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註定不成功的美日談判 二合一

小丫頭的出生對於陳氏家族以及整個第八戰區來說,絕對不僅僅是陳鋒有了一個女兒這麼簡單,她的出生意味着陳氏家族後繼有人,更意味着在中國這樣有着濃厚的封建思想的國度裡,一個家族一個勢力有了延續,這將大大有利於民心軍心的凝聚。

而且小香香出生後的表現確實令所有人爲之震驚,小丫頭除了陳鋒和王清雅之外,任何人一抱就哭,除了自己媽媽的奶水之外,任何奶媽都不行。另外小傢伙很省心,平時沒事就睡覺,有動靜就會喊。這兩天陳家人也摸清楚了小丫頭的規律,想要尿尿就哭一聲,餓了就喊兩聲,把負責照看小丫頭的一大幫子丫鬟奶媽驚的不得了。

原本其其格還因爲王清雅生的是個女兒有些失望,但是自從見了小丫頭之後,頓時將所有的失望都拋到了九霄雲外,整天門也不出,就守着自己的小孫女。

小丫頭的出生也令整個第八戰區的氣氛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陳鋒明顯感覺到人們臉上的笑容要比以往更多了些,另外上上下下似乎一下子比以往更團結了,整個戰區到處洋溢着和諧溫馨的氣息。

就在第八戰區爲小公主的降生歡欣鼓舞之時,從日本傳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美日兩國要和談。

1940年8月18日,日本方面就美國政府提出的美日諒解方案進行了修正,在美國提出的諒解方案的基礎上。日本提了六個議案,分別是:日美兩國所持的國際觀念和國家觀念;兩國政府對歐洲戰爭的態度;兩國政府對中國事變的關係;兩國間的通商;兩國在西南太平洋方面的經濟活動;兩國政府關於穩定太平洋地區政治的方針。

對於歐洲戰爭的態度日本政府認爲,日本和美國政府應該以實現世界和平爲共同目標,不僅彼此合作以防歐戰的擴大,而且爲迅速恢復和平而努力。日本政府申明,軸心同盟是防禦性質,其目的在於防止現在尚未參加歐戰的國家參加戰爭;根據日德意三國同盟條約,軍事援助義務在發生該條約第三條規定的情況下自應予以履行。並且希望美國政府也公開申明,美國對歐洲戰爭的態度,不論現在和將來。決不採取援助一方面攻擊另一方的進攻性政策。美國政府申明。美國政府始終不渝地反對戰爭,所以對歐戰的態度,無論現在或將來,將只根據保衛本國利益和安全的考慮來決定。

關於正在進行的中日戰爭。日本政府希望美國政府承認近衛聲明的三項原則。承認以此同南京政府締結的條約以及日滿華共同宣言所表明的原則。並且相信日本政府的睦鄰友好政策。立即勸告蔣政權媾和。

關於日美兩國間的通商,日本政府希望在達成這次諒解並經兩國政府同意後,日美兩國各自需要而又是對方所擁有的物資。應由對方保證供應。同時,兩國政府應採取適當指施,快復日美通商條約有效期間曾經有過的那種正常關係。如兩國政府想要締結新的通商條約,可通過日美會談進行研究並按通常慣例締結之。

關於兩國在西南太平洋方面的經濟活動,日本政府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鑑於日本已經申明用和平手段謀求其在西南太平洋方面的發展,有關日本希望在該地區生產和取得石油、橡膠、錫、鎳等物資的活動,美國方面應給予協助。也就是說日本要求美國協助日本仔西南太平洋地區獲得戰爭所需的一切資源。

關於兩國政府穩定太平洋地區政治的方針,日本提出了兩個建議:第一、日美兩國政府以保持菲律賓的永久中立和不歧視該島的日本僑民爲條件,共同保證其獨立。第二、美國對日本的移民應友好相待,給予相其他國民同等的待遇。

日本方面將諒解方案修正之後便交由松岡外相執行,裕仁天皇命令松岡外相立即開始行動,8月20日,就在吃飯等人忙於爲王清雅接生的時候,松岡外相在上述諒解方案的基礎上提出日美中立條約的方案,並向德、意秘密通報。

但是外相卻沒有給野村大使發出修改提案的電令,松岡的想法是,作爲德意兩國的盟友,日本有必要判明明德、意的意圖之後,如有必要再修改提案,然後付諸實施。畢竟根據三國協約的內容,日本和德國那是軍事同盟,要與美國談判必須要徵得德國和意大利的同意。

況且,松岡外相還認爲,美國迄今的做法等於參戰一樣,自英法聯軍被德軍打擊潰敗之後。美國總統羅斯福就要求美國國會追加國防撥款,加強戰備。爲了獲得共和黨人的支持,羅斯福任命亨利.史汀生爲陸軍部長,弗蘭克.諾克斯爲海軍部長。

根據美國方面傳回來的消息稱,羅斯福現在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擴軍備戰方面,在羅斯福的影響下,美國國會已經批准陸海軍的擴充,而且在他的主導下,伯克一沃茲沃思選徵兵役法得到通過。

不久前,羅斯福與英國政府簽署協定,將50艘驅逐艦轉讓給英國,英國則將部分海軍基地租借給美國。此項協定意味着正式中立的結束,標誌着美國有限參戰的開始。

日本作爲—個大國本來應該提出抗議,對於美國的有限參戰不但不加以責問,反而裝聾作啞。希特勒至今也還容忍着,但很難說不會對美國採取行動。如果德國一採取行動,根據同盟條約,日本當然也要採取行動,這是無可非議的。

日本現在既不讓美國參戰,又要讓美國從中國撤出手去,這個目的可不好達成。因此。松岡外相認爲與美國的談判不必着急。

8月22日,德、意兩國大使一同訪問松岡外相,德國大使傳達了本國政府的意見。德國大使認爲美國總統這次提案,對日本將來在大東亞共榮圈內的行動限制到什麼程度,日本政府本身當然最瞭解。

德國政府認爲,這次提案是美國方面企圖表面上緩和太平洋方面的局勢,以此消除美國國內反戰分子的恐懼感,從而向既定的參戰方向邁進。這無非出自美國總統的一種深謀遠慮。看來,能夠阻止美國政府領導人決心參戰的唯一途徑,在於使其明瞭這—事實:即美國的參戰必然導致日本參戰。毫無疑問。美國總統首先權衡了上述事實。企圖使其對歐洲方面所採取的積極行動變得更容易些。

十分明顯,美國政府的方針是,不發表戰爭宣言,逐漸加強實際上違反守立的行爲。等德、意對此加以反擊後。將開戰的責任推給軸心國方面。所以德國政府認爲日本政府在向美國政府作出答覆時應該強調美國政府目前採取的行動。例如巡邏或護航等是違反國際法的行爲,日本認爲,美國繼續這些行爲是有意激發戰爭。因此必然要導致日本被迫參戰。

其次日本政府明白表示:如果美國政府停止這種行動,那麼日本政府就準備研究美國的提案。

最後,鑑於這個問題將對三國同盟條約締約國產生重大影響,所以德國政府懇切希望日本政府在發出最後答覆之前,能將答覆的內容通知德、意兩國政府,並能徵求兩國政府的意見。

松岡外相的想法是好的,想要拖一拖,儘量爲日本政府謀取利益。但是美國人似乎很着急,23日,日本首相近衛文磨收到了正在美國的巖畔大佐發來的電報。巖畔大佐電告近衛文磨,日本政府有必要迅速進行談判,否則美國終將參戰。首先是美國國內民衆的參戰情緒很高昂,華盛頓和紐約街頭的遊行示威一浪接過一浪,都是要求政府參戰。

最重要的是,以羅斯福目前的地位是什麼事情都能幹得出來。爲保證美國對外政策的一致性,美國人特別是孤立主義者不贊成領導人中途易人,所以在今年的總統大選中,55%的選民還是選擇了羅斯福。因此羅斯福終於打破了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總統確立的傳統,第三次當選爲美國總統。再加上他在拯救美國金融危機時的優異表現,所以現在羅斯福總統在美國的聲望特別高,已經無限接近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華盛頓和林肯了,要是他真的要參加歐洲的戰爭,恐怕沒有人能阻止,因爲絕大多數的美國人都會支持他的,而美國又是一個民主的國家,只要美國人民支持羅斯福,即便是國會都不能改變民意。

還有就是,巖畔大佐和野村大使都一致認爲,松岡外相目前好象極力在放觀象氣球.其實這樣做對日本來說並不有利,反而會引起美國感情的惡化。據他們所知,羅斯福和赫爾都不信任松岡外相。

儘管這次和談美日兩國都極力想要保密,但是對於國民政府無孔不入的間諜來說,只要他們願意付出足夠的代價,世界上恐怕沒有他們刺探不到的情報。況且兩國談判可不是什麼小事,可以查探到的着什麼急實在太多了,所以國民政府那邊以及陳鋒這裡都接到了消息。

對此國民政府高層一片愁雲慘淡,一旦美日和談成功,那麼就意味着美國徹底拋棄了中國,這對於剛剛失去蘇聯這個奶孃的中國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於是老頭子親自致電陳鋒,尋求對策。

陳鋒倒是不着急,他對於美日兩國的這次談判壓根就不抱任何希望,因爲兩國在目的和立場方面就存在着極大的差異,和談壓根就沒有任何成功性可言。要知道日本現在是德國的盟友,而美國卻是英國傳統意義上的朋友,一多半的美國人都是從英國移民到美洲大陸的,在美國通常有同祖同宗這樣的詞語來形容美英關係,可見兩國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

正如德國大使所說的那樣,美國之所以要和日本和談,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美國想要集中力量參加歐洲的戰爭。美國人絕對不會眼睜睜地看着英國被德國人消滅,這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但是因爲日本這個盟友的存在,所以導致美國的後院夏威夷以及在東南亞的殖民地菲律賓都直接處於日本海軍的攻擊範圍之內,所以美國想要全心全力與德國人開戰,就必須要保證自家後院的安全,所以必須要同日本和談。

問題是美國如果與德國開戰,有鑑於德日兩國之間的協定,日本必須與德國共同抗敵,即便是日本再不願意,到時候也必須與美國宣戰。那麼這個和談即便是達成一些實質性的意見。也根本沒有存在必要。

而且日本要是堅決不與美國開戰,那麼德國人和意大利人就會對日本整個盟友失去信心,這對於日本來說也是一個打擊嗎,所以說美日和談就是聾子的耳朵。擺設而已。從一開始就只是一個噱頭而已。

果不其然。從8月20日之後你,在接下來的兩個多月里美日兩國進行了十幾次會談,但是最終卻無法達成任何實質性的意見。和談沒有任何結果。

趁日本忙於同美國扯皮之時,陳鋒則對第八戰區的防務以及部隊編制進行了小範圍內的調整。首先是對戰區上下級的番號編制進行了統一,第八戰區在戰區下設集團軍、師、旅、團、營、連、排、班八級指揮單位,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相當於軍一級的整編師,這是第八戰區首次對整編師的級別進行了明確規定。

整編前,第八戰區共有5個集團軍和10個整編師,整編後第八戰區共有6個集團軍和20個整編師。新增了第六十九集團軍,主要駐紮在烏蘭巴托。

整編後每個集團軍下轄2個1.5萬人的戰鬥師和1個1.2萬人的機械化步兵師,另外還轄有炮兵旅2個、防空旅、裝甲旅、警衛旅、後勤保障旅、陸航旅各一個,整個集團軍總兵力高達8.4萬人。

至於整編師的兵力較整編前卻大大下降了,整編前一個整編師就有4.5萬人左右,整編後每個整編師只有3萬人,下轄步兵旅3個、騎兵團、炮兵團、裝甲團、警衛團、放空團各一個。

另外,陳鋒又對裝甲部隊以及防空部隊、炮兵部隊、陸航部隊以及空軍進行了調整。裝甲部隊組建裝甲集團軍,下轄4個裝甲師、每個裝甲師下轄三個裝甲團,每個裝甲團下轄2個裝甲營,每個營裝備輕重坦克97輛,每個師加上指揮坦克共有642輛輕重坦克以及6228人。

防空部隊整編成防空集團軍,下轄3個高炮旅和6個高射機槍團,整個集團軍共計2.4萬人。

炮兵師這次調整最大的部隊,有鑑於在這中蘇戰爭中炮兵部隊的優異表現,陳鋒決定重新設置炮兵師,全戰區設立4個混合炮兵師,所謂的混合炮兵師就是多種炮兵組合而成的炮兵師。混合炮兵師下轄山炮、野炮、重迫擊炮、重榴彈炮以及自行式多管火箭炮各一個團,總兵力9400餘人。

除此之外,第八戰區的還有山炮旅2個、野炮旅2個、重迫擊炮旅3個、重榴彈炮旅3個、多管火箭炮旅2個。

北方空軍經過調整之後統一編成7個航空師和2個航空旅,分別是殲5航空師2個,裝備有殲5戰鬥機1800架;殲6航空師2個,裝備有殲6戰鬥機1800架;中程轟炸機師1個,裝備有b10轟炸機900架;戰略轟炸機師1個,裝備有b47戰略轟炸機900架;運輸機師1個,裝備有大力神運輸機900架。另外還有直升機旅2個,裝備有武直九420架。

除此之外,北方空軍還下轄空降旅3個,還增加了雷達兵3個團,加上地勤人員,空軍總兵力超過了10萬人。

此外海軍雖然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海軍陸戰隊卻再次被擴編,現在擴編後的海軍陸戰隊共有6個旅,每個旅3600人,加上海軍船員官兵以及港口護衛隊,海軍總兵力也達到了8萬餘人。

陳鋒還對南洋領的武裝力量進行了擴編,擴編後的南洋護衛隊陸軍有一個師另3個旅,空軍兩個旅,雷達兵一個團以及4萬多警察部隊,再加上海軍現在常駐南洋領,所以南洋領的武裝力量現在已經急速膨脹到了15萬人了。

與第八戰區其他部隊不一樣的是,南洋領的部隊不單單隻有中國人,其中有2萬餘人是猶太人,還有一萬餘人是白人,甚至有一個完全由當地土著居民組成的山地團,人員可謂是五花八門,不過戰鬥力還算不錯,雖然沒有經過實戰,但是這些兵員至少有第八戰區精銳部隊三分之一的戰鬥力。(未完待續……)

第76章 日軍的報復第436章 日泰勾結第72章 公祭(二)第573章 孫殿英投敵第400章 劍指北歐——威塞爾演習第608章 頭腦發熱的阿南惟幾第220章 爆火青黴素第108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寫在十月底的感謝第548章 黑龍江艦隊的危機第340章 提前出現的零式戰鬥機第195章 強大的裝備方陣第348章 武漢淪陷第391章 重創戰車第三師團第605章 日本人的支那作戰計劃第213章 反攻(2)第74章 撫卹制度第103章 大北溝鎮第262章 缺糧了第266章 諜戰風雲(二)第35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擊斃酒井鎬次第429章 煙俊六的決定第448章 連鎖反應第501章 激戰新牆河第390章 驚聞“虎烈拉”第483章 日荷會談第341章 二戰風起好生意第465章 賽音山達之戰第267章 諜戰風雲(三)第527章 御前會議前的垂詢第384章 秋山靜子之死第510章 日本高層的恐慌第690章 進軍朝鮮第534章 審判—死刑第595章 密談第606章 畑俊六的表現機會第464章 石油危機第398章 談判與重任務第266章 諜戰風雲(二)第465章 賽音山達之戰第606章 畑俊六的表現機會第154章 陳鋒與陳紹寬之間的交易第539章 敲定作戰計劃第592章 莫斯科第335章 再度擴編第598章 偷襲珍珠港第692章 絕路第501章 激戰新牆河第182章 《察哈爾省發展綱要》(1)第503章 組建美國援華志願航空隊第456章 朱可夫第448章 連鎖反應第290章 三:戰鬥總結第533章 日軍的軍紀整肅計劃第166章 重賞第31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土狗炸彈第422章 摧枯拉朽的西歐戰場寫在十月底的感謝第626章 大東北戰略——誘敵增援第253章 阜平第162章 必須死第656章 大東北戰略——老頭子的遺囑第34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陳鋒的計劃第73章 公祭(三)第242章 宣戰第184章 粉墨登場的康兆民第381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下)第615章 華盛頓會議第464章 石油危機第693章 神風特攻與撤兵第454章 蘇蒙聯軍投降第596章 克里姆林宮的聲音第125章 刺殺進行時(五)第540章 大戰風雲再起第3章 重建保安團第535章 生存的“希望”第570章 海軍雄起(十)第287章 襲石門第137章 殃逝第675章 戰爭中的變:化第624章 大東北戰略——開戰第270章 一:諜戰風雲第583章 美日開戰前奏(一)第155章 揚帆遠航第400章 劍指北歐——威塞爾演習第339章 苛刻的條件第341章 二戰風起好生意第290章 五:婚前的瑣事第32章 興和保衛戰之節節阻擊第234章 以工代賑第649章 大東北戰略——神風雛形第619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中)第222章 針鋒相對第12章 初戰告捷第112章 尋找塔娜第396章 聽聽大家的想法第316章 大華夏風暴第35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擊斃酒井鎬次第386章 各有算計第334章 改組省政府與大跨步發展
第76章 日軍的報復第436章 日泰勾結第72章 公祭(二)第573章 孫殿英投敵第400章 劍指北歐——威塞爾演習第608章 頭腦發熱的阿南惟幾第220章 爆火青黴素第108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寫在十月底的感謝第548章 黑龍江艦隊的危機第340章 提前出現的零式戰鬥機第195章 強大的裝備方陣第348章 武漢淪陷第391章 重創戰車第三師團第605章 日本人的支那作戰計劃第213章 反攻(2)第74章 撫卹制度第103章 大北溝鎮第262章 缺糧了第266章 諜戰風雲(二)第35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擊斃酒井鎬次第429章 煙俊六的決定第448章 連鎖反應第501章 激戰新牆河第390章 驚聞“虎烈拉”第483章 日荷會談第341章 二戰風起好生意第465章 賽音山達之戰第267章 諜戰風雲(三)第527章 御前會議前的垂詢第384章 秋山靜子之死第510章 日本高層的恐慌第690章 進軍朝鮮第534章 審判—死刑第595章 密談第606章 畑俊六的表現機會第464章 石油危機第398章 談判與重任務第266章 諜戰風雲(二)第465章 賽音山達之戰第606章 畑俊六的表現機會第154章 陳鋒與陳紹寬之間的交易第539章 敲定作戰計劃第592章 莫斯科第335章 再度擴編第598章 偷襲珍珠港第692章 絕路第501章 激戰新牆河第182章 《察哈爾省發展綱要》(1)第503章 組建美國援華志願航空隊第456章 朱可夫第448章 連鎖反應第290章 三:戰鬥總結第533章 日軍的軍紀整肅計劃第166章 重賞第31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土狗炸彈第422章 摧枯拉朽的西歐戰場寫在十月底的感謝第626章 大東北戰略——誘敵增援第253章 阜平第162章 必須死第656章 大東北戰略——老頭子的遺囑第34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陳鋒的計劃第73章 公祭(三)第242章 宣戰第184章 粉墨登場的康兆民第381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下)第615章 華盛頓會議第464章 石油危機第693章 神風特攻與撤兵第454章 蘇蒙聯軍投降第596章 克里姆林宮的聲音第125章 刺殺進行時(五)第540章 大戰風雲再起第3章 重建保安團第535章 生存的“希望”第570章 海軍雄起(十)第287章 襲石門第137章 殃逝第675章 戰爭中的變:化第624章 大東北戰略——開戰第270章 一:諜戰風雲第583章 美日開戰前奏(一)第155章 揚帆遠航第400章 劍指北歐——威塞爾演習第339章 苛刻的條件第341章 二戰風起好生意第290章 五:婚前的瑣事第32章 興和保衛戰之節節阻擊第234章 以工代賑第649章 大東北戰略——神風雛形第619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中)第222章 針鋒相對第12章 初戰告捷第112章 尋找塔娜第396章 聽聽大家的想法第316章 大華夏風暴第35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擊斃酒井鎬次第386章 各有算計第334章 改組省政府與大跨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