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下)

“當時人也是這樣想。”那同考官道:“但我和他是同鄉。事後問他,他嘆息道:‘合該如此啊!’原來他年少隨父親宦居在廣西時,與鄉間浪蕩子爲非作歹,打死過一個同窗,後來靠着當官的父親、竟抹平了此事,回來後洗心革面、發奮圖強,本想重新做人的。也是他天資聰穎,學業大漲,信心滿滿進了考場,七篇文章做的是花團錦簇,正得意呢。誰知那被他打死的同窗竟被招來,立在他面前,他一下子就動不了了,那鬼對他說:‘功名和姓名你選一個吧。’我那同鄉倒是個知機的,便伸手打翻了硯臺,那鬼就消失不見了。”說着嘆息一聲道:“後來他痊癒之後,再也無心向學,開始吃齋唸佛、修橋鋪路,到現在還好好的。”

袁煒聽得後脊樑發冷,道:“鬼都是纏着考生,你現在是考官了。就不該再提這種事。”

“唉,大人,鬼魂還分你是什麼人?”另一個同考官道:“當然是有冤報冤、有仇報仇了。”便也講個掌故道:“當年學生秋闈時,副主考突然突然發癔症,爬上明遠樓頂,高呼自己收了誰誰多少銀子,受了誰誰的請託,便跟那些人約定通關節的字眼,要幫他們高中,然後從樓上掉下來摔死了……哎,部,一,本,您的臉色怎麼這麼難看?”

袁煒心說我都快被你嚇死了!沒好氣的哼一聲道:“科舉神聖之地,嚴禁閒談無忌。”見儀式已經結束,便揹着手轉身進了堂中。

此事天色拂曉,龍門洞開,於是舉子們便秉着蠟燭燭,提着考籃,按照唱名順序魚貫而入,進去後不管你是貧富貴賤,一律寬衣解帶、赤身裸體的接受官差的檢查,讓舉子們斯文掃地,顏面全無的同時,也領教到了國家科考的嚴肅。

待檢查完畢,沒有懷挾,終可進到那一個個好像蜂巢似的考號裡坐下……令考生們稍感欣慰的是,考號裡並不算髒,稍微打掃便可以就坐了。這並不是因爲考試規格高。官差們的服務就好,不過是因爲順天鄉試也在此舉行,幾個月前才被考生打掃過而是。

擱下考籃考箱,擺好筆墨紙硯,考生們便都伸頭向外張望,看試官開始髮捲,於是考巷裡孔孔露頭伸足,卻是鴉雀無聲,一片肅穆。

那天的汝默和元馭兄竟恰巧分在同一條考巷,接考卷時兩人對望一眼,相互鼓勵的笑笑,便都低下頭,開始完成人生最重要的一場考試。

元馭兄心無旁騖,打開試題,便開始全心全意的審題構思,再不管什麼鬼蜮關節、天塌地陷,只要問心無愧,考不中也沒什麼好遺憾的。

而那汝默卻沒法將注意力集中到考題上,雖然是早春二月,冷風撲面,他的手上卻滿是汗水。面上的表情也陰晴不定,顯然心裡極不平靜。

他自幼聰穎好學,徐家又是富戶,讓他得以不事勞作,全身心在書中尋找自己的樂趣。但隨着年歲的增長,他終於知道了自己身世的秘密。他驚諤地發現,自己原該姓申,而不姓徐,這些年來,一直靠着祖父的舅家關照度日。

這在當時人看來,是對自己祖先最大的不孝,這件事使申時行深受刺激和震動,愧憤交集之下,他想要自立門戶而出,恢復祖先的姓氏,但他家三代都入了人家的族譜,徐家不答應,他也無可奈何。

一番深思熟慮後,他隻身離開徐家,寄居在寒山寺中苦讀,一心要考取功名、自樹門戶,待將來卓然立業,再請求恢復本姓。那時,他的生活極其艱苦,每天只煮一鍋稠粥,涼了以後劃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拌幾根醃菜,調半盂醋汁。吃完繼續讀書,如此廢寢忘食、夜以繼日,歷經六個寒暑,他終於滿懷信心,準備進城報名,參加科舉。

誰知他父親的厄運又一次降臨,沒有廩生願意爲他這種‘棄祖’人家的孩子擔保,任他滿腹經綸,卻連考場的門都進不了。他忘不了自己跪在府衙門前一天一夜,把僅存的尊嚴鋪在地上,任人指指點點,肆意踐踏的痛苦,如果沒有恩師出現,他真的只有一死明志,洗刷恥辱了。

但好在沈默出現了,他扶起了這個考生,問明瞭情況,並親自爲其出具擔保文書,讓他順利的考上了秀才,得以進入府學讀書;而後從高手如雲的應天鄉試殺出,終於得到了徹底改變命運的機會。

但當他滿懷信心進京後,才知道這世界有多黑暗,原來不管你學問多糟、文章多臭。只要打通了關節、搞到了字眼,就能金榜題名;反之,任你有守溪、荊川之才,一切也只是枉然。

他不敢想象,自己如果失敗了,該當如何面對將來的日子,他太想成功、太想出人頭地了——所以他昧着良心巴結討好唐汝楫的侄子,終於獲得了那紈絝子的信任,在考試前夕,將那成敗攸關的字眼交給了他。

憑他本身的才華橫溢,本身就可以作一篇上上等的文章……恩師說過。他的文章極類王守溪,絕對有高中的實力,只要再把那九個字嵌進去,便算是萬事大吉,功名到手,可以理直氣壯的跟徐家談判,要求恢復本姓了!

他當然知道這樣做是違背道德,觸犯法律的,良心也時刻受到譴責,他都不知多少迴夢見,自己被官差抓起來,帶着‘作弊者’的牌子游街,嚇得肝膽欲裂,夜不能寐。

他也安慰自己,爲了一個高尚的目標,過程中必要的妥協無可厚非,只要將來做個爲國爲民的好官,誰也不能說自己做錯了。所以儘管一直徘徊猶豫,可他始終沒有改變主意。

但就在昨日進場前,竟有個老漢來到蘇州會館,指名道姓找到他,說是有人送他一籃子東西,他問是什麼人,老漢說,是個年輕的俊哥兒,給他錢讓他送的,具體是誰他就不知道了。

同鄉們都猜那是一籃好吃的,誰知掀開蓋子後,竟然是一堆生石灰,大家不由大罵,是哪個缺德鬼惡作劇呢,還問他是不是得罪什麼人了。

他當時也這樣以爲,但當衆人散了,他仔細端詳那個籃子,發現竟然是自己在寒山寺編的,曾經作爲盛放水果的容器,送給師長親友過。因爲編的精巧,還深受他們喜愛,很多人不捨得丟掉,而用來盛放別的東西。

因爲身世的原因,他的交際圈子也很小,此刻在京城中,認得他的也是少之又少,稍稍一想,答案便呼之欲出了——八成是自己的老師,沈默沈拙言。

可老師送自己這玩意兒作甚?難道是生氣沒有去看他,送石頭來羞辱自己?這個可笑的念頭轉瞬即逝,汝默知道老師雖然年輕,但胸懷廣闊,寬以待人,也正因爲這點,自己纔敢先把老師放一邊的。

那必然是要向自己傳達些什麼?汝默猛然想起於少保的《石灰吟》,立時明白了老師的深意——‘清白’。

他當然不知道,沈默竟湊巧聽到他和元馭兄的對話了,只以爲是元馭兄後來將自己的隱情告知了老師,而老師覺着自己這樣做不對,所以送石灰來警示自己。

以他掌握的那點可憐的信息,也只能琢磨出這些了,從那時到現在,整個人都處在渾渾噩噩的狀態中……

一面是老師的勸誡,一面是成功的誘惑,這個二十七歲的青年,在左右掙扎着,他想聽老師的話,可嚴黨的勢力無邊無際,如果下次、下下次還是這樣,自己真得只能上吊自殺了。可要是不聽老師的話,雖然老師仁慈,不可能將此事捅破,但自己違背師命,還有何面目再見老師?

天色漸漸昏暗,汝默竟呆坐了整整一天,滿腦子都是那首《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要留清白在人間……’汝默心中默唸,暗暗叫道:‘清白啊,你的代價竟如此之高!’

長話短說,考試轉眼結束,所有卷子收上去後,龍門重新大開,筋疲力盡的考生們拖着疲憊的身子,從貢院裡往外走。元馭兄收拾好自己的考箱,來到汝默的考號面前,見他木然坐在那兒,形容枯槁,跟他說話也不應聲。

元馭暗歎一聲,便幫他收拾好考具,拉着他出了考場。

考號裡漸漸空下來,考生們的卷子,在經過外簾官審覈、糊名、謄寫等數道防作弊處理後,被送到了內簾的聚奎堂中,那裡十八房同考官已經準備就緒,只等着主考大人將一捆捆考卷發下來了。

坐在主位大案上的袁煒,此刻卻微閉着雙眼,彷彿正在假寐,其實是在平復砰砰的心跳,直到總監官朱七出聲提醒,他才緩緩睜開眼睛,對一種閱卷官道:“我等受皇上重託,爲國家社稷取士,當秉承公心,不循私情,不受請託,不納賄賂——有負此心,神明共殛!”

“有負此心,神明共殛!”一衆考官高聲起誓道。

“很好。”袁煒點點頭道:“上來領卷吧。”衆考官便按順序上來,拿一捆下去,回到座位上坐下,開始閱卷……他們每個人的身後,自然還是坐着個板着臉的錦衣衛,負責監督閱卷紀律。

二位主考大人,並不承擔具體的閱卷工作,他們只是組織閱卷,並判定同考官的推薦上來的試卷是否能被錄取,然後在初步閱卷結束後,再次審閱未被取中的卷子中,以免遺珠之憾,名曰‘搜落卷’。

此時袁煒和嚴訥暫時閒着,嚴訥打着瞌睡,袁煒則想着自己的心事,事已至此,他不能不給小閣老面子,但又不能做得太過……因爲會試名次靠前的卷子,會被印爲範文,出版成刊,供後學觀摩。想必那些靠關係的考生,文章不會做的太好,若是詞不達意、驢脣不對馬嘴,那自己的顏面何存?所以他準備按照真實水平取前五十名,之後的名次再留給那些關係戶。

當然,十八房同考官大都毫不知情,那些‘通關節’的文章如果寫的不好,是不可能被薦卷的,爲了達到目的,袁煒會利用‘搜落卷’的權力,在第二輪中名正言順找出通關節的試卷,如此不留任何把柄,自然安全無虞。

如是想過,袁煒的心情終於踏實下來,這時,一篇篇‘薦卷’出房,被同考官推薦上來,嚴訥看過後,如果覺着可以,便寫個‘取’字,最後遞給袁煒,他也覺着不錯,就再寫個‘中’字,取中。

如此,錄取應該是很快的,但袁大人向來目無餘子,爲了證明自己水平高,對嚴訥寫了‘取’的卷子,必要仔細重審一遍,若是有不順眼的地方,便不留情面的打落,如此嚴訥顏面有損倒在其次,只是錄取進程太過緩慢,第一天僅僅錄取了不到四十份。

天黑下來,同考官們停下工作,正副主考和總監官則清點硃卷,清點無誤之後,同考官們便可離開,再由三人共同鎖好聚奎堂,結束了第一天的閱卷。

站在暮色中的院子裡,袁煒捶着痠麻的後背,深吸口清新的空氣道:“不服老不行啊,才第一天,腰就像要斷了似的。”

嚴訥在邊上笑道:“部堂只是不習慣,等幾天下來,反而沒今天這麼痛。”說着看看站得筆直的朱七道:“還是人家練武之人厲害,坐一天跟沒事人似的。”

朱七提着燈籠,淡淡笑道:“嚴大人此言差矣,吾亦累也夫。”

嚴訥聽他拽文,不由笑道:“朱七兄弟跟一般武人不一樣啊。”那邊袁煒心中卻咯噔一聲,暗道:‘這麼巧?’便乾笑一聲道:“是啊,文武全才啊!”

“不過而已矣。”朱七謙虛道。

見他越說越來勁,嚴訥感覺極是有趣,但袁煒的臉都綠了,好在天色已晚,也看不出來。

“大好頭顱,豈不惜哉……”朱七搖搖頭,也不知在嘆息什麼,便提着燈籠離去了。

望着他遠去的背影,嚴訥開懷笑起來,對袁煒道:“不知從哪學了幾句酸詞,竟在咱們面前顯擺起來。”

袁煒卻愣在那裡,毫無所覺,嚴訥又喚了幾聲,他纔回過神來,也不理嚴訥失魂落魄的回去了。

“怎麼都這麼莫名其妙?”嚴訥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只好也跟着回去了。

那天晚上袁煒又是沒閤眼啊,滿腦子都是那一紅一黑兩面旗,心說莫非真有鬼神對我不滿了,不然一個武人,怎麼說話如此文縐縐呢?八成是什麼神靈附在他身上,警告我吧。

等到天快亮時,他又想起另一種可能,莫不是錦衣衛的人偵知通關節的事情,已經稟報皇上了……不想不要緊,一想嚇一跳,唬得他渾身哆嗦,都起不來牀了。

後來一想,不對呀,如果那樣的話,爲了捉賊見贓,朱七更不應該透露口風纔對。

袁煒是越想越迷糊,渾渾噩噩來到聚奎堂,木然坐在那裡。又想到朱七就在後面盯着,他更加魂不守舍,連卷子都閱不了,好在嚴訥也是飽學之士,有他把關就沒有問題。大夥心說,主考大人今天咋這麼痛快?看來是也發覺,照他昨天那個弄法,定然是沒法按期完工的。

結果這一天,足足取中了一百五十份,這下不用擔心了。

袁煒也終於想通了一件事,我得跟朱七問個明白。

等到再次鎖了聚奎樓,準備去吃晚飯時,袁煒對嚴訥道:“你先去吧,我跟七爺商量下明天的安排。”

嚴訥心說,那有什麼好商量的?照流程來就是了,不過他也看出,袁煒心事重重,定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但他終歸是個厚道之人,也不揭穿,便應下先去了。

朱七還是提着那盞燈籠,神情冷漠的站在袁煒面前,對方不說話,他絕不吭聲。

袁煒看看四下沒人,壓低聲音問道:“你到底想怎樣?”

朱七看他一眼,淡淡道:“這話應該我問。”

“你……”袁煒輕聲道:“已經稟告皇上了嗎?”。

“你很盼望嗎?”。朱七反問道。

“當然不了。”袁煒苦笑一聲道:“說吧,你開什麼條件,只要別捅上去,我都答應就是。”

“你以爲都像你一樣嗎?”。朱七冷哼一聲道:“記住了,不管你在幹什麼,背後都有一雙眼睛在盯着你呢!這次算你命大,我們大人不願國家的掄才大典鬧出醜聞,纔沒有立即報告,但發榜之後報不報,就不一定了。”說着丟下一句:“該怎麼辦,你自己考慮清楚吧。”便提着燈籠離去了。

袁煒在院子裡站了好久,最終看看西長安街方向,小聲道:“死道友不死貧道,對不起了,小閣老。”

第三天的閱卷,出現在衆人面前的,是頂着一雙兔子眼的袁煒,但精神頭顯然好了很多,這一天,他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將用‘也夫、而已矣、豈不惜哉,’結尾的考卷,統統挑出來……不取!

說起來,依附嚴黨的也都不是草包,因爲大明官員都是科舉正途出身,家裡大多是書香門第,他們的子弟自然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很多有才有學問的,本身就具備取中的實力。但嚴黨風氣太差,一聽說有‘關節字眼’,便一窩蜂的求告,好像不用‘關節字’,就一定取不中一般。

於是他們的子弟親族,不管文章做得怎樣,都用上了那九個字,其中被同考官推薦,被嚴訥錄取的,就有三十多份!換言之,這三十人就算憑自己本事,也能考中!

但此刻,急於洗脫嫌疑的袁煒已經顧不得那麼多了,本着寧枉勿縱的原則,將所有的關係卷,統統打落,那三十人是萬萬想不到,原本的九字護身符,竟變成了催命符!讓他們死得無比窩囊!

嚴訥都看不下去了,小聲對袁煒道:“部堂,這些卷子怎麼了?看着文章不錯啊。”

“我怎麼覺着狗屁不通呢?”袁煒抖着一份卷子道:“你看這個,文理倒是通順了,可斷章取義、胡亂用典,這說明此人心術不正,取了作甚,禍國殃民嗎?”。

嚴訥心說這都哪跟哪啊?但袁煒一上綱上線,他也沒法再說什麼了,只好從被袁煒打落的卷子中,翻找出一份道:“但請部堂大人再斟酌下這個,下官覺着此子可以名列前五,就算下官眼拙,可也不至於連取都不取啊!”兩人竟起了爭執,引得那些同考官也按捺不住……幾天閱卷下來,大夥兒都熟悉了,也沒有起初那麼守規矩了……紛紛離席圍過來,一看那篇文章,竟都有印象,便都爲其求情道:“部堂大人,這真是篇好文章啊!就是取爲會元也不爲過……”

袁煒無奈接過試卷,見衆人都圍上來,不悅道:“都忘了朝廷法度嗎?”。衆考官怏怏笑着回到座位,卻都伸着脖子聽他怎麼說。

袁煒此刻已經鑽了牛角尖——凡是用了那九個字的,我是堅決不錄,打死也不錄!

見衆人都催逼自己,他竟然道:“爾等不顧內簾規矩,如此吹捧此人,莫非收了人家好處?”

嚴訥和衆考官聞言都嚇一跳,趕緊辯解道:“我等只是憐其才具,並非徇私!”

“哼……”袁煒哼一聲,終於把目光擱在那捲子上,看到一半,竟又丟回落卷堆中。

嚴訥臉上徹底掛不住了……我如此強力推薦,你竟然還是不取,實在是太不把我當人看了。加之他清清白白,與那考生並無瓜葛,便抗辯道:“大人,就算您不點他會元,取個一般的名次總是夠格吧?少字”說着小聲道:“這……這隻怕難以服衆,萬一那考生鬧將起來,恐怕有損部堂清譽啊。”官場上的事,向來是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的,一旦你不給人家臉,人家也不會再跟你客氣了。

今兒這事兒,已經不是某個考生前途的問題了,而是嚴訥的尊嚴問題,幹到侍郎這個等級,也是有頭有臉的大員了,對尚書雖然敬着忍着,但還真沒什麼好怕的。大家都是簡在帝心的國家重臣,誰知道明天誰上誰下,誰怕誰?

袁煒也被嚴訥的反抗激起了怒氣,心說今兒我不收拾了你,日後還要讓你趴在頭上作威作福?便冷笑一聲道:“嚴大人這話什麼意思,本官不取這份卷子,怎麼就有損聲譽了?”

嚴訥抱拳道:“卑職妄語了,請部堂恕罪,但請您示下,此卷究竟爲何不取?”嘆口氣,又道:“還請大人明言,免得我們推薦的卷子,再不合部堂的意!”這話顯然是暗示,袁煒太自作主張了,完全不考慮別人的意見到底對不對。

此言一出,聚奎堂中鴉雀無聲,兩位主考爲取與不取槓上,其實是常有的事兒,但大家就是喜歡看,看看最後是誰能壓過誰?

但袁煒處處領先嚴訥一步,絕對不是幸至,他看一眼嚴訥,目光又掃過堂中衆人道:“聖上深感近年科考文章生冷不忌好出奇,以至純正博雅之體蕩然無存。乃幾次下旨,切禁國家大考,不取以艱險之詞奇癖之字譁衆取寵者。凡鉤棘奇癖之卷。一律黜落!你們是忘了聖訓,還是故意違背聖訓呢?”

這簡直是強詞奪理,凡才華橫溢者,寫文章必然是神仙放屁——不同凡響,但你非要說成是譁衆取寵,也不是完全站不住腳,只是按如此標準,古今名篇中倒要有一半被黜落了。

只是袁煒將聖訓搬出來,嚴訥也徹底沒招了,只好退讓道:“是下官考慮欠妥了,全聽大人的吧。”

“呵呵……”袁煒的面色也緩和些道:“養齋老弟切莫氣餒,你也看到了,大部分你取的文章,我都沒有異議,只是這些貌似精彩的文章,不利士子們養成踏實的學風,愚兄纔不取的,絕不是反對你的眼光。”

對方給了臺階,嚴訥也只好順勢下來道:“大人教訓的是,下官以後記住了,”頓一頓,拱手道:“請大人給本次會試排定名次吧。”

分割

小小的七千字,嘿嘿……

第237章 蓴鱸之思第88 九章 罪己詔(上)第68節 極限(中)第847章 來客(中)第722章 絕命書(上)第922章 歸來(下)第207章 沈煉上書第752章 君子意如何(下)第550章 寡人有疾第760章 較量(四)第495章 交接第31節 潮生,我們支持你!(上)第818章 金盃共汝飲(中)第125節 大人物和小人物第90節 最後一課(上)第751章 涼風起天末(上)第397章 今天就按規矩辦第838章 大閱兵(上)第729章 江南春(下)第364章 李默之死……第875章 奇怪的沉默(上)第775章 多事之秋(上)第476章 連環計之慾擒故縱第318章 轉機第771章 尚書(中)第329章 小張大人第753章 鴻雁幾時到(上)第759章 躲不過(上)第7456章 覆滅上第411章 甩賣啦,吐血了第405章 富可敵國第825章 相對無言(上)第815章 神仙們(上)第141章 書生有用!第203章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第484章 教父第902章 京察(下)第42節 巧匠(下)第864章 會盟(下)第888章 好吉利(上)第881章 火中取栗(上)第871章 暗鬥(上)第75節 包賺不賠的營生(下)第545章 僵局第856章 閣老的心(中)第811章 審(上)第88 九章 罪己詔(下)第784章 東閣大學士(中)第688章 試藥第922章 歸來(下)第876章 大政變之序章(中)第561章 以德服人第818章 金盃共汝飲(上)第786章 爭執(下)第838章 沙場秋點兵(上)第629章 向左向右第840章 沙場秋點兵(中)第757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中)第857章 一代天驕(上)第321章 奏對第829章 高老三又回來了(下)第728章 成敗轉頭(上)第734章 陽(中)第885章 大婚(中)第714章 賑災第187章 抓鳥第202章 別第629章 向左向右第648章 終審第222章 二桿子救駕第827章 路在何方(上)第904章 人從海上來(下)第808章 瓕蔘翳畞礟渋曓(上)第340章 傳說中的殿試第152章 徐渭治喪第829章 高老三又回來了(下)第738章 運籌帷幄(上)第829章 高老三又回來了(中)第781章 西風破(下)第814章 真相(下)第703章 父之過第748章 夕陽(上)第820章 公祭(中)第884章 百年大計(中)第786章 爭執(上)第836章 最後的亂鬥(中)第203章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第345章 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第876章 大政變之序章(上)第739章 聚和堂下第391章 吳淞江第783章 廷推(上)第776章 十月圍城(上)第428章 海瑞的反攻!第845章 最長一冬(中)第528章 授課第88 九章 罪己詔(上)第279章 意綿綿玉生香第796章 尚書遇襲(上)第348章 分配
第237章 蓴鱸之思第88 九章 罪己詔(上)第68節 極限(中)第847章 來客(中)第722章 絕命書(上)第922章 歸來(下)第207章 沈煉上書第752章 君子意如何(下)第550章 寡人有疾第760章 較量(四)第495章 交接第31節 潮生,我們支持你!(上)第818章 金盃共汝飲(中)第125節 大人物和小人物第90節 最後一課(上)第751章 涼風起天末(上)第397章 今天就按規矩辦第838章 大閱兵(上)第729章 江南春(下)第364章 李默之死……第875章 奇怪的沉默(上)第775章 多事之秋(上)第476章 連環計之慾擒故縱第318章 轉機第771章 尚書(中)第329章 小張大人第753章 鴻雁幾時到(上)第759章 躲不過(上)第7456章 覆滅上第411章 甩賣啦,吐血了第405章 富可敵國第825章 相對無言(上)第815章 神仙們(上)第141章 書生有用!第203章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第484章 教父第902章 京察(下)第42節 巧匠(下)第864章 會盟(下)第888章 好吉利(上)第881章 火中取栗(上)第871章 暗鬥(上)第75節 包賺不賠的營生(下)第545章 僵局第856章 閣老的心(中)第811章 審(上)第88 九章 罪己詔(下)第784章 東閣大學士(中)第688章 試藥第922章 歸來(下)第876章 大政變之序章(中)第561章 以德服人第818章 金盃共汝飲(上)第786章 爭執(下)第838章 沙場秋點兵(上)第629章 向左向右第840章 沙場秋點兵(中)第757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中)第857章 一代天驕(上)第321章 奏對第829章 高老三又回來了(下)第728章 成敗轉頭(上)第734章 陽(中)第885章 大婚(中)第714章 賑災第187章 抓鳥第202章 別第629章 向左向右第648章 終審第222章 二桿子救駕第827章 路在何方(上)第904章 人從海上來(下)第808章 瓕蔘翳畞礟渋曓(上)第340章 傳說中的殿試第152章 徐渭治喪第829章 高老三又回來了(下)第738章 運籌帷幄(上)第829章 高老三又回來了(中)第781章 西風破(下)第814章 真相(下)第703章 父之過第748章 夕陽(上)第820章 公祭(中)第884章 百年大計(中)第786章 爭執(上)第836章 最後的亂鬥(中)第203章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第345章 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第876章 大政變之序章(上)第739章 聚和堂下第391章 吳淞江第783章 廷推(上)第776章 十月圍城(上)第428章 海瑞的反攻!第845章 最長一冬(中)第528章 授課第88 九章 罪己詔(上)第279章 意綿綿玉生香第796章 尚書遇襲(上)第348章 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