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印度洋艦隊

393 我有烈酒

【今日第一更,晚上還有第二更】

神武九年春,由中華帝國蘇伊士運河公司負責開鑿的蘇伊士運河進入到了收尾階段。由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迫切想要早日完工運河,因此到了運河中後期,土耳其軍隊大規模驅趕埃及原住民,用於開鑿運河。

埃及原住民作爲土耳其帝國的奴隸,被不計代價的使用,使得原本計劃在神武十年完工的蘇伊士運河,提前了十個月進入運河灌注未期。

蘇伊士運河總督張鳳愛早於去年就向中華帝國政府發出了警報,稱奧斯曼帝國有可能毀約收回蘇伊士運河,因此請帝國政府迅速派兵進佔埃及。

去年帝國政府因爲發動了美洲戰爭和南亞戰爭,兵源匱乏,並沒有做出行動派遣軍隊進入北非。

隨着帝國政府修改法律,新的常備軍法案出臺,帝國常備軍由五十萬增加到了一百萬,使得帝國政府有能力向北非派遣軍隊,維護帝國在埃及蘇伊士運河的切身利益。

雖然南亞戰爭陷入了僵持,但是帝國在南北美洲的戰爭進展順利,太平洋艦隊消滅了西班牙秘魯艦隊,使得帝國皇家海軍可以騰出手來增援印度洋。

神武九年四月,中華帝國總參謀部、海軍部、艦隊司令部進行了海軍工作調整,會議一致認爲帝國皇家海軍已經解決了太平洋海域的問題,太平洋上面不再有威脅帝國海軍的存在。因此,會議決定在現有帝國三大艦隊,本土艦隊、太平洋南北洋艦隊的基礎上,成立印度洋艦隊,以及在蘇伊士運河開通後,面對來自地中海的威脅,成立地中海艦隊。

帝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爲第一艦隊,依然下轄北海、東海、南海三支分艦隊,配四等戰列艦十二艘,巡航艦六十艘。北太平洋艦隊(簡稱北洋艦隊)爲第二艦隊,南太平洋艦隊(簡稱南洋艦隊)爲第三艦隊,太平洋艦隊擁有主力戰列艦一百零二艘,巡航艦、護衛艦以下戰艦一百五十餘艘。北洋艦隊掌控北太平洋地區,幾乎沒有任何作戰任務,因此配備的都是巡航艦和護衛艦,在三大艦隊中,實力最弱。南洋艦隊最爲強大,但隨着消滅西班牙秘魯艦隊後,南太平洋地區也沒有了海上威脅,因此帝國海軍部隧從南洋艦隊中分離一部分戰艦編入印度洋艦隊,作爲帝國皇家海軍第四艦隊。

皇家海軍第四艦隊,也稱印度洋艦隊,包括鎮遠號一等戰列艦在內,共有海獅級三等戰列艦二十艘,爲“雅”字號和“永”字號,北雲級四等戰列艦三十艘,爲“雲”字號、“林”字號和“平”字號。五個字號的戰艦從南太平洋艦隊分離出來,組成印度洋艦隊主力,實力和南太平洋艦隊平分秋色。其中鎮遠號作爲艦隊旗艦,艦隊司令官爲沈仰灝中將。

而原先的南太平洋艦隊依然由施劍飛擔任司令官,旗艦定遠號,統領“海”字號、“風”字號、“祿”字號、“福”字號、“臣”字號,繼續拱衛太平洋安全。

印度洋艦隊整體上是從太平洋艦隊中分離出來的,戰力勿須擔心。

印度洋轄區內的任務比較重,孟加拉灣內有英法等國的東印度公司殖民艦隊,阿拉伯海、波斯灣、亞丁灣、紅海,以及非洲東部沿海地區,各國殖民戰艦不計其數,衝突升級的可能性極大。

中華帝國印度洋艦隊駐地有三處,一處在印度次大陸東面的維紗卡帕特南海港,是印度東海岸的港口城鎮,東北距離加爾各答和西南距馬德拉斯均六百公里,是一個天然深水良港,臨孟加拉灣,地勢隱蔽,戰略位置重要。

歷史上該港始建於1608年,1628年由英國東印度公司建成。1683年被英國殖民軍佔領。

神武八年,中華帝國發動了南亞戰爭後,英國人爲了強化同中華帝國的同盟國關係,以七十萬銀元的價格賣給帝國政府。該基地隧成爲中華帝國皇家海軍印度洋艦隊的三大主基地之一。

第二個基地在印度次大陸的最南端,在錫蘭國的北部的保克灣旁。從錫蘭國王手中用一個兩米高的景泰藍換得賈夫納半島、保克灣、庫度島、戴爾戈島等大片土地的所有權。

保克灣因灣闊水深、附近有多個近岸島嶼及周圍多山、多森林的地形特徵成爲建設海軍基地的理想之處。

皇家海軍印度洋艦隊保克灣海軍基地佔地總面積4480公頃,北起瓦爾岬角,南到庫度島,佔據保克灣、保克海峽,海岸綿延26公里。該基地爲天然深水港,艦船和進出、停泊和航行均十分容易,而且這裡的潮汐不會爲港口帶來淤泥,無須疏浚。港口離大海近,從港灣中出發不到1000米就到了阿拉伯海/印度洋,可快速出擊。附近島羣可建立海上防禦前哨,港灣周圍多山、多森林的地形可爲岸基設施提供極好的僞裝。港內錨區的核心地帶(大約1.5海里方圓)水深達到12米,另有2海里方圓區域的深度爲10米。港內天然的海堤深水碼頭伸入海中長達420米,可停泊六萬噸的大型船隻,據說當地人有印象稱當年鄭和的寶船隊的鉅艦便停泊在這裡。

基地有2條進出港航道,其中主航道直通印度洋,水深在12到14米間,即便是女媧號運輸母艦也可暢通無阻。另一條進出港通道水深11米,能通行其定鎮等大型戰艦。這種2條進出港航道的佈局在戰時具有較好的戰術靈活性。

而且錫蘭歷來仰慕天朝上國,作爲孤懸海上的島國,錫蘭國王爲了避免被英法荷等西方國家侵略,願意向中華帝國稱臣,作爲中華帝國的附屬國。

這樣一來,帝國海軍可以放心的在錫蘭島上建造基地,囤積物資和軍隊,作爲進攻印度次大陸的海岸堡壘。

皇家海軍印度洋艦隊在印度洋上的第三個海軍基地在孟買島上。1534年12月23日,葡萄牙人從古吉拉特蘇丹巴哈杜爾-沙手中租借到這幾個島嶼,並修建了大型的港口。

孟買瀕臨阿拉伯海灣,總面積603平方公里。孟買港位於孟買島的東岸,是一個天然深水港,地形隱蔽、海域寬闊,港區長26公里、寬9.3公里,水城面積約194平方公里,港城大部分水深10~12米,葡萄牙人在港區有碼頭泊位約50個,碼頭總長8公里,碼頭前沿水深4名~14米,可靠泊7萬噸級的船舶。作爲對印度貿易的主要港口,在葡萄牙人手中的孟買港是一個軍商合用港,海軍基地只佔一小部分,只有幾艘軍艦停靠。

神武八年冬天,中華帝國同古吉拉特蘇丹達成了軍事同盟,帝國政府向古吉拉特蘇丹提供二十萬銀元的無償援助。作爲回報,古吉拉特蘇丹將租借給葡萄牙人的孟買轉讓給中華帝國印度洋艦隊作爲海軍基地。

孟買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十分憤怒,但是卻沒有辦法阻止,只能眼睜睜的看着無恥的馬拉特人將港口奪走,然後孝敬給中華帝國。

在印度洋周邊的殖民戰艦很多,但成規模的並不多,中華帝國皇家海軍印度洋艦隊的出現,使得該地區的海上局勢出現了變化。

中華帝國同西班牙帝國的戰爭依然繼續,使得印度洋上,中華帝國印度洋艦隊打着清剿西班牙戰艦和商船的藉口,對印度洋上的各個航線進行管制。除了英國、法國兩國的船隻不必檢查之外,其他國家的船隻都在檢查管制之內,甚至是他們的軍艦都遭到中華帝國海軍的扣押。

對於中華帝國印度洋艦隊的囂張跋扈,加上英法兩國東印度公司艦隊的助威,各國都是敢怒不敢言。神聖羅馬帝國的東印度公司因爲歐戰的緣故,已經被其他歐洲國家排擠出遠東。尤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船隻遭到三個海軍的肆意搶掠和扣押,損失慘重。

然而,西班牙帝國的海軍卻被英、法、荷蘭三國海軍託在歐洲,無法遠征東方,只能看着他們的船隻被中華帝國海軍欺負,乾瞪眼也沒轍。

歐洲各國都忙着戰爭,因此在傳統勢力範圍的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實力驟減,造成的軍事真空期,正好讓中華帝國皇家海軍及時填補。

不過,中華帝國印度洋艦隊眼前的主要任務卻不是和各國在海上進行爭霸,而是爲了保衛帝國在蘇伊士運河的利益。

隨着蘇伊士運河的完工時間即將臨近,中華帝國政府抓緊了向蘇伊士運河派遣戰艦和運送兵力的步伐。

由於蘇伊士運河是無水閘的河道,帝國的戰艦可以直接從海上進入運河,然後利用軍艦來進行防禦。因此,帝國政府成立了地中海艦隊,番號爲中華帝國皇家海軍第五艦隊。

第五艦隊因爲要執行守衛蘇伊士運河,以及在地中海地區樹立中華帝國海軍霸權,因此第五艦隊受到帝國政府高度重視。

海軍部爲此給第五艦隊配備五艘新式戰艦,爲剛剛服役的龍捲風級二等戰列艦五艘,編爲“遊”字號,分別爲“遊駕號”、“遊鷮號”、“游履號”、“遊騁號”、“遊浪號”,其中游駕號爲旗艦。

五艘二等風帆戰列艦,火力配備八十六門神武大炮,威力強大。此時歐洲主要海上強國的二等風帆戰列艦並不多,主力爲三等、四等的風帆戰列艦,因此五艘“遊”字號戰列艦的威懾力已經很高了。相信在地中海遊弋時,足夠威懾一些想要窺視蘇伊士運河的國家了。

中華帝國皇家地中海艦隊的駐地直接設在了班賽港,那裡是蘇伊士運河的北出口。由於中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簽署的合同中第二條規定:奧斯曼帝國必須無償提供開鑿蘇伊士運河所需的土地,即中華帝國蘇伊士運河公司所需運營土地。按照這個規定,中華帝國蘇伊士公司擁有班賽港和蘇伊士灣兩處港口作爲運營點。

由於蘇伊士運河途徑的都是乾旱沙漠地區,在這整個運河沿線上,只有最南端的蘇伊士城住着幾萬居民。班賽港周邊也僅僅只有一些小漁村,因此對於中華帝國蘇伊士公司大規模的圈地,土耳其政府並沒有說什麼。

不過,爲了安全起見。中華帝國政府花錢將蘇伊士城的居民都打發走了,並在蘇伊士城內悄悄屯紮軍隊。而在班賽港,除了修建港口管理設施之外,帝國政府以防禦海盜爲名,在班賽港建造了海岸防禦炮臺和海軍基地。

張鳳愛爲了爲了能夠讓軍艦在運河上作戰,將運河每隔五里便挖掘出一個巨大的湖泊,使得戰艦可以在湖泊中進行自有轉動,這樣戰艦就向一座旋轉炮臺一樣,可以拱衛運河。

事實上,張鳳愛這樣決定雖然延誤了運河竣工時間,使得原本該在神武八年竣工的,到了神武九年五月才全面竣工。晚了一年多時間,不但給了帝國很多時間進行準備,同時額外開鑿的湖泊使得運河的河道加寬一倍,可以雙向航行,無形中提高了運輸能力。

同時,運河中原本就有很多大的湖泊,可以停泊大量的船隻。在伊斯梅里亞附近的大海湖中,可以停泊上百艘戰艦。爲此,張鳳愛特意將大海湖挖深,並修建了一系列碼頭,名義上是作爲供來往船隻休息之所,實際上是給帝國艦隊駐紮防禦之用,和伊斯梅里亞要塞相互照應,互爲犄角之勢。

張鳳愛的準備十分充足,在蘇伊士城、伊斯梅里亞和班賽秘密佈置了十萬軍隊防禦,其中八個步兵師,兩個騎兵師。加上要塞防禦軍隊,總兵力達到了十二萬人。

這一切都在秘密進行的,由於把蘇伊士城的居民都趕走了,使得帝國的軍事調動瞞過了土耳其人的眼睛。

事實上,土耳其人心中也很清楚。只不過他們現在不想撕破臉,立即爆發戰爭而已。因爲,此時土耳其帝國再次面臨來自俄羅斯帝國的強大軍事壓力。

原本俄羅斯帝國已經有累趴下了的感覺,可是當中華帝國軍部向俄羅斯帝國提供武器支持後,俄羅斯帝國軍隊得到了大批了先進火槍、火炮,以及盔甲裝備等,使得俄羅斯帝國的戰鬥力大爲提高,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軍隊在對俄作戰中連連敗北,導致烏克蘭淪陷,外高加索地區也丟失大片領土。

這些都是兵部尚書、總參謀長林風的手段,他從神武大帝鄧浩楠那裡獲得了大批軍費的許可,然後用來對俄羅斯帝國的軍事支持。俄羅斯帝國此時是中華帝國的同盟國盟友,得到中華帝國的大規模軍事援助後,自然信息大增,戰場上節節勝利。

這一切都導致土耳其帝國不得不暫時容忍中華帝國的小動作,將兵力調回北方,全力對付俄羅斯帝國的軍事入侵。

有果必有因,也正是因爲這樣,才使得張鳳愛能夠花錢將蘇伊士城內的居民全部趕走,得以在蘇伊士城和班賽建造防禦工事和海軍基地。如果不是俄羅斯帝國的強大軍事壓力,土耳其人是決計不會允許張鳳愛那麼做的。

中華帝國在蘇伊士運河去駐紮了十二萬軍隊,這對土耳其帝國的主權是嚴重的侮辱,但是土耳其帝國還是選擇了容忍。因爲中華帝國畢竟沒有發動對土耳其的戰爭,眼下土耳其最大的敵人不是中華帝國,而是來自北方新崛起的巨熊俄羅斯帝國。

爲了不去刺激中華帝國,土耳其一邊安撫中華帝國,表示他們將一如既往的遵守合約上的規定,同時將將軍隊撤回開羅,離得蘇伊士運河區遠遠的,防止擦槍走火爆發戰爭。

爲此,中華帝國也表示,將按照合同上的規則辦事,不會讓“保安隊”擅自離開運河區,侵犯土耳其帝國主權的。

雙方都表示了緩和的意思,但土耳其帝國得知俄羅斯帝國的先進火器來自中國,因此希望從中華帝國進口這些先進武器。

對此,中華帝國政府的答覆是,我們正在對此進行研究。

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咽喉。

每天通過這裡的各類船隻不計其數,主要都是民間商船,當然也有各國的軍艦。

有商貿繁榮的航道,便有以打劫爲業的海盜團伙,因此各國軍艦都打着護衛本國商船的旗號到處巡邏。

事實上,他們都是披着羊皮的狼,名義上以保護本國商船爲名,實際上卻都是合法化的海盜,一有機會便裝成海盜搶劫商船。

地中海是西班牙帝國的後花園,西班牙人一直牢牢的控制着這裡,當年爲了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爭奪海上貿易份額,西班牙海軍嚴格封鎖了直布羅陀海峽,使得大西洋沿岸國家無法通過海路進入地中海和土耳其帝國進行貿易。

隨着大西洋貿易的興起,地中海地區的貿易中心地位被取代,西班牙人放鬆了對地中海的監控。

然而,當中華帝國在埃及修建蘇伊士運河工程開始後,西班牙人出於擔心大西洋貿易會被地中海貿易取代,同時出於對中華帝國的報復心理,西班牙帝國派出海軍重新封鎖了直布羅陀海峽。

自從西班牙帝國在亞洲的唯一殖民地菲律賓和關島被中華帝國佔領之後,西班牙帝國一直耿耿於懷,只是忙着歐洲戰爭,一直無暇東顧。

隨着西班牙帝國在北美的墨西哥殖民地和南美的秘魯殖民地遭到來自中華帝國的強大軍事入侵後,傳統的印度洋地區遭到了中華帝國皇家海軍印度洋艦隊的官職,西班牙帝國政府已經感覺到了嚴重的危機。

如今有消息稱中華帝國負責修建的蘇伊士運河即將通航,西班牙政府更是緊張了起來。因爲蘇伊士運河一旦通航,中華帝國的艦隊便會直接進入地中海,威脅西班牙人的後花園安全。

第440章 傾銷——工業革命的門檻第332章 神武大炮第251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九)第347章 皇家實驗室第185章 拉幫結派第296章 潘多拉魔盒第418章 百慕大之戰(中)第266章第310章 海獅級三等風帆戰列艦第177章 黑水洋海戰(下)第368章 鴉片戰爭之兵臨京都第286章 十面埋伏(上)第242章 金戈鐵馬——險山堡大戰(下)第80章 計奪荷艦(上)第397章 改寫英倫歷史第101章 升級鍊鋼廠第29章 接舷炮戰第200章 第二次勒索第142章 鐵騎練成第87章 宏圖偉略第423章 納爾馬達河會戰第87章 宏圖偉略第331章 霧城要塞第238章 慈寧宮春色第211章 光顧兵仗局第82章 豪華戰艦第306章 怒海爭鋒——納牙海戰第113章 內廷招聘會第106章 栽贓嫁禍第389章 五五線第271章 太平洋上的跳板第5章 馬疾香幽第409章 帝王谷的浩劫第293章 明車暗馬偷吃炮第255章 挖文官集團的牆角第387章 膽量第113章 內廷招聘會第335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34章 屋漏逢雨第174章 鬥智鬥謀第31章 極限逃生第247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五)第323章 連蒙帶騙外加綁票第369章 斬首行動——莫臥兒帝國的悲哀第234章 七洲洋海戰T第389章 五五線第3章 小鎮謀生第100章 五角大樓第24章 絕對服從第8章 觥籌較勁第76章 各顯神通第255章 挖文官集團的牆角第189章 陸海軍勳章令第181章 計奪熱蘭遮第294章 掌控朝野第299章 拖拖拉拉的海戰第375章 產業革命第317章 殖民呂宋第380章 中華帝國海軍國際觀艦式第252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十)第229章 范文程佈局遼東第319章 移民策第120章 八品芝麻官第272章 叔叔抱抱T第114章 太監帝國第15章 賭坊鬥智第254章 新的威脅第4章 黑衣女子第96章 滿載而歸第228章 殖民朝鮮第414章 P計劃——釣魚行動第399章 世界海軍軍備競賽第76章 各顯神通第147章 金州大戰(上)第421章 次大陸的烽煙第239章 好大的一頂綠帽子第313章 大興銀行第382章 寬永投降第63章 買船造船第171章 海上狩獵T第245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三)第253章 H計劃第380章 中華帝國海軍國際觀艦式第103章 再樹強敵第332章 神武大炮第338章 江湖第117章 木匠皇帝第50章 海軍儀容第281章 黑壓雲域——入口之戰(三)第189章 陸海軍勳章令第226章 咬人的刺蝟第28章 絕地反擊第300章 巴拉顏灣海戰(上)第70章 揚帆遠行第234章 七洲洋海戰T第76章 各顯神通第87章 宏圖偉略第334章 班達南邦之戰第229章 范文程佈局遼東第235章 七洲洋海戰(下)
第440章 傾銷——工業革命的門檻第332章 神武大炮第251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九)第347章 皇家實驗室第185章 拉幫結派第296章 潘多拉魔盒第418章 百慕大之戰(中)第266章第310章 海獅級三等風帆戰列艦第177章 黑水洋海戰(下)第368章 鴉片戰爭之兵臨京都第286章 十面埋伏(上)第242章 金戈鐵馬——險山堡大戰(下)第80章 計奪荷艦(上)第397章 改寫英倫歷史第101章 升級鍊鋼廠第29章 接舷炮戰第200章 第二次勒索第142章 鐵騎練成第87章 宏圖偉略第423章 納爾馬達河會戰第87章 宏圖偉略第331章 霧城要塞第238章 慈寧宮春色第211章 光顧兵仗局第82章 豪華戰艦第306章 怒海爭鋒——納牙海戰第113章 內廷招聘會第106章 栽贓嫁禍第389章 五五線第271章 太平洋上的跳板第5章 馬疾香幽第409章 帝王谷的浩劫第293章 明車暗馬偷吃炮第255章 挖文官集團的牆角第387章 膽量第113章 內廷招聘會第335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34章 屋漏逢雨第174章 鬥智鬥謀第31章 極限逃生第247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五)第323章 連蒙帶騙外加綁票第369章 斬首行動——莫臥兒帝國的悲哀第234章 七洲洋海戰T第389章 五五線第3章 小鎮謀生第100章 五角大樓第24章 絕對服從第8章 觥籌較勁第76章 各顯神通第255章 挖文官集團的牆角第189章 陸海軍勳章令第181章 計奪熱蘭遮第294章 掌控朝野第299章 拖拖拉拉的海戰第375章 產業革命第317章 殖民呂宋第380章 中華帝國海軍國際觀艦式第252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十)第229章 范文程佈局遼東第319章 移民策第120章 八品芝麻官第272章 叔叔抱抱T第114章 太監帝國第15章 賭坊鬥智第254章 新的威脅第4章 黑衣女子第96章 滿載而歸第228章 殖民朝鮮第414章 P計劃——釣魚行動第399章 世界海軍軍備競賽第76章 各顯神通第147章 金州大戰(上)第421章 次大陸的烽煙第239章 好大的一頂綠帽子第313章 大興銀行第382章 寬永投降第63章 買船造船第171章 海上狩獵T第245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三)第253章 H計劃第380章 中華帝國海軍國際觀艦式第103章 再樹強敵第332章 神武大炮第338章 江湖第117章 木匠皇帝第50章 海軍儀容第281章 黑壓雲域——入口之戰(三)第189章 陸海軍勳章令第226章 咬人的刺蝟第28章 絕地反擊第300章 巴拉顏灣海戰(上)第70章 揚帆遠行第234章 七洲洋海戰T第76章 各顯神通第87章 宏圖偉略第334章 班達南邦之戰第229章 范文程佈局遼東第235章 七洲洋海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