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

“恭喜老太爺,恭喜老太君,夫人生了個公子,母子平安!”

張鏑急急忙忙跨入院門的那一刻,穩婆正好從產房裡出來向張父張母報喜。

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張母雙手合十唸了一聲阿彌陀佛,心裡默默把各路神仙都感謝了一遍,張父也擦擦額頭上的汗,掩飾不住滿臉的欣喜之意。

張鏑停在門檻前,百感交集,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了地,但卻又激動的想哭。自己這一個下午都強裝鎮定,愣是完成了整個漫長的會議議程,只有自己知道,這幾個時辰有多麼難熬。

當然,更難熬的是許小娥。

從早晨破水,不久開始腹痛,午後宮口差不多全開了,痛的撕心裂肺,兩三個經驗豐富的穩婆用了各種辦法接生,但肚子裡的小傢伙就是倔強的不肯出來。

從卯時到申時,就恰恰從中興大會開始至結束,足足六個時辰,不僅是生產的許小娥已經累的快要虛脫,幾個穩婆也是費盡心力,饒是經驗豐富,也要無計可施了。一個個都急得滿頭大汗,這可是總理家的骨血,如果有任何一點閃失哪裡擔待得起呀!

天近傍晚,孩子仍舊沒有出來,滿院的人都急得如油煎一般。

在這焦急之中,總算有天佑,孩子的頭千難萬險還是出來了。

許小娥奮盡最後一分餘力,也忍受着最強烈的劇痛,斯喊出聲。

“好,夫人好樣的,頭出來了!出來了!”

這一刻,請聽!

近的是嬰兒呱呱墜地清亮的哭聲,遠的是中興總社散會的鐘聲。

“總理回來了!”

“總理回來了!”

“鏑哥兒你可算回來了……”

張鏑沒有早一刻也沒有晚一刻,踏進家門。產房終於撤去重重帷幕,張鏑迫不及待的進屋去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許小娥疲累極了,已經沉沉的睡去,旁邊襁褓裡是纔出生的小人兒。母子倆都靜靜的睡着,能聽見他們均勻的呼吸。

張鏑的眼前彷彿劃開了一道光,一種難以形容的幸福感籠罩了全身。

母子平安,母子平安!

多麼美妙,多麼美妙的一刻。

小傢伙足有八斤重,胖乎乎的頭角方圓,難怪生的那麼辛苦。

穩婆剛給他擦洗過,溼漉漉的胎髮,圓嘟嘟的臉,粉紅色的皮膚彷彿吹彈可破,張鏑真想親上一口,但又怕鬍子扎到了他。

這就是自己的兒子,多麼神奇啊!如果可以,真想就這麼看着他,看着他,看多久都不會厭。

這一刻,所有的軍國要務,所有的千鈞重擔,所有的天下大事都拋向了腦後,張鏑只想安安心心的享受這最幸福的時刻。衛士和家人們都很識趣的退了出去,留給張鏑與妻兒難得的獨處時間。

不知過了多久,有侍女輕手輕腳的進來上了燈。

許小娥悠悠轉醒:“夫君……”

“娘子,你醒了!”許小娥恬靜的笑了,在張鏑看來是前所未有的美麗。他小心翼翼的將兒子抱起,湊近妻子跟前,讓她也好好看看這可愛的小生命。

“像夫君。”

“也像娘子。”

“都像。”

“可是,現在看着醜醜的……”

“嬰兒總是醜醜的,皺皺的,但會越來越可愛的,咱家的孩子纔不會醜呢!哈哈哈……”張母也進了房來,與兒子兒媳打趣,新添孫兒,最開心的恐怕還要數二老了吧。

這時聽得院內很是熱鬧,原來是一堆賀喜的人來了,張父招架不住,讓兒子自己去照應。

這些人,消息倒是靈通,張鏑無奈,依依不捨的看看妻兒,出門應酬去了。

來的人都是中興社的頭頭腦腦,總理署的事務官,部下的將校們,甚至也有來流求做生意的大海商們。

看到這些人,張鏑終歸得回過神來,把原有的負擔重新背到身上去。

在家裡,他是兒子、是丈夫、現在又成了父親。但在外面,他還是這中興社的總理,是這數十萬百姓的領導者。他不得不暫時放棄自己的安樂,去置換更多人更大的安樂。

陳復也在聞訊趕來的人羣之中,作爲總理署的“大密”,本來就最是擅長迎來送往的事兒,這倒幫了張鏑的大忙,臨時抓他做了個司禮儐相。凡是來客都到陳復這裡通名登記,禮物一概不收,心意都領了,寒暄幾句就客客氣氣送出門去,只待孩子滿月週歲了一併請來答謝便是。

熱鬧了半宿人羣才散去,張鏑連晚飯都忘了吃,又與陳復商討第二天的會議。陳復此來,也是想請示張鏑,中興大會是否要暫停幾日,先忙完了總理的家事。張鏑當然不同意,會議議程照舊。

……

第二日,卯時準時敲鐘,張鏑還是如期到了會場,全場又是一片聲的“恭喜總理喜得麟兒”。張鏑微笑着接受衆人的恭賀,但並不多扯閒話,很快引入正題。

這一天的議程是島外各根據地的總結報告,介紹工作得失。

首先是山東據點的陳閔,這粗漢識字不多,稿子讀不利索,乾脆大大咧咧脫稿發言,繪聲繪色講起了自己領一支奇兵北上山東開闢據點的傳奇故事。

當初忠勝軍兩破海州,爲保存實力而撤出城池、三分四軍,一路潛伏本地,一路移民南下,一路回師覆命,一路北上山東。

陳閔所部就是北上山東的這一路。初時兵力只有一千多人,大部分是整編前的昌國第三營的兵,也即是陳閔舊部的龍王島海賊們。這些人雖說曾經爲盜,但過去就比較規矩,又經張鏑、胡隸的篩選和整編改造,風貌上又有了很大的進步,軍紀嚴整很多,戰鬥力也提升很多。

“話說,咱一支兵一千多人,乘着八十隻小帆船,孤軍深入五百里,到了膠東地界。正是前無援,後無依,上了陸地還不知何處安身。千餘弟兄謹守軍紀,不搶不掠,就在一處名爲黃家埠的大莊子歇宿,向那黃姓主人借了米麪來吃。看那主人愁眉苦臉,我便說‘又不是不與你錢,借些吃食又有何妨,何必這麼這麼不情不願!’

那主人卻說:‘不是心疼這點米麪,實是心裡苦悶,生不如死啊!’

我便道:‘咦!你這員外,守着偌大一個莊子,又不似尋常貧戶食不果腹朝不保夕,何苦煩悶來着?’

那黃莊主忽然跪了下來,磕頭道:‘看衆位好漢兵強馬壯,小老兒實有一個不情之請,若能得好漢們相助達成,情願將這莊子相送,自己全家做牛做馬以爲報答!’

我聽了趕緊將那黃莊主拉起,詢問有何難處,儘可說來,弟兄們受了他莊上一飯一宿之誼,正要報償的。

黃莊主回想起傷心事,抹起老淚,且恨且悲,將那滿腹冤屈娓娓道來……”

第八十六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五十三章 元使被殺 陳宜中用備虜策第二百十三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六)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八十二章 胡隸回師 忠勝軍移鎮出關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七)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三十五章 以點擴面 環島再繪新藍圖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下)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二百三十七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八)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
第八十六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五十三章 元使被殺 陳宜中用備虜策第二百十三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六)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八十二章 胡隸回師 忠勝軍移鎮出關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七)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三十五章 以點擴面 環島再繪新藍圖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下)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二百三十七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八)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