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劉徹要搞事了

第266章 劉徹要搞事了

只需拿出一筆購買耕牛、種子和農具的錢糧,即可在千里之外的朔方郡,‘認領’一大片屬於自己的良田,並在今後的三五十年內,每年收穫一大筆錢糧……

楊川的這一套玩法,讓漢帝國的狗大戶們一臉懵逼。

嗯,就是有點上當受騙的感覺。

尤其是桑弘羊等‘聰明人’,更是越想越不對勁,咋看楊川,都覺得這位新晉的‘長寧侯’是一個大騙子?

一時間,衆人議論紛紛。

“不讓咱們派人過去,田地上種了什麼莊稼、收穫多少糧食,還不是由着他楊川自己的一張嘴?”

“田地有三六九等,誰知道自己認領的那塊田地是什麼樣子?”

“是啊,這分明就、不太靠譜呢……”

“……”

對於衆人的質疑和議論,楊川只是喝酒、微笑,並未多說一句話。

看來,這種在後世十分流行的‘噶韭菜’辦法,在眼下的漢帝國太過超前,大家還不曾習慣呢。

不過,也沒事,反正這一步棋也不過是他隨手釋放的一枚煙幕彈,至於如何在朔方郡屯田,他根本就沒指望這些漢帝國的狗大戶。

“長寧侯,某家可以認領多少畝田地?”終於,座下有人站起身來,拱手問道。

卻是張騫眼看事情陷入僵局,主動站出來給楊川‘撐面子’。

楊川微微點頭,溫言笑道:“博望侯可認領上等良田三千畝,只要不遭災情,一畝良田可收穫麥子三百多斤,除去一部分耕作成本,每畝每年可獲得兩百斤左右的麥子;這三千畝良田,可得麥子三千石以上。

博望侯,可要認領?”

張騫拱手道:“願意認領。”

楊川也拱拱手,以示感謝,回頭給張安世吩咐一聲:“博望侯張騫願意認領三千畝良田,你給填寫一張五十年的地契吧。”

張安世口中道一聲‘是’,從一疊十分考究的宣紙中間抽出一張,上面填了‘博望侯張騫、三千畝甲等良田’,便恭恭敬敬的遞了過去。

衆人紛紛側目,才發現竟然是一張‘制式地契’,上面不僅有大農令的印鑑,還有長寧侯楊川的印鑑;讓大家暗自吃驚的,卻還是那一方大漢皇帝印璽……

‘果然是皇帝的意思!’

‘果然是皇帝的心頭肉,都這麼不講規矩,提前在地契上加蓋皇帝印璽了?’

要知道,漢帝國的辦事流程可從來都是先有契約文書,經過一層審覈,加蓋一枚相關的印鑑,哪有這般先蓋印璽再簽押的做法!

衆人看向楊川的眼神都不對勁了。

尤其是一些喜歡彈劾文武大臣的御史、侍御史,更是面面相覷,已然在心中盤算着,下一場大朝會,狠狠的彈劾一下長寧侯楊川。

當然,更多的人則開始暗自盤算……

對於大家的心思,楊川心知肚明,他笑眯眯的問道:“還有沒有人願意認領?如果大家覺得實在不願意,那就到此爲止吧……”

終於,有人忍不住了。

“本侯願意認領。”

“某家願意認領。”

“我願意認領……”

一時間,便有三五十人開口,主動要求‘認領’一塊根本就看不見的土地,卻無非是存了‘給皇帝面子’的心思;至於說自己的田地上能收穫多少錢糧,其實誰的心裡頭沒底兒,權當是砸了水漂罷了。

楊川小手一揮:“好,讓大家簽訂契約文書吧……”

……

一個下午,便如此鬧哄哄的過去了。

幾乎所有人,都簽訂了一份‘制式地契’,零零總總的,也就兩百多人吧,拿出來的第一筆錢糧,也不過兩三百萬錢。

距離楊川‘百萬金’的目標,還很遙遠,差不多也就是一場毛毛雨罷了。

傍晚時分,送走長安城的那些狗大戶,楊川直接在馬紮子上躺平了:“呼,累死本侯了。”

一聲輕笑聲中,大長門崔九像鬼魂一樣悄然出現,笑罵一句:“騙人錢財,你還知道累?”

楊川累的連眼睛都不想睜,有氣無力的說道:“什麼叫騙人錢財?我這是給他們尋了一條生財之道好吧。

你想啊,本侯費心費力的找人耕種,辛苦一年到頭,卻只能從中抽取一點辛苦費,作爲給朝廷的稅賦收入,崔九大叔,伱說我是不是自討苦吃啊?”

崔九目光閃動,突然說道:“皇帝問你,田地的主要收穫都歸了旁人,還能給朝廷掙到錢糧?”

楊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瞅着崔九好一陣子,咧嘴笑道:“你覺得呢?”

崔九搖搖頭,很老實的說道:“我想不來如何掙錢。”

楊川笑了。

也有你老賊想不通的事情啊?看來,後世一些噶韭菜的手法太過高明,簡直能隔絕天道呢……

“崔九大叔,公孫敖在朔方屯田,爲什麼失敗了?”楊川問道,“是因爲朝廷撥付的錢糧不夠,還是發配過去的罪犯、僕役不夠?”

崔九道:“爲了在朔方屯田,朝廷撥付錢糧、種子、農具等超過三百萬錢,發配勞役三萬有餘,公孫敖卻只開墾出不到十萬畝良田,差不多顆粒無收。”

楊川忍不住吐槽:“那還給他封侯?”

“讓我說啊,光是朔方郡屯田一項虧空,他就該死,朝廷付出那麼大的代價,卻等於打了水漂,他還有臉當那個朔方郡太守?”

崔九嘿然笑道:“他現在已經不是朔方太守了。”

楊川愕然問道:“哦?”

“皇帝已經傳旨,長寧侯楊川接任朔方郡太守,”崔九從袖中摸出一道聖旨,隨手丟在楊川懷裡,“看個好日子,這便去赴任吧。”

楊川猛的坐起身:“我才十六歲,我封地上的蔬菜還沒收呢……對了,太學院那邊的事情還沒定下來,我這便去朔方當太守?”

“還有,羽林軍怎麼辦?”

崔九往旁邊的馬紮子上一躺,悠然說道:“皇帝說了,太學院的那些個讀書人很難纏,就得你這樣心黑手辣不要臉的人去鎮壓,所以,你指派一個人盯着,有什麼事情,你隨時傳信過來處理就行了;

還有,那一千多羽林孤兒,就交給你和霍去病、曹襄三人,暫時帶到朔方去……”

楊川都聽呆了。

這個劉徹……心好大啊。

將朔方郡隨手丟給一個十六歲的少年人也就罷了,反正那地方眼下還是一個爛攤子,就算屯田失敗,無非是浪費一些錢糧而已,鬧不出多大的事情。

可是,將一支將近兩千人的皇帝衛隊,隨手就給打發到千里之外,就不怕出事?

當然,想想霍去病、曹襄二人的身份,楊川也就釋然了。

這全天下的人都可能會謀反,霍去病、曹襄兩個人,卻絕對不會背叛劉徹,這一點毫無疑問……

……

作爲一名廚子,整日介在朝堂上晃悠,並非楊川之心願;在自己的羽毛沒有豐滿起來之前,最好的法子,便是與漢帝國的那些老賊保持一定的距離。

嗯,差不多便是‘若即若離’吧。

常在河邊走,腳上豈能不沾泥?

朝堂上那些老賊,一個個都活成了人精,一個不小心,便可能會被捲入某些奇奇怪怪的紛爭之中去,說不定一轉眼,連骨頭渣子都不會給你剩下,就被朝堂那張大口給吞了。

所以,楊川並不喜歡長安城。

可是,要說讓他遠離權力中心,丟下自己剛剛打理齊整的一塊田地,去千里之外的朔方郡當太守,也不是楊川最希望的一條路途。

楊川也很能理解劉徹的想法:皇帝要辦事,先把自己人摘出去,暫時安置在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猥瑣發育,等若是穩固北方疆域的同時,還多了一個看似不怎麼起眼的後手。

‘毫無疑問,皇帝這是要實施推恩令了……’

送走崔九老賊,楊川躺在馬紮子上想了很久很久,甚至,就連晚飯都忘記了,直到劉滿探頭探腦的出現在門口:“楊川小郎君,該吃飯飯了。”

楊川醒過神,使勁搓幾下臉頰:“誰給你教的疊聲詞?”

還‘吃飯飯’……估計再過一段時間,都要說‘睡覺覺’、‘要抱抱’了吧?

簡直了!

劉滿嘻嘻一笑,躡手躡腳的摸進來,悄聲說道:“小郎君,你去朔方郡當太守,帶上本妾身唄……”

楊川有些煩躁的擺擺手:“先吃飯。”

劉徹突然給自己來這麼一手,實在讓他有點不太適應,好多事情纔剛剛展開,就不得不被打斷,這種感覺差勁極了。

就好像、算了,還是想想下一步該如何去走吧。

“走吧,先吃飯。”

楊川伸手,揉一揉劉滿的頭頂,順手揪住她的耳朵:“忘了我的禁令了?家裡任何婦人都不許私自闖入我的房間?”

劉滿嘴上告饒,連聲說着‘妾身錯了、妾身不敢了’,臉上卻滿是笑意,還忍不住想踮一踮腳尖、挺一挺胸。

二人嬉鬧着來到飯廳,卻發現南宮公主、平陽公主、衛青和織娘幾人都在座,氣氛顯得有些壓抑。

“母親,二姨,義父,你們怎麼都過來了?”一進門,楊川這才放開劉滿的耳朵,上前去躬身施禮。

“聽說皇帝讓你去朔方郡屯田,本宮擔心你一時間轉不過彎來,說一些不該說的話語,便和你義父過來看看。”

平陽公主似乎有什麼心事,嘆一口氣,問道:“怎麼樣,你沒有拒絕吧?”

楊川擡頭,看見衛青正端了一碗酒,也向他看過來。

“皇命不可違,我怎能拒絕,”他也嘆一口氣,走到下首位置坐下,“母親,可聽到有什麼消息?”

平陽公主沉吟幾聲,道:“皇帝採納了桑弘羊的建議,又要削藩了,這長安城恐怕又要亂上一陣子了。”

“你與曹襄、去病兒三個人,年紀太小,很多事情還指靠不上,皇帝便只好先將你們三個打發出去,等若是在朔方郡避一避風頭,如此也好。”

楊川默默點頭。

看來,自己的判斷基本準確,劉徹這是真要搞事了。

他暗自回憶史書所載的‘推恩令’,似乎並沒有什麼大的波瀾,包括淮南王劉安在內,那些劉姓諸侯王並沒有撲騰起幾朵浪花子,就被劉徹一巴掌給打趴下了……

“除了推恩令,還有什麼大事?”楊川突然問道。

“光一個推恩令,說不定就能激起各地諸侯王的兵變,還敢再有什麼大事?”

平陽公主頗爲憂慮的說道:“此去朔方,你們幾個一定要保護好自己,聽你義父說過,那地方還有伊稚斜的一萬多騎兵尚未剿滅,如今都躲在陰山深處,說不定哪一天會跑出來咬一口人,你們幾人過去後,切莫掉以輕心;

此外,朔方緊鄰漠北草原,還要隨時防備匈奴人搞什麼小動作,你這個朔方太守的擔子還很重呢。”

“其實,單單一個推恩令,掀不起什麼風浪,”楊川想了想,笑道:“不過,有所防備也是應該的,母親、義父在長安城,也要注意保護好自己。”

平陽公主擺擺手,轉頭看向衛青:“夫君,你不是想跟楊川說屯田之事麼?怎的不吭聲?”

衛青看一眼楊川,問道:“錢糧、耕牛、農具這些,你基本騙到手了,可是楊川,屯田的民夫和軍戶怎麼辦?”

楊川苦笑:“只能涼拌,還能怎麼辦。”

“公孫敖當了一年朔方太守,開荒不足十萬畝,如今,聽說都已經荒廢大半,朝廷發配過去的三萬多民夫,如今也還剩下不足五六千,義父,你說讓我咋辦?”

楊川忍不住吐槽幾句,旋即,他又轉頭看向平陽公主:“母親,本來呢,我想利用劉陵搞一些人牲口充當軍戶,可是想了想,還是不敢去做;淮南王遲早都會起兵謀反,我擔心與劉陵交往過密,終究給自己惹下麻煩。

母親可有什麼法子,搞一批人去朔方屯田?”

平陽公主點頭,道:“劉陵的確是一條毒蛇,誰跟她走得近,必會給自己招惹下天大的麻煩,能迴避,還是儘量避一避。

至於說人口……經過幾場大戰,如今的朔方郡可以說千里無人煙,想要快速屯田,談何容易呢。”

幾人都陷入了沉思。

楊川也在思量。

人口,最大的問題,還是人口啊。

漢帝國地廣人稀,生產力嚴重不足,本身就缺少大量的勞動力,再加上各地諸侯王各自爲政,佔有了天下半數以上的土地與人口,到哪裡去弄一二十萬人口呢?

(本章完)

第422章 最毒廚子心第114章 廚子的心第20章 廚子的工具包第190章 幹一票大的第202章 緊 俏而妙第218章 不知道匈奴人如何窩冬……第462章第192章 廟小妖風大第268章 先殺幾個人第177章 這個漢帝國太捲了第349章 三枚錢幣第374章 既然如此,那就殺吧第425章 霍去病的選擇第323章 暴走的陳阿嬌第39章 用拳頭說話第176章 今晚的作業翻倍……第209章 亂第190章 幹一票大的第185章 落了下乘第229章 子在川上曰第164章 開胃菜第404章 不僅要給升官,還要讓他們發財第88章 不正經的曹襄第321章 來自長安城的惡意第127章 打一巴掌塞一顆糖第329章 爆炒牛肚絲兒第119章 霍去病來了(元宵節加更)第125章 楊氏榨菜第271章 生亦何歡?第240章 崔九的秘密第106章 一桃殺三士?(求追讀)第251章 再見長安第228章 有些嘴啊,被開光次數太多了第106章 一桃殺三士?(求追讀)第306章 楊川的‘天爐戰法’第169章 狗都不理的包子第179章 攪團 苜蓿與野菜第339章 看看這事鬧的第237章 羞殺天下人第342章 兩隻鹹豬手第210章 金蟬脫殼第329章 爆炒牛肚絲兒第142章 陛下 這是何意?第189章 想的美!第403章 兩個【老鷹皮】第327章第445章 援軍來了,卻又好像沒來第339章 看看這事鬧的第398章 白馬羌人第383章 好吃不過餃子第341章 朕,誓滅匈奴!第150章 有人哭第446章 李廣實在太陰險了第267章 做兩筆買賣,聽一番話第374章 既然如此,那就殺吧第85章 家禽的奧妙(求追讀)第305章 終於通透了第52章 你誰啊第258章 自帶音效的男人第85章 家禽的奧妙(求追讀)第392章 東方朔與德什麼社第427章 髒,太髒了第211章 這還是鹿鼎城?第181章 朝中有人好種田第175章 打造野戰營的第一步第43章 宮裡來的?第407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71章 翻臉比翻書快第358章 站隊,是一個技術活兒第459章 令人頭疼的祭天金人第235章 二姨給你撐腰!第342章 兩隻鹹豬手第262章 這瓜 挺甜……第154章 霍去病是個好鐵匠第467章 楊川,請自重!第306章 楊川的‘天爐戰法’第233章 朕欠他一個關內侯第398章 白馬羌人第219章 衛青的叉燒包第440章 背後捅刀子,這個我太有經驗了!第447章 我服了you,大漢麋鹿侯!第284章 半部‘掄語’第211章 這還是鹿鼎城?第52章 你誰啊第211章 這還是鹿鼎城?第458章 元狩元年的臘月二十三第425章 霍去病的選擇第239章 這糟老頭子壞的很第9章 兩個小吃貨第322章 楊川家的親戚第439章 不,你渴了第443章 這是一道硬菜第349章 三枚錢幣第218章 不知道匈奴人如何窩冬……第329章 爆炒牛肚絲兒第106章 一桃殺三士?(求追讀)第7章 十三姨,我還小……第48章 涮羊肉(下)第134章 誤入幽谷中第13章 壞蛋 女奴與地圖
第422章 最毒廚子心第114章 廚子的心第20章 廚子的工具包第190章 幹一票大的第202章 緊 俏而妙第218章 不知道匈奴人如何窩冬……第462章第192章 廟小妖風大第268章 先殺幾個人第177章 這個漢帝國太捲了第349章 三枚錢幣第374章 既然如此,那就殺吧第425章 霍去病的選擇第323章 暴走的陳阿嬌第39章 用拳頭說話第176章 今晚的作業翻倍……第209章 亂第190章 幹一票大的第185章 落了下乘第229章 子在川上曰第164章 開胃菜第404章 不僅要給升官,還要讓他們發財第88章 不正經的曹襄第321章 來自長安城的惡意第127章 打一巴掌塞一顆糖第329章 爆炒牛肚絲兒第119章 霍去病來了(元宵節加更)第125章 楊氏榨菜第271章 生亦何歡?第240章 崔九的秘密第106章 一桃殺三士?(求追讀)第251章 再見長安第228章 有些嘴啊,被開光次數太多了第106章 一桃殺三士?(求追讀)第306章 楊川的‘天爐戰法’第169章 狗都不理的包子第179章 攪團 苜蓿與野菜第339章 看看這事鬧的第237章 羞殺天下人第342章 兩隻鹹豬手第210章 金蟬脫殼第329章 爆炒牛肚絲兒第142章 陛下 這是何意?第189章 想的美!第403章 兩個【老鷹皮】第327章第445章 援軍來了,卻又好像沒來第339章 看看這事鬧的第398章 白馬羌人第383章 好吃不過餃子第341章 朕,誓滅匈奴!第150章 有人哭第446章 李廣實在太陰險了第267章 做兩筆買賣,聽一番話第374章 既然如此,那就殺吧第85章 家禽的奧妙(求追讀)第305章 終於通透了第52章 你誰啊第258章 自帶音效的男人第85章 家禽的奧妙(求追讀)第392章 東方朔與德什麼社第427章 髒,太髒了第211章 這還是鹿鼎城?第181章 朝中有人好種田第175章 打造野戰營的第一步第43章 宮裡來的?第407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71章 翻臉比翻書快第358章 站隊,是一個技術活兒第459章 令人頭疼的祭天金人第235章 二姨給你撐腰!第342章 兩隻鹹豬手第262章 這瓜 挺甜……第154章 霍去病是個好鐵匠第467章 楊川,請自重!第306章 楊川的‘天爐戰法’第233章 朕欠他一個關內侯第398章 白馬羌人第219章 衛青的叉燒包第440章 背後捅刀子,這個我太有經驗了!第447章 我服了you,大漢麋鹿侯!第284章 半部‘掄語’第211章 這還是鹿鼎城?第52章 你誰啊第211章 這還是鹿鼎城?第458章 元狩元年的臘月二十三第425章 霍去病的選擇第239章 這糟老頭子壞的很第9章 兩個小吃貨第322章 楊川家的親戚第439章 不,你渴了第443章 這是一道硬菜第349章 三枚錢幣第218章 不知道匈奴人如何窩冬……第329章 爆炒牛肚絲兒第106章 一桃殺三士?(求追讀)第7章 十三姨,我還小……第48章 涮羊肉(下)第134章 誤入幽谷中第13章 壞蛋 女奴與地圖