是都有驚無險地渡過了,所以荷蘭堅信德國人不會向他們發動進攻。

所以軍隊中的休假照常進行,荷蘭人深信他們規模不大的陸軍。在洪水防線的保護下,足以保證支持到外援到來。事實證明,他們全想錯了。雖然並非毫無警告,但是當德國人大舉入侵的時候,荷蘭人還是顯得毫無準備,雖然他們在各處都英勇戰鬥過,但是這支小小的力量顯然不是德國軍隊的對手,在強大的德國陸軍面前,荷蘭軍隊只堅持了5天就被迫放棄了抵抗,不過他們贏得的時間,足夠讓荷蘭女王撤往國外。

荷蘭人的軟弱徹底刺激了日本人,就這點實力還想擁有大半個富饒的東南亞,真的是白日做夢,異想天開。日本政府根據《時局處理綱要》的決定,於1940年7月26日特派商工大臣小林一三,前往荷屬東印度,進行關於密切兩國經濟關係的談判。政府則是在7月29日的內閣會議上決定了《發展同荷屬東印度經濟關係的措施》。

其基本方針十分強硬,內稱:“隨着世界新秩序的發展,必然產生經濟圈,根據日德意三國條約,應確認皇國在荷屬東印度的優越地位;從共存共榮的大局出發,迅速與荷屬東印度謀求經濟上的密切合作,以期開發並利用其豐富資源,使之實際上成爲以皇國爲中心的大東亞經濟圈之一環”。這當然是最終的目標,而當務之急則是取得戰略物資尤其是取得所需要的石油。

日本人現在已經決心耍流氓了,反正對於荷蘭這樣的小國,日本人是一點心理壓力也沒有。日本海軍甚至揚言,如果荷蘭政府敢說個不字,強大的帝國海軍將會在半個月內消滅駐紮在荷屬東印度的荷蘭艦隊,而且傷亡不會超過500人。

日本人想要利用壓下的有利局勢迫使荷蘭屈服,但是日本人小瞧了荷蘭人的骨氣,更小瞧了荷蘭對於自己盟友英法美的信心,荷屬東印度依靠美英的態度是極爲堅定的,荷蘭原是美英對日經濟戰略的一翼,因此同荷屬東印度的談判,實質上幾乎與同美英談判沒有區別,所以荷蘭並不害怕日本人。

在荷蘭人看來,雖然駐紮在荷屬東印度的荷蘭海軍並不強大,人數也不多。但是整個東南亞地區的英法美等國的實力還是很強的,如果聯合起來的話,日本人根本不足爲懼,因此荷蘭人的態度同樣極爲強硬,抱定決心不與日本人妥協,即便是日本以戰爭相威脅也渾然不懼,完全一副不把日本人放在眼裡的樣子,令日本人恨的牙癢癢。

Ps:過年了,事也多,應酬也多,傲天又不是一個酒罐子,所以保不定哪一天就斷更了,

這幾天5000字的大章節較多,一般一天一更,大家先這樣湊合幾天!!!祝大家馬年龍馬精神!馬上發財,馬到成功!

第264章 陳鐵豹的春天第621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第701章 終戰審判第116章 改變世界的利器第662章 兩個方案第700章 投降第112章 尋找塔娜第581章 血戰鄭州(四)第591章 副委員長第335章 再度擴編第517章 1940—豐收之年第678章 賭博第529章 閒院宮載仁親王第627章 大東北戰略——日美巴丹之戰第288章 發財了第623章 大東北戰略——作戰計劃第652章 大東北戰略——入晉與報復第599章 珍珠港是個陰謀第491章 中美談判與陳鋒眼中的美國第411章 帝國危機第160章 這次系統沒坑爹第443章 陳鋒的小激動第654章 大東北戰略——重慶方面的消息第337章 飛機生產線與8.5萬積分第646章 大東北戰略——大起義第169章 人才第492章 畑俊六的使命第188章 政務會議、、求各種第214章 轟轟烈烈的大暴動第452章 一面倒的空戰第366章 第八戰區的大兵團第168章 華北方面軍的變化第222章 針鋒相對第646章 大東北戰略——大起義第589章 南下重慶第685章 大決戰第290章 一:要升級了第154章 陳鋒與陳紹寬之間的交易第300章 1938年實力評估第242章 宣戰第539章 敲定作戰計劃第612章 亞洲—只有中國在抵抗第663章 秀肌肉與大整編第367章 汪僞政權的成立第679章 “勇”字號作戰計劃第495章 大雲山——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前奏第603章 莫斯科條約與二號人物第9章 馬匪的挑釁第110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488章 決定日本命運的一步 二合一第398章 談判與重任務第486章 剖腹產第330章 花錢買兒子第442章 反應不一(下)第137章 殃逝第570章 海軍雄起(十)第486章 剖腹產第205章 解除警報第404章 初聞金百合(上)第290章 四:日軍戰鬥序列的沿革第412章 日本要和談第309章 戰雷(三)第203章 急劇上升的死亡率第93章 國軍的精銳第427章 恐怖的軍費預算第623章 大東北戰略——作戰計劃第323章 戰事升級第224章 彬山元第696章 謀劃隆美爾第436章 日泰勾結第593章 空戰第548章 黑龍江艦隊的危機第212章 反攻(1)第599章 珍珠港是個陰謀第16章 剽悍的老孃第183章 《察哈爾省發展綱要》(2)第380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上)第494章 阿南惟幾第472章 血戰烏蘭巴托(中)第251章 許大壯第305章 大整編第478章 外蒙風雲(中)第233章 北方空軍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250章 陳鋒的驚訝第390章 驚聞“虎烈拉”第308章 戰雷(二)第190章 準備閱兵第36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對戰新平堡第495章 大雲山——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前奏第520章 日本海陸軍之間的談判第371章 序幕——待宰的肥豬第359章 南洋領發展大綱以及實施辦法細則第373章 序幕——老蔣的手段第14章 來自省城的獎勵第327章 全殲(三)第122章 刺殺進行時(二)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390章 驚聞“虎烈拉”第676章 收復天津
第264章 陳鐵豹的春天第621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第701章 終戰審判第116章 改變世界的利器第662章 兩個方案第700章 投降第112章 尋找塔娜第581章 血戰鄭州(四)第591章 副委員長第335章 再度擴編第517章 1940—豐收之年第678章 賭博第529章 閒院宮載仁親王第627章 大東北戰略——日美巴丹之戰第288章 發財了第623章 大東北戰略——作戰計劃第652章 大東北戰略——入晉與報復第599章 珍珠港是個陰謀第491章 中美談判與陳鋒眼中的美國第411章 帝國危機第160章 這次系統沒坑爹第443章 陳鋒的小激動第654章 大東北戰略——重慶方面的消息第337章 飛機生產線與8.5萬積分第646章 大東北戰略——大起義第169章 人才第492章 畑俊六的使命第188章 政務會議、、求各種第214章 轟轟烈烈的大暴動第452章 一面倒的空戰第366章 第八戰區的大兵團第168章 華北方面軍的變化第222章 針鋒相對第646章 大東北戰略——大起義第589章 南下重慶第685章 大決戰第290章 一:要升級了第154章 陳鋒與陳紹寬之間的交易第300章 1938年實力評估第242章 宣戰第539章 敲定作戰計劃第612章 亞洲—只有中國在抵抗第663章 秀肌肉與大整編第367章 汪僞政權的成立第679章 “勇”字號作戰計劃第495章 大雲山——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前奏第603章 莫斯科條約與二號人物第9章 馬匪的挑釁第110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488章 決定日本命運的一步 二合一第398章 談判與重任務第486章 剖腹產第330章 花錢買兒子第442章 反應不一(下)第137章 殃逝第570章 海軍雄起(十)第486章 剖腹產第205章 解除警報第404章 初聞金百合(上)第290章 四:日軍戰鬥序列的沿革第412章 日本要和談第309章 戰雷(三)第203章 急劇上升的死亡率第93章 國軍的精銳第427章 恐怖的軍費預算第623章 大東北戰略——作戰計劃第323章 戰事升級第224章 彬山元第696章 謀劃隆美爾第436章 日泰勾結第593章 空戰第548章 黑龍江艦隊的危機第212章 反攻(1)第599章 珍珠港是個陰謀第16章 剽悍的老孃第183章 《察哈爾省發展綱要》(2)第380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上)第494章 阿南惟幾第472章 血戰烏蘭巴托(中)第251章 許大壯第305章 大整編第478章 外蒙風雲(中)第233章 北方空軍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250章 陳鋒的驚訝第390章 驚聞“虎烈拉”第308章 戰雷(二)第190章 準備閱兵第36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對戰新平堡第495章 大雲山——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前奏第520章 日本海陸軍之間的談判第371章 序幕——待宰的肥豬第359章 南洋領發展大綱以及實施辦法細則第373章 序幕——老蔣的手段第14章 來自省城的獎勵第327章 全殲(三)第122章 刺殺進行時(二)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390章 驚聞“虎烈拉”第676章 收復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