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大興銀行

大明帝國金融改革推進的同時,印着鄧浩楠頭像的貨幣也迅速流入市場。作爲事實上的最高統治者,鄧浩楠的頭像引起了國朝上下人們的追捧,因爲老百姓很難見到像鄧浩楠這樣大的官,因此從錢幣上過一把眼癮。

當然,更重要的是鄧浩楠深得民心,老百姓都想見到他,類似後世的超級明星一樣。

金融改革推行的很順利,鄧浩楠也開始了他的斂財計劃。

隨着央行的成立,鄧浩楠先後成立了四個國有銀行。雖然是四個銀行,但是都屬於中央銀行的子公司,爲的就是引入競爭機制,防止一家獨大搞壟斷。

當然,中央銀行屬於鄧浩楠自個兒的,這也該算是壟斷吧!

北方銀行,駐地北京,統管華北、東北和內中外蒙古以及西伯利亞地區,向這些地區發放貸款並受理存款業務。南方銀行,駐地南京,統管長江以南各省,向南方地區發放貸款,並接受存款。東方銀行,主管琉球、臺灣、夏威夷、西雅圖等地區,負責向海外貿易商人和公司進行存貸款業務。西方銀行,主管西南、西北各省,包括西藏在內,負責向這些地區的商人、農民進行存貸款業務。

四大國有銀行將隨着央行同步進行貨幣兌換業務,同時,鄧浩楠深知這個時代的錢莊存錢要收取費用,貸款也是高利貸,而且很少有能夠全國連鎖的,都是地區性質,甚至有的錢莊只在一個小城鎮內生存。

針對這些情況,鄧浩楠將後世的先進經營理念帶入四大銀行。四大銀行實行存款免費,針對大量存款的客戶實行有利息存款。同時,對外貸款降低利息,禁止放高利貸等一系列措施。

這樣一來,士紳官商老百姓們都來了精神。以前把錢存到錢莊,還得客戶自己倒貼錢進去,如今不但免費,多存的客戶竟然還有利息可以拿,這對人們的衝擊力不可謂不強大,簡直就是石破天驚的感覺。

古代的人們,由於傳統思想的束縛,他們都喜歡攢錢。上至皇帝的小內幤,中到文武百官們的藏寶庫,下至老百姓們的私房錢,都表現出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多餘的錢就攢起來,藏着家中。有的是爲了攢錢吃喝玩樂,有的是爲了攢錢蓋房子娶媳婦,有的是爲了存個棺材板錢。

總之,這些情況都導致了大明的貨幣超過一半的錢財無法流通,都被人們給收藏在家了。流通的貨幣少了這麼多,朝廷自然就要增加貨幣的鑄造以滿足市場流通使用。和平年代沒什麼大礙,可是一到了災荒戰亂之年,老百姓們便會把錢拿出來置購物品,這就使得貨幣流通突然增多,反而使得貨幣貶值,鬧得國朝上下一片混亂。

朝廷對於這種現象無法進行判斷和預防,但是現在鄧浩楠想出了辦法。那就是用銀行來作爲經濟調節的槓桿,這在後世被稱爲宏觀調控,或者國家干預貨幣工程。

朝廷先出了中央銀行,信譽非常好,老百姓們誇讚。接着鄧浩楠出了四大國有銀行,在全國各地開分號,全國連鎖。這樣一來,老百姓在本地存錢,可以在外地取錢,十分方便。如果存的多還有利息,這讓一直希望攢錢生錢的人們興奮了起來。

很多士紳商人們都有大筆的錢財放在家裡,尤其是東南沿海的商人各個腰纏百萬。他們的銀子放在家中一時半會兒根本用不上,同時還有被搶劫偷竊的危險。於是爲了生錢,爲了保險起見,他們便把銀子全部存進銀行裡,這樣銀行給他們開出票據,蓋上國家擔保的紅戳兒。商人們把銀子擱在安全的地方,還能撈到不少的利息,可謂高興的不得了。

商人如此,小老百姓們也一樣,官員士紳們更是拍手稱快。

一時間,國朝上下,對於存款道銀行的事情津津樂道。

鄧浩楠組建四大國有銀行的最終目的是賺錢,當然眼前的目的是爲了配合央行進行貨幣改革。

因爲央行準備金不足,國朝上下需要兌換的錢財十幾億,如此大的窟窿眼兒當真不好填補。

爲了儘快在全國完成金融和貨幣改革,鄧浩楠纔想出這個招兒來,爲的就是緩解央行的兌換壓力。

因爲四大國有銀行實行的是存款小額免費,大額倒貼利息的優惠政策,這使得原本準備兌換新幣的人們直接把銀子存在了銀行裡生錢,這樣一來,央行得到了大筆的銀子用來鑄造貨幣,同時又減少了兌換新幣的壓力,使得央行度過了金融改革的又一劫難。

“恭喜王爺,金融改革和貨幣政策得以順利實施!”

馮邵延對鄧浩楠的招數簡直佩服的五體投地,原本在金融上獨佔鰲頭的他,這回算是服了鄧浩楠了。當初在京畿試點運行的時候,他發現竟然有如此巨大風險,當時馮邵延就有些打退堂鼓了。不料,鄧浩楠執意繼續,馮邵延甚至都要急哭了,這要是整垮了,鄧浩楠手裡的幾千萬銀子可就打了水漂了。

如今,鄧浩楠竟然奇蹟般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這令馮邵延汗顏的同時,對鄧浩楠越發敬佩了。

“怎麼樣了?各地銀行上報上來的銀子有多少了?”

馮邵延急忙回答道:“啓稟王爺,截止昨天,各地彙總上來的存款數額已經達到了銀八千萬兩,其中銅錢佔了八分之三左右。央行已經開鑄造摺合新幣九千萬銀元!填補了銅錢的空白之後,還餘下兩千萬銀元填入金庫中!”

存款八千萬兩,銅錢將會被全部銷燬,只有約四千六百萬兩現銀存款。這些銀子可以再鑄造九千多萬銀元,正好填補了之前兌換貨幣帶來的虧空,使得貨幣改革度過最難的一關,將會在全國順利的執行下去。

鄧浩楠長吸了一口氣,道:“民間真有錢啊!”

馮邵延喜上眉梢,高興的附和道:“王爺有所不知,一開始並沒有這麼多銀子存入銀行。老百姓都是拿着一些銅錢,本着試探的心理存進來的。不少老百姓上午存進去,下午就取出來,就是看看有沒有扣他們的錢,證實一下朝廷有沒有騙他們!”

鄧浩楠點點頭,道:“這是人之常情,畢竟中華兩千年來,首次有銀行出現,又是免費存款,自然很多人都會小心一些了!”

“王爺說的是!”馮邵延說道:“開始的時候以前遼東都督府治下地區的老百姓是積極響應啊!他們對王爺是有信心的,畢竟他們之前見過遼東銀行,有心理準備。後來全國各地的老百姓經過一些天的試探,方纔相信。結果,他們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有無數的老百姓跑到銀行裡存款。接着就是那些觀望中的士紳官商們,他們拿出的都是白嘩嘩的銀子,正因爲他們的銀子存進來,咱們的鑄幣廠才得以繼續運轉下去!”

當真好險啊!

鄧浩楠心中如是想着,暗道自己走運了。

馮邵延這時又道:“現在每天都有大筆的銀子存進來,別看現在只存了八千萬兩!很快就會突破一億,甚至是兩億、三億,王爺應該考慮一下善後了!”

善後?

鄧浩楠沒聽明白,馮邵延直接說道:“王爺可是讓銀行給存款數額大的客戶倒貼一定的利息的,一個人倒是無所謂,幾千萬兩也應付的過來,可是國朝的銀子海了去了,日後肯定越存越多,王爺想要維持住信用,就得支付給他們利息。幾億兩白銀的利息,每年可是不少啊!”

鄧浩楠輕咳了一下,這纔想起來。

正如馮邵延所說,當國人將幾億兩銀子存進來之後,每年的利息可是不少,這些都要拖累財政的。

“沒關係!”鄧浩楠很快就想出了辦法,說道:“你先預測一下市面上能夠流通多少貨幣,可以按照最繁華的蘇杭地區進行統計。然後再平攤到全國各地,計算出全國貨幣市場上需要多少貨幣來維持。一旦預測出來,就讓四大銀行以這個數字作爲基準,預留下來作爲鑄造貨幣之用。然後還有多餘的資金的話,就開始向外發放貸款,朝廷低息貸款,想必老百姓會接受的,這樣賺來的利息肯定不少,一部分支付給存款者,剩下的作爲銀行員工的薪水,再剩下的就要上繳國庫!”

“王爺英明!”馮邵延拱手說道:“只是依靠對外貸款恐怕並不安全,一來貸款人短時間未必能夠還上,二來一旦出現不良貸款,恐銀行會虧空財政!”

鄧浩楠想想也是,後世的不良貸款多了去了,況且在這個時代裡,需要謹慎小心。

不過,鄧浩楠畢竟閱歷豐富,很快便有了主意。

“這樣好了!現在全國都在休養生息,老百姓不用納糧交稅,手頭上肯定寬裕。國家要發展,必須要多多的置辦工廠。鼓勵有餘錢的老百姓開辦工廠,朝廷將給以政策照顧,銀行貸款給他們應該能收回本利。同時,我們的工業基地正在轉移到遼瀋,那裡將要開設大批的國有工廠和私人工廠,讓銀行朝着他們下手好了!保證穩賺不賠!”

鄧浩楠說的是正在開發建設中的遼寧工業基地,那裡產煤產鐵,臨近蒙古大草原,畜牧業發達。很多紡織廠都遷移到那裡,一個近現代的工業基地即將形成。

撫順的露天煤礦,容易開採,運輸到直隸山東,北方冬天的取暖將來都要靠撫順的煤礦。同時,鞍山的鋼鐵將成爲大明帝國的鍊鋼和鍊鐵中心,因爲靠着撫順,煤炭運輸方便,典型了工業基地格局。

那裡將成爲大明帝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有國家財政的支持,因此不用擔心那裡會破產,銀行可以放心向那裡貸款投資。

說道投資,鄧浩楠突然笑道:“銀行還可以投資嗎?比如銀行入股某家工廠作坊,得到的利潤用來償還貸款和利息,這不就好了嗎?”

馮邵延此時心潮澎湃,對鄧浩楠的敬仰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省略N字……。

“聽了王爺的話,微臣猶如醍醐灌頂一般,頓時明瞭的很多事情!”

對於馮邵延的敬仰之情,鄧浩楠感到有些不好意思,畢竟拿着後人的知識和經驗來蒙古代人,有些勝之不武。

“銀行還可以借錢給朝廷嗎?”

“……”

馮邵延差點兒沒站穩坐地上,暗道鄧浩楠的想法簡直太匪夷所思了,但是不得不說,他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銀行借錢給政府,看起來又是左手倒蹬到右手一樣,但是細想之後才能發現其中暗藏着的大道理。

“王爺英明!”

馮邵延不知道說什麼好了,一句王爺英明本是奉承客氣的話,如今在馮邵延看來,鄧浩楠當之無愧。

金融改革、貨幣兌換、銀行政策,以及工業基地規劃,一切都被鄧浩楠完美的連接到了一起。

這令馮邵延想起了一句詩“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看着鄧浩楠,馮邵延第一次生出了仰望的感覺。

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進行着,鄧浩楠對大明帝國的改革,可以說是大刀闊斧。可是,令人敬佩的是,鄧浩楠的大刀闊斧,竟然沒有遇到什麼阻力,甚至連反對的聲音都很少。

歷朝歷代,凡改革着,無不備受指責和刁難,最後落得身首異處,委屈而死的結局簡直太稀鬆平常了。

偏偏鄧浩楠的改革就那麼的順利,就連很多和鄧浩楠意見、政見相左的人,他們也不得不佩服鄧浩楠走了狗屎運。

真的是狗屎運嗎?

當然不是!

遠在蘭州的信王每天都在書房內看着關於鄧浩楠的各種報告,從他第一次走進信王的耳眼之時,鄧浩楠就被信王列入了頭號勁敵。

無他,信王和鄧浩楠都是年輕人,都有一顆很大的抱負心。不同的是,從一開始,他們二人就走上了相對立的道路。

自從鄧浩楠破壞了信王的大計之後,信王便時時刻刻準備找鄧浩楠報仇。然而,鄧浩楠發展壯大的速度太快,信王拍馬也追不上。

有意思的是,鄧浩楠的死黨四狗被鄧浩楠的幾個王妃給改名叫了王承恩。而在信王府內,也有個叫王承恩的人,只不過二者最大的不同是,後者是個太監而已。

夜幕降臨,掌燈時分。

信王朱由檢的書房內依然亮着燈。

“王爺!”

王承恩輕輕推門而入,朱由檢擡頭便問:“銀子都兌換了嗎?”

“都兌了!”王承恩說道:“按照您的要求,奴婢找了十幾撥人,分批兌換的!”

朱由檢點點頭,很是滿意。

原來王承恩是去兌換銀子去了,可是他爲何要找十幾撥人分批兌換呢?

王承恩不明白,但是他聰明,不會去問朱由檢,怕朱由檢生氣。

果然,朱由檢笑了笑,說道:“你肯定想知道本王爲何讓你這般費勁的去兌換銀子吧!”

王承恩點點頭,既然朱由檢這樣問,那就是準備要告訴他了。

“本王不想給遼王任何藉口!”

王承恩驚訝的問道:“王爺何出此言?莫非遼王要對王爺不利?”

朱由檢點點頭,又搖搖頭,嘆道:“現在的遼王,已經成爲大明事實上的最高統治者。本王怎麼都想不明白,爲何上至皇嫂,下至文武百官,都沒有人出來反對?”

王承恩順着朱由檢的意思,一字一句的說道:“想必這就是遼王的高明之處!遼王做任何事情都不給人留下把柄,即使先帝在時,都沒有任何藉口對付他。如今遼王擁兵自重,在京城挾天子以令諸侯,誰又敢再反對他?”

朱由檢握緊拳頭,眉宇間露出絲絲恨意,問道:“你說他會不會造反?”

“奴婢不知!”

朱由檢看了看王承恩,笑道:“本王巴不得他造反!只要他造反了,忠於大明之士纔會看清他的真面目!”

朱由檢現在沒有任何籌碼去跟鄧浩楠作對,封地在蘭州,窮的沒錢。沒錢就沒有軍隊,沒有幫手。否則他幾個月前也不用親自登城抵抗羌人入侵了。那純粹是爲了作秀,做給蘭州衛的官員和老百姓們看的。

如果不是鄧浩楠打亂了他的全盤計劃,現在的朱由檢已經即位成崇禎皇帝了。皇帝夢一下子破滅,淪落到窮山惡水之地當王爺,他很不甘心。

“福王有消息了嗎?”

王承恩搖搖頭,道:“福王怕的要命,奴婢派去的人只帶回來五萬兩銀子!”

朱由檢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怒道:“送本王五萬兩銀子,他當是打發叫花子呢!這福王貪生怕死,看來是不敢站出來對抗鄧浩楠了!”

王承恩嘆道:“楚王剛剛被問斬抄家,福王顯然是怕了!”

想起楚王被賴有光彈劾,落得抄家問斬下場,信王便氣急敗壞。

“鄧浩楠竟敢擅殺皇室成員,看起來他很快就會對其他藩王下手了!”

王承恩附和道:“福王只求自保,渾然不知道他早就被鄧浩楠盯上了,下一個挨宰的就是他,可他竟然還不能不知覺?”

信王揉着太陽穴,看起來有些頭疼的樣子。

“可惜福王那麼多錢財,幾千萬兩銀子的身家,如果能夠給本王,本王足夠買通西北各省官員,拉起一支隊伍抗衡鄧浩楠了!”

第25章 魔鬼訓練第373章 科羅拉多荒原之戰(下)第125章 寧遠大戰(三)第207章 勤王(下)第352章 伊莎貝拉海戰(三)第242章 金戈鐵馬——險山堡大戰(下)第188章 花嶼海戰第29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章 一貧如洗第67章 軍事工業第72章 陰魂不散第271章 太平洋上的跳板第348章 國家博弈——要“流氓”一些第384章 全球戰略第95章 太平洋艦隊第287章 十面埋伏(中)第281章 黑壓雲域——入口之戰(三)第77章 懸殊決戰第313章 大興銀行第243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一)第319章 移民策第161章 虎口脫困第344章 風騷的海麻雀號第432章 暹羅灣海戰(八)第253章 H計劃第34章 屋漏逢雨第445章 蓄力(二)第414章 P計劃——釣魚行動第358章 普拉亞斯之戰(下)第219220章 御花園裡第207章 勤王(下)第435章 同盟國的裂痕——英荷戰爭爆發第342章 鴉片貿易第420章 黃金城第289章 湯兔的土丘第369章 斬首行動——莫臥兒帝國的悲哀第41章 捷足先登第420章 黃金城第250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八)第231章 扯後腿的藝術(上)第288章 十面埋伏(下)第409章 帝王谷的浩劫第264章第261章 直隸總督第191章 萬戶靖海侯第278章 黑壓雲域第323章 連蒙帶騙外加綁票第165章 鄭和寶藏之神聖祭壇第55章 大打出手第38章 輾轉反側第112章 絕命一戰第141章 丫的夠狠第192章 攻佔琉球T第49章 狗鎖火槍第426章 暹羅灣海戰(二)第430章 暹羅灣海戰(六)第111章 斬殺NPC第204章 皇后張嫣第234章 七洲洋海戰T第415章 加勒比海盜——水妖號的末日第277章 翔鷹級三等風帆戰列艦第63章 買船造船第36章 矇混過關第105章 搶掠北港商幫第336章 美洲虎豹騎第143章 窮的就剩錢第151章 毛文龍窺金州第210章 仙藥第182章 強敵荷蘭第9章 漫漫長夜第92章 黑吃黑第286章 十面埋伏(上)第246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四)第135章 龍江寶船廠第147章 金州大戰(上)第133章 佳人有約第178章 黑水洋海戰(下下)第93章 租借蘇比克第196章 美洲的跳板——西雅圖要塞第11章 名聲鵲起第383章 一戰結束與北京和會第243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一)第67章 軍事工業第341章 美洲第一票生意第258章 入關的藉口第55章 大打出手第23章 相互利用第236章 七洲洋海戰(下下)第339章 同盟國第188章 花嶼海戰第351章 伊莎貝拉海戰(二)第418章 百慕大之戰(中)第399章 世界海軍軍備競賽第32章 月夜思謀第243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一)第391章 競選第306章 怒海爭鋒——納牙海戰第163章 命運喜峰口第345章 十字架圈地的時代
第25章 魔鬼訓練第373章 科羅拉多荒原之戰(下)第125章 寧遠大戰(三)第207章 勤王(下)第352章 伊莎貝拉海戰(三)第242章 金戈鐵馬——險山堡大戰(下)第188章 花嶼海戰第29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章 一貧如洗第67章 軍事工業第72章 陰魂不散第271章 太平洋上的跳板第348章 國家博弈——要“流氓”一些第384章 全球戰略第95章 太平洋艦隊第287章 十面埋伏(中)第281章 黑壓雲域——入口之戰(三)第77章 懸殊決戰第313章 大興銀行第243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一)第319章 移民策第161章 虎口脫困第344章 風騷的海麻雀號第432章 暹羅灣海戰(八)第253章 H計劃第34章 屋漏逢雨第445章 蓄力(二)第414章 P計劃——釣魚行動第358章 普拉亞斯之戰(下)第219220章 御花園裡第207章 勤王(下)第435章 同盟國的裂痕——英荷戰爭爆發第342章 鴉片貿易第420章 黃金城第289章 湯兔的土丘第369章 斬首行動——莫臥兒帝國的悲哀第41章 捷足先登第420章 黃金城第250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八)第231章 扯後腿的藝術(上)第288章 十面埋伏(下)第409章 帝王谷的浩劫第264章第261章 直隸總督第191章 萬戶靖海侯第278章 黑壓雲域第323章 連蒙帶騙外加綁票第165章 鄭和寶藏之神聖祭壇第55章 大打出手第38章 輾轉反側第112章 絕命一戰第141章 丫的夠狠第192章 攻佔琉球T第49章 狗鎖火槍第426章 暹羅灣海戰(二)第430章 暹羅灣海戰(六)第111章 斬殺NPC第204章 皇后張嫣第234章 七洲洋海戰T第415章 加勒比海盜——水妖號的末日第277章 翔鷹級三等風帆戰列艦第63章 買船造船第36章 矇混過關第105章 搶掠北港商幫第336章 美洲虎豹騎第143章 窮的就剩錢第151章 毛文龍窺金州第210章 仙藥第182章 強敵荷蘭第9章 漫漫長夜第92章 黑吃黑第286章 十面埋伏(上)第246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四)第135章 龍江寶船廠第147章 金州大戰(上)第133章 佳人有約第178章 黑水洋海戰(下下)第93章 租借蘇比克第196章 美洲的跳板——西雅圖要塞第11章 名聲鵲起第383章 一戰結束與北京和會第243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一)第67章 軍事工業第341章 美洲第一票生意第258章 入關的藉口第55章 大打出手第23章 相互利用第236章 七洲洋海戰(下下)第339章 同盟國第188章 花嶼海戰第351章 伊莎貝拉海戰(二)第418章 百慕大之戰(中)第399章 世界海軍軍備競賽第32章 月夜思謀第243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一)第391章 競選第306章 怒海爭鋒——納牙海戰第163章 命運喜峰口第345章 十字架圈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