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太醫

趙琇與李善文、汾陽王世子妃候在慈寧宮正殿後的小花園裡,正百無聊賴。

京城的冬天很冷,今年的風雪又格外厲害,眼看着天上的烏雲又開始積聚起來,天就要陰了,不定什麼時候就要下雨雪,她們幾個女孩子卻還要露天站着。皇帝不發話,她們就沒法走人,心裡卻有些發愁。

趙琇望了一眼不遠處的東廡房,心想一會兒若真的有雨雪,到那邊的長廊底下避一避,應該不要緊吧?皇帝只是叫她們略留一留,又沒說一定要她們留在原地不動,只要離得不遠,能讓皇帝一出來就看見,想來就可以了。

趙琇心裡這麼想着,又去打量那幾個留在殿外的皇帝隨侍,卻全是生面孔,也不知跟哪一個打招呼。李善文小姑娘臉皮薄,這種事兒不好叫她出頭。汾陽王世子妃卻是皇帝的正經侄媳婦,請她出面幫着說一聲,想來不難。瞧她如今被風吹得臉色發白的模樣,就知道她也盼着能稍稍避一避風雨呢。

趙琇湊近了小聲道:“世子妃,這裡風大,天又陰了,一會兒興許要下雨。我們繼續站在這裡,若叫雨淋得全身溼透,讓人看見了未免不雅。能不能跟皇上身邊侍候的公公或姐姐們說一聲,讓我們到旁邊廡房廊下避一避?”

汾陽王世子妃聽了,一臉正中下懷的表情,微笑道:“妹妹想得周到,在御前確實不好失儀的。”便真的走上前去,尋了個服裝看起來品級是在場人裡最高的宮女低聲說了幾句,對方有些遲疑,猶豫着不敢做主。

倒是一旁的內監很淡定:“無妨的,世子妃與兩位姑娘只管過去避着就是了。皇上一會兒與太后娘娘說完了話,想來是不會從這處小門出來了。奴才們什麼時候得了令前去侍候,三位只管一同來便是。”他甚至還出了個主意:“西廡房裡住的都是先帝時的宮嬪,如今都在清修呢,外人不好隨意打攪。這正殿後頭是太后娘娘平日禮佛的大佛堂,倒是清靜。檐下地方又大。世子妃與姑娘們不妨到那邊去避雨雪。等皇上要走,我們這邊一動,您三位一眼就能瞧見了,豈不省事?”

這個主意確實不錯。尤其是汾陽王世子妃,先前還去過大佛堂好幾回呢,那裡侍候的宮女,她都是混熟了的,便笑着回頭召趙琇與李善文過去。說:“我們上後頭大佛堂去吧。那邊廊下還可以坐一坐。”

李善文猶豫了一下:“這樣也好。”她算來也是太后親族中的晚輩,在宮裡住過不少時日,清楚慈寧宮的地形。大佛堂前廊下地方寬敞是不假,宮人也很熟悉,可最重要的是……從那裡可以隱約看見正殿裡的情形,只需要穿過院中不長的甬道,就能進入正殿後門,再繞兩個彎就是前殿明間了。太后、皇帝與皇后正在殿中,不知爭執得如何。李善文知道自己是必定會嫁給皇長子的,心裡總在擔憂皇后不知又會闖出什麼禍來。就算明知道不妥。她還是想偷偷瞧一眼。

趙琇見她二人都贊成,自然也不會反對,便笑着隨她們重新折回去,越過院子走向大佛堂。

方纔那宮女小聲問內監:“這真的不要緊麼?你怎麼就敢自作主張?當心主管大人知道了怪罪!”

那內監白了她一眼:“大妹子好不省事。那又不是一般的誥命與千金,是太后娘娘的侄孫媳婦與親孫媳婦,平日裡最疼愛不過了,難道還能看着她們叫風吹壞了不成?都是弱不禁風的嬌客,眼看着就要下雪,若是真個着了涼,皇上還會怪罪我們怠慢了貴人呢。”

宮女不太放心。正要再說幾句,忽然聽得正殿內傳來一陣喧譁,又有皇帝的嚎叫聲,兩人都嚇了一跳。一衆宮人內侍面面相覷。都有些束手無措。方纔那內監最是機靈,只一會兒的功夫,就反應過來,往西盡間的後小門衝了過去。

趙琇等人才剛走到大佛堂前,還未來得及跟殿內侍候的宮人打一聲招呼,就聽到了正殿方向傳來的喧譁聲。三人都驚得愣住了。不知發生了什麼事。

李善文側耳細聽,有些遲疑:“剛纔……好象是太后身邊的大宮女在尖叫……”汾陽王世子妃也不停點頭:“是呀,我也聽見了。”趙琇皺起眉頭說:“現在是皇上在叫嗎?怎麼好象很慘的樣子?”忽然間,她就聽到皇帝叫喊“我的眼睛”,愣了一下,立刻臉色大變地衝下了臺階。

李善文也臉色發青地跟隨在她身後向正殿跑去,三兩步後就超過了她,搶先奔入殿中。趙琇索性就跟在她後面走,省得自己再找路了。汾陽王世子妃面色慘白地跟在最後。三人進門後在殿中轉了兩轉,只見眼前一亮,明間中的慘狀頓時讓她們全都驚呆了。

皇后被數名慈寧宮的宮女與跟隨皇帝前來的內侍合力壓制在地,皇帝一手捂住右眼,滿臉鮮血地嚎叫不止。太后面色慘白,哭着拼命抱住皇帝:“皇上,給我看看,給母后看看你的傷勢!”皇帝只拼命搖頭,卻止不住痛苦地尖叫着,手上的血卻越流越多了。

趙琇很快就醒悟到剛纔都發生了些什麼,愕然看向皇后,不敢置信她怎麼可能會蠢到這個地步!皇帝所有已經出生的皇子都是從她肚子裡出來的,皇長子立儲的旨意已經頒佈下去了,明後年就要娶妻,本人不蠢,也有能力,皇帝還挺重視的。皇后什麼都不必做,她的兒子就能成爲儲君,如今她給了皇帝這一下,隨時都有可能被廢后,她兒子的儲位還能保住嗎?她難道忘了她的丈夫還會有別的兒子?端嬪現在肚子裡就懷着一胎呢!

皇后到底爲什麼會做出這種事來?就因爲沒人相信她是冤枉的?可她明明就不冤!

在趙琇等人發愣的當口,太后已經半哄半勸地讓皇帝稍稍平靜了下來,挪開捂住右眼的那隻手,只見上頭深深的一個血口。那簪子被擲過來時,力道太大,皇帝又沒能避開,除了銀簪杆尖的傷害,就連簪身也戳到了四周的眼皮,以至眼部看上去幾乎是一片血肉模糊,慘不忍睹。太后只覺得眼前發黑。彷彿再度經歷了長子被太醫宣佈目盲那一刻的絕望,身體不由得向後軟倒。

此時太后身邊的侍女幾乎都被支使去壓制皇后了,剩下一個還站在皇帝身邊倒吸冷氣呢。太后身邊無人扶持,眼看着她就要摔倒。趙琇望見。連忙快步衝上來將她扶住。李善文哭着扶住她另一隻手臂,不停地叫她:“太后娘娘,您沒事吧?快醒醒啊!”

汾陽王世子妃早已腳軟了。

趙琇拿大拇指去掐太后的人中,直掐到她幽幽醒轉。趙琇見她眼神都發直了,就知道她人醒了。意識卻還昏着,連忙在她耳邊道:“太后娘娘,您現在不能暈,皇上的傷勢需要儘快醫治,您得趕緊傳太醫來!”

“太醫……”太后的眼神慢慢變得清明,“對,太醫!”她喘着粗氣下令:“快!傳太醫!把太醫全都叫過來!”

“不行!”皇帝出人意料地阻止了她,“不能傳太醫!”他用剩下的那隻眼睛看了看周圍的人,又看了看趙琇、李善文,以及剛剛冷靜了一點。才走到太后身後的汾陽王世子妃,眼裡流露出忌憚的目光:“不能讓宮外的人知道朕受了傷!”尤其是有可能會致殘的傷!他還沒忘記,當初同胞兄長廣平王是如何失去儲君之位的。

太后卻沒辦法接受他的決定:“皇上糊塗了?你傷得這樣重,不叫太醫,如何能治好?!”

皇帝猶疑不決,右眼的劇痛令他根本無法冷靜思考,他忍不住再次叫出了聲。

皇后在宮人的壓制下,發出低低的笑聲:“他不敢叫太醫,就怕人家知道他瞎了,會讓他退位呢。有那麼多人盯着他的位子。他怎能放心?現如今不就有一位廣平王世子妃在這裡麼?”

趙琇狠狠瞪了皇后一眼,她要作死是她的事,還要拉無辜的人下水,就叫人不能忍了!

她直截了當地對皇帝說:“皇上。治傷要緊,您還在流血呢,總要先止了血,止了痛,才能再說其他。若有人膽敢圖謀不軌,您難道不會防備麼?何必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不叫太醫。難道他打算一直流血到死?還是覺得這傷口放着不管就會自習痊癒?

皇帝總算清醒了一點,明白趙琇說的話是正理,他一咬牙,就下了命令:“讓太醫院的院使院判過來,只帶兩個擅長外傷的御醫,其餘人等一概不必來。就說……就說是皇后發瘋,把太后給氣暈了。”

那名機靈的內監迅速領命而去,其他人見皇帝血流不止,紛紛尋了乾淨的白布來給他捂住傷口。太后的心腹宮人也想起了殿中備有救急的金創藥,不管有用沒用,先尋了出來給皇帝止血。不然等到太醫們趕到,皇帝的血也流光一半了。

太后慘白着臉,硬是撐着趙琇與李善文的手,重新站了起來。她深吸一口氣,低聲對心腹宮人道:“你去吩咐下去,立刻關閉慈寧宮所有大門,非奉旨不許任何人出入!慈寧宮內所有閒雜人等不得擅自走動,各自安份待在宮室中,直到哀家下令解禁爲止!”

那宮人白着臉倉惶領命而去,太后又再看向地上的皇后,眼裡迸射出強烈的恨意來。

皇后卻還不知死活,仍舊說着瘋話:“這就是報應!叫你們冤枉我……可惜上天沒眼,竟然只是叫你傷了一隻眼,怎的就沒把你的命給要了呢?你若死了,大郎就能做皇帝,我們母子從此以後再也沒什麼可害怕的了……”

旁邊的宮人都露出駭然的表情,太后氣得又要暈過去了,李善文見狀,就將汾陽王世子妃接過自己的位子,自個兒撲到皇后身邊,在她耳邊小聲道:“皇后娘娘,您少說兩句吧。皇長子何辜?皇次子何辜?公主殿下何辜?您傷了皇上,就不想想您的兒女會遭遇什麼嗎?您是他們的母親!求您了,別讓他們陷入更爲難的境地!”

皇后怔住了,愣愣地看向李善文,臉上一片空白,過了好一會兒,她忽然顫抖了一下,整個人失去了意識,暈倒在地上。

李善文替她摸了一把脈,鬆了口氣,爬起身來,回頭望一眼趙琇,眼中含着說不出的悲哀與茫然。

趙琇能明白她的心情,遇上這麼個坑兒子的娘,皇長子着實可憐,但皇后好歹是他親孃,對他有生恩。李善文是太后的孃家親眷晚輩,卻被指婚給了皇長子,硬生生跟這麼一個婆婆扯上了關係,日後前程未卜,比皇長子還要無辜。可偏偏,她又沒有別的路可以選。換了她是她,也會覺得茫然。

趙琇與李善文、汾陽王世子妃合力,將太后挪到西暖閣的炕上。皇帝就在西次間裡等候太醫到來呢。慈寧宮中備下的金創藥頗爲有用,他的血已經基本止住了,疼痛也稍有緩解,可傷口看上去仍然十分恐怖。皇帝心中恐懼至極,心情暴躁非常。宮人上前替他擦一下血跡,因爲力道稍重了些,就被他一腳大力踢開。

所有人的心情都是沉重的,只等着太醫的到來,宣佈皇帝的傷勢,到底嚴重到了哪一步。

他會失明嗎?

就在所有人的期盼中,太醫院院使終於帶着人趕到了。他原以爲是太后被皇后氣得暈倒了,進殿後先去拜見太后,想着自己是給太后看慣了病的,心裡應該有數,沒想到內監卻直接將他領到了皇帝面前。他一擡頭看見皇帝的樣子,雙腿就軟了:“皇上!”

皇帝不耐煩地說:“你們哪一個擅長治外傷?趕緊過來替朕瞧瞧!”

太醫們立刻圍了上去。

兩刻鐘後,太醫們爲皇帝重新清洗了傷口,上藥包紮好了,也隨即得出了結論:皇帝的右眼受到了極大的傷害,但目前並沒有完全瞎掉,小心醫治,未必就沒有痊癒的希望。可想要治好,皇帝就必須要處處小心,不能再讓右眼的傷加深了,能不動它,就儘量不要動它,否則略有差遲,便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結果。而如今世上最擅長醫治眼傷的大夫,無疑是曾經令廣平王復明的葉大夫。若由他來給皇帝做主治大夫,想必皇帝痊癒的把握就更大一些。

皇帝咬着牙問:“除了他,難道就沒有別人了?!”葉大夫是廣平王的人,叫他如何能信任?

衆太醫小心地交換了一個眼色,齊聲應說:“葉大夫是最好的!”反正比他們強,他們治不好的廣平王,都讓他治好了。皇帝的傷,自然也該由他負責去。

太后在西暖閣內,已經聽得黑了臉。(。

第525章 不合羣第606章 喊冤第445章 米家第453章 小敘第311章 偶遇第510章 趙演第379章 帝后第418章 口風第530章 擴散第366章 潛入第163章 指點第482章 賞燈第164章 找補第54章 憂慮第354章 秘信第301章 孝順孫子第260章 淤青第146章 平定第237章 露餡第550章 喜脈第579章 多心第379章 帝后第2章 老姨奶奶第110章 新太子第365章 打趣第526章 反駁第72章 疑點第261章 告密第489章 煩惱第601章 喜訊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194章 曹家第50章 新年第498章 信第346章 席間第623章 入夏第239章 誤會第109章 兩年第234章 置莊第47章 不安第239章 誤會第350章 地震第568章 追加第472章 死纏第374章 遭遇第11章 風雨欲來第515章 反應第579章 多心第288章 臘八會(二)第340章 求情第456章 申斥第503章 善後第256章 借書第343章 醒悟第505章 感悟第186章 教孫第174章 勸食第583章 告狀第513章 方家女第155章 腦補少女與面癱少年第242章 烏龍第493章 進展第574章 壯大第359章 雄心壯志第304章 雪上加霜第516章 市恩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336章 送書第52章 匆匆五年第21章 好戲第89章 盧家內訌第512章 嘉獎第601章 喜訊第127章 準備第526章 反駁第307章 籌備第614章 立儲第588章 黑鍋第66章 宗族大會(二)第450章 感激第313章 許諾第23章 一場鬧劇第498章 信第55章 抉擇第408章 秋宴第127章 準備第102章 詭狀第197章 夏日正午第226章 東昇第47章 不安第181章 尋親第134章 海上時光(上)第279章 救人第472章 死纏第411章 自作自受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110章 新太子第519章 悔悟第602章 勸女第453章 小敘
第525章 不合羣第606章 喊冤第445章 米家第453章 小敘第311章 偶遇第510章 趙演第379章 帝后第418章 口風第530章 擴散第366章 潛入第163章 指點第482章 賞燈第164章 找補第54章 憂慮第354章 秘信第301章 孝順孫子第260章 淤青第146章 平定第237章 露餡第550章 喜脈第579章 多心第379章 帝后第2章 老姨奶奶第110章 新太子第365章 打趣第526章 反駁第72章 疑點第261章 告密第489章 煩惱第601章 喜訊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194章 曹家第50章 新年第498章 信第346章 席間第623章 入夏第239章 誤會第109章 兩年第234章 置莊第47章 不安第239章 誤會第350章 地震第568章 追加第472章 死纏第374章 遭遇第11章 風雨欲來第515章 反應第579章 多心第288章 臘八會(二)第340章 求情第456章 申斥第503章 善後第256章 借書第343章 醒悟第505章 感悟第186章 教孫第174章 勸食第583章 告狀第513章 方家女第155章 腦補少女與面癱少年第242章 烏龍第493章 進展第574章 壯大第359章 雄心壯志第304章 雪上加霜第516章 市恩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336章 送書第52章 匆匆五年第21章 好戲第89章 盧家內訌第512章 嘉獎第601章 喜訊第127章 準備第526章 反駁第307章 籌備第614章 立儲第588章 黑鍋第66章 宗族大會(二)第450章 感激第313章 許諾第23章 一場鬧劇第498章 信第55章 抉擇第408章 秋宴第127章 準備第102章 詭狀第197章 夏日正午第226章 東昇第47章 不安第181章 尋親第134章 海上時光(上)第279章 救人第472章 死纏第411章 自作自受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110章 新太子第519章 悔悟第602章 勸女第453章 小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