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中美談判與陳鋒眼中的美國

在蘇聯援助斷絕之後,美國人以及美援成了國民政府唯一的救命稻草了。而這個時候美國人也慌了,日本人好像茅坑裡的石頭,一方面口口聲聲說要和美國改善關係,一方面卻不斷地在東南亞製造事端,現在更是把觸角伸到了法屬印度支那的南部,距離美國的菲律賓和英國的馬來西亞只剩下一步之遙。

而日本強大的聯合艦隊日夜遊弋在東南亞各個海域,雖然日本軍隊目前還沒有發動進攻的態勢,但是作爲一個大國,美國人的憂患思想無疑還是比較高的,尤其是有中國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可以借鑑,所以美國人絕對不會再放縱日本人了。

正如日軍大本營陸海軍部決定的《對南方施策綱要》中明確規定的那樣,在大本營已決心在遭到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全面禁運時,將被迫以武力向荷屬東印度進行擴張。日本判斷美國會十分清楚瞭解,實行對日全面禁運,必然要導致日本武力南下這個因果關係,所以美國在斷然實行這一措施之日,就是它下定對日開戰決心之時。

日本人能看到的,美國人當然也能看到。因此在全面凍結日本在美國所有的資產的時候,美國人就想到了中國。而國民政府也需要美國的援助,所以雙方是一拍即合。

很快國民政府和美國就達成了協議,美國會向中國政府提供大約5億美元的無息貸款,但是這五億美元必須是國民政府向美國訂購軍火以及油料等戰爭物資的貨款,不能用作他用。而美國政府則是會通過海軍向英國人駐守的緬甸將國民政府所需的武器裝備以及其它物資運送到中國,以此來支持中國的抗戰。

同時爲了防止日軍全力向馬來半島以及菲律賓方向擴張,美國希望國民政府可以在中國戰場上發動一次對侵華日軍的進攻。以牽制華南的日軍,是他們不能全力南下。

出於對美國方面援華的感激,國民政府同意了美國的請求,但是卻不保證這一仗什麼時候開始,也不保證這一仗一定會贏。

美國派出與閻嫦曦會面的是一個名叫克里斯蒂娜的女人。時任美國國務卿助理。這位年僅33歲的國務卿助理顯然很瞭解華夏公司的底細,更瞭解閻嫦曦和陳鋒的關係,所以在會談後不久就向閻嫦曦提出了美國政府的請求。

美國政府希望可以向華夏軍火公司購買75式高射機槍、79式狙擊步槍、T34坦克以及新式戰機的專利,鑑於華夏軍火公司強大的生產能力以及大量的庫存軍火,美國政府希望華夏軍火公司可以成爲美國政府軍火的供應商,並且成爲像英法等國進行軍火援助的公司之一。

同時美國政府還希望陳鋒可以降低青黴素藥物的售價。甚至可以將青黴素這種抗感染的藥物技術公開出來,最起碼可以授權美國政府生產,以用於對付德意日等國的戰爭。

美國政府還希望和陳鋒進行全方位的合作,美國政府爲華夏公司以及南洋領的發展保駕護航,同時爲陳鋒的海軍提供大量的先進戰艦,而陳鋒所部則是必要的時候爲美國政府提供火力掩護。

對於美國提出的請求。閻嫦曦自己是不敢答應的,於是她向美國方面說明,她需要請示陳鋒,然後才能給美國明確的答覆。

接到閻嫦曦發來的電報,陳鋒思之再三,覺得和美國人合作還是比較有利的,畢竟美國是二戰抗擊法西斯日本和德國的主力。和美國合作不管是戰時還是戰後對於陳鋒都是有利可圖的。

但是合作歸合作,有些東西是可以合作的,有些東西則是不可以。所以陳鋒也提出了自己的條件,合作可以,但是美國政府必須要答應陳鋒幾個條件,首先陳鋒要求美國不管什麼時候不管用任何方式都不能介入中國的內政,這是前提。其次美國必須出面向英國政府和法國的戴高樂政府向中國保證,在戰爭結束後,不管那一方勝利,這兩國必須宣佈廢除所有與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搶佔中國的香港、藏南等領土必須歸還中國,還要廢除租界。

同時,美國政府必須在戰後同日本清算時保證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決不能單獨與日本高層媾和,所有策劃並且參加中日戰爭的戰犯必須得到嚴懲。包括日本皇室,所有被日本掠奪的中國財物以及文物字畫以及包括臺灣、澎湖列島、釣魚島以及琉球羣島在內的中國領土歸還給中國。

作爲回報,陳鋒會將75式高射機槍、79式狙擊步槍、T34坦克的專利授權,華夏公司也可以成爲美國政府軍火的供應商,爲美國軍隊生產武器裝備,也可以短時間內爲困境中的英法等國提供大量的武器裝備。

但是新式戰機和青黴素藥物的生產技術是陳氏家族生存的根本,是不會向任何國家授權的,不過陳鋒可以將青黴素藥物的售價降低至原價的60%,而且不限供應量在,只要美國能出得起錢,他就能爲美國政府提供貨物。

至於美國提出的火力掩護,陳鋒也答應了,反正對象只要是日本人答不答應都一樣,反正他最後肯定會於日本人作戰的,還不如賣個順水人情。甚至於陳鋒向美國政府保證,會在短期內向日本軍隊發動一次大規模的進攻,以牽制日本人的南下。

對於美國這個國家,陳鋒提不上好感,甚至於還有淡淡的厭惡。雖然現在美國對華採取的是軍事援助的政策,而這種政策作爲一個“支點”,基本貫穿了抗戰後面4年。但是陳鋒卻知道美國對華援助不僅僅只是出於人道主義方面的考慮,根本的緣由是出於其對自身國家利益的考量。

從1931年9.18事件到太平洋戰爭爆發,長達十年當中,美國一直在默認、慫恿、援助日本侵略中國!日本佔領東北,美國總統胡佛聲稱表示理解。日本佔領上海等大片中國國土,美國還是默認。其目的是慫恿日本進攻蘇聯。

而日本確實也覬覦蘇聯富饒的西伯利亞,制定有詳盡的進攻蘇聯的“北進”計劃。但1939年,進攻蘇聯的日本軍隊,在外蒙的諾門罕被朱可夫率領的蘇軍機械化部隊打得滿地找牙,日本被迫放棄“北進”。轉頭“南下”。從此,日本把眼光投向美英法荷佔領的東南亞,揮師南下。不久前日本佔領越南金蘭灣,意在侵佔荷屬印度尼西亞,兵鋒直指美國殖民地菲律賓。

直到此時,美國纔開始轉意。開始對日實施禁運政策,不久前終於實施對日本生死攸關的石油禁運。石油是日本的命門,只有石油禁運纔是對日本的殺手鐗,最終導致日本鋌而走險偷襲珍珠港。也就是說,在1941年之前,美國一直通過對日出口航空汽油、廢鋼鐵、精密機牀等戰略物資。甚至提供氨炸藥的配方,事實上援助日本侵略中國。儘管1939年美國廢除美日商約,對日本“道義禁運”,中國親美精英誇大其意義,其實美國照樣向日本出口鋼鐵和石油。甚至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半年,美國向日本出口航空汽油比1940年同期多一倍多。

1937年,運往日本的戰略物資。54.4%是美國向日本出口的。美國議員司克脫(scott)先生也同樣說:“請大家記着,日本在中國殺死一百萬人的時候,有五十四萬四千是美國幫兇而殺死的!”當日本飛機對南京狂轟濫炸時,用的是美國提供的汽油;當日本軍隊向守衛南京的中國軍隊攻擊的時候,其坦克大炮是用美國提供的鋼鐵製造;當日本的炮彈轟向中國軍民時,裡面的炸藥是美國提供的配方……

美國、日本、蘇聯三國在中國以及遠東的利益休慼相關,因此,在美國對華採取一系列援助措施的過程中,日、蘇兩國不管是主觀上,還是客觀上都成了美中關係中繞不開的因素,對此必須加以考慮和重視。從“盧溝橋事變”開始到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援華政策經歷了從中立觀望到有限援華這麼一個過程。

由於日美之間的巨大利益關係,在中國全面抗戰伊始,美國只是採取了“中立”的態度,對中國國民政府提出的援助要求也“視若無睹”。但是隨着日本侵略政策的轉變,由“北進”轉而“南進”,將矛頭直指美(英)的利益所在地——南太平洋、東南亞地區。這讓美國不得不改變其對外政策——由當初的縱容日本侵華轉爲有限援華,希望此舉能遏制住日本的侵略勢頭。這一時期內,美日之間的矛盾衝突在美援華過程中起到了主要作用,蘇聯對華政策的轉變以及美蘇之間的矛盾起到了次要作用。

在國民政府對美國的援助感激涕零的時候,陳鋒卻對此不屑一顧美國可不是爲了幫中國人抗日的,而是要中國人幫着他們抗日的。而且陳鋒還知道美國以及他的盟友在二戰中可是確定的“先歐後亞”戰略,將戰略重點放在歐洲,亞洲次之。

這客觀上奠定了美英的全球軍事戰略佈局,即美英將大部分精力放在歐洲,而在亞洲太平洋地區必然抽不出更多的精力,只能採取守勢,維持住太平洋地區的戰略防線。而中國就是這一戰略防禦體系中一個至關重要的軍事基地,因此在軍事上的意義可想而知。美國要想穩住太平洋地區的局勢,必然要加強中國戰場的重要性。因此美國加強了對中國的軍事、經濟援助,也迅速地同中國結成了軍事同盟關係。這也是中國緬甸遠征軍不在中國的土地上守土抗日,跑到緬甸去的主要原因,他們是幫助美英戰日!

第365章 掃尾第608章 頭腦發熱的阿南惟幾第103章 大北溝鎮第575章 曾家巖官邸的會議第192章 毒計第690章 進軍朝鮮第167章 投桃報李緩和關係第123章 刺殺進行時(三)第400章 劍指北歐——威塞爾演習第109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二)第223章 亨利第215章 分歧第407章 好日子和大難題第362章 密謀第180章 貨賣三家第690章 進軍朝鮮第549章 唯一的辦法第477章 外蒙風雲(上)第395章 天理昭彰 報應不爽第438章 日本的《基本國策綱要》第702章 番外第107章 奇襲錫林浩特第66章 喋血孤城之名將之花凋謝在無名第498章 戰鬥升級第237章 虛驚一場第361章 日本的動作第228章 交易(一)第572章 海軍雄起(十二)第195章 強大的裝備方陣第270章 一:諜戰風雲第205章 解除警報第376章 序幕——聲東擊西第613章 長沙大捷與新加坡淪陷第231章 空軍志願隊第108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300章 1938年實力評估第270章 四:劍指晉冀第5章 屯兵大青山第524章 豬一樣蠢的隊友第479章 外蒙風雲(下)第153章 光桿司令陳紹寬第608章 頭腦發熱的阿南惟幾第102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241章 虎!虎!虎!第116章 改變世界的利器第236章 翻版珍珠港第285章 波詭雲譎第678章 賭博第468章 日本的動作第534章 審判—死刑第576章 南下河南第403章 意外之喜寫在十月底的感謝第531章 崗村赴任第701章 終戰審判第411章 帝國危機第19章 提前相遇的王牌第58章 喋血孤城之折翼塞北第394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557章 視察南洋領(一)第216章 徐州變局第658章 桌面上的深度剖析第456章 朱可夫第187章 陳鋒的憂慮2、、求各種第652章 大東北戰略——入晉與報復第645章 大東北戰略——兵臨伊春第185章 達成共識第64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二)第344章 會議2第527章 御前會議前的垂詢第283章 黃雀在後第83章 破局(一)第475章 陳鋒的選擇第191章 憋屈的談判第404章 初聞金百合(上)第69章 天下名揚(二)第317章 大戰的序幕第316章 大華夏風暴第490章 美國激烈的反應第446章 要開戰了第620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下)第331章 地質專家的到來第322章 糜爛的戰局第615章 華盛頓會議第160章 這次系統沒坑爹第26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戰前部署第269章 諜戰風雲(五)第394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607章 大本營的殺手鐗第178章 交易第170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一)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302章 小姨子的三個條件第355章 南洋領第290章 二:升級與獎勵第419章 老蔣的塞北之行(下)第594章 談判底線第229章 交易(二)第495章 大雲山——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前奏第669章 視察海軍
第365章 掃尾第608章 頭腦發熱的阿南惟幾第103章 大北溝鎮第575章 曾家巖官邸的會議第192章 毒計第690章 進軍朝鮮第167章 投桃報李緩和關係第123章 刺殺進行時(三)第400章 劍指北歐——威塞爾演習第109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二)第223章 亨利第215章 分歧第407章 好日子和大難題第362章 密謀第180章 貨賣三家第690章 進軍朝鮮第549章 唯一的辦法第477章 外蒙風雲(上)第395章 天理昭彰 報應不爽第438章 日本的《基本國策綱要》第702章 番外第107章 奇襲錫林浩特第66章 喋血孤城之名將之花凋謝在無名第498章 戰鬥升級第237章 虛驚一場第361章 日本的動作第228章 交易(一)第572章 海軍雄起(十二)第195章 強大的裝備方陣第270章 一:諜戰風雲第205章 解除警報第376章 序幕——聲東擊西第613章 長沙大捷與新加坡淪陷第231章 空軍志願隊第108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300章 1938年實力評估第270章 四:劍指晉冀第5章 屯兵大青山第524章 豬一樣蠢的隊友第479章 外蒙風雲(下)第153章 光桿司令陳紹寬第608章 頭腦發熱的阿南惟幾第102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241章 虎!虎!虎!第116章 改變世界的利器第236章 翻版珍珠港第285章 波詭雲譎第678章 賭博第468章 日本的動作第534章 審判—死刑第576章 南下河南第403章 意外之喜寫在十月底的感謝第531章 崗村赴任第701章 終戰審判第411章 帝國危機第19章 提前相遇的王牌第58章 喋血孤城之折翼塞北第394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557章 視察南洋領(一)第216章 徐州變局第658章 桌面上的深度剖析第456章 朱可夫第187章 陳鋒的憂慮2、、求各種第652章 大東北戰略——入晉與報復第645章 大東北戰略——兵臨伊春第185章 達成共識第64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二)第344章 會議2第527章 御前會議前的垂詢第283章 黃雀在後第83章 破局(一)第475章 陳鋒的選擇第191章 憋屈的談判第404章 初聞金百合(上)第69章 天下名揚(二)第317章 大戰的序幕第316章 大華夏風暴第490章 美國激烈的反應第446章 要開戰了第620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下)第331章 地質專家的到來第322章 糜爛的戰局第615章 華盛頓會議第160章 這次系統沒坑爹第26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戰前部署第269章 諜戰風雲(五)第394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607章 大本營的殺手鐗第178章 交易第170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一)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302章 小姨子的三個條件第355章 南洋領第290章 二:升級與獎勵第419章 老蔣的塞北之行(下)第594章 談判底線第229章 交易(二)第495章 大雲山——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前奏第669章 視察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