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

陳墅一戰,伯顏派出的人少,本想以輕騎來個突然襲擊,卻沒有佔到一點便宜,連兩名主將都被生俘,實爲少見的大敗仗,不過元軍都是騎兵,雖然戰敗,其大部兵馬還是逃了回去。

戰後清點,胡、麻兩軍配合之下,共俘斬敵軍八百餘人,收攏戰馬五百多匹。

忠勝軍與贛軍、廣軍的後續部隊抵達現場的時候戰鬥已經結束,趙孟傳並沒有趕上這場大仗,不過也能算是親臨前線了。

“相公指揮若定,一戰大捷啊!”筆桿子謝昌元一個馬屁拍來,讓趙孟傳甚是舒坦,這可是他“親自指揮”下獲得的第一場大勝,值得大書特書。

趙、謝之流吹吹拍拍,自娛自樂,興奮勁兒還沒過去,卻有一盆冷水潑了過來。審訊俘虜得知,伯顏圍攻常州之兵號稱百萬,實際也有不下二十萬精銳,輕騎突襲被挫敗以後,後續必然是大股兵馬,伯顏甚至有可能親率大軍前來打援。

“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趙孟傳對常州情勢一無所知,得知敵軍如此強大,頓時慌了手腳,勝利的喜悅都跑到九霄雲外了。他的大謀士謝昌元有點筆頭功夫,對於軍略卻一竅不通,根本提不出什麼可行的策略。

趙孟傳沒有將兵之才,卻好在還有自知之明,對於手下大將們的行動並不指手畫腳,這使得胡隸和贛軍主將尹玉可以放手部署防禦。他們所處的位置在常州與無錫交界的地方,隔着大運河的東側地名爲虞橋,西側地名爲五牧。忠勝軍駐軍虞橋,文部贛軍和廣軍駐守五牧,兩軍夾河呼應,背南面北以備常州來敵,趙孟傳的中軍則收集船隻在運河之中往來救應。這樣的佈置屬於扼守當道,互爲犄角,可以穩紮穩打一步步逼近常州。

伯顏自然不會放任這樣一支援軍的靠近,常州被圍已經兩個月,這個殘破的小城僅有兩萬民軍和幾千宋軍,面對二十萬精銳元軍卻足足堅守了幾十個日夜,現在仍不見動搖的跡象,若讓他們與南邊的這一萬多援兵接應上,勢必會讓局面更加複雜。伯顏要解開常州這個節,不能讓二十萬伐宋大軍主力頓兵於一座小城之下,那就要斬斷這座小城的一切希望,這一切的前提則是擊破虞橋和五牧之兵,將入援常州的通道徹底鎖死。

聽了陳墅回來的敗兵報告,伯顏認爲不能對這支宋軍援兵掉以輕心,派譴大將懷都、王良臣率蒙、漢軍一萬餘,步騎參半,大舉來攻。元軍從常州南下四十餘里,先與忠勝軍所部接上仗,胡隸與袁鏞近五千人在虞橋以西挖溝立柵,元軍屢次衝擊都不能破。元軍又從上游渡河,改攻五牧,五牧有尹玉、麻士龍部的六千贛軍及朱華部兩千廣軍,八千人左憑運河,右靠五牧山,防守也沒有破綻。

懷都與王良臣都非善類,一擊不成又改變策略,二將決意分兵,懷都領數千騎兵繼續騷擾宋軍,王良臣則帶步卒乘船而下,欲繞至宋軍後背前後夾擊。

運河是全軍的退路,也是糧草輜重所繫,有趙孟傳的中軍截斷河面,並沒有留下什麼漏洞,只可惜中軍是鈐轄周進的兵,這便是最大的漏洞。

王良臣率領元軍步兵乘着夜色從水路來攻,兵力也就數千,而且其目標是爲迂迴上岸,沒打算要來攻打守運河的中軍,甚至都沒有注意到河中有宋軍的存在。元軍用來運輸士兵的船隻也很普通,不是很利於戰鬥,在並不寬闊的運河上攔住並不困難,若中軍有心防守,王良臣就只能知難而退。兩軍船隻接觸上的時候,雙方都嚇了一跳,元軍是誤以爲己方行動被宋軍預先知曉,在運河中預先有備了,而河中宋軍則以爲元軍水師是來偷襲自己的。狹路相逢勇者勝,趙孟傳根本沒有一戰之勇,周進更是貪生怕死,三千中軍只與敵人打個照面,竟然一箭不發就解攬南逃了。

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我大宋屢戰屢敗就是因爲敗類太多,趙、周之流的不戰而退,讓王良臣輕輕鬆鬆摸上東岸,發出了攻擊信號。懷都得訊即領騎兵發起衝鋒,兩面夾擊之下,宋營夜驚潰亂,麻士龍部因在陳墅一戰折損嚴重,率先被元軍攻破。麻士龍前一日才受了多處箭傷,在營中敷藥療治,猝然間不及披甲就衝出殺敵,此時部隊已亂,他只帶幾十名親兵奮勇逆戰。一柄鳳嘴長刀如銀蛇亂舞,飲下幾十名敵人的鮮血。身旁的親兵一個個倒下,這逆勢而上的隊伍人數越來越少,終於只剩一個揮舞長刀的孤單身影,元軍弓弩齊發,麻士龍全身上下箭如蝟集,力盡之時仍舊高昂着頭,面敵而死。

麻士龍部潰散後,尹玉、朱華兩部也難支持,元軍從三面衝殺進來大砍大殺,營寨四處大火,部隊建制大亂,敗局勢難挽回。尹、朱二將奮力抵敵,集合了千餘殘兵退守五牧山據險堅守。數千潰卒在元兵追擊之下沿岸奔逃,跑得快的已經跟上了運河中的中軍船隊,潰兵見到己方旗號以爲遇上了救星,紛紛攀上船舷求救。

“鈐轄,是平江的兵,要不要救?”

“不許上船,不許上船,快走!”周進生怕潰兵拖累了船速,急令部下阻止,但潰兵仍舊不斷往船上爬。

“砍他們手,推下去,快!”

“鈐轄,這……”

“還不快動手,敢放敵人奸細上來,立斬不赦!”

船上的中軍士兵嚴命之下一起動手,拿刀向攀着船沿苦苦哀求的友軍身上砍去,可憐這些潰兵沒死於敵人之手,卻被自己人無情殺傷,很多人手指被砍掉,落入水中淹死。

岸上的潰兵見此情形,憤怒與失望之下回頭就降了元軍。

胡隸在虞橋見對岸大火,又聽到激烈的喊殺之聲,情知有變,待要派兵過去支援,卻發現無船可渡,運河裡的中軍已經逃的無影無蹤。黑夜之中戰況不明,又無法支援友軍,只能退求自保,胡隸當機立斷,派人聯絡袁鏞,將兩軍合營到一處,兵力收縮,四圍再掘深壕,嚴陣待敵。

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二百八十九章 暗流涌動(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下)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八十二章 胡隸回師 忠勝軍移鎮出關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一百零六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三十五章 以點擴面 環島再繪新藍圖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三十五章 以點擴面 環島再繪新藍圖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八十六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中)第四百十五章 白溝河 決戰(二)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七)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八章 萬事俱備 招兵買馬乾一場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第一百零六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二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降使者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一百零六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島攻略(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四十八章 銅銃新成 得利器如虎添翼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
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二百八十九章 暗流涌動(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下)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八十二章 胡隸回師 忠勝軍移鎮出關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一百零六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三十五章 以點擴面 環島再繪新藍圖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三十五章 以點擴面 環島再繪新藍圖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八十六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中)第四百十五章 白溝河 決戰(二)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七)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八章 萬事俱備 招兵買馬乾一場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第一百零六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二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降使者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一百零六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島攻略(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四十八章 銅銃新成 得利器如虎添翼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