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

談判這一招如果用的好,勝過千軍萬馬。對待強的敵人或者弱的敵人,都不妨先談談再打,或者邊談邊打,或者打完後談。

這方面的技巧,張鏑領導下的大宋是有經驗的。

按慣例,總是要在佔據了一定優勢,至少是局部優勢,可以有相當的話語權的時候纔可以談。一開始往往開一個高價,讓對手慢慢還,還到對手勉強可以接受,或者逼着他不得不接受爲止。

只不過在一根筋的日本人這裡,這一套談判的法子不太好用。大宋這裡才把價碼報出來,那邊一言不合就剖腹給你看。

當天清晨,在鴻臚寺的衙門口,日本使團的幾十個人圍成一圈,用武士刀擋着不明真相的圍觀羣衆。人圈的正中是一條大篾席,安達泰盛跪坐在席子上,額頭和腹部綁着白布,手上拿着雪亮的短刀正往肚皮上劃拉,駿和次郎舉着武士刀肅立一旁。

等到鴻臚寺的人注意到門外人羣的驚呼和喧譁,趕出來查看的時候,一整套切腹的流程已經走完了。副使駿和次郎提着正使安達泰盛的腦袋,地上還躺着一具開膛破肚的無頭屍體。

倭人倔強,還真是名不虛傳啊!

得知安達泰盛的“意外”身故,大宋方面順坡下驢,很快就做出了一定的讓步。日本方面,副使駿和次郎相對理性,更好交流,達成協議自然也要更順利一些。

這一次談判是王府掌書記陳復親自來的,規格上就更正式些。

“大宋對貴國大使安達泰盛君的過世深表遺憾!”陳復首先表示了適當的慰問。

“泰盛大人是爲了大日本榮譽而死,如果大宋繼續用無禮的方式、提出那些無禮的要求,鄙國雖小,百萬勇士不惜玉碎……”安達泰盛死後,駿和次郎不得不擔起與宋國交涉的重任,在兩國地位不對等的情況下,這可不是什麼輕鬆的事情。

駿和次郎還記得,當初日本使團出發之前,執政大人曾有過深切的囑託。北條執政說,大宋是大國、強國,日本是小國、弱國。小固然不可以敵大,弱固然不可以勝強。日本可以謙卑的請求宋國退兵,但國家之榮譽、民族之尊嚴是絕不可以喪失的。

實力不濟的情況下還妄談榮譽和尊嚴,明顯是強人所難。

安達泰盛不就是在這兩難之中被逼到了絕境嗎?

大宋的本意其實也不想把事情鬧得太僵,比如中興商社的目的無非是通商求財,從來就沒想過要佔領日本,統治這個國家。畢竟日本不是未開化的番邦,歷史已經綿延了上千年,若要完全征服,需要付出巨大的統治成本,基本上得不償失。能夠將其壓服,通過外交手段攫取利益是最好的策略。

所以這一回大宋方面適時改變了最初那種強硬的態度和苛刻的條件,至少在紙面上做出了相當程度的“讓步”。

首先,五十萬賠款免了,當然不是直接免除,而是算作對馬島和博多灣港口的“租借”費用而抵消了。

其次,對馬和博多也不需要割讓,而是“租借”,租期九十九年,首期租金就摺合五十萬兩好了,租金也不是不給,而是用賠款抵消。

陳復早已從某種途徑瞭解過日本幕府的底線,那便是:一不割地、二不賠款、三不和親(有點自作多情了),那麼用“租借”的名義總不算違背原則吧。

看起來,這比起大宋最開始要求的賠款五十萬外加割讓對馬、博多爲自由通商區的條件是要“寬容”太多了。

至少是沒有踏過幕府劃定的三條底線,日本國的尊嚴是可以保全的了。

一陣忽悠後,駿和次郎接受了這些看似公平合理的條件。前提是大宋必須從日本退兵,或者說在大宋的調停下,中興商社的武裝商船必須退兵,雖說是同一件事,但解釋起來可有差別,關乎大宋的正義形象。

談判有了結果,駿和次郎一刻也不想耽擱,急急忙忙的準備趕回日本。同行的還有大宋吳王殿下的特使秦寶宮和十五艘大型炮艦、三千多名精銳的水師官兵,這是爲了去往日本九州調停“商民糾紛”的。當然,實際上是去逼迫幕府接受談判條件的。

幕府執政北條時宗將代表日本朝廷與大宋簽署正式的條約,簽約地點定在鎌倉,故稱爲《鎌倉條約》。

條約規定:

一、日宋和平共處,友好通商,兩國朝廷互不干涉商人之間的正常貿易。

二、日宋約定在雙方境內設立常駐外事機構,大宋朝廷派員在日本京都和各大港口城市設立“宋館”,負責在日宋人一切事務。(理論上日本也可以在大宋設立日館,實際上嘛,呵呵。)

三、大宋向日本租借對馬島與博多港以便於開展海上貿易。(租期、租金以及支付方式都在條約附則中備註,即以賠款抵消。)

白紙黑字寫下的條約很簡單,包裝起來完全就是無懈可擊的平等條約。只有北條時宗等人知道,日本就這麼莫名其妙的失去了對馬和博多,但這或許已經是日本方面能爭取到的最好的結果了,至少大宋(商團)退兵了,危機解除了,和平實現了。

這麼說來,安達泰盛的死也是值得的吧。

鑑於國內的一大堆麻煩,北條時宗只求結束戰爭,或許比這更嚴苛的條件他也不得不接受。

最大的麻煩是財政是告竭和幕府威信的喪失,前者是因,後者是果。

大宋特使秦寶宮卻在簽約之際向北條時宗提出了一個無法拒絕的“建議”:

打高麗。

簡單來說,是由大宋出錢,日本出人,去海對面的高麗打秋風。

秦寶宮代表大宋朝廷和吳王殿下向幕府執政北條大人承諾,大宋願意每年提供不少於一百萬貫宋錢給日本。

請注意,是現金,直接給北條家的哦!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條件嘛很簡單,只要日本國組織一千名以上的武士和一萬名左右的隨從兵力參加這場穩賺不賠的買賣。船隻運輸和後勤供給全都由中興商社負責,並且武士們在高麗獲取的錢財、女子、奴僕全都歸個人所有,貨物還可以就地賣給商社。

對北條時宗而言,這確實是無法拒絕的。

文永之役後,幕府就有徵伐高麗的計劃,苦於國庫空虛而作罷。這次如果說是爲了報復高麗當年與蒙元一起侵略日本的名義,必然會有大量的武士踊躍參加。而且,對外征伐是極其有利可圖的,幕府正好以此來轉移國內矛盾,放縱這些拿刀的傢伙對外劫掠,來彌補朝廷對他們欠下的恩賞。

如果真的照此實行,那麼困擾幕府財政問題和威信問題都將迎刃而解,有大利而無害,一石數鳥啊!

……

因爲大宋與日本打仗,所以高麗就要遭殃了。

完美的邏輯!

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二百四十三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五)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動(二)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五)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三百五十六章 祥興北伐(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三百四十章 景炎皇帝駕崩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八)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十七章 以小博大 四兩可以撥千斤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二百十三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六)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
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二百四十三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五)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動(二)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五)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三百五十六章 祥興北伐(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三百四十章 景炎皇帝駕崩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八)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十七章 以小博大 四兩可以撥千斤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二百十三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六)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