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風聲漸緊

到元府,紀佑國剛剛吃了夜宵,潘雲生就急匆匆

“看新聞了嗎?”

“剛坐下,屁股都沒坐熱呢。紀佑國苦笑了一下,讓王元慶給潘雲生泡了一杯綠茶。

“弗雷德裡克剛剛宣佈了聯邦政府部長級官員名單與施政綱領。”潘雲生坐下後,拿起紀佑國放在茶几上的煙盒,“成員名單與我們收到的情報完全吻合,施政綱領也與你的猜測一致。”

紀佑國的眉頭跳了幾下,沒有半點高興的樣子。

“至少,我們做好了心理準備。”

“其他方面的準備呢?”紀佑國問了一句,說道,“如果與我的猜測一致,表明我們將要面臨更加嚴峻的國際局勢。”

潘雲生嘆了口氣。“不管是弗雷德裡克上任,還是羅迪克留任,結果都一樣。”

紀佑國笑着搖了搖頭,明白潘雲生這句話的意思。

以美國的局勢,不管是民主黨執政、還是共和黨執政,都要向利益集團低頭,以“保護美國國家利益”的民意爲利益集團服務。羅迪克辭職前,已經向利益集團低頭,與利益集團達成秘密協議,承諾在下界任期中出臺多項保護性政策。

正是如此。紀佑國才默許了軍情局地行動。在美國捅出“軟禁門”醜聞。

當時。紀佑國地想法比較“幼稚”。希望共和黨上臺後能在政策上有所緩和。不管怎麼樣。羅迪克留任。將從經濟、外交與軍事上打壓共和國。即便共和黨總統採取地政策與羅迪克向利益集團承諾地一模一樣。也不會對共和國造成更糟糕地影響。

現在看來。軍情局地努力沒有產生任何正面效果。

沉思一陣。紀佑國說道:“除此之外。有沒有別地動向?”

“弗雷德裡克還沒有上任。雖然國會肯定會爲新總統地聯邦政府成員名單放行。但是不會在弗雷德裡克上任前做出任何舉動。”潘雲生稍微遲疑了一下。說道。“弗雷德裡克將在上任後向國會提交幾項針對貿易保護、財政補貼與赤字開支地法案。甚至會調整20177年地國防預算。增加五百到一千億軍費。全球性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各主要經濟大國至今都沒有在救市行動上取得一致意見。隨着美國率先施行貿易保護政策。其他國家會紛紛效仿。貿易戰與全球性經濟危機無可避免。

紀佑國多看了潘雲生兩眼。

“我不懂經濟,軍情局的情報分析員多少都懂點。”

紀佑國笑着搖了搖頭。“這一點我們早就料到了。不管誰入主白宮,都會在利益集團、工會、輿論的壓力下實施貿易保護政策。關鍵是,僅僅保護本國市場與刺激出口,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美國地問題。”

潘雲生端起茶杯,不打算跟元討論經濟問題。

“從上海回來的路上,我跟龐興龍詳細討論了一下。”紀佑國摸了摸下巴,說道,“他也認爲美國會以徵收懲罰性關稅打擊其他國家輸入美國市場的產品,爲出口企業提供鉅額貿易補貼刺激出口,增加社會保障福利拉動國內消費,爲新能源、新動力等高新技術提供鉅額研資金振興工業。所有地一切,都都需要財政支持,弗雷德裡克勢必大舉國債,擴大預算赤字。”

“這麼幹,必須得到聯邦儲備銀行的支持。”

“聯邦儲備銀行是美國金融利益集團的工具,弗雷德裡克爲金融利益集團服務,他們會反對嗎?”紀佑國淡淡一笑,說道,“擴大財政赤字的根本目地是讓美元貶值,以政府買單的方式刺激消費,增加美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按照龐興龍的分析,美國對付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的辦法很簡單,就是政府想方設法的花錢。花得越多、花得越快,美國率先度過危機地機會就越大。”

潘雲生微微着了下眉頭,說道:“正好與我們的政策相反。”

“國情不同,採取地政策自然不同。”紀佑國長出了口氣,神色嚴峻的說道,“比起爲企業提供出口補貼、擴大科研投入、增加福利開支,最能花錢地還是戰爭。”

潘雲生又點上了一根菸,說道:“美軍部署在海灣地區的地面部隊有增無減,上月月底達到二十五萬。雖然在東海戰爭期間,羅迪克將六支航母戰鬥羣派到了西太平洋,但是重新部署艦隊相對容易,半個月之內,美軍就能在海灣地區集結至少五支航母戰鬥羣。空軍地調動部署也比較容易,最多隻要一個月。關鍵還是後勤保障工作。如果弗雷德裡克上任之後重新啓動攻打伊朗的作戰行動,美軍需要大概兩個月才能完成所有準備工作。”

“兩個月?”

潘雲生點了點頭。“這得看弗雷德裡克準備打一場多大規模的戰爭。如果規模有限,僅僅佔領伊朗的胡齊斯坦省,兩個月內就

所有戰爭準備工作。如果弗雷德裡克想推翻伊朗政攻入德黑蘭,也許半年都不夠。”

紀佑國站起身來,在房間裡走了幾個來回。

問題擺在面前。弗雷德裡克準備打一場多大規模的戰爭?

推翻一個政府容易,還是扶持一個政府容易?摧毀一個國家容易,還是建設一個國家容易?

這兩個問題沒有任何難度。

關鍵是,美國動戰爭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僅僅爲了燒掉幾萬億美元,一場規模有限的戰爭就能達到目的。如果爲了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就得推翻伊朗政府。

推翻伊朗政府,美國能夠獲得好處嗎?

紀佑國摸了摸下巴,把自己放到了美國總統地位置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對外政策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製造敵人!

冷戰期間,利用紅色帝國,美國成功“馴服”所有老牌帝國,在西方建立“北約集團”,在東方建立“美日韓同盟”,一舉成爲西方世界老大。

紅色帝國轟然倒下,美國親手炮製“中國威脅論”,妄圖將共和國塑造成新的敵人。

對待熱點地區,美國的基本政策也是塑造敵人。

以共和國爲假想敵,美國拉攏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印度、東南亞各國,以“圍堵中國”爲名,理所當然地讓其他國家爲美國賣命。

在中東地區,伊朗就是美國“塑造”的敵人。

利用伊朗,美國不但讓以色列心甘情願的成爲其中東政策的主要棋子,還讓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等海灣國家唯美國馬是瞻,聽從美國擺佈。

如果推翻伊朗政府,美國能夠爲中東國家“塑造”第二個敵人嗎?

想了想,紀佑國覺得不大可能。

伊拉克元氣大傷,短期內難以出現薩達姆那樣的強權政治家。敘利亞過於弱小,不可能成爲“公敵”。埃及早已與以色列解決領土糾紛,不會公然與美國對抗。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屬於盟友。沙特等國都是“哈巴狗”,不會跟美國對着幹。

除了伊朗,美國沒有更好的選擇。

“戰爭肯定會在上半年爆,也許會在三月底之前爆。”紀佑國在潘雲生面前停下了腳步,說道,“你要抓緊這方面地情報蒐集工作,儘快獲得確切情報。”

“都已安排下去了,有消息我立即向你彙報。”

“不用,到時候我就回家養老了。”紀佑國淡淡一笑,說道,“直接向老趙彙報,該讓他多出點力了。”

“老紀,你真打算退休?”

“不允許嗎?”紀佑國笑着搖了搖頭,“爲國家服務了幾十年,也該回去享享清福了。難不成,你們這幫不讓人省心的傢伙想讓我累死在崗位上?”

“可是……”潘雲生嘆了口氣,說道,“你總不能一走了之?”

“有你跟老彭支持老趙,我還有什麼好擔心的?龐興龍地治國能力有目共睹,黃國巍能在外交上替老趙分擔壓力。我把王元慶都留了下來,還想讓我勞心費神?”紀佑國在潘雲生旁邊的椅子上坐了下來,“不過,離任前,還有幾件事情需要我來做。美伊戰爭算不上最急迫的問題,過兩天,我們再好好商量一下。”

潘雲生苦笑了一下,也不好多說什麼。

“明天,你親自去北戴河一趟。”紀佑國拍了拍潘雲生的肩膀,“全體代表大會就要召開了,我得在這之前把政府改革方案拿出來。回來後,你直接過來,我讓廚師多炒兩個菜,到時候把老趙與龐興龍也叫來,我們好好討論一下。”

“老紀,真要做?”潘雲生地神色立即緊張了起來。

“難道我像在開玩笑嗎?”紀佑國呵呵一笑,說道,“改革的關鍵不是抓了多少貪官、查沒了多少贓款,而是要從根本上杜絕貪污。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從制度上着手,從法律上着手。”

“看來,我又要忙上一陣了。”

“儘快做好準備。”紀佑國又拍了拍潘雲生的肩膀,“我們爲同一個理想奮鬥了幾十年,雖然無法在我們手上實現,但是我們離目標又近了一步。基礎越牢固,今後的改革就越輕鬆、越有成效。或許,我們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最終的成果!”

潘雲生丟掉菸頭,長吸了口氣,說道:“跟你走了幾十年,也不在乎這幾天了。我現在就回去部署,有什麼明天再說。”

送走潘雲生,紀佑國也長出了口氣。

外面地暴風雨即將來臨,共和國能夠挺過難關嗎?

雖然距離第三還有幾百票的差距,但是時間還早,大家別泄氣,一同衝上去!

第130章 兩手準備第75章 國家意志第34章 不可爲而爲之第36章 風雲突變第71章 吝嗇鬼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51章 待價而沽第24章 風暴來臨第42章 冷戰陰影第122章 命運的最後裁決第72章 歸宿第46章 首相眼裡的戰爭第127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96章 突圍第7章 最強團隊第110章 擺明立場第6章 波瀾不驚第51章 摒棄前嫌第4章 殺人於無形第6章 顛倒是非第72章 代理人第139章 初見成效第36章 天助我也第49章 因循守舊第10章 第一軍第101章 戰火蔓延第49章 保留第17章 多事之秋第12章 軍事聯盟第6章 前程第53章 巔峰之作第64章 有條不紊第51章 積極備戰第60章 絕不拋棄第54章 外交鬥爭第83章 造勢第76章 有限反擊第90章 天羅地網第5章 旋風戰爭第68章 奇蹟第65章 軍備競賽第83章 雙管齊下第41章 毀天滅地第27章 戰爭決心第41章 大鬧龍宮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77章 皇家空軍的選擇第46章 家門不幸第69章 命不該絕第48章 誰綁架誰第86章 奔赴戰場第94章 變色龍的國家第145章 智勇雙全第26章 定性分析第67章 秘密武器第139章 初見成效第87章 拼盡全力第101章 爛攤子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123章 遊戲規則制定者第15章 有理有據第141章 積重難返第160章 半島戰爭分水嶺第17章 敏感話題第116章 事發突然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40章 空天戰機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121章 賊鷗出擊第37章 兵棋推演第78章 聯合抗華第35章 發展方向第12章 誘惑第109章 十字路口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62章 驚弓之鳥第127章 空中反擊第109章 打招呼第39章 鬥法第14章 撥雲見日第29章 海軍在行動第147章 擅自行動第45章 戰爭需要理由第152章 國家的權力第10章 不可靠第40章 空軍出動第134章 趕盡殺絕第63章 一錘定音第16章 實地考察第47章 兔死狗烹第97章 殊途同歸第93章 時機成熟第43章 民族的力量第22章 空中爭雄第25章 分寸與輕重第60章 軍事變革第76章 攻堅戰第24章 軍事顧問第6章 顛倒是非
第130章 兩手準備第75章 國家意志第34章 不可爲而爲之第36章 風雲突變第71章 吝嗇鬼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51章 待價而沽第24章 風暴來臨第42章 冷戰陰影第122章 命運的最後裁決第72章 歸宿第46章 首相眼裡的戰爭第127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96章 突圍第7章 最強團隊第110章 擺明立場第6章 波瀾不驚第51章 摒棄前嫌第4章 殺人於無形第6章 顛倒是非第72章 代理人第139章 初見成效第36章 天助我也第49章 因循守舊第10章 第一軍第101章 戰火蔓延第49章 保留第17章 多事之秋第12章 軍事聯盟第6章 前程第53章 巔峰之作第64章 有條不紊第51章 積極備戰第60章 絕不拋棄第54章 外交鬥爭第83章 造勢第76章 有限反擊第90章 天羅地網第5章 旋風戰爭第68章 奇蹟第65章 軍備競賽第83章 雙管齊下第41章 毀天滅地第27章 戰爭決心第41章 大鬧龍宮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77章 皇家空軍的選擇第46章 家門不幸第69章 命不該絕第48章 誰綁架誰第86章 奔赴戰場第94章 變色龍的國家第145章 智勇雙全第26章 定性分析第67章 秘密武器第139章 初見成效第87章 拼盡全力第101章 爛攤子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123章 遊戲規則制定者第15章 有理有據第141章 積重難返第160章 半島戰爭分水嶺第17章 敏感話題第116章 事發突然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40章 空天戰機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121章 賊鷗出擊第37章 兵棋推演第78章 聯合抗華第35章 發展方向第12章 誘惑第109章 十字路口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62章 驚弓之鳥第127章 空中反擊第109章 打招呼第39章 鬥法第14章 撥雲見日第29章 海軍在行動第147章 擅自行動第45章 戰爭需要理由第152章 國家的權力第10章 不可靠第40章 空軍出動第134章 趕盡殺絕第63章 一錘定音第16章 實地考察第47章 兔死狗烹第97章 殊途同歸第93章 時機成熟第43章 民族的力量第22章 空中爭雄第25章 分寸與輕重第60章 軍事變革第76章 攻堅戰第24章 軍事顧問第6章 顛倒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