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促談

着記還沒反應過來,王遠山在保鏢與安全工作人員開了會場。

王遠山的車隊剛離開臺北國際會展中心,新聞佈會現場就炸了鍋。回過神來的記紛紛拿出手機,或以其他方式向後方傳遞剛剛獲得的消息。反應迅速的電視臺與網站在第一時間做了重點報道,稍有遲滯的報紙也隨即調整了版面。

雖然很多人都料到臺電與“華芯”會在展會期間布重大消息,但是沒人想到王遠山在第一時間就拋出了“重磅炸彈”。

在只持續了1鐘的臺電集團新聞佈會上,王遠山公佈了三條重大消息。

一是臺電與“中國電子信息研究所”已經正式簽署合作協議,以238(按年分期支付)獲得“神經網絡計算機技術”的獨家使用權;每年爲“中國電子信息研究所”提供鉅額科研經費,資助數十個科研項目,由此優先獲得獨家使用權。

二是臺電將在3內推出“神經網絡計算機”,爭取在2035年之前使其市場佔有率超過30%,到2C45年淘汰電子計算機。臺電從月底開始,將全線產品降價15%到50%,擴大市場佔有率。

三是臺電將向所有整機商推薦“商用計算機平臺普及方案”,提高臺電集團在整機制造領域的市場佔有量。

3大舉措,招對準以英特爾公司爲的美國電子產業。

在“量子計算機”的關鍵技術取得突、具有商業應用價值之前,“神經網絡計算機”是未來計算機展的主要方向。2015年之前,共和國與美國就在“神經網絡計算機”領域投入鉅額科研資金,加大開力度,其和國的“中國電子信息研究所”是該領域的主要領頭人之一。臺電集團與“中國電子信息研究所”簽署長期戰略合作協議,成功佔據“神經網絡計算機”的制高點,在技術上對英特爾公司起了挑戰。

快“神經網絡計算機”推廣速度爲名,將全線產品降價,無非是又一輪價格戰。

真正地重點是第三項措電集團終於向整機廠商出了“最後通”。

收購AMDD公司之後。臺電集團成全球唯一地圖形芯片供應商。

雖然爲了避免遭到反壟斷法地打擊。臺電集團將AMDD公司地圖形芯片子公司ATI出售給了“華芯集團”。僅保留了NVIDIA公司。但是通過對“華芯集團”控股。臺電集團在圖形芯片市場上擁有隨也無法挑戰地霸主地位。

一直以來。整機廠商都在臺電集團與英特爾公司之間徘徊。

整機市場主流仍然是英特爾公司地處理機配合臺電集團地圖形芯片。

年初地時候。王遠山就放出風來。整機廠商不能做牆頭草。臺電集團肯定會在相關方面採取行動。

確實採取了行動且來得非常猛烈。

按照臺電集團公佈的“商用計算機平臺普及方案”,ATII與NVIDIA的圖形芯片將不再支持英特爾公司的新技術,如果與英特爾公司的商用處理器配合,性能必將大打折扣,只有與“華芯集團”的商用處理器配合,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如此一來,整機廠商只能選擇“華芯集團”的商用處理器。

走出這一步電與英特爾公司的價格戰演變成了“控制戰”。

因爲英特爾公司開的圖形芯片性能不佳,最多隻能在低端市場獲得一些佔有率,很難打入利潤豐厚的高端市場,所以業界普遍估計,絕大部分整機廠商將改弦易轍,加入以臺電集團爲的陣營,逐步拋棄英特爾公司的商用處理器。因爲整機市場(包括便攜式計算機)佔計算機市場總份額的75%,在商用市場佔了88%,所以整機廠商的選擇將決定臺電集團與英特爾公司的最終勝敗。

也有人擔心王遠山會玩火。

如果英特爾公司開出足以與ATII、NVIDIA相當的圖形芯片,憑藉在商用處理器上的領先優勢,很容易使大部分整機廠商投靠英特爾公司。

換句話說,王遠山在與英特爾公司賭大小。

只要臺電集團在英特爾公司開出高性能圖形芯片之前將“神經網絡計算機”推向市場,扭轉“華芯集團”在商用處理器上的劣勢,英特爾公司肯定會敗下陣來。相反的話,臺電集團則有可能丟掉大部分市場份額。

當然看好臺電集團的人更多。先是“神經網絡計算機”肯定能在3到5年之內得到普及推廣,逐步取代電子計算機,英特爾公司在該領域沒有任何明顯優勢;其次是臺電集團有充足資金保證在未來3到5年之內正常展,即便因爲過激的舉動丟失了部分市場,只要臺電集團能佔領未來計算機的制高點特爾公司必將敗下陣來。簡單的說,臺電集團只要在3到5年內推出款商用“神經網絡處理器”定不會輸;英特爾公司要在“神經網絡處理器”與圖形芯

時取得重大突破,才能確保不輸。

商場就是戰場王遠山吹響了總攻的號角。

回家路上,王遠山顯得格外輕鬆因爲他知道,不管是在幕後支持臺電的彥博、李成文等“愛國商人”,還是在政策上給予臺電集團全力支持的大陸政府,都不會讓臺電集團輸掉這場決定未來數十年國際商用計算機霸主地位的商業戰爭。

想到這些,王遠山也不比感慨。

如果不是當年果斷轉戰大陸,臺電集團能有今天的輝煌成就嗎?

雖然早在本世初就有人預言,誰能佔領大陸市場,誰就能佔領全球市場,但是很多臺商都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更多的臺商則把大陸的政治問題掛在嘴上。

商人就是商人,談什麼政問題?

臺灣展再好,也只是一個人口2000多萬的島嶼。

大陸展得再差,也有1億消費。

王遠山看得很清楚,也才能夠超越臺商得令人羨慕的成就。

車停下,王遠山的心情也平靜了下來。

“老爺,先生與李先生經等你多時了。”管家替王遠山拉開了車門。

“他們來了多久了?”王遠山顯很驚訝。

“快兩個小時了,我將他們請到了書房。”

“準備點酒水,等等……”王遠山叫住了管家,“把我那瓶藏了三十年的香檳拿來,今天是個值得慶祝的日子。”

管家點了點頭,沒多羅嗦。

王遠山來到書房不久,管家就將香檳送了過來。

“老、老李,這可是我珍藏了三十年的香檳。”王遠山接過酒瓶手倒好3杯,“也許你們不相信,這瓶酒還是我跟夫人度蜜月的時候買的。當初一共買了三瓶,一瓶在兒子的百日宴會上喝了,另外一瓶在‘華芯’成立的時候喝了,只剩下了這一瓶。”

彥博與李成文都露出了驚訝神色。

“今天是個大日子!”王遠山呵呵一笑,將酒杯遞到了彥博與李成文的手上“我剛剛在新聞佈會上宣佈了臺電集團的展戰略,相信明天一早全世界的新聞媒體都會做相關報道。”

“不用等到明天,東星電視臺與CNNN電視臺剛剛報道了。”

“這麼快?”王遠山愣了一下。

彥博呵呵一笑,說道:“老王,你的動作確實太突然了,我們看到報道的時候都沒反應過來,相信英特爾公司的老總正在趕往國會大廈的途中吧。”

“果真如此,我們更值得喝香檳慶祝。”王遠山舉起酒杯,說道“我們預先慶祝臺電集團早日收購英特爾公司。”

“還要慶祝華人在電子商業領域取得的偉大成就。”李成文補充了一句。

王遠山點了點頭,小泯一口,說道:“二十年前,沒有人相信我們能夠製造出商用計算機芯片,現在沒有人懷我們在商用計算機芯片領域取得的成就。或許現在仍然有很多人不會相信我們將戰勝英特爾公司,等到二十年後,恐怕就沒有人會懷了。”

“二十年前沒人相信共和國能夠成爲與美國平起平坐的世界大國呢。”

彥博微微一笑,接着李成文的話說道:“二十年能夠改變很多東西,我相信,也能夠改變兩岸民衆的思想觀念。”

聽到這話,王遠山摁下了手邊的通話器咐管家不要讓任何人進來打擾。

趁此機會,李成文將帶來的音頻干擾器放在了茶几上。

“從蘇州回來後聯繫了島內幾個主要社團的大當家。”王遠山將放在書桌上的雪茄盒拿了過來,先給彥博與李成文散了一根纔給自己點上。“雖然我沒有挑明目的,但是各大社團都認爲實現民族統一才能最大限度的維護炎黃子孫的利益。不瞞你們島內的各大社團都在想方設法的轉正,很多都在大陸投資。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不是怎麼統一,而是統一後社團的利益能否得到保證。簡單的說,是社團成員的利益能否得到保證。”

“老王,你覺得我的利益受到危害了嗎?”

王遠山看了李成文一眼,隨即笑着搖了搖頭。

“大陸政府不在乎我們以前幹什麼,而是在乎我們今後幹什麼。”李成文點上雪茄,說道,“和平實現統一是我們所有人的夙願,只要站對地方,促進民族統一,對維護社會穩定起到積極作用,大陸政府肯定不會打擊島內社團。”

王遠山似乎不大滿意,畢竟李成文的話不具有擔保性質。

“我們會盡快與大陸政府聯繫。”彥博很清楚王遠山的想法,“如果肯定,儘快促成島內社團與大陸官員直接會面。不管有什麼問題,只要大家在和平統一問題上意見一致,都可以拿出來談。”

聽到這話,王遠山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第4章 相互叫板第26章 搭臺唱戲第14章 苗頭第38章 理想惹的禍第37章 戰術規劃第70章 王牌登場第26章 航母出擊第14章 三足鼎立第38章 戰鬥單位第5章 不安因素第2章 軍事政變第18章 軍長大會第133章 假投降第23章 說客第64章 別無選擇第29章 目的第41章 應對措施第115章 花小錢辦大事第2章 分水嶺第19章 安全基石第9章 國家的面孔第39章 以小時計算的決戰第37章 最好與最壞的消息第79章 硝煙再起第28章 孰輕孰重第111章 影響力第37章 鋌而走險第30章 棋子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123章 覆滅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104章 戰略轉折點第15章 論爭第81章 壁壘第29章 心態第14章 撥開雲霧第33章 各有所需第14章 與時間賽跑第26章 定性分析第110章 決戰部署第45章 驚天陰謀第30章 眼界高低第12章 合二爲一第21章 見招拆招第30章 取捨第13章 聯合火力支援第17章 高潮迭起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39章 空中航母第15章 羣策羣力第77章 增兵第52章 趁火打劫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150章 利害關係第23章 毫無秘密第116章 微妙變化第155章 無法衡量的價值第42章 兩難處境第34章 事發突然第154章 全面挑戰第1章 導火索第21章 動盪的根源第67章 主力對決第56章 領頭羊第128章 無價的經驗第86章 戰前動員第25章 意外失足第30章 超大規模第130章 登陸美國第93章 政治進程第31章 暗算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31章 出國作戰第88章 甕中捉鱉第20章 重大消息第14章 兩手準備第6章 喧賓奪主第99章 單獨戰役第17章 民族之翼第52章 趁火打劫第2章 赤子之心第74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119章 黎明前的殺機第82章 堅持路線第38章 大禍臨頭第108章 當機立斷第83章 戰爭動員第2章 情報安全事件第164章 有得必有失第40章 掉包第37章 登陸第38章 定位第67章 秘密武器第65章 軍備競賽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60章 戰爭的導火索第103章 春雷第52章 重大收穫第52章 大敵將至第110章 叛逃風波
第4章 相互叫板第26章 搭臺唱戲第14章 苗頭第38章 理想惹的禍第37章 戰術規劃第70章 王牌登場第26章 航母出擊第14章 三足鼎立第38章 戰鬥單位第5章 不安因素第2章 軍事政變第18章 軍長大會第133章 假投降第23章 說客第64章 別無選擇第29章 目的第41章 應對措施第115章 花小錢辦大事第2章 分水嶺第19章 安全基石第9章 國家的面孔第39章 以小時計算的決戰第37章 最好與最壞的消息第79章 硝煙再起第28章 孰輕孰重第111章 影響力第37章 鋌而走險第30章 棋子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123章 覆滅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104章 戰略轉折點第15章 論爭第81章 壁壘第29章 心態第14章 撥開雲霧第33章 各有所需第14章 與時間賽跑第26章 定性分析第110章 決戰部署第45章 驚天陰謀第30章 眼界高低第12章 合二爲一第21章 見招拆招第30章 取捨第13章 聯合火力支援第17章 高潮迭起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39章 空中航母第15章 羣策羣力第77章 增兵第52章 趁火打劫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150章 利害關係第23章 毫無秘密第116章 微妙變化第155章 無法衡量的價值第42章 兩難處境第34章 事發突然第154章 全面挑戰第1章 導火索第21章 動盪的根源第67章 主力對決第56章 領頭羊第128章 無價的經驗第86章 戰前動員第25章 意外失足第30章 超大規模第130章 登陸美國第93章 政治進程第31章 暗算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31章 出國作戰第88章 甕中捉鱉第20章 重大消息第14章 兩手準備第6章 喧賓奪主第99章 單獨戰役第17章 民族之翼第52章 趁火打劫第2章 赤子之心第74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119章 黎明前的殺機第82章 堅持路線第38章 大禍臨頭第108章 當機立斷第83章 戰爭動員第2章 情報安全事件第164章 有得必有失第40章 掉包第37章 登陸第38章 定位第67章 秘密武器第65章 軍備競賽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60章 戰爭的導火索第103章 春雷第52章 重大收穫第52章 大敵將至第110章 叛逃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