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3節 主動出擊

顏國忠確實是在跟海軍司令部聯繫,此時關心談仁皓狀態的也不僅僅就他們幾個人。甘永興,聶人鳳都很清楚談仁皓受到的打擊有多大,所以也都很關心談仁皓的狀態,更關心他能不能指揮艦隊作戰。

在雷少卿負傷的消息送到海軍司令部的時候,聶人鳳除了下令派遣最好的外科醫生去關島之外,還立即讓甘永興做出一個替換談仁皓的計劃來。聶人鳳不擔心第二特混艦隊的事情,受傷的戰艦肯定會得到維修的,而且第二特混艦隊正在返回關島,鄭冠華也還在指揮艦隊。聶人鳳最關心的就是即將開打的西南太平洋戰場上的戰鬥。

對於校長的用意,甘永興是很清楚的。談仁皓如果因爲受到了嚴重的打擊而無法正常指揮艦隊作戰的話,那麼不但不能讓他擔任艦隊總司令,甚至還得把他從第一特混艦隊司令官的位置上暫時調開,就算讓郝東覺去指揮第一特混艦隊也行吧(甘永興也沒有認識到郝東覺此時的感受)。可問題是,現在誰能頂替談仁皓?常薦新?他指揮的只是第三特混艦隊,不參加航母決戰,怎麼指揮?黃曉天?黃曉天的資歷在郝東覺之下呢,而且從來沒有過指揮多支特混艦隊作戰的記錄。郝東覺?他只是第一特混艦隊參謀長,由他來指揮別的艦隊司令官?或者是顏國忠?

這就更不可行了,顏國忠是陸戰隊將軍,而且還是戰區司令官,需要他負責的事情太多了。他哪有精力,而且哪有能力去指揮艦隊作戰?

說來說去,最後實際上是沒有人可以替代談仁皓。就算從後方選,也選不出個合適地出來。姜仲民是不可能地,他沒有談仁皓那個威望,而且郝東覺,常薦新肯定不會服氣,難道要甘永興自己去?這也不可能。甘永興沒有指揮航母艦隊的經驗。反正,在當時的情況下,甘永興還真找不出一個可以替代談仁皓的人選。因此,他沒有把這事立即告訴顏國忠,而是想看一看,反正校長也只是讓他準備一下,沒有明說要替換掉談仁皓,那麼校長也應該知道沒有人可以在這個時候取代談仁皓。如果談仁皓的狀態恢復了的話,那他還是第一人選。

顏國忠與甘永興通了十分鐘的電話(海底電纜是在八日的時候鋪到萊城的,正好開始使用)。兩人商量了一番之後,都覺得仍然讓談仁皓擔任艦隊總司令比較合適。而甘永興也沒有忘記留下一手,那就是在必要的時候。顏國忠可以直接干預艦隊的作戰行動,甚至是讓黃曉天頂替談仁皓,出任艦隊總司令。換句話說,如果談仁皓出了狀態的話。那麼顏國忠隨時可以撤換他。

就這麼商量定了之後,顏國忠出去叫上談仁皓他們來到了戰區指揮中心。一路上,參謀軍官都在看着談仁皓,消息已經傳開了,也許很多參謀軍官此時都在懷疑談仁皓的狀態吧。談仁皓也注意到了這些軍官的目光,可他沒有多想。在他走進顏國忠辦公室的時候,確實有爲雷少卿復仇的想法,可是在他走出顏國忠的辦公室的時候,他已經想通了。作爲軍人,隨時有可能在戰場上犧牲,戰爭就會有犧牲,如果所有人都想着復仇的話,那麼軍隊就會完全亂套,戰爭也將徹底失敗。作爲高級將領,他必須要明確一點,他是在爲帝國,爲民族而戰,而不是爲了個人,爲了自己的朋友而戰!

戰區作戰室裡地參謀也很快就忙碌了起來,在確定作戰計劃之前,談仁皓他們必須得首先了解一下現在局面。實際上,大部分的戰役細節計劃都已經在之前的幾天陸續確定了下來,比如艦隊的通信,以及聯合行動等等。而現在,需要確定下來的將是這次戰役的總體方針,即該怎麼打,在哪裡打!

到此,各方面的情報都基本上確定了下來,而且很多已經被證實了,沒有任何疑點。

首先是美軍南下地艦隊規模,除非尼米茲不肯派出所有的戰艦,不然的話,這個是肯定確定了的。到達西南太平洋戰區的美軍戰艦有三艘艦隊航母,六艘小型航母,七艘戰列艦,三艘大型巡洋艦,以及二十多艘輕重巡洋艦,數十艘驅逐艦。這些戰艦很有可能被編成三個,或者是四個特混艦隊,其中擔任主攻的航母特混艦隊有兩支,或者是三支,這要看美軍怎麼安排那六艘小型航母了。

美軍在西南太平洋戰區的地面兵力,登陸艦隊,運輸船隊的規模也基本上確定了下來。麥克阿瑟獲得了至少三十個師的增援兵力,除掉補充之前防線漏洞的一部分,以及已經增援到莫爾茲比港的一部分,可以用於反擊的大概有十五個師左右。而美軍集中到西南太平洋戰區的登陸艦隊至少可以運送三個師的地面部隊,這確定了美軍發動登陸戰役的規模。最後,美軍在西南太平洋上的運輸船隊大概有五支,這就決定了美軍能夠投入到前線作戰部隊的數量(補給決定投入)。

美軍在西南太平洋戰區的航空兵規模也基本上確定了下來,有3500架左右的作戰飛機,以及1000架左右的勤務飛機(其中運輸機大概有700架左右)。而在這些作戰飛機中,轟炸機大概有2600架(其中大概有800架左右的重型與中型轟炸機),戰鬥機有900架,這沒有包括艦載飛機的數量。其實,航空兵的規模也決定了美軍的反擊規模,在沒有航空兵支援的情況下,僅靠艦隊的支援,反擊是很難成功的。

另外,中途島那邊的情況也基本上明確了。雖然中途島與西南太平洋戰區有幾千海里遠,但是那邊的戰鬥與西南太平洋戰區是密切相關的,至少現在美軍在中太平洋上還有三艘小型航母。以及一艘受傷情況不完全清楚地艦隊航母,數十艘戰艦。如果這些戰艦轉移到西南太平洋戰區來的話,那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廖漢翔派去地運輸船隊已經在10日(也就是這天)清晨到達了中途島。爲韓紹鋒送去了大概3萬人的地面部隊,5萬多噸作戰物資。2萬多噸生活物資,以及一大批工程設備,材料等等。最重要地是,第一批海航的岸基戰術戰機(大概150架)也隨船隊到達了中途島,並且將從明天開始執行戰備巡邏任務。美軍方面。第52特混艦隊已經離開了萊桑島附近海域,去向不明。另外,尼米茲原本派往中途島的那支運輸船隊已經留在了加德納島附近海域,沒有繼續前進。至於美軍有沒有登陸中途島的計劃,現在還不清楚,就算有,在五到十日之內,尼米茲不可能派遣陸戰隊登陸中途島,因爲這是準備登陸作戰,以及登陸艦隊從珍珠港航行到中途島的最短時間了。

最後。也就是最重要地是,美軍艦隊到達西南太平洋戰區的時間,以及所停泊的港口都已經確定了下來。三艘艦隊航母都進入了維拉港。

而另外六艘小型航母都前往了布里斯班港。之前到達的戰列艦編隊也全部在布里斯班港。從這些艦隊到達的時間來看,可以推算出,其在航行中途肯定加快了速度,不然不會比預計時間提前兩日到達。其次。

美軍最快有可能在十二日發動進攻,如果港口沒有提前做好迎接艦隊的準備工作的話,最遲也不會超過十五日。

各方面的情況確定下來之後,實際上也就確定了這次的作戰行動。

“從我們現在獲得的情報來看,美軍地所有主力戰艦都集中在珊瑚海。”談仁皓做了戰役主講,“也許哈爾西之前準備編組三個航母特混艦隊,可從現在美軍航母的動向來看,他很有可能只組建兩個航母特混艦隊,而那幾艘戰列艦組建一個戰列艦特混艦隊。這個,也可以從美國海軍這次的指揮官人數上判斷出來。哈爾西,米切爾負責指揮航母特混艦隊,我們給地暫時代號爲第31特混艦隊與第32特混艦隊。金凱德繼續指揮戰列艦特混艦隊,我們給的暫時代號是第33特混艦隊。各位,你們有什麼不同的意見,或者是見解嗎?”

三名艦隊將領都搖了搖頭,顏國忠也閉着嘴,在討論艦隊作戰的時候,他是沒有多少發言權地。談仁皓的分析合情合理,第52特混艦隊就是隻有三艘小型航母,結果在有機會打擊第二特混艦隊的時候而不敢出手。顯然,三艘小型航母的戰鬥力在強大的艦隊航母之前是太弱了一點。因此,哈爾西很有可能將六艘小型航母編爲一個特混艦隊,每兩艘小型航母組成一個航母戰鬥羣,統一指揮,這樣就能夠減輕部分指揮上的負擔。

“從美軍的艦隊航母留在維拉港來看,哈爾西的首要反擊目標不是莫爾茲比港,而是所羅門羣島!”談仁皓用長木棍在沙盤上的所羅門羣島上點了一下,“經我初步分析,第31特混艦隊很有可能出現在珊瑚海東部海域,並且在交戰之前留在新赫布里底羣島以及新喀里多尼亞島的岸基飛機的掩護範圍之內,至少將留在其岸基遠程偵察機的巡邏半徑之內,儘量利用岸基偵察機來尋找我們,減輕艦隊的偵察負擔。”

“那第32特混艦隊會在哪?”

“中部,珊瑚海的中部海域。”談仁皓又用木棍在珊瑚海的中部海域點了一下,“在我們的主力艦隊出戰之前,第32特混艦隊除了起到引誘我們決戰的作用之外,還將掩護第33特混艦隊前往莫爾茲比港,或者是所羅門羣島,並且爲北上的登陸艦隊提供掩護。實際上,整個作戰行動中,第31特混艦隊纔是主力,而第32特混艦隊屬於二線部隊,第33特混艦隊的主要任務是支援美軍陸戰隊登陸。”

開始提問的黃曉天微微點了點頭。珊瑚海的西部太狹窄了,航母特混艦隊難以機動,因此海戰肯定會在珊瑚海中部,以及東部海域爆發,這也是美軍將艦隊擺在這邊的原因。

“根據這一情況,我做出初步部署。”談仁皓看了衆人一眼,“第四特混艦隊從所羅門海南下,在塔古拉島南面大概120到150海里範圍內活動,塔古拉島上的岸基偵察機與岸基戰鬥機將盡量爲艦隊提供掩護。第三特混艦隊在所羅門海南部海域待命,其主要任務就是防止美軍登陸艦隊,以及第33特混艦隊北上,守住所羅門羣島的難大門。第一特混艦隊將在倫內爾島附近海域待遇,與第四特混艦隊的距離大概是150到200海里左右。”

在參謀軍官按照談仁皓的講解,將代表不同艦隊的模型放到沙盤上的時候,衆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沙盤上。

“如果美軍向莫爾茲比港方向增援的話,第四特混艦隊首先攔截第32特混艦隊,難度不會很大,黃曉天,有信心嗎?”

黃曉天笑着搖了搖頭。

“如果美軍重點進攻所羅門羣島,第一特混艦隊將負責東面海域,而第四特混艦隊監視珊瑚海中部海域。第三特混艦隊則要立即機動到倫內爾島附近海域。”談仁皓放下了長木棍,“具體該怎麼打,我們現在還不能確定。艦隊通信儘量用水上飛機,雖然慢一點,但是不容易被發現。如果緊急的話,可以選擇附近島嶼上的電臺,或者是直接使用艦隊的電臺,有問題嗎?”

黃曉天與常薦新都搖了搖頭,在戰役部署方面,他們比談仁皓差多了。

“那我們今天就暫時說到這裡,明天返回各自的艦隊,在十二日之前,各艦隊必須要機動到位。”談仁皓朝幾人再看了一眼,“具體的作戰計劃會在明天上午發下來的,這只是大概的作戰計劃,而不是最後的作戰計劃!”

第2節 煩人的參謀長第16節 誰是第一?第16節 點撥第31節 跳島進第7節 壯士斷臂(下)第56節 再戰第19節 最大的擔心(下)第23節 將軍的責任第24節 前進轟炸第8節 斷氣的北極熊第23節 危機重重(上)第9節 迎戰(上)第6節 門戶之見第6節 尊嚴與尊敬第9節 美國人的奇蹟第9節 美國人的奇蹟第19節 乘勝前進第2節 利好消息第4節 倉促的進攻第58節 晉升與褒獎第41節 風紀問題第37節 空中先鋒戰第17節 軍隊的指揮棒第5節 不可理解的任務(下)第23節 理智的建議第10節 折中方案第85節 亡羊補牢第19節 巷戰第26節 當爸爸了第30節 兩難選擇第10節 三架馬車第16節 琉球失守(下)第16節 英雄凱旋(上)第9節 無線電中的戰火(下)第6節 訪問日本(上)第51節 悔之晚矣第28節 地面主力第27節 進與退第4節 承前啓後第19節 微妙的變化第29節 退讓第12節 友好演習(下)第19節 迷惑的戰局第32節 最高目的第28節 機會第52節 水淹龍王廟第36節 最後的輝煌第15節 “獵鷹”逞威第15節 不成熟的戰艦第17節 敵情分析第16節 英雄凱旋(上)第22節 報復性轟炸第9節 埋伏第14節 死神的慫恿第10節 折中方案第12節 無法完成的使命第42節 夜間炮戰第29節 歸隊第23節 分頭出擊第47節 軍人的勇氣第56節 “華盛頓快車”第16節 錯過的機會第19節 左右難顧第6節 尊嚴與尊敬第17節 敵情分析第10節 折中方案第30節 推動戰爭第22節 校長的栽培第61節 衝刺轟炸第18節 軟肋第58節 飛行員的抗爭第3節 三大問題第29節 艱難的進攻第59節 戰利品第20節 狡猾的獵物(下)第37節 岳父的指點第52節 誘人的目標第29節 炸彈開路第32節 逃竄之敵第2節 特混艦隊(上)第21節 預備隊第69節 新指揮官第39節 艦隊分配第1節 前進通道第9節 陸戰之王第8節 斷氣的北極熊第4節 最後的掙扎第11節 開幕第48節 內亂第8節 悲痛的炸彈(上)第20節 孤軍深入第75節 校長的賭注第13節 登陸日本第23節 原子彈第22節 縮編第71節 主攻方向第17節 展示力量(下)第19節 最大的擔心(上)第10節 不可能中的可能第53節 規避
第2節 煩人的參謀長第16節 誰是第一?第16節 點撥第31節 跳島進第7節 壯士斷臂(下)第56節 再戰第19節 最大的擔心(下)第23節 將軍的責任第24節 前進轟炸第8節 斷氣的北極熊第23節 危機重重(上)第9節 迎戰(上)第6節 門戶之見第6節 尊嚴與尊敬第9節 美國人的奇蹟第9節 美國人的奇蹟第19節 乘勝前進第2節 利好消息第4節 倉促的進攻第58節 晉升與褒獎第41節 風紀問題第37節 空中先鋒戰第17節 軍隊的指揮棒第5節 不可理解的任務(下)第23節 理智的建議第10節 折中方案第85節 亡羊補牢第19節 巷戰第26節 當爸爸了第30節 兩難選擇第10節 三架馬車第16節 琉球失守(下)第16節 英雄凱旋(上)第9節 無線電中的戰火(下)第6節 訪問日本(上)第51節 悔之晚矣第28節 地面主力第27節 進與退第4節 承前啓後第19節 微妙的變化第29節 退讓第12節 友好演習(下)第19節 迷惑的戰局第32節 最高目的第28節 機會第52節 水淹龍王廟第36節 最後的輝煌第15節 “獵鷹”逞威第15節 不成熟的戰艦第17節 敵情分析第16節 英雄凱旋(上)第22節 報復性轟炸第9節 埋伏第14節 死神的慫恿第10節 折中方案第12節 無法完成的使命第42節 夜間炮戰第29節 歸隊第23節 分頭出擊第47節 軍人的勇氣第56節 “華盛頓快車”第16節 錯過的機會第19節 左右難顧第6節 尊嚴與尊敬第17節 敵情分析第10節 折中方案第30節 推動戰爭第22節 校長的栽培第61節 衝刺轟炸第18節 軟肋第58節 飛行員的抗爭第3節 三大問題第29節 艱難的進攻第59節 戰利品第20節 狡猾的獵物(下)第37節 岳父的指點第52節 誘人的目標第29節 炸彈開路第32節 逃竄之敵第2節 特混艦隊(上)第21節 預備隊第69節 新指揮官第39節 艦隊分配第1節 前進通道第9節 陸戰之王第8節 斷氣的北極熊第4節 最後的掙扎第11節 開幕第48節 內亂第8節 悲痛的炸彈(上)第20節 孤軍深入第75節 校長的賭注第13節 登陸日本第23節 原子彈第22節 縮編第71節 主攻方向第17節 展示力量(下)第19節 最大的擔心(上)第10節 不可能中的可能第53節 規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