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絕命書(上)

一。8口口口。口。一舊

外面北風呼嘯。白雪亂飄,大殿裡變得很安靜,甚至連油脂滴在火上,出的吱吱聲,都能聽得清楚。

沈默明顯給出了臺階,那肖先生卻並不罷休,目光反而越的不和善。有些兇惡的與他對視着。

兩邊的武士不知接下來會生什麼,都惡狠狠的盯着對方,手按到了兵刃上,隨時準備火拼一場。

就在雙方的氣氛越來越僵,眼看就要無法收場時,一個瘦小的身影突然跳到兩人之間,將他們的視線隔斷。

正是那小乞丐。野兒,只見他面朝着肖先生,伸手在他眼前晃晃。笑道:“你倆多大人了,還學小孩子對眼啊?”

肖先生本來凝聚的氣場,一下子泄掉了道:“大人說話,小孩子別插嘴。”

“可你們沒在說話呀。小乞丐嘿嘿一笑,手指棒着下巴道:“其實我知道,先生你連輸給高手哥哥兩場,心裡不舒服,想要找回面子來,對不對?”

肖先生哭笑不得道:“小孩子懂什麼?”

“一口一個小孩子”乞丐不高興的撇嘴道:“哥,你來評評理。肖先生是不是卜心眼?”

他那孔武有力的哥哥,也不知什麼時候站到了一邊,聞言笑笑沒有說話,但一雙眼睛望向肖先生,目光中充滿了警告的意味,好像在說“不要胡來。

肖先生看看沈默,再看看那青年,明白了他的意思,但仍不甘心,挑釁般的笑道:“兄弟,不如找點樂子?”

“什麼樂子?”那青年問道。

“讓雙方的武士比試一下。”肖先生對青年瞭解甚深,知道他最喜歡讓手下跟別人搏鬥,而且每次都要贏,經常打得不可開交,甚至引過大規模的衝突,於是他挑撥道:“看看誰的武士更厲害?”

果然撓到了青年的癢處,他頗爲意動道:“怎麼樣,你敢不敢?”這話卻是對沈默說的。

沈默微微一笑,搖頭道:“對不起,我的兄弟們是守護我的戰士,不是供人取樂的玩物。”即拒絕了對方的要求,又絲毫不落面子,顯的很有水平。

聽了他的話,那青年竟然若有所思。彷彿在反省自己往昔的所爲,顯然是個十分實誠的孩子。

這時,小乞丐,出聲抗議道:“最討厭打打殺殺的了,哥,你不是說,只要我跟你回去,你就什麼都聽我的嗎?”

青年聞言摸着後腦勺道:“我好像是說過,算了,不打就不打。”說着伸個懶腰道:“回去睡覺了,明天還要趕路呢。”便轉身離去了。接連兩次想要找事兒,都被那小乞丐攪黃了,肖先生是哭笑不得,問他道:“你到底跟誰一夥的?”

“跟你啊。小乞丐笑道:“咱倆關係近,所以我才光說你的,因爲我跟高手大哥不熟…”

“算了”肖先生是有氣撒不出,只好悶悶道:“什麼興致都讓你攪合了,這下高興了吧?”

“對不起小乞丐可憐巴巴道:“我不是故意的,頂多算是好心辦壞事。”

“嘿,”跟這孩子說話太費勁了,摻雜不清不說,還有氣生不的。肖先生無奈的嘆口氣道:“算了。累了,也回去睡了。”便拍拍屁股起身,對沈默道:“謝謝你的燒刀子。”說完便離開了。

沈默以爲那小乞丐。也要離開,誰承想他卻坐到了自己身邊,笑嘻嘻道:“高手大哥,你可真厲害。”

“哪有”沈默搖頭笑笑道:“雕蟲小技而已。”

“能教我怎麼猜謎嗎?”乞丐一臉討好道:“還有吟詩作對,我都想學。”

“這個可不是一晚上就能學會的”沈默呵呵笑道:“得長時間的積累。”

“時間我有的是”小乞丐撅着嘴道:“可沒得老師。”

“肖先生的學問就很好。”沈默微笑道。

“他呀小乞丐愁眉苦臉道:“一年也見不着兩回,而且來了就和我父汗整天喝酒,根本指望不上的。”

沈默輕聲道:“其實自學也是可以的。”

“真的嗎?小乞丐欣喜道。

“我不騙人的。”沈默笑道,說着便告訴他,應該從什麼書看起,然後再看什麼書。由淺入深,由簡入難。漸漸的提高水平。道:“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不會作詩也會溜。只要你肯下功夫,浸淫日久。吟詩作對都是水到渠成的。”

小乞丐聽得兩眼放光,默唸着沈默給的書名,唯恐記不住,還從懷裡掏出小本子,用細細的眉筆全都記下來。歪着腦袋想了一會兒,他渴求的看着沈默道:“如果我遇到不懂的地方,能給你寫信嗎?”

看着他純真無邪的眼神,拒絕的話很難說出口,沈默最終還是點點頭。將年永康家的地址留給他,道:“我姓徐,字文清,你把我的名字寫在信封上,寄到這個地址上去。我就會收到了。”

“這是你家嗎?”小乞丐眨着眼道:“我能去你家玩嗎?”

“這不是我家”沈默搖頭笑笑道:“是我朋友的家,他會轉交給我的。”

“是這樣啊小乞丐有些失望。但很快恢復過來道:“我現在還不知道自己的地址,等我寫信告訴你。”

沈默領笑道:“好。”

小乞丐又纏着他問這問那,沈默的耐心好,都一一作答,而且毫無敷衍之色,這讓小乞丐十分受用,他對沈默說:“你真是好人。”

“何以見得?”沈默微笑道。

“我長這麼大,還沒碰到過有本事的人肯跟我說這麼多呢。”乞丐很認真道。

“呵呵”沈默笑道:“你怎麼知道我有本事?”

“他們都說肖孔玄本事“、個丐很自信道!“你比肖炎生厲害,當然蔓,冊事了。”

“哈哈哈,”沈默忍不住大笑起來。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小乞丐離開時。已經很晚了,沈默裹了裹身上的毛毯,感到有些疲倦。

鐵柱湊過來小聳道:“那個姓肖的,幾次想挑事兒。”

沈默微微領,壓低聲音道:“他認出我來了,這是他難得的報仇機會,不過那些蒙古人不願惹事兒,他只能乾着急。”這畢竟是在大明的土地上,除非有把握把自己這些人一網打盡,一個不漏,否則他們別想回到草原上了。

“那我們呢?”鐵柱低聲問道:“我們就這麼放過他?”

“我還沒想好”沈默搖搖頭,低聲道:“況且現在也不是抓捕的好機會。”沈默早就盤算過了,這麼惡劣的氣候下,即使一現這些人便去找援軍,也不可能在明天趕到了;而且蒙古人的機動能力要遠遠強於明軍,如果不是伏擊的話,人再多都只有吃灰的份兒。

但沈默心裡又確實癢癢,想要爲邊關的將士吃下這塊肥肉:“讓我再想想,看看有沒有什麼好辦法。”說着,他緩緩閉上了眼睛。

見大人不想再說話,鐵柱悄悄坐回自己的位置小聲安排衛士們上、下半夜輪班值守自不用提。

對方也有類似的安排,一陣騷動之後,大殿中重又陷入了安靜,當然這次持續的時間,要長得多。

沈默當然不用值夜,只管睡他的覺就是,這畢竟不是房間了,沒有溫暖的被窩,到了下半夜,火堆不那麼旺了,儘管裹着兩條厚厚的毯子。他還是被凍了起來。

大殿裡的呼嚕聲此起彼伏,交相呼應。甚至能壓過外面的風聲,對於有些神經衰弱的沈默來說,在這種又冷又吵的環境中,一旦醒來休想再入睡,索性揉揉眼,從懷中掏出師傅的信。在幽幽閃動的火光中。那方正浩然的字體,更顯得棱角分明:

“愛徒拙言如晤:吾作此書與汝永別,汝觀此書時,吾師徒已陰陽兩隔矣”

“吾已五十有六,已到知命之年,早知無論帝王將相,皆是殊途同歸。誰也逃不了化爲黃土之日,本當安然面對,不復多言。然恐世人不察吾衷,謂吾一生“沽名釣譽、邀取直名”又有三五諫言不能達天聽。故而作此書,爲吾徒言之:

“觀吾一生,實頑蔽不靈,觸行多懲。然夙恭門素,得奉教於君子。耳濡目染,身體力行,總懷報效安民之心,不敢沽取虛名於己身。觀吾一聲,碌碌無爲,建樹全無,每每對鏡自顧,見一白老叟,方知壯志未酬、馮唐先老,便不禁清然淚下,肝腸寸斷。然棄自總,至出仕二十餘年,州閣鄉黨,見許愚慎。朝廷衣冠,謂無釁咎。平生所作驚世,無非上疏彈劾奸黨矣,亦非刻意而爲之,不過見遍地腥雲、滿街狼犬,乾坤倒懸,卻無人敢言,偶一憤懣之舉矣

“古人云“聖人一怒而安天下民。汝師不過芥子,無聖人之能、更無聖人之德,亦絕無邀取直名之心。所言所行不過是“吾當說當爲。矣。吾不能因天下人裝聾作啞,便賣裝聾作啞,吾乃聖人門徒,所秉承者。不過聖人教導,行吾當行之事。譭譽皆非吾意矣”

看到這兒,沈默的眼前模糊了。心酸憤懣的感覺充溢着他的心胸,在展開這封信前,一路上他設想過好幾種師傅可能說的話,有可能是停停教導;有可能是慷慨陳詞;有可能是指點江山等等”就是沒想到。竟然是這樣一篇滿帶着委屈和痛苦的自白書。

在他的印象中,老師是私熟中嚴厲苛刻的老學究,是碼頭邊瀟灑作別的真名士,是朝堂上與奸黨勢不兩立的強項令,是刑場上慷慨赴死的鐵漢子”但無論哪種,老師的形象都是腰桿挺真,面上帶着輕蔑倔強的表情,這一點從未變過。

但現在,他終於看到了老師痛苦脆弱的一面,原來老師並不是不在乎。他的佯狂、他的豪放不羈,都是爲了麻痹自己那顆驕傲的心,,是的。老師是驕傲的,從來都有強烈的自尊心,但現實讓他一次次遭受打擊。從來沒有真正舒展過眉目,平生所作唯一一件大事,也遭到不少人的非議,,

是的,有很多小人非議於他,沈默也有所耳聞,他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沈煉就是仗着自己有兩個貴門生,知道自己不論惹多大禍。都能安然無恙,纔敢鋌而走險。彈劾嚴家父子的。不然爲什麼他最早上書,卻安然無恙,逍遙自在?而跟着上書的楊繼盛等人,卻死的死,殘的殘,沒一個好結果呢?

特別是今年,嚴黨倒臺之後,上面幾次放出風來,要重新任用那些因爲觸犯嚴黨而被罷官的官員。其中沈煉的呼聲就很高。當時沈默覺着。老師就是不答應復出,也會跟高興的,所以樂觀其變。同時,那種沈煉“沽名釣譽、所謀非小”的說法,也就更加有市場了。

雖然絕不是主流,但十分的刺耳。也傳到過沈默的耳朵裡。按照沈默的人生哲學,不管你幹什麼,總會有人說怪話的,你若是跳出來爭辯。就正中了他的下懷,成了他出名的梯子,所以沈默一直保持沉默。希望時間能帶走這些無聊的質疑。但他終於知道,自己錯了,大錯特錯!他能做到寵辱不驚,雲淡風輕,是因爲他擁有的太多了一一路走來“六狀元、天子門生、最年輕的封疆大吏,最年輕的部堂高官。這些耀眼的光環便一路伴隨着他。讓他根本不用在乎別人的誹謗。更沒必要爲自己辯護。

但老師不是啊,”他幾乎已經一無所有,所以無比珍視正直的名聲。也就無法忍受別人的質疑,甚至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只聽到那些質疑他的聲音,卻看不到更多人凡爽許他的在後面的文字中。沈煉甚至出。“如果當舟,北宣府的刑場上,是不是就不會引來這些質疑?,的哀鳴,可見謠言對其傷害。已經到了刻骨的地步。

一位註定要名垂青史的英雄,臨死前卻在爲自己的名譽苦苦自辯,這既是他自己的悲哀,也是這個民族的悲哀,,沈默知道,只要老師的死訊一傳開,一切的質疑和誹謗。都會被哀思緬懷和清一色的讚譽所代替,可爲什麼一定要人死燈滅以後。所有人才能放下成見、放下心中的陰鬱呢?難道不知道,你們現在說什麼,逝者都永遠聽不見?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心一,心,心一一一一、一、

想着老師臨終前的委屈,後悔自己對老師的關心,之停留在表面上。從沒換位想過,老師到底是怎麼想的,沈默的淚水便不受控制,擦乾了又流下,許久許久才平復下來,繼續看下去。

沈煉畢竟是沈煉二縱使有多少不滿,有多少牢騷,那也是出自對這個國家的熱愛,所以他用了更多的篇幅,向沈默描述這些年來,對北疆形勢的觀察,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說,沒到北疆之前,我總聽說。靶虜人面獸心,像狼一樣兇猛、蜂一樣狠毒,殘暴缺德,違背了天經地義,像燭火幽靈一樣在北疆之地往來流竄,延綿百年而成我心腹大患。

不止是我,朝廷的士大夫也這樣認爲,他們相信,蒙古人天生就是我們大明的敵人,假若糧草有積蓄,兵馬充足,一定會燃起戰火,侵擾邊境;即使以謙卑的語言來叩關求通好,貢獻禮物請求朝見?也不過是希望得到互市的機會,佔大明的便宜。

這種看法根深蒂固,似乎是絕對正確的。

但我已經在邊疆生活了整七年,每天都睜大眼睛,觀察着這裡生的事情,對大明的北疆邊患,也算有些言權了我想說的是,我的看法改變了。

先要承認,蒙古人從來不缺勇武。且經過這百多年的繁衍生息。早像野草一樣地芟延而難以鋤盡,像游魚一樣在無邊的草原上難以捕捉,哪怕以徐達、常遇春、藍玉、成祖之能,率領曾經平定天下的強兵勁旅,都不能將其剷除,現在我大明中衰,武將蠢如豬,軍隊不堪用”我知道朝廷有意將在南方取勝的軍隊調過來對付蒙古人,但恕我直言,哪怕出二三名將,率數萬精銳,可以在戰場上擊敗對方,但絕不可能將其全部消滅,而且我大明邊境延綿數千裡,蒙古人佔盡了機動靈活的先機,而據我所知,南方的將領中。甚至有不會騎馬的,所以我要說。依靠武力,是永遠無法解決北疆問題的。

但我現,其實蒙古人也是人。成吉思汗的雄心早已在他們的血脈中消退,也許一些王公貴族還存着妄想,但蒙古百姓早就厭倦了困苦的生活,渴望能安定下來,用他們的出產,換取生活的物資,甚至能像中原人一樣。過上富足的生活。我不是爲敵人說好話。因爲一個可悲的事實是,經過蒙古人這些年的反覆掠奪,我們的邊疆省份,已經與他們一樣赤貧,蒙古人現在的打劫。根本搶不到必須的東西,他們又不敢深入內地,朝廷還關閉了互市,所以他們一直處於物資極度匿乏的狀態。

而且我要指明的是,現在對北疆破壞最大,讓老百姓深受其害的,是大明自己的軍隊,而不是蒙古人。那些養兵自重的九邊將領,將士兵和百姓視爲自家的私產,毫不顧忌的壓榨錄削他們老百姓都說,蒙古人雖然如狼似虎,但一年只來一兩次,捱過去還能過一段時間安生日子,但邊軍整天都在,讓他們全年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中。

所以老百姓纔會不顧生死,逃到板升去。背叛有如山崩地裂,形勢危急像堤防斷塌大明的百姓受不了本國的壓榨,逃到長城外,請求敵軍的保護,這是多麼諷刺的一件事,也恰恰證明了,誰纔是最大的。

官府軍隊不思悔改,卻將他們定性爲“叛國”一旦抓住要株連九族。我說這好比外面狼和家裡虎,都是要吃人的,老百姓只能選擇一個,吃得少一點,能讓他們活得時間更長的野獸罷了,就算是叛國,那也是因爲這個國家不值得他們留戀了!

況且他們雖然委屈於虜手,卻仍穿着華夏衣冠,婚喪嫁娶,都按華夏的禮節儀式,我認爲他們還是中國人。沒有背叛自己的國家,只是形勢所迫,逃離了朝廷罷了。我認爲。對於這些人,不應該加以迫害。反映該反省自己的錯誤,採取溫和的對策,尤其是要解決自身的問題,才能消除他們心中的怨恨。使百姓不再叛逃。

而且我現一個。現象,很多蒙古牧民,也舉家搬遷到板升地區,與“大明叛民,雜居,相處融融一你師母曾經在那裡居住過一段時間。親眼所見,他們一同放牧、一同耕種,說着一樣的話、生活習慣也大致相同,很難分出哪是蒙人,哪是漢人了。

所以我現在認爲,蒙古人與漢人確實有深仇大恨他們滅過我們的國家,我們也滅過他們的國家。他們殺了我們很多人,我們也造成了他們無數的寡婦,但冤冤相報何時了?如果能讓兩族人民休戈偃武,不再打仗,爲什麼不能先放下仇恨呢?

最新消息:勁試圖攻擊騰訊服務器,不過由於騰訊安裝了駒而未成功。紉員工正在羣裡研討下一步計刮。

第152章 徐渭治喪第445章 祥瑞第2章 秀才謀生(上)第361章 狼狽爲奸的父子倆第854章 鍾金(下)第870章 暗潮(下)第869章 暗算(中)第216章 無間道第266章 半醒半醉過大禮第746章 覆滅中第660章 復甦的起點第781章 西風破(上)第674章 不要小瞧明朝人第255章 當大爺?誰不會!第8 九五章 難料(上)第756章 文章憎命達(中)第160章 論功行賞第823章 辭舊歲(下)第802章 又是桂榜飄香時(中)第719章 莊園第723章 正月(下)第223 大明神農氏第116節 新任知府(中)第348章 分配第754章 鴻雁幾時到(中)第204章 封建婚姻害死人第861章 無題(下)第363章 強大的壞人是強大的,軟弱的強人是軟弱的第881章 火中取栗(上)第530章 是巧合?還是?第737章 禮物(上)第768章 上朝嘍(下)第815章 神仙們(下)第703章 父之過第703章 父之過第510章 天堂與地獄第293章 打落牙……第45節 第二道題(下)第388章 用眼神殺死你!!第871章 暗鬥(下)第753章 玉芝壇(上)第82節 過年(上)第908章 瓊林天下(中)第472章 一品宏第832章 所謂朋友(上)第757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上)第182章 阿蠻第883章 流年(上)第10節 萬般皆下品(上)第113節 府試(中)第785章 內閣(上)第234章 鴻門宴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中)第835章 神擋殺神(中)第845章 最長一冬(中)第144章 蛙式第745章 火併下第849章 峰與亭(上)第788章 過年(中)第764章 君父臣子(上)第663章 我的蹄筋我做主第8 九七章 天津(上)第565章 暴風驟雨前第718章 預感第41節 巧匠(中)第729章 江南春(中)第918章 驚變(下)第177章 倚天劍與屠龍刀番外篇十年一第238章 有志向的男人第901章 來自鬼魂的報復(下)第722章 絕命書(上)第829章 高老三又回來了(下)第883章 流年(中)第863章 藩籬(下)第772章 言官們(中)第144章 蛙式第907章 見龍在野(下)六二六章 預測帝第855章 公主的心(下)第210章 我要變得更重要!第830章 名師高徒(上)第803章 皿字號(下)第779章 卷平岡(中)第914章 日升隆(中)第877章 大政變之決戰紫禁城之巔(下)第245章 秋闈之同考官第430章 發難第919章 殺(上)第764章 君父臣子(中)第753章 鴻雁幾時到(上)第838章 大閱兵(中)第741章 民心似水(中)第712章 羨慕嫉妒恨第667章 揚州慢第673章 海第854章 鍾金(中)第375章 交鋒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上)第752章 君子意如何(上)
第152章 徐渭治喪第445章 祥瑞第2章 秀才謀生(上)第361章 狼狽爲奸的父子倆第854章 鍾金(下)第870章 暗潮(下)第869章 暗算(中)第216章 無間道第266章 半醒半醉過大禮第746章 覆滅中第660章 復甦的起點第781章 西風破(上)第674章 不要小瞧明朝人第255章 當大爺?誰不會!第8 九五章 難料(上)第756章 文章憎命達(中)第160章 論功行賞第823章 辭舊歲(下)第802章 又是桂榜飄香時(中)第719章 莊園第723章 正月(下)第223 大明神農氏第116節 新任知府(中)第348章 分配第754章 鴻雁幾時到(中)第204章 封建婚姻害死人第861章 無題(下)第363章 強大的壞人是強大的,軟弱的強人是軟弱的第881章 火中取栗(上)第530章 是巧合?還是?第737章 禮物(上)第768章 上朝嘍(下)第815章 神仙們(下)第703章 父之過第703章 父之過第510章 天堂與地獄第293章 打落牙……第45節 第二道題(下)第388章 用眼神殺死你!!第871章 暗鬥(下)第753章 玉芝壇(上)第82節 過年(上)第908章 瓊林天下(中)第472章 一品宏第832章 所謂朋友(上)第757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上)第182章 阿蠻第883章 流年(上)第10節 萬般皆下品(上)第113節 府試(中)第785章 內閣(上)第234章 鴻門宴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中)第835章 神擋殺神(中)第845章 最長一冬(中)第144章 蛙式第745章 火併下第849章 峰與亭(上)第788章 過年(中)第764章 君父臣子(上)第663章 我的蹄筋我做主第8 九七章 天津(上)第565章 暴風驟雨前第718章 預感第41節 巧匠(中)第729章 江南春(中)第918章 驚變(下)第177章 倚天劍與屠龍刀番外篇十年一第238章 有志向的男人第901章 來自鬼魂的報復(下)第722章 絕命書(上)第829章 高老三又回來了(下)第883章 流年(中)第863章 藩籬(下)第772章 言官們(中)第144章 蛙式第907章 見龍在野(下)六二六章 預測帝第855章 公主的心(下)第210章 我要變得更重要!第830章 名師高徒(上)第803章 皿字號(下)第779章 卷平岡(中)第914章 日升隆(中)第877章 大政變之決戰紫禁城之巔(下)第245章 秋闈之同考官第430章 發難第919章 殺(上)第764章 君父臣子(中)第753章 鴻雁幾時到(上)第838章 大閱兵(中)第741章 民心似水(中)第712章 羨慕嫉妒恨第667章 揚州慢第673章 海第854章 鍾金(中)第375章 交鋒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上)第752章 君子意如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