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領袖

bookmark

存勳打來電話時,已經是9日凌晨。

王元慶沒去軍情局,也沒去總參謀部,讓焦魃山泡了一壺濃茶,等待最終結果。

雖然王元慶不是軍人,但是擔任紀佑國的秘書時,多次參與軍事行動、特別是秘密軍事行動的策劃與指揮工作。久病尚且成醫,豐富的閱歷讓王元慶對特種作戰行動多多少少有點了解,知道行動將在天亮前結束。

結果如何,王元慶沒有多想。

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日本特種部隊”在開城附近與朝鮮軍隊交火,隨後向停火線以南撤離,肯定會讓半島局勢更加緊張。

安排工作的時候,王元慶考慮到了這一點。

由此可見,王元慶是個不折不扣的“主戰派”。與紀佑國、趙潤東相比,王元慶在處理涉及到國家安全與國家利益的周邊問題上,不但更加強硬,還更加積極主動。

在外人看來,這是因爲王元慶與紀佑國、趙潤東不是同一代人。

紀佑國與趙潤東在20紀50年代出生,屬於共和國的“第一代”。因爲經歷了共和國的幾個主要時期,所以不管是紀佑國、還是趙潤東、乃至一向強硬的彭茂邦與潘雲生,處理周邊問題時,都非常小心謹慎,往往到無路可退的時候纔出重拳。差別是,紀佑國把控大局的能力遠遠超過趙潤東,即便被動應戰,也能化被動爲主動。

實際上,“代溝”不是主要問題。

作爲20紀70年代出生地第三代共和國公民。王元慶經歷了共和國地“大變革時期”。與前兩代相比。王元慶這代人不但更有冒險精神、更善於開拓、更懂得追求。也更自信、更自強。思想觀念非常開放進去。作爲國家領導人。思想觀念在處理與國家利益密切相關地國際事務時不是決定性因素。

決定政策地是國家實力。

可以說。紀佑國一直在爲提高共和國地國家實力奮鬥。趙潤東做得也差不多。兩人沒有把重點放在周邊問題上。更沒有積極主動地擴大共和國地勢力範圍。兩代領導人地艱苦努力。爲後繼者打下了堅實基礎。

2~組重要數據或許更能說明問題。

2010年。共和國國民生產總值36萬億元、相當於54萬億美元。雖然是全球第三大經濟實體。但是總量只有美國地26%;20177年。共和國國民生產總值接近72萬億元、相當於13萬億美元。成爲全球第二大經濟實體。總量爲美國地71%;2023年。共和國國民生產總值1C7億元、相當於24萬億美元。總量爲美國地97%。如果2024年繼續保持74%地增長率。共和國將超過美國。成爲全球第一大經濟實體。

2010年。共和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約18700元、相當於2800美元。爲美國地;20177年。共和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約、相當於7600美元。爲美國地11%;2C23年。共和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約68000元、相當於15100美元。爲美國地18%。按照最樂觀地估計。到2050年。共和國地人均可支配收入將與美國持平;即便是最保守地估計。也將在2065年達到這一水準。

不論是總體國力,還是人均實力,共和國的發展速度都非常驚人。

可以說,紀佑國與趙潤東爲後繼者留下了一筆豐厚地“家產”。

有了實力,才能辦大事。

經濟相對落後的情況下,共和國必須埋頭苦幹,集中力量搞好國內建設。隨着經濟實力逐步提升,共和國需要足夠的資源與市場,僅僅重視國內建設已經無法滿足國家發展的需要,更不可能切實維護國家利益。

在這個大背景下,任何領導人都會調整國家的基本策略。

趙潤東逐步把權力移交給王元慶,正是因爲王元慶的策略能夠最大限度地維護與實現國家利益,而不是身體狀況讓他不得不交權。如果王元慶沒有表現出足夠的能力,只要趙潤東還有一口氣,都不會這麼做。

有了足夠地實力,只是國家前進的動力。

要想走上正確地道路,還需要非常明確的目地。

這一點,正是王元慶表現得比紀佑國與趙潤東都要出色的地方。

不管做什麼事,王元慶的目的性都非常明確。

去地方的時候,王元慶在廣西試點工作中全力以赴,證明了自己的才能;返回中央,地位還未確定,處處避免與趙潤東產生利益衝突;地位得到確定後,大展拳腳,很快得到包括趙潤東在內的老一代領導人的認同與賞識。這些都證明王元慶早已確定目標,而且一直爲之奮鬥。

在對外政策上,王元慶的目標觀念更讓人驚歎。

遠的不說,朝鮮的李孝文變節事件之後的這段時間,王元慶處處表現得咄咄

給人的感覺是,即便美日韓不主動挑起戰爭,他也的引發戰爭。雖然這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錯覺,但是完全能夠體現出王元慶的主動性與目標觀念。

既然戰爭遲早都會爆發,那麼一切工作都以打贏戰爭爲目的!

爲了達到目的,就得爲共和國創造一切有利條件。比如在最合適的時候引爆戰爭,以最合理的方式參加戰爭,用最微小的代價贏得戰爭,在戰後獲得最大的利益。

王元慶的這些素質,正是趙潤東的主要缺陷。

不得不承認,紀佑國早就看出王元慶的特點,知道在未來的某個時候共和國需要王元慶這樣地領袖,纔會爲王元慶指明道路,在離任之前做好相關安排。

至於紀佑國有沒有向趙潤東施加影響,就不得而知了。

當然,王元慶身上不是沒有缺點。

作爲國家領導人必須具備的3項主要素質中,“實力價值觀”與“目標觀念”在王元慶身上體現得很明顯,而“發展變革觀”卻沒有表現出來。因爲還沒正式“執政”,所以他是否具有這項素質,不宜做出判斷。

小方面,王元慶最欠缺的就是治理國家的經驗。

彭茂邦與潘雲生堅決支持王元慶返回中央擔任要職,除了鞏固王元慶在決策圈中的地位之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利用趙潤東的第二界任期讓王元慶積累足夠的治國經驗,爲今後正式“執政”打下基礎。

王元慶能夠獲得今天的地位,除了紀佑國地提攜之外,個人努力纔是最關鍵因素。

從半夜等到天亮,李存勳纔打來了電話。

“什麼!?”王元慶地神色劇變,“有沒有人員傷亡……那就好,什麼時候能夠撤出來……好的,你準備一下……對,我馬上過來……不用,我自己過來就行了……好的,不用麻煩,我在路上吃早飯……好,好的,就這樣。”

等王元慶放下電話,葉致勝才站了起來。“情況怎麼樣?”

“人救出來了,只是行動遇到點麻煩。”王元慶長出了口氣,“還好,是小問題,不太嚴重,接應部隊已經出發,參加行動的人員能在中午之前全部撤出來。”

“傷亡很大?”

“只有幾名人受傷,沒人陣亡。”王元慶笑了笑,說道,“快去準備,我們立即去軍情局,在路上吃早飯。”

葉致勝沒多羅嗦,立即去找焦魃山與警衛人員。

0鍾後,王元慶帶着葉致勝與焦魃山出發了。

來到軍情局地時候,李存勳已經讓人準備好了會議室。

“剛收到消息,第一批行動人員、我們的兩名間諜與營救對象已經撤出來了,大概在九點左右到達空軍基地。”李存勳沒有多羅嗦,“我已經派人過去,把人接回來之後,審訊工作由我親自負責。”

“有這個必要嗎?”

“越快完成策反工作,對我們越有利。”李存勳停頓了一下,說道,“朝鮮情報安全部門逮捕谷樹良平之後,剷除了配合谷樹良平行動地日本諜報網,逮捕了數十名日本特工。消息還沒有散佈出去,只要谷樹良平儘快返回日本,就能讓日本國家情報廳相信他沒有落入朝鮮手中。拖上幾天,他就沒有利用價值了。”

王元慶點了點頭,認同了李存勳的做法。

“第二批人員很快就能撤回來。”李存勳注意到王元慶的神色有點疲憊,改口說道,“他們回來後,我會及時報告情況。”

“沒什麼,我們在這裡等一會。”

李存勳暗暗嘆了口氣,沒多說什麼。

“有沒有調動資源監視朝軍與韓軍的動向?”

“早已安排好了。”李存勳看了眼手錶,“十五分鐘後將收到第一批衛星偵察照片,八點之前將收到偵察機發回的消息。”

王元慶點了點頭。“看來,該安排的都安排好了。”

“總參謀部那邊也聯繫好了,如果雙方軍隊發生衝突,會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你是說,總參謀部已經擬定好了作戰計劃?”

“只是草案,詳細地作戰計劃還沒有完成。如果有必要,隨時可以採取軍事行動。”

王元慶沉思了一陣,對葉致勝說道:“你去總參謀部一趟,大致詢問下情況,如果已經做好準備,讓項鋌輝在下午召開作戰會議。”

“今天下午?”

“當然,難道還明天下午?”

葉致勝沒多問,點頭答應了下來。

與幾位老一輩領袖相比,王元慶的另外一個優勢就是精力充沛。

封推期間,半小時一更,閃爍更兄弟們一起瘋狂,讓大家爽個夠!

啥票啥支持都來點

第41章 結構性調整第1章 關鍵事件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35章 有備而來第40章 空天戰機第123章 進軍古巴第83章 戰爭動員第78章 主力艦第7章 最強團隊第39章 鬥法第21章 戰爭到來第1章 激活第1章 遲來的條約第7章 攔截第50章 明爭暗鬥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77章 皇家空軍的選擇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187章 政治化戰爭第49章 退縮第43章 蛛絲馬跡第129章 軍人職責第76章 有限反擊第1章 聯合國風雲第30章 眼界高低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120章 膠着戰局第3章 風聲漸緊第70章 換位指揮第58章 高端之爭第8章 人才第67章 不得不做第107章 走向決戰第37章 專多能第121章 天軍登場第27章 擋箭牌第108章 爭奪焦點第34章 借刀殺人第32章 信號第72章 極限行軍第9章 空降兵序一利劍出鞘第18章 點火第82章 堅持路線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15章 有理有據第181章 戰略博弈第110章 添油加醋第16章 捧殺第47章 重生第83章 圍殲第57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60章 軍備競賽第53章 快速調整第33章 壟斷經營第95章 火山爆發第12章 搭臺唱戲第4章 殺人於無形第13章 深入探討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41章 明爭暗鬥第31章 愛國者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28章 促談第26章 戰爭威脅第135章 超遠程奔襲第45章 驚天陰謀第62章 摩拳擦掌第60章 協同作戰第45章 部署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61章 由冷轉熱第42章 幫倒忙第3章 換屆選舉第6章 錢的問題第6章 錢的問題第14章 真實身份第143章 太極拳第58章 地面戰爭第136章 是好是壞第5章 線索第45章 雷霆一擊序十六縱橫捭闔第12章 合二爲一第65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40章 空軍出動第110章 擺明立場第41章 應對措施第138章 絕對火力優勢第44章 閉門決策第51章 第一張戰略牌第99章 進軍夏威夷第8章 突然襲擊第96章 突圍第48章 小內閣第131章 戰爭加速第35章 發展方向第59章 積極應對第10章 理想海軍怨
第41章 結構性調整第1章 關鍵事件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35章 有備而來第40章 空天戰機第123章 進軍古巴第83章 戰爭動員第78章 主力艦第7章 最強團隊第39章 鬥法第21章 戰爭到來第1章 激活第1章 遲來的條約第7章 攔截第50章 明爭暗鬥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77章 皇家空軍的選擇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187章 政治化戰爭第49章 退縮第43章 蛛絲馬跡第129章 軍人職責第76章 有限反擊第1章 聯合國風雲第30章 眼界高低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120章 膠着戰局第3章 風聲漸緊第70章 換位指揮第58章 高端之爭第8章 人才第67章 不得不做第107章 走向決戰第37章 專多能第121章 天軍登場第27章 擋箭牌第108章 爭奪焦點第34章 借刀殺人第32章 信號第72章 極限行軍第9章 空降兵序一利劍出鞘第18章 點火第82章 堅持路線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15章 有理有據第181章 戰略博弈第110章 添油加醋第16章 捧殺第47章 重生第83章 圍殲第57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60章 軍備競賽第53章 快速調整第33章 壟斷經營第95章 火山爆發第12章 搭臺唱戲第4章 殺人於無形第13章 深入探討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41章 明爭暗鬥第31章 愛國者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28章 促談第26章 戰爭威脅第135章 超遠程奔襲第45章 驚天陰謀第62章 摩拳擦掌第60章 協同作戰第45章 部署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61章 由冷轉熱第42章 幫倒忙第3章 換屆選舉第6章 錢的問題第6章 錢的問題第14章 真實身份第143章 太極拳第58章 地面戰爭第136章 是好是壞第5章 線索第45章 雷霆一擊序十六縱橫捭闔第12章 合二爲一第65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40章 空軍出動第110章 擺明立場第41章 應對措施第138章 絕對火力優勢第44章 閉門決策第51章 第一張戰略牌第99章 進軍夏威夷第8章 突然襲擊第96章 突圍第48章 小內閣第131章 戰爭加速第35章 發展方向第59章 積極應對第10章 理想海軍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