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慈善

趙琇有這個念頭並不是一兩天的事了。自從海嘯過後,各地受災情況傳來,她想起了現代社會面對同類事件的反應,就覺得應該爲救災重建出一份力。至少,得捐點兒款吧?

雖然趙家也受到了不小的損失,但比起一般災民,並沒到傷筋動骨的程度。全家上下依然可以過着錦衣玉食的生活,隨手拿出幾千兩銀子都不是問題。當然,做慈善不是這麼個做法的,得有個周全的章程,不是說有錢人只要拿錢出來就行。沒有可靠的執行人,最後趙家很可能會落得個“花了錢卻便宜了貪心的人,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一點都沒沾到光”的結局,那就太傻了。

在這古代社會裡,她不指望能象現代那樣有大型的慈善機構,有專門的銀行賬號接受捐款,又或者可以往災區寄送賑災物資。採購些糧食用品送去是可以的,但須得找到可靠的人手,能將東西分發到災民手中才行。可若是貿然派自家僕人去做,說不定還會給別人添亂,影響人家災區的正常秩序。最好是事先知會過官府,得到他們的允許和配合,還得確保官府的人不會把東西與錢貪掉才行。

還有一件更麻煩的事,在這個年代,興許連施恩百姓這種事,都不能隨便做。需得提防有人在背地裡眼紅使壞,栽他們一個收買人心的罪名。

考慮到種種顧慮,趙琇只能先行觀望,等上海知府返回衙門,再想辦法跟他搭上話。從他這些日子以來的表現看,他應該是個挺靠譜的官員。如果把錢和物資交給他,他應該能把東西送到最需要它們的人手上吧?

目前上海知府還在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南匯。趙琇只能先吩咐奉賢老宅的家人,依照往年澇災時定下的章程,盡力救助趙氏族人與縣中百姓。趙氏族人都有經驗,雖然這回受的損失又更大一些,但人命都保住了,就是萬幸。

大家先幫官府的忙,把不幸遇難的死者安葬好。尋大夫爲傷者治療。給缺糧的人家送去救急的糧食,疏通水道將積水排走,搶救莊稼看能挽回多少損失。被海水沖塌的房屋、被積水泡壞的房舍,都可以陸陸續續幫助重建了。還有剛修好不久的堤壩,因受了海嘯衝擊,也不知道是否有破損處。得儘快派人加固。趙氏族學也停了課,八老太爺不顧自己老邁體弱。帶着族中小輩與學生們四處勸說其他大戶出力,救助縣中災民。奉賢全縣在縣令陶澄的帶領下,所有世家大戶富家都出錢出人出力,自救的局面日漸形成。給上海知府省了好大的力氣。趙氏一族,也開始被公認爲是縣中的望族翹楚,士紳名門。

趙琇得知家鄉一切工作都進行得很順利。心中也鬆了口氣。不過如今她又有了個新想法,如果她能說動廣平王出手。興許救助的規模還會更大一些。上海一府,既是皇室的原籍,也是趙家人的故鄉。故鄉遭此橫禍,大家都應該盡一份力量。趙家憑着建南侯府的名頭,在別處可以做個領袖,在嘉定卻不好越過衆多宗室出頭。但如果廣平王加入,那就完全不一樣了。哪怕是爲了避免皇帝再次猜忌,廣平王不好爲自己贏得太多民心,只能在背後出力,他能發揮的能量也不是一個小小的建南侯府可比的。

趙琇與高楨沒花什麼力氣,就說服了廣平王。廣平王一直希望能做點什麼,如今有了機會,豈有不應之理?

他直接問趙琇:“琇姐兒打算怎麼做?若只是從自家賬上取一筆錢,用於救濟災民,你自個兒就能做,也用不着叫上我了。”

趙琇笑道:“王爺英明。我是覺得,只憑我一家之力,太過渺小了,能做什麼事呢?就算我家財萬貫,家裡人也不可能讓我把錢都捐出來的。但我又希望能儘可能多地幫助別人,所以少不得要彙集羣衆的力量了。我想上海府這麼大,達官貴人、世家望族都不少,哪怕每家每戶只出一百兩銀子呢,也是好大一筆錢,買到的糧食足夠受災的民衆吃了,買來的衣裳被褥也能保證他們今年不受寒風侵襲,說不定還有餘力給他們建造新家呢。只是,若沒個身份、地位、名望都夠高的人出面,只怕未必能說服衆人慷慨解囊。”

廣平王略一沉吟:“也罷,我來做這個人好了。雖然我是個瞎子,大約還有幾分臉面。”

高楨忙道:“父王,若是皇上那邊……”

廣平王伸出手阻止了他的話:“皇上不至於如此不分輕重。至於我自己,倒是無所謂那些虛名。用不着四處宣揚我做了什麼,就算那些捐款的人心知肚明,他們難道還會感激我不成?萬沒有告訴百姓的道理。”

趙琇眨了眨眼:“其實我覺得,王爺不一定要獨個兒去做這個事兒。汾陽王也是明理之人,不如算上他如何?汾陽王太妃也很和氣。我再去說服祖母好了。有您二位貴人在前,祖母再以建南郡公夫人的身份附和,應該不算出格。”

廣平王聽得笑了:“你這丫頭倒是機靈,竟然能想到汾陽王太妃身上。這確實是個好主意。汾陽王是一定會答應的。”

汾陽王當然要答應了。並不是因爲這件事會給他的名聲帶來大大的好處,而是因爲廣平王往京中送急信時,曾提過嘉定宗室們在潮災到來之時的表現。汾陽王母子都是其中的正面典型,可汾陽王妃與老王妃就是反面例子了。此外還有許多跟守城門的官兵爭吵不休、又或是鬧着要躲進行宮裡的宗室,皇帝肯定會生他們的氣,還不知道要如何責罰呢。爲了向皇帝求個饒,他們一定不會吝於出點小錢來彌補曾經的過錯。

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

廣平王總攬全局,也負責在背後策劃。他動用自己的名帖,命世子高楨與幾位屬官做使者,往知府衙門、本地官員、宗室府第、皇親貴族、世家大戶等送去書信。邀請衆人坐到一起商量協助救濟百姓之事。他建議每家出一筆錢,也可以是糧食、藥材、布料或建屋材料等物資,再由各方面選拔出幾位代表來,負責分配錢財物資的使用,各家家主再從旁監督。他還迅速得到了上海知府的配合,知道了各災區最急需的物資名單,並率先捐出二千兩銀子。購買糧食與藥材。由官府派出差役用最快的速度送往災區,分發到災民手中。

趙琇則緊隨其後,說服了祖母張氏。也捐出了一千兩銀子並六千斤的糧食。糧食是她出錢向六房收購的。六房如今生意做得大了,很容易就從湖廣等地採購到足夠的糧食。趙琇要買,他們沒有二話,八折賣了。轉頭又再去產糧區買糧。趙琇這頭捐出錢與糧食,那頭又派趙游回奉賢去見趙璟與八老太爺。把族中自救救人的章程詳細寫下,再送回嘉定,給廣平王做參考。

高楨從廣平王與趙琇處得到了指示,親自前去說服汾陽王。不到半個時辰,汾陽王府就捐出了一千八百兩銀子的款項,還主動將王府位於南匯的所有空置房產拿出來。給官府做臨時安置災民的場所。王府養的府醫六人,也被汾陽王派到了各個災區去救治傷員。

汾陽王太妃顧不上去接回滯留外地的婆婆與媳婦。反而下帖子請了張氏過去茶敘,商議兩人要如何在嘉定的貴婦圈子裡帶頭捐脂粉銀子一事。等趙琇陪着張氏過去跟她見了面,才知道原來她想做的還有更多。汾陽王太妃可不想只是捐銀子而已,她認爲在災難中失去父母的孤兒與失去兒女的老人,都需要別人照顧扶養,而這種事,正是她們這些貴婦人可以幫得上忙的。她們完全可以出錢出人,弄出個跟善堂一樣的機構,使這些受苦的人們老有所依,幼有所養。

還有受災的婦人女子,若是失去了支撐家計的依靠,可以利用技藝養活自己與家人兒女。貴婦人們完全可以給她們提供工作機會,紡紗、織布、編織、漿洗……誰說除了捐錢和買下災民爲奴,就沒有別的法子能幫到他們了?

趙琇對她的想法十分贊同,張氏則是從未想過還有這樣的法子。她素來覺得,救濟別人,要麼是給寺廟捐香油錢,讓出家人去施粥贈藥,唸經超度亡者;要麼是象家族內部互助一般,親友間彼此援手。所有貴婦人們聚集起來,形成一股力量去幫助別人……她以前從未想過,不過似乎很有意義?

張氏有些心動,卻又擔心自己做不好。趙琇便道:“祖母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若是怕做不來,孫女兒陪您去做如何?”她還向汾陽王太妃自薦,“我能寫會算,身體也不錯,能吃苦的,也不怕拋頭露面。”

汾陽王太妃有些驚奇:“趙姑娘這樣花一般年紀的女孩兒,原來竟有這樣的膽識?”她非常欣賞趙琇,也不想追究趙琇是真心想幫忙,還是僅僅說好話而已,當即就給她分配了任務:算賬。

趙琇也知道,汾陽王太妃不可能真叫她去拋頭露面做苦力,不過會計工作也很重要。她立刻就接手賬務,將貴婦人們捐出的款項理得清清楚楚的。何時何人捐了錢進賬,何時何人爲何事支出了多少銀子,也都記錄得清晰詳細,數字全用大寫漢字,字跡端正娟秀。汾陽王太妃看了十分滿意,當場就拍板,聘用了她這位賬房。至於張氏,她只需要跟在太妃身邊幫着搖旗吶喊就好了。

爲了行事方便,趙琇每日到汾陽王府來議事,早出晚歸,看着汾陽王太妃接待一位又一位的貴婦人,高興的,沮喪的,憤怒的,怨懟的,什麼樣情緒反應的人都有。但無論對方是什麼態度,離開汾陽王府時,都必定會留下一筆銀子,嘴上還要說這是她的榮幸。趙琇不動聲色,暗暗觀察着,將每個人的身份名字與反應記了下來。

至於張氏,她沒有孫女這麼健壯,無法天天過府。但是跟在汾陽王太妃身邊多日,她似乎學到了不少,還悟到了什麼,倒是越來越沉默了。

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457章 體會第437章 討價第524章 邀請第335章 氣惱第336章 送書第553章 盤算第433章 失落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48章 盧媽第450章 感激第587章 誤會第49章 碧蓮第530章 擴散第581章 賞賜第485章 流言第251章 小病第421章 坦率第262章 夜笛第491章 百花生日第92章 實行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607章 眼睛第174章 勸食第564章 做媒第178章 王大奶奶第24章 顯靈第575章 說笑第519章 悔悟第598章 選擇第562章 離去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341章 求助第391章 建議第623章 入夏第418章 口風第257章 生氣第610章 發難第404章 議立第569章 搶手第361章 來訪第74章 意外來客第261章 告密第328章 燙手山芋第427章 請罪第212章 精明媳婦第593章 帖子第563章 嬤嬤們第14章 幸運得救第236章 汪家宅中第531章 匆匆一面第367章 約定第12章 大船將頃第20章 小插曲第141章 皇帝清醒第251章 小病第473章 疑惑第596章 淡定第155章 腦補少女與面癱少年第74章 意外來客第233章 邀請第358章 背影第1章 建南侯府第50章 新年第366章 潛入第216章 戰果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513章 方家女第20章 小插曲第55章 抉擇第569章 搶手第485章 流言第585章 女官第15章 奇言詭行第473章 疑惑第488章 動手第460章 暫別第159章 收贖第439章 默契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367章 約定第468章 積極第309章 揭皮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549章 處置第504章 慈善第223章 說笑第340章 求情第238章 矇混第142章 善後第579章 多心第553章 盤算第223章 說笑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559章 風波第338章 握手第23章 一場鬧劇第265章 心臟病
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457章 體會第437章 討價第524章 邀請第335章 氣惱第336章 送書第553章 盤算第433章 失落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48章 盧媽第450章 感激第587章 誤會第49章 碧蓮第530章 擴散第581章 賞賜第485章 流言第251章 小病第421章 坦率第262章 夜笛第491章 百花生日第92章 實行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607章 眼睛第174章 勸食第564章 做媒第178章 王大奶奶第24章 顯靈第575章 說笑第519章 悔悟第598章 選擇第562章 離去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341章 求助第391章 建議第623章 入夏第418章 口風第257章 生氣第610章 發難第404章 議立第569章 搶手第361章 來訪第74章 意外來客第261章 告密第328章 燙手山芋第427章 請罪第212章 精明媳婦第593章 帖子第563章 嬤嬤們第14章 幸運得救第236章 汪家宅中第531章 匆匆一面第367章 約定第12章 大船將頃第20章 小插曲第141章 皇帝清醒第251章 小病第473章 疑惑第596章 淡定第155章 腦補少女與面癱少年第74章 意外來客第233章 邀請第358章 背影第1章 建南侯府第50章 新年第366章 潛入第216章 戰果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513章 方家女第20章 小插曲第55章 抉擇第569章 搶手第485章 流言第585章 女官第15章 奇言詭行第473章 疑惑第488章 動手第460章 暫別第159章 收贖第439章 默契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367章 約定第468章 積極第309章 揭皮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549章 處置第504章 慈善第223章 說笑第340章 求情第238章 矇混第142章 善後第579章 多心第553章 盤算第223章 說笑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559章 風波第338章 握手第23章 一場鬧劇第265章 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