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冒火

米知府看完了陶太太寫來的信,一時間竟不知該說什麼。

米夫人就勸他:“從前咱們不知道就罷了,聽了建南侯府的傳聞,也只當是個傳聞而已。如今知道了是自家妹妹妹夫慘遭不幸,雖有些晚了,但也該前去祭奠一番,看看外甥與外甥女。”

米知府默默地摺好信,嘆道:“萬萬想不到,原來堂妹已經去世十餘年了。算算時間,當初我上京會試的時候,她就已經遭遇了不幸。只可嘆我從來不知她嫁進了建南侯府,否則早就看望她留下來的一雙兒女了。這十多年裡,想來兩個孩子跟着他們的祖母住在老家,也受了不少苦,我們卻一無所知,自顧自地過悠閒日子。如今他們重得富貴,日子也過得好了,我才知道了外甥是誰,哪裡有臉面去見他們呢?”

米夫人忙道:“這如何能怪夫君?原是堂叔堂嬸的不是。既然將女兒嫁進了建南侯府,怎能瞞着親人不說?”

說到這件事,米知府的臉就拉長了,冷哼一聲道:“堂妹的繼母,我原該叫一聲嬸孃,可惜她不是個賢良婦人,從前就多有違禮之處。我父母好心提點她,她不但不領情,還要當面大吵大嚷,說我們家欺負她,又調唆得堂叔與我們疏遠

。自打堂叔丁憂完後起復,就再也沒回過老家來了,連封書信都沒有,更別說是嫁女了。這必定都是那婦人的主意!若不是她可惡,我們一家又怎會失了堂妹的消息,以至於讓他們夫妻在我們不知道的時候,受盡奸賊欺凌,橫死異鄉呢?”

米夫人聽得心情都變得沉重了。她安慰丈夫:“逝者已矣,夫君就別再難過了,還是尋個機會去見一見外甥與外甥女吧?還有親家老太太,難爲她老人家了,這些年一直是她在照顧一對孫兒孫女,想來吃了不少苦頭。”

米知府看了看手中的信,點頭道:“也好。過些天等衙門封了筆。我們就藉着過年有假,往奉賢走一趟。先去拜祭妹妹妹夫,再見一見外甥。若是能知道堂嬸如今的去處,我還要去信質問一聲呢!”

這邊廂米知府與米夫人才定了計劃,那邊廂他們的獨女米穎芝從外面進了屋,她方纔在門外聽見米知府的聲音了:“父親要質問誰?”

米知府見是愛女來了。神色放柔了許多:“今日你陶家姨母來信,說了一件事。父親正生長輩的氣呢。打算打聽得對方所在,就去信責問。”

米穎芝面露好奇,米夫人便拉過女兒,拿出信如此這般跟她說了一遍。米穎芝吃了一驚:“竟是建南侯?我可萬萬沒想過。咱們家竟然還會與勳貴人家做了親戚。”

“誰說不是呢?”米夫人嘆道,“咱們米家世代娶媳嫁女,從來只在讀書人家裡挑。你堂姑姑這門親事。也不知道是誰定的。不過以她在孃家時的處境,這門親事對她來說倒是好事。聽聞建南侯之父也是位讀書人。生前已經考得舉人功名,學問極好的,爲人品性也不錯,可惜天妒英才。”

米知府在旁道:“建南郡公夫人記得是姓張?若我沒有記錯,從前伯祖母在世時,曾經照拂過這位夫人,當時她還年幼呢。想來堂妹能嫁入侯府,郡公夫人應當出了不少力。否則以堂叔的官職品級,哪裡能說成這樣好的親事?即使真能說成,後娶的那位堂嬸也必會讓親事黃了。她從前就沒少折騰堂妹,又怎會眼睜睜看着堂妹攀上高枝?堂妹出嫁,她連親族都不肯知會,她自家人口又少,當時的場面必定很冷清。”他越說越不忍了,又開始擔心別的:“堂叔如今也不知在何處,他是個疼兒子甚於疼女兒的,爲了兒子,別的都可以不顧。堂妹既然嫁進了侯府,想來堂嬸也不會輕易放過,必要她想法子給她兄弟謀些好處,興許就是官職。若是堂叔親自開口,堂妹也不會拒絕。那些年,還不知道她受了多少委屈呢!”

米夫人道:“夫君何必在此瞎猜?還是等見了外甥,再細細追問不遲。就是不知道近日衙門裡的公務可多?千萬要把正經事幹完了,你纔好出遠門呢。”

米知府點頭:“放心,我有數的。”

米穎芝想了想,就對父母道:“父親母親是打算過年時再到趙家去探望麼?如今只有姨母一封信,內中詳情如何,我們家通不知曉,還是先打聽打聽吧?萬一是弄錯了,豈不尷尬?再者,父親若想見外甥,倒也不必非到奉賢去。女兒昨兒看父親的邸報,見上頭寫着廣平王做欽差,到江南來視察海傍大壩。那大壩不是直修到咱們杭州來麼?王爺想必是要親至的。建南侯是副使,必然也要跟着過來。父親到時候想個法子,與他私下見一面,說說話就好了。等到過年的時候,您再到奉賢去,就是親戚間正式往來了。”

米知府覺得女兒的話有道理,就這麼辦了。

在他找人打聽的時候,身在川沙堡的趙瑋也收到了家中祖母與妹妹的來信,上面將米知府這門親戚的事說得清清楚楚,趙琇還讓他想法子去打聽米知府品性爲人,看是否值得來往。趙瑋沒想到還真能找到一門米家的親戚,是可以壓制米大舅的,一時間也覺得十分驚喜

。他也不知道該找誰去打聽米知府的事,得知隨行的上海府官員中,有人是從福建升過來的,便找機會拉着對方問了幾句話。

米省之在福建一省也算是小有名聲了,那位福建調過來的官員還記着他。原來他是個十分實在能幹的人,旁人都知道,也愛與他共事,因爲與他共事極輕鬆。無論遇到什麼事,他總能想出最好的解決辦法,很快就把事情幹好了。與他合作的人只需要跟着沾光就行,偶爾搭把手,也沒什麼難度,最後卻穩穩地算上一份功勞,他也不會與人爭。所以他的個性雖然有些率直,有時候說話容易得罪人,但人緣還算不錯,又得福建巡撫賞識,一路升得順遂。

本來以他這樣的際遇,是極易引起其他人嫉妒排擠的,但卻有一位好幫手,就是他的夫人。米夫人孃家姓卞,原也是世家女,在人前素來是端莊得體、溫柔大方的形象,只有打過交道的人才知道,她十分警覺精明。旁人但凡有算計陷害之舉,十有八|九會被她發現,使了手段去化解,叫那人盤算落空。她又與上司同僚以及下屬家的女眷們打得火熱,讓旁人都說她的好。若那些女眷們的丈夫對米知府生出惡意,這些女眷們多半不會幫着丈夫害人,反倒會勸他們打消主意,若是勸服不了,就會私下給米夫人捎信,讓她多加提防。託這位長袖善舞的夫人的福,米知府一路走來,樹敵不多,朋友倒是不少,也算是福建官場上的一朵奇葩。

他被調到浙江來,福建那邊大大小小的官員還不樂意呢。把這些事告訴趙瑋的那名小官,就曾收到舊日同僚寫來報怨的信。

趙瑋聽完這些,對那位素未謀面的堂舅,也有了個不錯的印象。如今欽差船駕正緩慢往南走,今日停在川沙,廣平王要重點查驗重修的大壩。明日他們又要繼續前進,往南匯進發了,過些時日就能到杭州。趙瑋倒象趁着機會,與那位米知府見個面,好好談一談呢。若果然是位好長輩,他必得想個法子,讓米知府繼續高升上去纔好。

想了想,趙瑋就修書一封,命身邊隨從先騎快馬,趕往杭州送給米知府。在見面之前,他想要先確定一下,對方與自己真的是甥舅關係,再與對方打個招呼,約個見面的時間。

而米知府這邊,也很快就打聽到了建南侯近年的情況。趙家在杭州還有茶莊呢,主持茶莊事務的蔡卓成就在杭州城內,原也曾與其他茶商、富商們一道,做過知府大人的座上客,爲救濟城中貧戶捐過銀米。米知府心知蔡桌成是爲建南侯府做事的,便把人請過來,細細詢問了一番。蔡卓成萬萬想不到,本地父母官竟是他東家的親戚長輩,因不知真假,也不敢說得太多,但一些外人亦知的事情,他倒是坦白講了。

於是米知府很快就知道了,米氏去世之前幾年,她父親就已經去世了,留下了繼母與兄弟。那位兄弟靠着建南侯府得了官職,是往蜀地做官。米氏出事之後,他一直沒派人來弔唁,也沒給外甥與外甥女寫過一封慰問的信,態度十分冷淡。倒是趙瑋得了爵位後,他曾經去信侯府,說了許多關心的話,想要重新走動起來。這些事在侯府並非秘密,主人們對米大舅的行爲感到不屑,下人們也很看不起,私下沒少嘲諷。蔡卓成前不久才往奉賢送過一回茶葉,盤桓了兩日,自然也聽到了許多傳聞,還知道米大舅如今在何處做官,又剛剛乾了些什麼好事呢。

米知府聽完後,火冒三丈。等送走了蔡卓成,他立刻就回到後衙小書房裡,開始寫信。

米夫人見了便問:“夫君是在給外甥寫信麼?”

米知府搖搖頭,兩眼幾乎噴出火來:“我是在給堂弟寫信,我要好好罵他一頓!誰教他做出這許多不忠不悌不仁不義之事的?!”()

第51章 告一段落第36章 奏本第147章 回京第370章 傳聞第456章 申斥第106章 親戚第347章 婚約第87章 質問第384章 藏梳第22章 當衆揭穿第562章 離去第68章 現場視察第254章 棲鳳齋第285章 嫌疑人第22章 當衆揭穿第129章 太子入城第249章 搶白第127章 準備第359章 雄心壯志第610章 發難第315章 謝禮第368章 警告第127章 準備第507章 同行第615章 兄弟第392章 新聞第169章 衝撞第48章 盧媽第19章 痛定思痛第41章 惹衆怒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255章 雀金呢第359章 雄心壯志第388章 探望第373章 失蹤第358章 背影第428章 相邀第326章 招工第39章 朱氏麗嬪第413章 流言第39章 朱氏麗嬪第171章 驚聞第118章 引介第92章 實行第608章 太醫第15章 奇言詭行第408章 秋宴第455章 妥協第592章 請求第547章 對質第18章 審問第69章 上跳下竄第595章 病倒第444章 表侄第133章 改道第84章 傳信第2章 老姨奶奶第332章 剝繭第567章 新進士第382章 怒火第440章 出發第436章 阻攔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413章 流言第48章 盧媽第428章 相邀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391章 建議第187章 新皇第459章 尋親第121章 意外的線索第243章 弄巧成拙第569章 搶手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379章 帝后第523章 謝禮第71章 太子退位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149章 元宵節第148章 兄妹團聚第25章 庸醫第155章 腦補少女與面癱少年第181章 尋親第178章 王大奶奶第319章 金鐲第249章 搶白第436章 阻攔第154章 棉襖第362章 憂慮第620章 說客第48章 盧媽第220章 回禮第224章 誅心第625章 嘆息第188章 賞賜第422章 勸姐第92章 實行第496章 對策第583章 告狀
第51章 告一段落第36章 奏本第147章 回京第370章 傳聞第456章 申斥第106章 親戚第347章 婚約第87章 質問第384章 藏梳第22章 當衆揭穿第562章 離去第68章 現場視察第254章 棲鳳齋第285章 嫌疑人第22章 當衆揭穿第129章 太子入城第249章 搶白第127章 準備第359章 雄心壯志第610章 發難第315章 謝禮第368章 警告第127章 準備第507章 同行第615章 兄弟第392章 新聞第169章 衝撞第48章 盧媽第19章 痛定思痛第41章 惹衆怒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255章 雀金呢第359章 雄心壯志第388章 探望第373章 失蹤第358章 背影第428章 相邀第326章 招工第39章 朱氏麗嬪第413章 流言第39章 朱氏麗嬪第171章 驚聞第118章 引介第92章 實行第608章 太醫第15章 奇言詭行第408章 秋宴第455章 妥協第592章 請求第547章 對質第18章 審問第69章 上跳下竄第595章 病倒第444章 表侄第133章 改道第84章 傳信第2章 老姨奶奶第332章 剝繭第567章 新進士第382章 怒火第440章 出發第436章 阻攔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413章 流言第48章 盧媽第428章 相邀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391章 建議第187章 新皇第459章 尋親第121章 意外的線索第243章 弄巧成拙第569章 搶手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379章 帝后第523章 謝禮第71章 太子退位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149章 元宵節第148章 兄妹團聚第25章 庸醫第155章 腦補少女與面癱少年第181章 尋親第178章 王大奶奶第319章 金鐲第249章 搶白第436章 阻攔第154章 棉襖第362章 憂慮第620章 說客第48章 盧媽第220章 回禮第224章 誅心第625章 嘆息第188章 賞賜第422章 勸姐第92章 實行第496章 對策第583章 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