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十六縱橫捭闔

序十六 縱橫捭闔

諾大的會議中心,被數百名中外記者擠得水泄不通,天未亮就趕來的攝影記者更是連推帶擠,佔領了最佳的位置,架好了攝像機與照相機。當共和國國務院外長黃國巍從幕後走出來的時,記者們把已經瞪得很大的雙眼瞪得更大了,等待着一個“預料”中的消息。

昨天發生在東海海域的那場衝突,已經不是什麼新聞。

最先發出報道的是派駐“華盛頓”號航母的CNN記者,隨後日本朝日新聞社在晨報的頭版上用醒目的標題報道了這起事件。三個當事國中,兩個先後“表態”。有點從業經驗的記者都知道,共和國肯定會在今天上午表態,而且會以新聞發佈會的方式,由共和國外交部出面表態。

結果,駐京的數百家報社與電視臺的記者在天還沒亮的時候就趕了過來。

只是所有記者都沒有想到,主持新聞發佈會的不是外交部的發言人,而是外長。

反應迅速的記者立即掏出了手機,讓後方預留黃金時段的新聞內容,或者是晚報的頭版內容。他們都知道,由共和國外長出來發佈相關消息,不但表明事態非常嚴重,也表明共和國的態度非常強硬。

“各位,請大家遵守會場紀律,這次是新聞發佈會,外長不接受任何提問。”

主持人的開場白之後,黃國巍拿着稿紙走上了講臺。“大家好,我是共和國國務院外交部部長黃國巍。”

簡短的自我介紹,引來了記者們善意的笑聲。

黃國巍算得上是共和國的一大名人,也是外交場合中的知名人士。除了處理那些惡意挑釁共和國主權與威嚴的國際事件之外,黃國巍給外人留下的是幽默、不拘言笑與風度翩翩的良好形象。

“今天,我代表共和國國務院發表一份強烈的譴責聲明。”黃國巍沒做任何鋪墊,直奔主題。“北京時間昨天,也就是七月二十七日十一點三十分,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作戰艦艇,以及日本空中自衛隊的作戰飛機,不顧我方的嚴正警告,肆意在國際航線上攔截我國船隻,並且試圖登上我國船隻;數度與我方派出的戰艦、戰機發生衝突,差點釀成無法挽回的嚴重後果。就此,我謹代表共和國國務院,向日本當局發表最強烈的抗議,並且嚴正聲明,因此引發的一切後果,都將由日本單方承擔。爲了表達堅決捍衛共和國船隻在國際海域的自由通航權,以及共和國在全世界範圍內的自由貿易權,我謹代表共和國國務院在此宣佈,從即日起,無限期推遲與日本的戰略經濟談判!”

話音還未落下,記者們就呆住了。

沒等記者們反應過來,黃國巍就離開了講臺,退到了幕後。

“各位,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

短短几秒鐘的沉寂之後,會議中心內就炸鍋了。幾乎所有的記者都掏出了手機,撥通了總部的號碼,把這起剛剛發生的重大事件報告回去。

這肯定是一起非常重大的事件。

一個月前,共和國的高級代表團在東京與日本政府進行了第一輪戰略經濟對話,並且展開了戰略經濟合作的談判工作。當時,該事件被炒得沸沸揚揚。從各種渠道透露出來的消息證明,共和國將在三年內從日本採購數以百億美元計的貨物,爲數十萬日本人提供就業機會,讓數以萬計的日本企業獲得“過冬”的糧草。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爲,共和國伸出的援助之手給處於經濟嚴冬中的日本帶來了一絲暖意。更有甚者,部分經濟專家認爲,通過與共和國達成戰略經濟合作關係,日本經濟持續了二十年的大衰退將迅速結束,再次走上經濟復興之路。

一次海上衝突,黃國巍的一句話,徹底斷送了日本經濟復甦的希望。

半個小時之後,黃國巍急匆匆的走進了西圃園內的元首書房。

“國巍,怎麼搞得滿頭大汗的,難道那些記者又爲難你了?”

“不,不是。沒等記者提問,我就離開了。”黃國巍拿起了放在茶几上的茶杯,猛喝了幾口。“元首,我們是不是做得太過分了?”

“過分,什麼意思?”紀佑國走了過來,請黃國巍坐了下來。

“這個‘炸彈’的威力太大了,恐怕會適得其反。”

“你是說,日本會做出過激反應?”紀佑國淡淡一笑,在黃國巍喝過的茶杯裡續上了水。

“是啊,我覺得有點過頭。”黃國巍嘆了口氣,“你也知道,日本非常在意這次的戰略經濟對話,連麻生首相都將連任的希望寄託在了對話上。我們卻一下關死了談判的大門,肯定會對日本政壇與日本經濟造成巨大影響。說不定,連續執政五十多年的自民黨都會因此輸掉大選。”

“是嗎?”紀佑國笑着搖了搖頭,“那你說說,如果自民黨敗選,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這……”黃國巍稍微遲疑了一下,他覺得元首不可能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紀佑國沒有急着開口,擺出了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此次經濟危機對日本的影響非常嚴重,日本是全球重災區。麻生首相在危機爆發之後上臺,卻沒能做到力挽狂瀾,其採取的經濟拯救措施沒有發揮多大的實質性作用,讓日本在經濟危機中越陷越深。因此,經濟問題成了麻生首相,乃至日本自民黨在即將開始的衆議院換屆選舉中的致命缺陷。”在出任外長之前,黃國巍曾經擔任外交政策研究所東亞司的司長,對東亞各國的情況都非常瞭解。“現在唯一能夠挑戰自民黨的就是小澤領導的民主黨。民主黨最大的缺點是沒有執政經驗,而且給選民的承諾過於粗放,沒有提出任何實現行政目的的行政政策。另外,民主黨在改善日本經濟方面也沒有多少辦法。如果我們沒有拋出這顆‘炸彈’,民主黨獲勝的把握並不大。”

“民主黨?”紀佑國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你是說,現在民主黨當選的機會大增?”

“正是如此。”

“那麼,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呢?”紀佑國又把話題拉了回來。

“元首……”黃國巍突然激動了一下,接着又控制住了情緒。“民主黨一直主張廢除和平憲法,建立正規軍隊,強化日本國體,獲得獨立的大國地位。另外,民主黨在地區政策上也非常激進,甚至有大部分人堅持日本應該發展核軍備,讓日本成爲一個得到承認的世界大國。如果讓民主黨上臺,恐怕東亞局勢將產生劇烈動盪。”

“是嗎?”紀佑國摸了摸下巴,說道,“你的分析有一些道理,我也不否認,民主黨確實比自民黨激進得多,但是我卻不太贊同你的一些觀點。首先民主黨上臺之後,不可能在一夜之間讓日本擺脫美國的控制,必然繼續採取依附美國的政策,同時加強軍事投入,搞多元外交,謀取大國地位。其次民主黨不可能在一夜之間改變戰後六十多年的傳統,讓所有日本人接受激進政策。爲了鞏固政權,擴大政治影響力,民主黨仍然得把主要力量用來改善國內經濟,提高國民收入。當然,其採取的政策肯定會更具威脅性,比如通過增加軍費開支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對日本軍事化最擔心,也是最害怕的不是我們,而是美國與韓國。如果民主黨上臺,打搞獨立政治與平衡外交,恐怕不用我們向其施加壓力,美國與韓國就會改變對日政策,影響日本國內的政治走向。”

“可是,這對我們也沒有好處。”

“那可不見得。”紀佑國呵呵一笑,“如果民主黨坐穩了執政黨的位置,比如改善了國內經濟狀況,提高了選民的收入,得到了大部分選民的支持,肯定會繼續推進其激進政策。到這一步,日本與韓國的矛盾會變得更加尖銳,美國也會對日本防着一手。到時候,美國精心構築的東北亞軍事同盟勢必土崩瓦解。你說,這對我們有沒有好處?”

黃國巍暗暗一驚,又說道:“問題是,民主黨在搞經濟方面恐怕連自民黨都比不上。”

“是啊,這是個問題,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紀佑國摸了摸下巴,“不過,現在談這些都爲時尚早,等到日本大選結束之後,我們再詳細的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聽到這,黃國巍心裡有底了。

元首比誰都看得清楚,看得長遠,而且在走出這步棋之前,早就安排好了後幾步棋。作爲一名資深外交官,黃國巍知道,這個世界上最不能夠得罪的,也最不應該招惹的就是共和國元首。

送走了黃國巍,紀佑國又沉思了一陣,然後拿起了放在辦公桌上的紅色電話。這是元首熱線電話,可以直接打給與共和國建立了首腦熱線的任何一個國家的國家元首,或者政府首腦。

幾顆關鍵的棋子已經佈下,剩下的,就是怎麼吃掉對方的大龍了。

第168章 軟硬結合第1章 出發第30章 有限衝突第43章 坦誠交流第71章 全面爆發第20章 血性第101章 決定性戰役序十東方醒獅第104章 歷史重任第134章 轟炸開始第115章 廢墟中的戰鬥第6章 試驗部隊第42章 正面交火第25章 意外失足第11章 全面打擊第53章 建議第78章 聯合抗華第51章 輪迴第145章 技術換產品第138章 絕對火力優勢第45章 戰爭需要理由第100章 雷厲風行第61章 未來陸軍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43章 蛛絲馬跡第91章 全線反擊第58章 聲東擊西第23章 手到擒來第66章 人選第83章 民族主義浪潮第58章 全面爆發第15章 突變第49章 戳破牛皮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26章 坦然面對第28章 戰略圍剿序十東方醒獅第63章 轉變思想第50章 粉墨登場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58章 空中化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54章 旁敲側擊第55章 大獲全勝第37章 登陸第91章 來勢洶洶第22章 王牌艇長的機會第68章 奇蹟第47章 重生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73章 涌而上第68章 文化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179章 外長會晤第55章 外太空作戰第87章 殺心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37章 鋌而走險第136章 割裂第33章 命不該絕第16章 捧殺第71章 一大步第14章 與時間賽跑第165章 擴大化第93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112章 行刑第67章 秘密武器第18章 責任第40章 根本矛盾第72章 極限行軍第41章 戰爭動機第166章 以攻代守第54章 瘋狂的內戰第55章 點悟第97章 虛張聲勢第117章 蓄意挑釁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69章 前因後果第87章 艦隊北上第34章 別有用意第96章 斷臂自救第54章 中堅力量第33章 親自作餌第85章 爭奪第一第44章 恐怖的實力第100章 僵局第20章 謀面第12章 實力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48章 轉折契機第136章 長遠謀劃第76章 有限反擊第90章 正面進攻第49章 因循守舊第74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12章 軍事聯盟第90章 爆炸效應第20章 關鍵所在第67章 意外收穫
第168章 軟硬結合第1章 出發第30章 有限衝突第43章 坦誠交流第71章 全面爆發第20章 血性第101章 決定性戰役序十東方醒獅第104章 歷史重任第134章 轟炸開始第115章 廢墟中的戰鬥第6章 試驗部隊第42章 正面交火第25章 意外失足第11章 全面打擊第53章 建議第78章 聯合抗華第51章 輪迴第145章 技術換產品第138章 絕對火力優勢第45章 戰爭需要理由第100章 雷厲風行第61章 未來陸軍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43章 蛛絲馬跡第91章 全線反擊第58章 聲東擊西第23章 手到擒來第66章 人選第83章 民族主義浪潮第58章 全面爆發第15章 突變第49章 戳破牛皮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26章 坦然面對第28章 戰略圍剿序十東方醒獅第63章 轉變思想第50章 粉墨登場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58章 空中化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54章 旁敲側擊第55章 大獲全勝第37章 登陸第91章 來勢洶洶第22章 王牌艇長的機會第68章 奇蹟第47章 重生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73章 涌而上第68章 文化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179章 外長會晤第55章 外太空作戰第87章 殺心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37章 鋌而走險第136章 割裂第33章 命不該絕第16章 捧殺第71章 一大步第14章 與時間賽跑第165章 擴大化第93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112章 行刑第67章 秘密武器第18章 責任第40章 根本矛盾第72章 極限行軍第41章 戰爭動機第166章 以攻代守第54章 瘋狂的內戰第55章 點悟第97章 虛張聲勢第117章 蓄意挑釁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69章 前因後果第87章 艦隊北上第34章 別有用意第96章 斷臂自救第54章 中堅力量第33章 親自作餌第85章 爭奪第一第44章 恐怖的實力第100章 僵局第20章 謀面第12章 實力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48章 轉折契機第136章 長遠謀劃第76章 有限反擊第90章 正面進攻第49章 因循守舊第74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12章 軍事聯盟第90章 爆炸效應第20章 關鍵所在第67章 意外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